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性膜、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03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性膜、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器(IXD)、等离子体显示器(ro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场发射显示器(FED)、触摸屏、电子纸、平板电脑等图像显示装置中,通常在最外表面设置用于防止反射的光学层叠体。这样的防反射用光学层叠体由于光的漫射、干涉而抑制像的映入(映>9込A )或使反射率降低。作为防反射用光学层叠体之一,已知有在透明性基材的表面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层而成的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可利用表面的凹凸形状使外部光发生漫射,防止外部光的反射或像的映入所致的可见性的降低。作为现有的防眩性膜,例如已知有下述类型:通过凝聚性二氧化硅等粒子的凝聚而在防眩层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类型;在树脂中添加有机填料,在层表面形成基于有机填料的凹凸形状的类型;或者在层表面层叠具有凹凸的膜而转印凹凸形状的类型;等等。但是,对于这样现有的防眩性膜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都是通过防眩层的表面形状的作用来得到光漫射和防眩作用的。为了提高防眩性,需要增大防眩层表面的凹凸形状,但若凹凸形状增大,则涂膜的雾度值(浊度值)上升、产生褪色,与此相伴,具有透过鲜明度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对于现有类型的防眩性膜来说,在例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情况下,在背光源等来自背面的透过光通过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性膜时,还具有由于其表面凹凸形状的作用而产生扰乱显示像素的“面眩光(面7 )”(以由于一闪一闪的亮度差所致的“闪烁”的形式被眼睛观察到)之类的问题。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面眩光,例如有使与构成防眩性膜的粘合剂树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粒子进行内部漫射的方法。在使其进行内部漫射来防止面眩光的情况下,需要增大构成防眩性膜的粘合剂树脂与粒子的折射率差、或增加粒子的添加量。但是,在这样的防止面眩光的方法中,粘合剂树脂与粒子存在界面,基于粘合剂树脂与粒子的折射率差,在界面发生反射,具有所得到图像的对比度降低这样的问题。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策略,已知有例如使用在中心部和表层部使折射率缓慢不同的多层粒子、或使用折射率中具有梯度的粒子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另外还已知有例如通过使用在粒子表面设置厚度为IOOnm左右的中间折射率层(中间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处于粘合剂树脂的折射率与粒子的折射率之间)的粒子来降低在粒子与粘合剂界面的反射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但是,这样的粒子非常昂贵,并且,由于其制造方法的原因,难以对粒子的粒径进行控制、难以增大粒子表层与内部的折射率差,具有难以增大内部漫射这样的问题。另外还尝试了通过以特定混合比例添加两种粒径或折射率不同的粒子来谋求面眩光、对比度和褪色的改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5、6、7、8),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并未对有助于表面凹凸形状的粒子与有助于内部漫射的粒子的粒径、混合比例、折射率等进行综合考虑,因而尚未得到防眩性、对比度、面眩光优异的防眩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207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92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7888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9642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40063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122832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9-3331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9-2714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应用了该防眩性膜的偏振片和图 像显示装置,该防眩型膜的防眩性优异、同时可适当防止面眩光的发生和对比度的降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涉及防眩性膜,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上述漫射层含有有机微粒(A)、有机微粒(B)、和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含量设为Ca、平均粒径设SRa、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A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B)的含量设为Cb、平均粒径设为Rb、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Ab时,满足下述式(I)、式(2)和式(3)。Δα<Δβ式(I)Ra>Rb式⑵Ca/Ra3〈Cb/Rb3 式⑶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中,上述粘合剂成分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低聚物。并且优选至少上述有机微粒(A)具有粘合剂成分浸渗而形成的浸渗层。此外,本发明还涉及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在上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含有有机微粒(A)、有机微粒(B)和粘合剂成分的涂布液,使其干燥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而形成上述漫射层的工序;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含量设为Ca、平均粒径设为Ra、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A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B)的含量设为Cb、平均粒径设为Rb、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Ab时,满足下述式⑴、式⑵和式⑶。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眩性膜,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和漫射层的防眩性膜,该漫射层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特征在于, 所述漫射层含有有机微粒(A)、有机微粒(B)、和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 将所述漫射层中的所述有机微粒(A)的含量设为Ca、平均粒径设为Ra、与所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Aa,将所述漫射层中的所述有机微粒(B)的含量设为Cb、平均粒径设为Rb、与所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ΛΒ时,满足下述式⑴、式⑵和式⑶: Δα<Δβ 式(I) ra>rb式⑵ca/ra3〈cb/rb3 式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膜,其特征在于,粘合剂成分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低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性膜,其特征在于,至少有机微粒(A)具有粘合剂成分浸渗而形成的浸渗层。
4.一种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和漫射层的防眩性膜的制造方法,该漫射层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该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制 造方法具有:在所述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涂布含有有机微粒(A)、有机微粒(B)和粘合剂成分的涂布液,使该涂布液干燥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而形成所述漫射层的工序; 将所述漫射层中的所述有机微粒(A)的含量设为Ca、平均粒径设为Ra、与所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Aa,将所述漫射层中的所述有机微粒(B)的含量设为Cb、平均粒径设为Rb、与所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ΛΒ时,满足下述式⑴、式⑵和式⑶: Δα<Δβ 式(I) ra>rb式⑵ca/ra3〈cb/rb3 式⑶。
5.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偏振元件的偏振片,所述偏振元件的表面具备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眩性膜。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外表面具备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眩性膜、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膜,其防眩性优异,同时可适当地防止面眩光的发生和对比度的降低。一种防眩性膜,其为具有透光性基材与漫射层的防眩性膜,该漫射层在该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上述漫射层含有有机微粒(A)、有机微粒(B)、和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A)的含量设为CA、平均粒径设为RA、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ΔA、将上述漫射层中的上述有机微粒(B)的含量设为CB、平均粒径设为RB、与上述粘合剂成分的固化物的折射率差设为ΔB时,满足下述式(1)、式(2)和式(3)。ΔA<ΔB 式(1)RA>RB式(2)CA/RA3<CB/RB3 式(3)。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3140778SQ20118004735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4日
发明者古井玄, 儿玉崇, 本田诚 申请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