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被构造成既能实现自动地移动光学元件(例如透镜)的自动调焦(AF)功能又能实现允许用户调节焦距的手动调焦(MF)功能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拍摄设备(例如相机或便携式摄像机)具有通过移动光学元件(例如,透镜)的位置来调节焦距或缩放的功能。通常有两种类型的调焦功能:AF功能,自动地调节透镜的位置以得到正确的聚焦,而无需用户的另外操作;MF功能,通过利用用户的眼睛精细地调整焦距来调节透镜的位置。随着数字拍摄装置的广泛使用,需要一种允许用户随时根据需要自由地调节透镜 的位置的功能。传统上,为了实现该功能,设置ー种允许用户在AF模式和MF模式之间进行选择的単独的开关。然而,这种途径会产生需要操作开关的不便。此外,为了实现AF功能和MF功能两者,需要采用具有复杂的结构且体积较大的机械元件,以连接或阻挡由用于执行AF功能的驱动元件产生的驱动力。虽然AF特征对于拍摄照片是方便的,但是可能会难以像在MF模式下那样精细地调整透镜等的位置。然而,当AF功能被设置为精细地调整透镜的位置时,用户可能不得不在MF模式下将MF环旋转较大的角度范围。另ー个缺点就是在执行AF功能的同时当MF环也旋转时,可能会难以掌控相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ー种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该装置被构造成自动地调节光学元件(例如,透镜)的位置,同时如果需要的话,还使用户能够手动地精细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即,本发明提供ー种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该装置允许执行用于自动地移动光学元件的自动调节功能以及通过用户的操作执行的手动调节功能两者,而无需操作単独的开关。本发明还提供ー种具有简单的结构和紧凑的设计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该装置允许执行自动调节功能和手动调节功能两者。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ー种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差动传送器,包括中间环、第一减速构件、第一传送环和第二传送环,中间环为圆筒形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地设置,并具有沿着其圆周形成的多个单独的开ロ,第一减速构件被插入到所述多个开口中对应的开口内,以在该开口内旋转,第一传送环设置在所述中间环的内侧或外侧,以接触所述第一減速构件并相对于所述中间环旋转,第二传送环设置在所述中间环的外侧或内侧并与所述第一传送环相对,以接触所述第一减速构件并相对于所述中间环旋转;驱动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在从外部施加信号时产生驱动力,以使所述第一传送环旋转;手动操作环,相对于所述中间环可旋转地设置,并将由于手动操作产生的旋转カ传递到所述第二传送环;移动部分,支撑所述光学元件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及凸轮,与所述中间环连接并一起旋转,并具有与所述移动部分连接的凸轮凹槽。所述第二传送环可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表面,以接触所述第一減速构件中姆个的ー个表面。所述差动传送器可包括第一护圈,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环的前部,并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面,以接触所述第一减速构件中每个的另ー表面;盖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护圈的前部并与所述第二传送环的端部结合;第一弹性环,设置在所述盖环和所述第一护圈之间并施加弾力。所述手动操作环可包括向内突出以面对所述盖环的台阶部分。所述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和所述盖环之间并施加弾力的第二弾性环。所述差动传送器还可包括压カ构件,该压カ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手动操作环之间,并将所述第二传送环压靠向所述手动操作环。
所述装置还可包括输入环,相对与所述第一传送环可旋转地设置并由于所述驱动元件而旋转;接合构件,将所述输入环与所述第一传送环接合。所述装置还可包括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输入环之间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环。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多个第二减速构件,每个第二减速构件被插入到沿着所述第ー传送环的圆周分开的多个第二开口中的对应的ー个中;输入环,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环可旋转的设置以接触所述第二减速构件,并由于所述驱动元件而旋转。所述输入环可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所述第二减速构件中的每个的ー个表面的第一接触表面。所述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护圈,设置在输入环的前部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对应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所述第二减速构件的每个的另ー表面的第二接触表面;盖环,设置在所述第二护圈的前部并与所述输入环的端部结合;第三弹性环,设置在所述盖环和所述第二护圈之间并施加弾力。所述的装置还可包括输入环,由于所述驱动元件而旋转;支撑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输入环的前部,并具有在接触所述输入环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多个单独的第三开ロ ;辊子,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三接ロ结合,以接触所述输入环并绕着从所述支撑环的中心延伸的径向轴线旋转。所述装置还可包括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输入环之间,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环。所述驱动元件可以是施加电信号时产生重复振动的振动电机。为了在所述第一传送环由于所述驱动元件旋转的同时保持所述第二传送环的静止状态,在所述手动操作环和所述壳体之间的摩擦力可被设置为大于由驱动元件产生并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环传递的驱动カ。为了在所述第二传送环由于手动操作环而旋转的同时保持所述第一传送环的静止状态,由于手动操作通过旋转手动操作环而经所述第一减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减速构件被传递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旋转カ可被设置为小于作用在保持静止的驱动元件上的静态摩擦力。所述装置可还包括设置在差动传送器的内侧并相对于所述壳体保持固定的固定的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具有沿着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凹槽。所述移动部分可具有安装在所述直线凹槽中的凸轮突起。所述凸轮可具有圆筒形形状并被设置在所述固定的透镜镜筒和所述差动传送器之间,所述凸轮凹槽与所述凸轮突起接合。所述中间环可具有朝着所述凸轮凹槽突出的突起,所述凸轮可具有与所述突起接合的凹槽。所述凸轮可包括向外突出的引导辊,中间环可具有朝着引导辊突出并支撑引导辊的外侧的连接构件。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 允许由于驱动元件产生的驱动カ对光学元件的位置自动调节和根据需要由用户操作手动操作环手动调节光学元件的位置,而无需使用単独的转换开关。另ー优点在于能够通过采用包括第一传送环和第二传送环以及中间环的差动传送器来代替复杂的机械元件来实现自动调焦功能和手动调焦功能两者。因此,可提供具有简单的结构和紧凑的设计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环和第二传送环以及中间环的差动传送器还被构造成防止手动操作环在自动调焦模式时由于驱动元件产生的驱动カ而旋转,并在执行手动调焦模式时阻挡手动操作环的旋转カ被传递到驱动元件。上述构造能够独立地设置用于传递手动操作环的旋转カ的压カ以及用于传递由驱动元件产生的驱动カ的压力,从而使驱动カ的传动或利用被最优化而不降低驱动元件的效率,并允许手动操作的旋转カ的最优化的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还被构造成使得由驱动元件产生的驱动カ被例如设置在驱动元件和差动传送器之间的辊子或減速器(例如第二减速构件)减小,然后再次被差动传送器减小。这样,所述装置允许通过将驱动力减小到四分之一来调节光学元件的位置,从而能够在自动调焦模式下精细地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此外,所述装置被构造成使得通过第二传送环传递的手动操作环的旋转カ在经过第一减速构件和中间环时减小一半,从而允许方便的使用手动调焦功能,而无需大范围的旋转手动操作环。
通过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点及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I的装置在装配状态下的侧截面视图;图3是用于图I的装置的差动传送器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I的装置的一部分的剖开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6是图5的装置的一部分的装配状态下的侧截面视图;图7是图5的装置的一些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图5的装置的一些组件的装配状态下的透视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10是图9的装置的一部分的装状态下的配侧截面视图;图11是图9的装置的一些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图9的装置的一些组件的装配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侧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的构造和操作。 图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8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I的装置在装配状态下的侧截面视图。參照图I和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8的装置包括壳体50 ;驱动元件40,被安装在壳体50中并产生驱动カ;差动传送器30a,由驱动元件40驱动并传递动力;手动操纵环2,由于手动操作而旋转并将旋转力传递到差动传送器30a中的一些组件;移动部分60,支撑光学元件18并被设置在壳体50中,以沿着光轴L的方向移动;凸轮21,具有与移动部分60连接的凸轮凹槽21b。壳体50用于支撑装置中的其他组件,包括驱动元件40的驱动单元31a被设置在壳体50的前部。驱动单元31a还具有安装在其外圆周表面上以沿着圆周方向旋转的接合构件10。由驱动单元31a产生的驱动カ被传递到差动传送器30a,差动传送器30a通过接合构件10被设置在驱动单元31a的前部。在通过电路板41施加来自于外部的电信号时,驱动单元31a通过操作而产生驱动カ。差动传送器30a将由驱动单元31a产生的驱动カ或手动操作环2旋转时产生的驱动カ传递到凸轮21。通常,术语“驱动力”和“旋转力”在意思上是类似的,表示使环形组件旋转的力。然而,在下文中驱动カ是指使用通过将电信号施加到驱动单元31a产生的力来操作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所需的力。旋转カ是指通过手动地操作手动操作环2来操作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所需的力。驱动单元31a包括驱动元件40、由于通过驱动元件40产生的驱动カ而旋转的输入环11以及相对于输入环11向外突出的接合构件1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元件40包括定子13,在施加电信号时,定子13产生重复的振动;转子12,在定子13的作用下变形并传递力。定子13可以是通过堆叠多个电极制造的堆叠类型压电元件或压电单层元件。当施加交流电(AC)时,定子13根据AC的驱动波形产生振动。输入环11设置在转子12的前部,缓冲构件14介于输入环11和转子12之间。输入环11相对于设置在壳体50中的驱动元件支撑件51可旋转地安装。输入环11具有环形,并且绕着光轴L旋转,因为支撑构件Ilb被设置在驱动元件支撑件51和输入环11之间。输入环11和驱动元件支撑件51分别具有与支撑构件Ilb的表面对应的安放表面Ila和51a。因此,支撑构件Ilb在支撑输入环11的同时在输入环11和驱动元件支撑件51之间旋转,以在光轴L的方向上旋转。因为驱动元件支撑件51的前部由驱动单元31a内的压カ环16弾性地支撑,所以在驱动单元31a内的输入环11、驱动元件40和驱动元件支撑元件51之间保持预定压力。因此,由驱动元件40产生的驱动カ可被有效地传递到输入环11。因为具有上述构造的驱动単元31a被构造为単一的模块,所以通过压カ环16设置的驱动单元31a内部的压カ不影响驱动单元31a外部的其他组件。固定的透镜镜筒I附着到壳体50。固定的透镜镜筒I具有沿着光轴L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凹槽la,并保持被固定到壳体50。移动部分60被设置在固定的透镜镜筒I的内側,以支撑光学元件18并沿着光轴L的方向移动。移动部分60具有向外突出以装配到固定的透镜镜筒I的直线凹槽Ia内的凸轮突起61。
凸轮21被设置在固定的透镜镜筒I的外側。凸轮21具有与凸轮突起61接合的凸轮凹槽21b,从而凸轮21相对于固定的透镜镜筒I可旋转地安装。当凸轮21相对于固定的透镜镜筒I旋转时,与凸轮凹槽21b接合的凸轮突起61由凸轮凹槽21b引导,从而移动部分60可在固定的透镜镜筒I内移动。图3是图I的装置的差动传送器30a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I的装置的一部分的剖开视图。參照图3和图4,差动传送器30a包括中间环6 ;第一减速构件8,可旋转地安装在中间环6中的多个开ロ 6b中的每个中;第一传送环7,设置在中间环6的内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8 ;第二传送环5,设置在中间环6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8。中间环6、第一传送环7、第二传送环5中的每个相对于壳体50围绕着光轴L可旋转地设置。因为第一传送环7和第二传送环5中的每个相对于中间环6是可旋转的,所以在第一传送环7或第二传送环5旋转时,中间环6旋转。中间环6是圆筒形的,并包括沿着其圆周形成的多个单独的开ロ 6b。第一减速构件8被可旋转地插入到中间环6的多个开ロ 6b中的每个中。中间环6和第一减速构件8 将由于第一传送环7或第二传送环5的旋转产生的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カ传递到凸轮21。形成在中间环6的前部的突起6a被插入到在凸轮21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凹槽21a中。因此,当中间环6旋转吋,凸轮21与中间环6 —起旋转。第一传送环7被设置在中间环6的内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8并相对于中间环6旋转,并且第一传送环7将从驱动元件40接收到的驱动カ传递到中间环6。驱动单元31a的接合构件10被安装在形成于第一传送环7上的接合孔7a中。这样,第一传送环7通过接合构件10连接到由于驱动元件40而旋转的输入环11。因此,由驱动元件40产生的驱动カ经输入环11被传递到第一传送环7。第二传送环5被设置在中间环6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8并相对于中间环6旋转,第二传送环5将从手动操作环2接收的旋转カ传递到中间环6。因为第二传送环5与手动操作环2保持接触,所以由手动操作环2的旋转而产生的旋转カ可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5,以使第二传送环5旋转。
第二传送环5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表面5a,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8的第一表面。差动传送器30a还包括第一护圈20,被设置在第二传送环5的内侧,并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表面20a,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8的其他表面;盖环4,设置在第一护圈20的前部,并与第二传送环5的端部结合;第一弹性环22,被设置在盖环4和第ー护圈20之间,并施加弾力。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8的装置还包括压カ构件9,该压カ构件9位于壳体50和手动操作环2之间,并使第二传送环5压靠着手动操作环2。具有上述构造的差动传送器30a被实现为单个的模块。可通过设置在盖环4和护圈20之间的第一弹性环22将第一护圈20和第二传送环5施加预定压力以接触第一減速构件8时产生的力设置在差动传送器30a内。因为第一弹性环22位于盖 环4和护圈20之间,所以差动传送器30a内设置的压カ不影响差动传送器外侧的其他组件。再次參照图I和图2,手动操作环2包括向内突出以面对盖环4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台阶部分2a。第二弹性环3设置在台阶部分2a和盖环4之间。第二弹性环3在台阶部分2a和盖环4之间施加弾力,以产生摩擦力。由于第二弹性环3和压カ构件9的操作,由手动操作环2产生的惯性カ被施加到第二传送环5上。因此,在第一传送环7由于驱动元件40而旋转的同时,第二传送环5保持静止。即,为了在第一传送环7由于驱动元件40而旋转时保持第二传送环5的静止的状态,在手动操作环2和壳体50之间设置的摩擦力可大于由驱动元件40产生并通过第一减速构件8和第二传送环5传递的驱动カ。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摩擦保持环33被设置在固定的透镜镜筒I和手动操作环2之间。当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2时,摩擦保持环33支撑手动操作环2,从而手动操作环2相对于壳体50是可旋转的。相反地,当用户不旋转手动操作环2时,摩擦保持环33保持手动保持环2和固定的透镜镜筒I之间的摩擦,以防止手动操作环2由于从驱动元件40传递的カ而旋转。当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2时,第二传送环5由于手动操作环2、盖环4和第二传送环5之间的摩擦作用而旋转。在第二传送环5由于手动操作环2而旋转时,第一传送环7可保持静止状态。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由于手动操作而通过旋转手动操作环2产生并经第一减速构件8和第一传送环7被传送到驱动元件40的旋转カ被设为小于作用在驱动元件40上的静态摩擦力。具有上述构造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8的装置允许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2而无需操作特殊的转换开关,从而能够对光学元件18的位置进行连续的精细调整和调节。通过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2来调节光学元件18的位置的功能在此被称为“手动调节模式”。此外,光学元件18的位置还可通过将控制信号施加到驱动元件40来调节,而无需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2。使用驱动元件40调节光学元件18的位置的功能在此被称为“自动调节模式”。当执行自动调节模式时,施加到驱动元件40的控制信号使得输入环11和结合到输入环11的第一传送环7 —起旋转。然后,第一传送环7的旋转カ被传递到与第一传送环7摩擦地接触的第一减速构件8。旋转カ还被传递到第一减速构件8被插入于其中的中间环6。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传送环5与保持静止的手动操作环2保持摩擦接触,所以在第一减速构件8旋转的同时第二传送环5和第一护圈20保持静止状态。
虽然由驱动元件40产生的驱动カ通过第一传送环7和第一减速构件8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5,但是因为驱动力被设置为小于使手动操作环2旋转所需要的力,所以第二传送环5不旋转。因为当第二传送环5保持静止时由驱动元件40产生的驱动カ被传递到第一传送环7和第一减速构件8,所以第一减速构件8沿着第二传送环5执行滚动运动。当第一传送环7的旋转速度是V时,中间环6和凸轮21以V/2的速度旋转,该速度是第一传送环7的旋转速度V的一半。当驱动元件40如上所述地操作时,光学元件18的位置可被自动地调节。当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2时,可以执行手动调节模式以手动地精细调整光学元件18的位置。当手动操作环2由于用户的操作而旋转时,第二传送环5与手动操作环2 —起旋转。虽然在用户操作手动操作环2的同时未将电施加到驱动元件40,但是输入环11由 于作用在驱动元件40上的静态摩擦カ而保持静止状态。所述静态摩擦カ是指作用在驱动元件40的定子13和转子12之间的力。当输入环11停止旋转吋,因为连接到输入环11的第一传送环7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第一减速构件8沿着第二传送环5执行滚动运动。即,接着使中间环6和凸轮21由于手动操作环2的旋转而一起旋转,从而能够调节光学元件18的位置。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90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6是图5的装置的一部分的装配侧截面视图。參照图5和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兀件190的装置包括壳体124 ;驱动元件140,安装在壳体124中并产生驱动カ;差动传送器125-1,由驱动元件140驱动并传递动カ;手动操作环101,由于手动操作而旋转并将旋转カ传递到差动传送器125-1的ー些组件;移动部分191,支撑光学元件190并被设置在壳体124中,以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凸轮146-1,具有与移动部分191连接的凸轮凹槽146-lb。包括驱动元件140的驱动单元127a被设置在壳体124的前部。驱动单元127a还包括在圆周方向上旋转的输出环122以及使输出环122旋转的驱动元件140。驱动元件140包括定子142,在施加电信号吋,定子142产生重复的振动;转子141,在定子142的作用下变形并传递力。当输出环122由于由驱动单元127a产生的驱动カ而旋转时,驱动力通过被接合到在输出环12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凹槽122a中的链接件126被传递到动カ传动单元125-a。动カ传动单元125-a包括差动传送器125-1和动カ输入部分125-2。动カ输入部分125-2将从驱动单元127a接收的驱动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力传递到差动传送器125-1。然后,差动传送器125-1将从动カ输入部分125-2接收的驱动カ减小一半并使凸轮146-1旋转。差动传送器125-1还将在手动操作环101旋转时产生的旋转カ传递到凸轮146-1。图7是图5的装置的一些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參照图7,差动传送器125-1设置在动カ传动单元125-a的前侧,并包括中间环110 ;第一减速构件111,可旋转地安装在中间环110的开ロ IlOa中;第一传送环112,设置在中间环110的内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111 ;第二传送环109,设置在中间环110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111。差动传送器125-1中的第一传送环112、第二传送环109和中间环110与相对于壳体124固定的内框架116的外圆周表面可旋转地接合。中间环110是圆筒形的,并包括沿着其圆周形成的多个单独的开ロ 110a。第一减速构件111被可旋转地插入到中间环110的多个开ロ IlOa的每个中。中间环110和第一减速构件111将由于第一传送环112或第二传送环109的旋转产生的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カ传递到凸轮146-1。图8是图5的装置的一些组件的装配透视图。參照图8,因为固定到中间环110的前侧上的固定区域IlOc的连接构件143与从凸轮146-1向外突出的引导辊145接合,所以当中间环110旋转吋,凸轮146-1旋转。第一传送环112设置在中间环110的内侦彳,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111并相对于中间环110旋转,第一传送环112将从驱动元件140接收的驱动カ传递到中间环110。參照图7,第一传送环112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支撑表面112b,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减速构件
111。參照图6和7,第一传送环112具有中空的圆筒形形状并包括沿着其圆周分开的多个第二开ロ 112a。第二减速构件117可旋转地插入到第一传送环112中的多个第二开ロ112a的每个中。输入环121接触第二减速构件117并且由于驱动元件140而相对于第一传送环112旋转。输入环121、第二减速构件117和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一传送环112将由驱动元件140产生的输入环122的旋转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旋转カ传递到中间环110。第二传送环109设置在中间环110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111并相对于中间环110旋转,第二传送环109将从手动操作环101接收的旋转カ传递到中间环110。因为第二传送环109与手动操作环101保持接触,由手动操作环101的旋转产生的旋转カ可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109,以使第二传送环109旋转。第二传送环109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表面109a,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111的ー个表面。差动传送器125-1还包括第一护圈108,设置在第二传送环109的前部并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111的另ー表面的第二接触表面108a ;盖环106,被设置在第一护圈108的前部并与第二传送环109的端部结合;第一弹性环107,将弹カ施加到盖环106和第一护圈108。具有上述构造的差动传送器125-1被实现为单个模块。通过设置在第二传输环109的内侧第一弹性环107,可将第一护圈108和第二传送环109施加预定的压カ以与第一减速构件111接触时产生的力设置在差动传送器125-1内。因为第一弹性环107位于第二传输环109的内侧,所以差动变速器125-1内设置的压カ不会影响差动变速器125-1外侧的其他组件。施加弹性カ的第二弹性环104、外部护圈102和摩擦保持环103被设置在手动操作环101和盖环106之间,以提供弹カ并在手动操作环101和盖环106之间产生摩擦力。由于第二弹性环104、外部护圈102和摩擦保持环103的操作,由手动操作环101产生的惯性力作用在第二传送环109上。因此,第二传送环109在第一传送环112由于驱动元件140而旋转时保持静止。即,为了在第一传送环112由于驱动元件140而旋转的同时使第二传送环109保持静止状态,在手动操作环101和壳体124之间设置的摩擦カ可大于由驱动元件140产生并通过第一减速构件111和第二传送环109传递的驱动力。
參照图6和图7,动カ输入部分125-2设置在动カ传动单元125-a的后侧,并包括第二减速构件117,被可旋转地插入到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在第一传送环112的圆周表面上的多个单独的第二开ロ 112a中的每个中;输入环121,接触第二减速构件117并由于驱动元件140而相对于第一传送环112旋转。因为输入环121通过链接件126连接到驱动单元127a的输出环122,从而输入环121和输出环122 —起旋转,所以输入环121在驱动元件140操作时旋转。输入环121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第二减速构件117的ー个表面的第一接触表面121a。动カ传动单元125-a还包括第二护圈118,第二护圈118设置在 输入环121的前部并具有第二接触表面118a,第二接触表面118a与第一接触表面121a对应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第二减速构件117的另ー表面。动カ传动单元125-a还包括盖环120,设置在第二护圈118的前部并与输入环121的端部结合;第三弹性环119,设置在盖环120和第二护圈118之间并施加弾力。第三弹性环119用于将动カ输入部分125-2的内部设置压力保持在盖环120内,并使第二減速构件117、第二护圈118和输入环121之间稳定地摩擦接触。第二减速构件117沿着被固定到壳体124的静止环115在圆周方向上被可动地支撑。支撑构件113和旋转板114被设置在静止环115的前侧和第一传送环112之间。旋转板114可旋转地支撑支撑构件113并相对于静止环115围绕着光轴被可旋转地设置。支撑构件113相对于壳体124可旋转地支撑第一传送环112。參照图5,光学系统146设置在壳体124的前部并具有例如透镜的光学元件。驱动单兀127a、动カ传动单兀125-a和手动操作环101布置在光学系统146的外侧。凸轮146-1围绕光学系统146中的光轴可旋转地设置。參照图5和图8,凸轮146-1具有向外突出的引导辊145,该引导辊通过连接构件143连接到中间环110。因此,当中间环110旋转时,凸轮146-1旋转,这使得支撑光学元件190的移动部分191沿着光轴移动。具有上述构造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90的装置允许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101而无需使用特殊的转换开关,从而能够连续地精细调整和调节光学元件190的位置。此外,当用户不操作手动操作环101时,可通过将控制信号施加到驱动元件140来调节光学元件190的位置。当执行自动调节模式时,施加到驱动元件140的控制信号使得输入环121由于驱动元件140而旋转。在通过第二减速构件117时被减小一半的驱动カ被传递到第一传送环112。即,当输入环121的旋转速度是V时,第一传送环112以V/2的速度旋转,该速度是旋转速度V的一半。当第一传送环112旋转时,第一传送环112的旋转カ被传送到与第一传送环112摩擦接触的第一减速构件111。旋转カ也被传送到第一减速构件111被插入于其中的中间环11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传送环109与保持静止的手动操作环101保持摩擦接触,所以在第一减速构件111旋转时,第二传送环109和第一护圈108保持静止状态。虽然驱动元件140产生的驱动カ通过第一传送环112和第一减速构件111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109,但是因为驱动力被设置为小于使手动操作环101旋转所需的力,所以第ニ传送环109不旋转。因为当第二传送环109保持静止时由驱动元件104产生的驱动カ被传递到第一传输环112和第一减速构件111,所以第一减速构件111沿着第二传送环109执行滚动运动。当第一传送环112的旋转速度是V/2时,中间环110和凸轮146-1以V/4的速度旋转,该速度是第一传送环112的旋转速度V/2的一半。当驱动元件140如上所述地操作时,光学元件190的位置可被自动地调节。此外,因为由驱动元件140产生的旋转速度在被传递到凸轮146-1之前被减小到旋转速度V的四分之一,所以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90的装置允许精细地调整光学元件190的位置。当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101时,可执行手动调节模式以手动地精细调整光学元件190的位置。当手动操作环101由于用户的操作而旋转时,第二传送环109与手动操作环101 一起旋转。虽然在用户操作手动操作环101时电未施加到驱动元件140,但是输出环122由于 作用在驱动元件140上的静态摩擦カ而保持静止状态。所述静态摩擦カ是指作用于驱动元件140的定子142和转子141之间的力。当输出环122停止移动时,连接到输出环122的第一传送环112和输入环121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第一减速构件111沿着第二传送环109执行滚动运动。接着,这导致中间环110和凸轮146-1由于手动操作环101的旋转而一起旋转,从而能够调节光学元件190的位置。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190的装置使得用户在无需另外的操作来切换模式的情况下执行手动调节模式。此外,从驱动元件140接收的驱动カ在其经过动カ输入部分125-2和差动传送器125-1时减小到四分之一,而由手动操作环101的旋转产生的旋转カ在被传递到凸轮146-1之前在其经过差动传送器125-1时减小到一半。这消除了用户在手动调节模式下在大角度范围内旋转手动操作环101的不便。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10是图9的装置的一部分的装配状态下的侧截面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除了动カ输入部分225-3的结构以外具有參照图5至图8描述的装置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參照图9和图10,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兀件的装置包括壳体224 ;驱动元件280,安装在壳体224中并产生驱动カ;差动传送器225-1,由驱动元件280驱动并传递动カ;手动操作环201,由于手动操作而旋转并将旋转カ传递到差动传送器225-1中的ー些组件;移动部分(未示出),支撑光学元件(未示出)并被设置在壳体224中,以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凸轮(未不出),具有与移动部分连接的凸轮凹槽(未不出)。移动部分和具有凸轮凹槽的凸轮连接到差动传送器225-1,这与參照图5至图8描述的实施例类似,因此这里将不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驱动元件280的驱动单元227b被设置在壳体224的前部。驱动单元227b还包括沿圆周方向旋转的输入环239以及使输入环239旋转的驱动元件280。驱动元件280包括定子223b,在施加电信号时产生重复的振动;转子222b,在定子223b的作用下变形并传递力。缓冲构件240设置在转子222b和输入环239之间。驱动单元227b还包括支撑环238,可旋转地设置在输入环239的前部,并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的多个单独的第三开ロ 239-1,并且支撑环238接触输入环239 ;辊子244,与支撑环238的第三开ロ 239-1可旋转地结合。第三开ロ 239-1形成在支撑环238上接触输入环239的位置。辊子244通过第三开ロ 239-1接触输入环239,从而辊子244在输入环239旋转时旋转。辊子244可绕着从支撑环238的中心延伸的径向轴线旋转。输入环239和支撑环238被支撑,从而输入环239和支撑环238可沿着被固定到壳体224的静止环241-1在圆周方向上移动。因为辊子244的一侧通过第三开ロ 239-1接触输入环239,另ー侧接触静止环241-1的表面241-2,所以辊子244可沿着静止环241-1执行滚动运动。因此,当输入环239旋转时,减小一半的驱动カ被传递到支撑环238。动カ输入部分225-3由干支撑环238和辊子244的操作将由驱动单元280产生的驱动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驱动カ传递到差动传送器225-1。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构件295和旋转板296,支撑构件295和旋转板296被设置在 第一传送环233与被设置在静止环241-1的前部的内框架241之间。旋转板296可旋转地支撑支撑构件295并相对于静止环241-1围绕着光轴可旋转地设置。支撑构件295相对于壳体224可旋转地支撑第一传送环233。动カ传动单元225-b被设置在驱动单元227b的前部,并包括动カ输入部分225_3和差动传送器225-1。动カ输入部分225-3将从驱动单元227b接收的驱动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力传递到差动传送器225-1。然后,差动传送器225-1将从动カ输入部分225-3接收的驱动カ减小一半并旋转凸轮。差动传送器225-1还将在手动操作环201旋转时产生的旋转カ传递到凸轮。图11是图9的装置的一些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參照图11,差动传送器225-1被设置在动カ传动单元225-b的前部,并包括中间环210 ;第一减速构件232,可旋转地安装在中间环210的第一开ロ 210a中;第一传送环233,设置在中间环210的内侧,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232 ;第二传送环231,设置在中间环210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232。差动传送器225-1中的第一传送环233、第二传送环231和中间环210与相对于壳体224固定的内框架241的外圆周表面可旋转地接合。中间环210是圆筒形的,并包括沿着其圆周形成的多个单独的第一开ロ 210a。第一减速构件232被可旋转地插入到中间环210的多个第一开ロ 210a的每个中。中间环210和第一减速构件232将由于第一传送环233或第二传送环231的旋转而产生的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力传递到凸轮。图12是图9的一些组件的装配状态下的透视图。參照图12,因为被固定到中间环210的前侧的连接构件243与从凸轮向外突出的引导辊245接合,所以当中间环210旋转时凸轮旋转。第一传送环233具有接触第一减速构件232的接触表面233b,并被设置在中间环210的内侧,从而第一传送环233相对于中间环210是可旋转的。參照图10和图11,第一传送环233具有中空的圆筒形形状,并包括沿着其圆周分开的多个第二开ロ 233a。參照图12,从支撑环238向外突出的突起238b与第二开ロ 233a中的每个接合。因此,当支撑环238旋转时,第一传送环233与支撑环238 —起旋转。第二传送环231被设置在中间环210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232并相对于中间环210旋转,并且第二传送环231将从手动操作环201接收的旋转カ传递到中间环210。因为第二传送环231与手动操作环201保持接触,所以由手动操作环201的旋转而产生的旋转カ可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231,以使第二传送环231旋转。第二传送环231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232的ー个表面的第一接触表面231a。差动传送器225-1还包括第一护圈230,设置在第二传送环231的前部并具有第二接触表面230a,第二接触表面230a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232的另ー表面;盖环234,设置在第一护圈230的前部,并与第二传送环231的端部接合 ,第一弹性环229,将弹カ施加到盖环234和第一护圈230。
具有上述构造的差动传送器225-1被实现为单个的模块。设置在第二传输环231内侧的第一弹性环229将第一护圈230和第二传送环231施加预定的压カ以与第一减速构件232接触时产生的力设置在差动传送器225-1内产。因为第一弹性环229位于第二传输环231的内侧,所以设置在差动传送器225-1内的压カ不会影响差动传送器225-1外侧的其他组件。施加弹カ的第二弹性环204、外部护圈202和摩擦保持环203被设置在手动操作环201和盖环234之间,以在手动操作环201和盖环234之间提供弾力并产生摩擦力。由于第二弹性环204、外部护圈202和摩擦保持环203的操作,由手动操作环201产生的惯性力作用在第二传送环231上。因此,第二传送环在第一传送环233由于驱动元件280而旋转时保持静止。S卩,为了在第一传送环233由于驱动元件280而旋转时使第二传送环231保持静止状态,在手动操作环201和壳体224之间设置的摩擦力可被设置为大于由驱动元件280产生并通过第一减速构件232和第二传送环231传递的驱动力。參照图9,光学系统246被设置在壳体224的前部并具有例如透镜的光学元件。驱动单元227b、动カ传动单元225-b和手动操作环201被布置在光学系统246的外側。在光学系统246内凸轮围绕着光轴可旋转地设置。參照图12,凸轮具有通过连接构件243连接到中间环210的向外突起的引导辊245。因此,当中间环210旋转吋,凸轮旋转,这使得支撑光学元件的移动部分沿着光轴移动。具有上述构造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允许用户在无需使用特殊的转换开关的情况下旋转手动操作环201,从而能够连续地精细调整和调节光学元件190的位置。此外,当用户不操作手动操作环201时,可通过将控制信号施加到驱动元件140来调节光学元件的位置。当执行自动调节模式时,施加到驱动元件280的控制信号使得输入环239由于驱动元件280而旋转。在经过第二减速构件244时被减小一半的驱动カ被传递到第一传送环233。即,当输入环239的旋转速度是V时,第一传送环233以V/2的速度旋转。当第一传送环233旋转时,第一传送环233的旋转カ被传递到与第一传送环233摩擦接触的第一减速构件232。旋转カ也被传递到第一减速构件232被插入于其中的中间环21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传送环232与保持静止的手动操作环保持摩擦接触,所以第二传送环231和第一护圈232在第一减速构件111旋转的同时保持静止状态。
虽然由驱动元件280产生的驱动カ通过第一传送环233和第一减速构件232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231,但是第二传送环231不旋转,因为驱动力被设置为比使手动操作环201旋转所需的カ小。因为当第二传送环231保持静止时由驱动元件280产生的驱动カ被传递到第一传送环233和第一减速构件232,所以第一减速构件232沿着第二传送环231执行滚动运动。当第一传送环233的旋转速度是V/2时,中间环210和凸轮以V/4的速度旋转,该速度是第一传送环233的旋转速度V/2的一半。当驱动元件280如上所述地操作时,光学元件的位置可被自动地调节。此外,因为由驱动元件280产生的旋转速度在被传递到凸轮之前减小到旋转速度V的四分之一,所以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允许精细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当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201时,可执行手动调节模式,以手动地精细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当手动操作环201由于用户的操作而旋转时,第二传送环231与手动操作环201
一起旋转。虽然在用户操作手动操作环201的同时电未被施加到驱动元件280,但是输入环239由于作用在驱动元件280上的静态摩擦カ而保持静止状态。所述静态摩擦カ是指作用在驱动元件280的定子223b和转子222b之间的力。当输入环239停止移动时,因为连接到输入环239的第一传送环233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第一减速环232沿着第二传送环231执行滚动运动。接着,这使得中间环210和凸轮由于手动操作环201的旋转而一起旋转,从而能够调节光学元件的位置。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使得用户能够在无需单独的操作切換模式的情况下执行手动调节模式。此外,从驱动元件280接收的驱动カ在其经过动カ输入部分225-3和差动传送器225-1时减小到四分之一,同时由手动操作环201的旋转产生的旋转カ在被传递到凸轮之前在经过差动传送器225-1时被减小到一半。这消除了用户在手动调节模式下在大角度范围上旋转手动操作环201的不便。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318的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侧截面视图。除了差动传送器330a、第一传送环305和第二传送环307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318的装置在结构上与參照图I至图4描述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类似。參照图13,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移动光学兀件318的装置包括壳体350 ;驱动兀件340,被安装在壳体350中并产生驱动カ;差动传送器330a,由驱动元件340驱动并传递动カ;手动操作环302,由于手动操作而旋转并将旋转カ传递到差动传送器330a中的ー些组件;移动部分360,支撑光学兀件318并被设置在壳体350中,以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凸轮321,具有与移动部分360连接的凸轮凹槽321b。包括驱动元件340的驱动单元331a被设置在壳体350的前部。差动传送器330a将由驱动单元331a产生或当手动操作环302旋转时产生的驱动カ传递到凸轮321。驱动单元331a包括驱动元件340、由于驱动元件340产生的驱动カ而旋转的输入环311以及相对于输入环311向外突出的接合构件31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元件340包括定子313,在施加电信号时产生重复的振动;转子312,在定子313的作用下变形并传递力。输入环311设置在转子312的前部,并相对于壳体350可旋转地安装。输入环311与第一传送环305接合,接合构件310设置在输入环311和第一传送环305之间。固定的透镜镜筒301附着到壳体350。固定的透镜镜筒301具有沿着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凹槽301a并保持被固定到壳体350。移动部分360被设置在固定的透镜镜筒301的内側,以支撑光学元件318并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移动部分360具有向外突出的凸轮突起361并被安装到固定的透镜镜筒301的直线凹槽301。凸轮321被设置在固定的透镜镜筒301的外侧。凸轮321具有凸轮凹槽321b,凸轮突起361被插入到凸轮凹槽321b中,从而凸轮321相对于固定的透镜镜筒301可旋转地安装。当凸轮321相对于固定的透镜镜筒301旋转时,与凸轮凹槽321b接合的凸轮突起 361被直线凹槽301a引导,从而移动部分360可在固定的透镜镜筒301内移动。差动传送器330a包括中间环306 ;第一减速构件308,可旋转地安装在中间环306中的多个开ロ 306a的每个中;第一传送环305,设置在中间环306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308 ;第二传送环307,设置在中间环的内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308。中间环306、第一传送环305和第二传送环307中的每ー个相对于壳体350绕着光轴可旋转地设置。因为第一传送环305和第二传送环307中的每个相对于中间环306是可旋转的,所以当第一传送环305或第二传送环307旋转时,中间环306旋转。中间环306是圆筒形的并包括沿着其圆周形成的多个单独的开ロ 306a。第一减速构件308被可旋转地插入到中间环306的多个开ロ 306a中的每个中。中间环306和第一减速构件308将由于第一传送环305或第二传送环307产生的カ减小一半,并将所得到的カ传递到凸轮321。第一传送环305被设置在中间环306的外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308并相对于中间环306旋转,第一传送环305将从驱动元件340接收的驱动カ传递到中间环306。第一传送环305的后端与驱动单元331a的接合构件310接合。这样,第一传送环305通过接合构件310连接到由于驱动元件340而旋转的输入环311。因此,由驱动元件340产生的驱动カ经输入环311被传递到第一传送环305。第二传送环307被设置在中间环306的内側,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308并相对于中间环306旋转,第二传送环307将从手动操作环302接收的旋转カ传递到中间环306。因为第二传送环307与手动操作环302保持接触,所有由手动操作环302的旋转而产生的旋转カ可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307,以使第二传送环307旋转。第二传送环307与第一减速构件308的一个表面接触。差动传送器330a还包括第一护圈320,被设置在第二传送环307的前部并面对第二传送环307的所述ー个表面地接触第一减速构件308的另ー表面的护圈320 ;盖环314,设置在第一护圈320的前部并与第ニ传送环307的端部结合;第一弹性环322,设置在盖环314和第一护圈320之间并施加弹力。具有上述构造的差动传送器330a被实现为单ー的模块。可通过设置在盖环314的内侧的第一弹性环322将第一护圈320和第二传送环307施加预定的压カ而与第一减速构件308接触时产生的力设置在差动传送器330a内。
第二弹性环304设置在第二传送环307的连接到手动操作环302的一部分和盖环314之间。第二弹性环304在盖环314和手动操作环302之间施加弾力以产生摩擦力。由于第二弹性环304的操作,由手动操作环302产生的惯性カ被施加在第二传送环307上。因此,第二传送环307在第一传送环305由于驱动元件340而旋转的同时保持静止。S卩,为了在第一传送环305由于驱动元件340而旋转的同时使第二传送环307保持静止状态,在手动操作环302和壳体340之间设置的摩擦力可大于由驱动元件3 40产生并通过第一减速构件308和第一传送环305传递的驱动力。当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302时,第二传送环307由于手动操作环302、盖环314和第二传送环307之间作用的摩擦而旋转。在第二传送环307由于手动操作环302而旋转吋,第一传送环305可保持静止状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由于手动操作通过旋转手动操作环302产生并经第一减速构件308和第二传送环307被传递到驱动元件340的旋转カ被设为小于作用在驱动元件340上的静态摩擦力。具有上述构造的用于移动光学元件318的装置使得用户能够旋转手动操作环302而无需操作特殊的转换开关,从而能够连续地精细调整和调节光学元件318的位置。此外,当用户不操作手动操作环302时,可执行自动调节模式以通过将控制信号施加给驱动元件340来调节光学元件318的位置。当执行自动调节模式时,被施加到驱动元件340的控制信号使得输入环311和结合到输入环311的第一传送环305 —起旋转。然后,第一传送环305的旋转カ被传递到与第一传送环305摩擦接触的第一减速构件308。旋转カ也被传递到第一减速构件308被插入于其中的中间环306。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传送环307与保持静止的手动操作环302保持摩擦接触,所以在第一减速构件308旋转的同时第二传送环307和第一护圈保持静止状态。虽然由驱动元件340产生的驱动カ通过第一传送环305和第一减速构件308被传递到第二传送环307,但是因为驱动カ小于使手动操作环302旋转所需的力,所以第二传送环307不旋转。当第二传送环307保持静止吋,因为由驱动元件340产生的驱动カ被传递到第一传送环305和第一减速构件308,所以第一减速构件308沿着第二传送环307执行滚动运动。当第一传送环305的旋转速度是V时,中间环306和凸轮321以V/2的速度旋转,该速度是第一传送环305的旋转速度V的一半。当驱动元件340如上所述地操作时,光学元件318的位置可被自动地调整。当用户旋转手动操作环302时,可执行手动调节模式来手动地精细调整光学元件318的位置。当手动操作环302由于用户的操作而旋转时,第一传送环305与手动操作环302 一起旋转。虽然在用户操作手动操作环302时电未被施加到驱动元件340,但是输入环311由于作用在驱动元件340上的静态摩擦カ而保持静止状态。所述静态摩擦力指作用于驱动元件340的定子313和转子312之间的力。当输入环311停止旋转时,第一减速构件308沿着第二传送环307执行滚动运动,因为连接到输入环311的第一传送环305保持静止状态。接着,这使得中间环306和凸轮321由于手动操作环302的旋转而一起旋转,从而能够调节光学元件318的位置。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可包括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的存储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的处理器、诸如盘驱动器的永久性存储器、用干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端ロ以及包括显示器、键等的用户界面装置。当涉及软件模块时,这些软件模块可作为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计算机可读代码被存储在非临时性或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磁带、软盘和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电存储介质(例如,集成电路(1C)、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或闪存)、量子存储装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或信息可被存 储任意一段时间(例如,长时间(extended time period)、永久地、简要地、临时缓存和/或高速缓存信息)的其它存储介质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还可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例如,网络联系的存储装置、基于服务器的存储装置和/或共享的网络存储装置)上,从而可以以分布式方式存储并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该介质可被计算机读取,可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被处理器执行。如在此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排除信号可在其上传播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然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包括其中携带电信号的内部信号轨道和/或信号路径。在此所引用的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和专利的任何參考文献以引用的方式被包含于此,该引用的程度如同単独地且具体地将每份參考文献所指示的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并在此以其整体进行阐述。为了促进对本发明的原理的理解,已经对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并使用特定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实施例。然而,该特定的语言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应该被解释为包括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会想到的所有实施例。可以根据功能块组件和各种处理步骤来描述本发明。可通过被配置成执行特定功能的任意数目的硬件和/或软件组件来实现这样的功能块。例如,本发明可使用各种集成电路组件,例如,存储元件、处理元件、逻辑元件、查找表等,它们可以在ー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其他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执行各种功能。类似地,在使用软件编程或软件元件来实现本发明的元件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用任何编程语言或脚本语言(例如,C、C++、Java、汇编语言等)以及由数据结构、对象、进程、例程(routine)或其他编程元件的任意组合所实现的各种算法来实现本发明。可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算法中实现功能方面。此外,本发明可使用用于电子器件配置、信号处理和/或控制、数据处理等任意数目的传统技木。词语“机构”和“元件”被广泛使用并且不限于机械式实施例或物理实施例,而可包括结合处理器的软件例程等。在此示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发明的说明性的示例,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另外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为了简要,可不对传统的电子器件、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系统的其他功能方面(及该系统的単独操作组件的组件)进行详细描述。此外,示出的各图中所示的连接线或连接器意在表示各元件之间的示例性功能关系和/或物理结合或逻辑结合。应该理解的是,在实际装置中,可存在多种可选的或附加的功能关系、物理连接或逻辑连接。此夕卜,除非元件被特别地描述为“必要的”、“必不可少的”或“关键的”,否则没有任何项目或组件对本发明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描述发明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尤其是在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所使用的単数形式的术语及类似的指示物应该被解释为包括単数形式和复数形式。此外,除非在此另有指示,否则在此列举的数值范围仅意在用作単独地指出落在该范围内的各个独立的数值的ー种简略的方法,并且各个独立的数值被包含在说明书中,如同在此被单独地列举。最后,除非在此另有指示或者通过上下文另外清楚地否定,否则在此所描述的所有方法的步骤可以以任何合适的顺序执行。除非特别地说明,否则任何和全部示例的使用或者在此提供的示例性语言(如“诸如”或“例如”)仅意在更好地阐明本发明,而非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明白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型和调 整。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5月4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1-004263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壳体; 差动传送器,包括圆筒形的中间环,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地设置,并具有沿着其圆周形成的多个单独的开口 ;第一减速构件,被插入到所述多个开口中相应的开口内,以在该开口内旋转;第一传送环,设置在所述中间环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侧,以接触所述第一减速构件并相对于所述中间环旋转;和第二传送环,设置在所述中间环的内侧和外侧中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传送环相对,以接触所述第一减速构件并相对于所述中间环旋转; 驱动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在从外部施加信号时产生驱动力,以使所述第一传送环旋转; 手动操作环,相对于所述中间环可旋转地设置,并将由于手动操作产生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第二传送环; 移动部分,支撑所述光学元件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及 凸轮,与所述中间环连接并一起旋转,并具有与所述移动部分连接的凸轮凹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传送环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表面,以接触所述第一减速构件中每个的一个表面, 其中,所述差动传送器包括第一护圈,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环的前部,并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面,以接触所述第一减速构件中每个的另一表面;盖环,设置在所述第一护圈的前部并与所述第二传送环的端部结合;第一弹性环,设置在所述盖环和所述第一护圈之间并施加弹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手动操作环包括向内突出以面对所述盖环的台阶部分,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阶部分和所述盖环之间并施加弹力的第二弹性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差动传送器还包括压力构件,该压力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手动操作环之间,并将所述第二传送环压靠向所述手动操作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输入环,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环可旋转地设置并由于所述驱动元件而旋转; 接合构件,将所述输入环与所述第一传送环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输入环之间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二减速构件,每个第二减速构件被插入到沿着所述第一传送环的圆周分开设置的多个第二开口中的对应的一个中; 输入环,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环可旋转地设置,以接触所述第二减速构件并由于所述驱动元件而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环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所述第二减速构件中的每个的一个表面的第一接触表面,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护圈,设置在输入环的前部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对应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以接触所述第二减速构件的每个的另一表面的第二接触表面;盖环,设置在所述第二护圈的前部并与所述输入环的端部结合;第三弹性环,设置在所述盖环和所述第二护圈之间并施加弹力。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输入环,由于所述驱动元件而旋转; 支撑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输入环的前部,并具有在接触所述输入环的位置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多个单独的第三开口 ; 辊子,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三开口结合,以接触所述输入环并绕着从所述支撑环的中心延伸的径向轴线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输入环之间,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入环。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元件是施加电信号时产生重复振动的振动电机。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为了在所述第一传送环由于所述驱动元件旋转的同时使所述第二传送环保持静止状态,在所述手动操作环和所述壳体之间的摩擦力被设置为大于由驱动元件产生并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环传递的驱动力。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为了在所述第二传送环由于手动操作环而旋转的同时使所述第一传送环保持静止状态,由于手动操作通过旋转手动操作环而经所述第一减速构件和所述第二减速构件被传递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旋转力被设置为小于作用在保持静止的驱动元件上的静态摩擦力。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差动传送器的内侧并相对于所述壳体保持固定的固定的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具有沿着光轴的方向延伸的直线凹槽, 其中,所述移动部分具有安装在所述直线凹槽中的凸轮突起, 其中,所述凸轮具有圆筒形形状并被设置在所述固定的透镜镜筒和所述差动传送器之间,所述凸轮凹槽与所述凸轮突起接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中间环具有朝着所述凸轮凹槽突出的突起, 其中,所述凸轮具有与所述突起接合的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光学元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差动传送器,包括中间环、第一减速构件、第一传送环和第二传送环,中间环相对于壳体可旋转并具有沿着其圆周形成的多个开口,第一减速构件被可旋转地插入到所述开口中相应的开口内,第一传送环设置在中间环的一侧,以接触第一减速构件,第二传送环设置在中间环的相反侧;驱动元件,产生驱动力,以使第一传送环旋转;手动操作环,将由于手动操作产生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二传送环;移动部分,支撑所述光学元件并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以及凸轮,由于与中间环连接而旋转,并具有与移动部分连接的凸轮凹槽。
文档编号G02B7/04GK102768393SQ20121000555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小泽英正, 朴时鸿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