调色剂盒及具有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13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色剂盒及具有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色剂盒及具有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图像形成在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用纸上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可利用调色剂在例如纸张等薄片体表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和用于向图像形成部提供调色剂的调色剂盒。现有的一种调色剂盒具有用于容纳调色剂的壳体、用于封闭壳体的盖部、以及位于壳体和盖部一侧的罩部。为了实现罩部在壳体和盖部一侧的安装,现有技术中需要壳体侧板和盖部的侧板及顶部额外设置相应的结构,但这些结构会增加壳体和盖部的成型模具的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上述发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色剂盒、以及具有该调色剂盒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色剂盒,包括内部容纳调色剂的壳体;封闭所述壳体的盖部;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的一侧的罩部;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均具有融接部并相互融接,且,所述壳体的所述融接部和所述盖部的所述融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部分,在所述一侧还具有凸出部;所述罩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板,且,所述侧板卡接在所述凸出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利用调色剂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向所述图像形成部提供所述调色剂的如上所述的调色剂盒。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调色剂盒、以及具有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利用凸出部与罩部实现卡接安装;而且,在融接部设置凸出部使成型模具易于制造。

图Ia和图I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色剂盒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图加和图2b分别为图Ia和图Ib所示的调色剂盒的壳体及盖部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图3为图Ia和图Ib所示的调色剂盒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Ia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a和图I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色剂盒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图加和图2b分别为图Ia和图Ib所示的调色剂盒的壳体及盖部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图3为图Ia和图Ib所示的调色剂盒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为图Ia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在图Ia和图让、图加和图2b以及图3中,X表示调色剂盒的长度方向,Y表示调色剂盒的宽度方向。参见图Ia和图lb,本实施例中的调色剂盒10具有可容纳调色剂的壳体20、可封闭壳体20的盖部30、以及套接在壳体20和盖部30 —侧的罩部40。参见图Ia和图Ib并同时结合图加和图2b以及图3,壳体20近似地成型为长方体形状,包括前板201,沿宽度方向Y伸展并位于罩部40所在的一侧,前板201的上边缘还具有前融接部211 ;后板202,沿宽度方向Y伸展并与前板201在长度方向X上相对,后板202的上边缘还具有后融接部212 ;底板203,在前板201的下侧边缘和后板202的下侧边缘之间沿长度方向X延伸,由宽度方向Y上并排的两个圆弧面组成;左板204,在前板201 的左侧(从朝向前板201的方向看)边缘和后板202的左侧边缘之间沿长度方向X延伸, 左板204的下边缘连接底板203的左侧边缘、上边缘还具有左融接部214 ;右板205,在前板 201的右侧(从朝向前板201的方向看)边缘和后板202的右侧边缘之间沿长度方向X延伸,右板205的下边缘连接底板203的右侧边缘、上边缘还具有右融接部215。其中,前板201、后板202、左板204以及右板205的上边缘环绕构成壳体20的开口面,壳体20的前融接部211、后融接部212、左融接部214、右融接部215环绕在壳体30的开口面的边缘。也就是说,壳体20的开口面边缘环绕有由前融接部211、后融接部212、左融接部214、右融接部215所组成的融接部210。而且,壳体20的融接部210中的左融接部214具有在宽度方向Y上向外伸出的凸出部50。参见图Ia和图Ib并同时结合图加和图2b,盖部30近似地成型为长方体形状,包括前板301,沿宽度方向Y伸展并位于罩部40所在的一侧,前板301的上边缘还具有前融接部311 ;后板302,沿宽度方向Y伸展并与前板301在长度方向X上相对,后板302的上边缘还具有后融接部312 ;顶板303,在前板301的上侧边缘和后板302的上侧边缘之间沿长度方向X延伸;左板304,在前板301的左侧(从朝向前板301的方向看)边缘和后板302 的左侧边缘之间沿长度方向X延伸,左板304的上边缘连接顶板303的左侧边缘、下边缘还具有左融接部314 ;右板305,在前板301的右侧(从朝向前板301的方向看)边缘和后板 302的右侧边缘之间沿长度方向X延伸,右板305的上边缘连接顶板303的右侧边缘、下边缘还具有右融接部315。其中,前板301、后板302、左板304以及右板305的下边缘环绕构成盖部30的开口面,盖部30的前融接部311、后融接部312、左融接部314、右融接部315环绕在盖部30的开口面的边缘。也就是说,盖部30的开口面边缘环绕有由前融接部311、后融接部312、左融接部314、右融接部315所组成的融接部310。盖部30的开口面与壳体20的开口面相对,且盖部30的前融接部311、后融接部312、左融接部314、右融接部315,分别对应地与壳体20的前融接部211、后融接部212、左融接部214、右融接部215融接,以将盖部30的开口面的边缘与壳体20的开口面的边缘密封连接,从而将壳体20封闭。也就是说,壳体20的融接部210与盖部30的融接部310相互融接,即可使得盖部30的开口面的边缘与壳体20的开口面的边缘密封连接,从而将壳体 20封闭。参见图Ia和图lb,罩部40位于壳体20具有前板201以及盖部30具有前板301 的一侧,并包括前板401、顶板402、底板403、左板404、右板405。当罩部40套接于壳体20的前板201以及盖部30的前板301所在一侧后,罩部40 的前板401朝向壳体20的前板201以及盖部30的前板301 ;罩部40的顶板402覆盖在盖部30的顶板303靠近前板301的一侧之外;罩部40的底板403覆盖在壳体20的底板203 靠近前板201的一侧之外;罩部40的左板404覆盖在壳体20的左板204靠近前板201的一侧之外、以及盖部30的左板304靠近前板301的一侧之外,罩部40的左板404还靠近左板204上边缘的融接部214所具有的凸出部50 ;罩部40的右板405覆盖在壳体20的右板 205靠近前板201的一侧之外、以及盖部30的右板305靠近前板301的一侧之外。参见图4并同时结合图Ia和图lb,罩部40的左板404具有隆起部51。隆起部51 延伸至左板404靠近凸出部50的边缘、并包围在相互融接的左融接部214和左融接部314 的外侧,以避免左板404与左融接部214和左融接部314发生干涉。左板404靠近凸出部 50的边缘在形成有隆起部51的位置处具有卡合部52,罩部40利用卡合部52接在凸出部 50。具体说,卡合部52具有弹性部52a、以及卡接孔52b。弹性部5 连接在左板404 靠近凸出部50的边缘并形成有隆起部51的位置处、并朝向凸出部50延伸,卡接孔52b开设于弹性部52a。弹性部5 可向凸出部50的凸出方向上的外侧翘起、并使卡接孔52b位于凸出部 50的凸出方向(平行于宽度方向Y)上的外侧;卡接孔52b可在弹性部5 翘起后供凸出部50穿过、并使弹性部5 恢复至翘起之前的状态。在罩部40的左板404靠近凸出部50的过程中,弹性部5 接触到凸出部50之后会受到凸出部50的支撑力而向凸出部50的凸出方向上的外侧翘起。翘起的弹性部5 覆盖在凸出部50的凸出方向上的外侧,使凸出部50能够穿过卡接孔52b并消除对弹性部 52a的支撑力,从而使弹性部52a由于弹性力的作用而恢复翘起之前的初始态、并贴敷在融接部214和融接部314的外侧。其中,为了便于弹性部5 翘起,凸出部50可以设置为楔状,且楔状的尖部及斜面朝向弹性部5 所在的一侧。此后,如果需要拆卸罩部40,就必须先将弹性部5 翘起、并使卡接孔52b脱离凸出部50。而为了使弹性部5 翘起,就必须单独对弹性部5 施加朝向凸出部50的凸出方向上的外侧的外力、并保证该外力的大小足以使卡接孔52b脱离凸出部50。这样,即便罩部40受到外力、并且由该外力在弹性部5 产生朝向凸出部50的凸出方向上的外侧的分力,该分力的大小也难以使弹性部5 翘起,更不会由于弹性部5 的翘起而使卡接孔52b从凸出部50脱落,从而能够确保卡合部52与凸出部50稳定地卡接。由此可见,本实施例能够利用凸出部50与罩部40实现卡接安装;而且,在壳体20 的左融接部214设置凸出部50,仅仅需要使壳体20的成型模具中的左融接部214成型部分边缘适当向外延伸即可,从而使壳体20的成型模具易于制造。如果仅利用壳体20的左融接部214设置的凸出部50与罩部40实现卡接安装,还无需在盖部30设置用于安装罩部 40的任何结构,能够同时简化盖部30的成型模具。当然,上述实施例将弹性部5 连接在左板404靠近凸出部50的边缘并形成有隆起部51的位置处,主要是为了使弹性部52a能够位于左融接部214和左融接部314的外侧,从而在安装罩部40时,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弹性部52a的翘起使卡接孔52b位于凸出部 50的凸出方向上的外侧。如果罩部40的左板404与壳体20的左板204和盖部30的左板 304之间,能够在宽度方向Y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左板404能够让开相互融接的左融接部214和左融接部314,也可以不在罩部40的左板404形成隆起部51。相应地,弹性部 5 可以连接在左板404靠近凸出部50的边缘的任意位置处,而由于左板404能够让开相互融接的左融接部214和左融接部314,因而连接在左板404靠近凸出部50的边缘的任意位置处的弹性部5 也可位于左融接部214和左融接部314的外侧。而且,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在壳体20的左融接部214设置凸出部50。实际应用中, 也可以以替换的方式、或者以进一步的方式在壳体20的右融接部215、和/或盖部30的左融接部314、和/或盖部30的右融接部315设置凸出部50。也就是说,壳体20的融接部210和/或盖部30的融接部310的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一部分(左融接部214、右融接部214、左融接部314、右融接部315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在罩部40所在的一侧均可以具有凸出部50。这种情况下,仅仅需要使壳体20和/ 或盖部30的成型模具中的在融接部210和/或融接部310相应成型部分的边缘适当向外延伸即可,从而使壳体20和/或盖部30的成型模具易于制造。相应地,针对壳体20的融接部210和/或盖部30的融接部310在宽度方向Y上的任一侧的凸出部50,罩部40的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相应侧板(左板404和/或右板405) 具有卡合部52。即,罩部40的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侧板(左板404和/或右板40 卡接在凸出部50。如果壳体20和盖部30在宽度方向Y上的同一侧均具有凸出部50,即,两个凸出部50叠放,则由于叠放的两个凸出部50的厚度明显大于一个凸出部50的厚度,卡合部52的卡接孔52b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应适当扩大。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未图示),该装置包括利用调色剂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向图像形成部提供调色剂的如前文所述的调色剂盒。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调色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容纳调色剂的壳体;封闭所述壳体的盖部;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的一侧的罩部;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均具有融接部并相互融接,且,所述壳体的所述融接部和所述盖部的所述融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部分,在所述一侧还具有凸出部;所述罩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板,且,所述侧板卡接在所述凸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靠近所述凸出部的边缘具有卡合部,所述侧板利用所述卡合部接在所述凸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弹性部、以及开设于所述弹性部的卡接孔;其中,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边缘、并朝向所述凸出部延伸,且,所述弹性部可向所述凸出部的凸出方向上的外侧翘起、并使所述卡接孔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所述外侧;所述卡接孔可在所述弹性部翘起后供所述凸出部穿过、并使所述弹性部恢复至翘起之前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形成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延伸至所述边缘、并包围在相互融接的所述壳体的所述融接部和所述盖部的所述融接部的外侧;以及,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边缘的形成有所述隆起部的位置处。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调色剂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向所述图像形成部提供所述调色剂的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色剂盒及具有该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色剂盒包括内部容纳调色剂的壳体;封闭所述壳体的盖部;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的一侧的罩部;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均具有融接部并相互融接,且,所述壳体的所述融接部和所述盖部的所述融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部分,在所述一侧还具有凸出部;所述罩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板,且,所述侧板卡接在所述凸出部。采用上述结构,可利用凸出部与罩部卡接,从而实现罩部的安装。而且,在融接部设置凸出部易于制作成型模具。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1965409SQ201120042108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吉井达彦, 村田耕治, 水谷尚树, 藤村武志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