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30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打印机、复印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为周知。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之过程是在纸张上转印墨像然后将墨像定影在纸张上。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两面印刷等时,为了提高正反图像的位置对准精度,有一种使正反墨像的写入开始位置以纸张同一端部为基准地进行纸张正反翻转的手法被提案(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I)。在反面形成图像时,前提是进行正面图像形成的定影处理。由于受该定影处理中的热作用而纸张收缩,所以,如果与正面一样进行反面图像形成的话,正反面上形成的图像的倍率有可能不同。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为了抑制正反面上形成的图像的倍率不同而修正正反倍率的手法。根据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手法,在纸张搬送经路的感光体鼓上游配置沿纸张宽幅方向(纸面上与纸张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直线状配置多个受光元件构成的 (XD、CIS线传感,在搬送过程中用该线传感扫描纸张。由此作为纸面上二相互垂直方向的纸张尺寸(纵横尺寸)分别检测第I及第2纸张尺寸。这里,以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位置的纸张搬送方向为基准,此时,纸面上纸张搬送方向垂直方向的纸张宽幅方向的纸张尺寸相当于第I纸张尺寸,纸张搬送方向的纸张尺寸相当于第2纸张尺寸。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7-31041号公报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4-271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手法,为了对各种纸张检测第I纸张尺寸,必须预见装置中能应用的最大尺寸纸张设定线传感,成本负担大,存在问题。另外,可以考虑在搬送经路中在纸张上定影图像的定影位置下游配置光电传感, 分别检测定影前后的第2纸张尺寸,从检测结果算出纸张的收缩率,根据该收缩率推定定影后的第I纸张尺寸。但是上述手法毕竟是依据推定,纸张的收缩率在纵横方向有所不同,所以存在不能正确掌握定影后的第I纸张尺寸之问题。因此,即使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那样,设法以纸张的同一端部为基准设定正反图像的写入开始位置,仍然存在正反图像大小和位置关系有偏差之问题。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既抑制经济负担又精度良好地检测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位置的纸张搬送方向垂直方向的纸张宽幅方向的纸张尺寸、即第I纸张尺寸。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纸张上转印图像并定影该转印的图像、在纸张正反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主搬送部,从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位置,向在纸张上定影该被转印图像的定影位置,供给纸张;翻转搬送部,从主搬送部接受穿过定影位置的纸张,以平行于转印位置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使纸张旋转,从而使纸张正反翻转;第I尺寸检测部,被配置在翻转搬送部的搬送经路上,检测翻转中的纸张搬送方向上的纸张先端和后端,由此检测第I纸张尺寸。另外,本发明中,优选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具有第2尺寸检测部,其被配置在主搬送部中的搬送经路上,检测搬送中的纸张搬送方向上的纸张先端和后端,由此检测第2纸张尺寸。另外,本发明中,优选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具有控制部,其进行倍率修正处理,该倍率修正处理包括检测处理,通过第I尺寸检测部及第2尺寸检测部,分别检测第I及第 2纸张尺寸;演算处理,根据第I及第2纸张尺寸,演算修正图像倍率的倍率修正值。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部作为检测处理进行下述处理用从主搬送部经由翻转搬送部再次返回主搬送部之两面印刷经路,搬送纸张(之处理);在该纸张搬送过程中分别检测第I及第2纸张尺寸(之处理)。另外,本发明中,优选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具有对被搬送到定影位置的纸张进行定影处理的定影装置。此时,优选控制部在纸张搬送时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和纸张搬送时不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分别进行检测处理。优选所述定影装置具有隔着主搬送部搬送经路的纸张搬送面,相互对着配置且能够切换为靠压状态和离间状态的一对定影部件;加热所述定影部件的加热部。此时,优选控制部在不许可定影处理状态时控制一对定影部件为离间状态并关闭加热部电源,在许可定影处理状态时控制一对定影部件为靠压状态并接通加热部电源。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部根据相应定影处理可否的各检测处理的结果,进行演算处理。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部在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投入时机,进行倍率修正处理。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部在印刷指令及纸张放置之任意时机,进行倍率修正处理。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部与上一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时的情况作比较,当温度湿度的一方或双方变化判定值以上时,再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另外,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部在从上一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时起累计的纸张印刷数达到判定张数时,再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并且,本发明中,优选控制部在伴随印刷指令进行两面印刷时,在纸张正面的图像定影后,通过第I尺寸检测部及第2尺寸检测部,分别检测第I及第2纸张尺寸,根据该检测结果,修正倍率修正值。根据本发明,因为只要在翻转搬送路的搬送经路上设传感,检测翻转中的纸张搬送方向的纸张尺寸即可,所以,能够用低成本的传感结构检测第I纸张尺寸。因此,既能够抑制经济负担又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第I纸张尺寸。由此,作为用来抑制正反图像大小、位置关系偏差的控制参数,能够提供精度良好检测到的第I纸张尺寸。


图I :第I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2 图I所示Al方向的图像形成装置翻转搬送部50要部侧视图。
图3 (a) (b):翻转搬送部50及纸张P翻转经路的模式立体示意图。
图4 第I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5 (a) (b):第I纸张尺寸传感75的模式说明图。
图6 作为第I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
图7 修正值演算处理的详细流程示意。
图8 作为第2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
图9 尺寸检测处理的详细流程示意。
图10:附遂于第2动作样式倍率修正值的修正处理过程流程示意。
图11:作为第3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
图12:第2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13:作为第4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
图14:作为第5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
符号说明
I原稿读取装置
2图像读取控制部
10图像形成单元
15Y --15K曝光部
20Y --20K带电/显影单元
21Y --21K感光体鼓
22Y --22K带电/显影部
23中间转印部
26转印辊
30定影装置
40主搬送部
50翻转搬送部
52 55搬送用辊
56 59翻转用辊
60侧面基准板
70控制部
75第I纸张尺寸传感
76第2纸张尺寸传感
77纸量传感
具体实施方式
第I实施方式图I是第I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模式结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是例如复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图像形成装置,是多个感光体对着一根中间转印带纵向配列由此形成彩色图像的所谓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主要包括原稿读取装置I、图像形成单元10、定影装置30、主搬送部 40、翻转搬送部50、控制部70。原稿读取装置I具有被装在装置筐体上部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没有图示),通过边读取原稿图像边由自动原稿传送装置搬送原稿而得到图像信号。具体如下,原稿读取装置I用灯光照射原稿图像,使其反射光成像于摄像元件受光面。摄像元件光电变换入射光,向图像读取控制部2输出所定的图像信号。图像读取控制部2对该图像信号实施A/D 变换、描影修正、压缩等处理,作为图像数据向控制部70输出。输入到控制部70的图像数据并不局限于由原稿读取装置I读取的图像数据,也可以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个人电脑、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接到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单元10根据图像数据在纸张P上转印墨像。该图像形成单元10主要包括曝光部15Y、15M、15C、15K、带电/显影单元20Y、20M、20C、20K、中间转印部23及转印辊 26。各曝光部15Y 15K由激光光源、多面镜、多个透镜等构成。各曝光部15Y 15K 相应控制部70输出的图像数据等输出信息,用激光扫描、曝光后述感光体鼓21Y、21M、21C、 21K表面。带电/显影单元20Y主要包括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感光体鼓21Y、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显影部22Y,是在感光体鼓21Y上形成与黄色相应的墨像。其他带电/显影单元20M、20C、20K的结构与带电/显影单元20Y相同,是分别在感光体鼓21M、21C、21K周边配置带电/显影部22M、22C、22K,在感光体鼓21M、21C、21K上分别形成与品红、青、黑色相应的墨像。感光体鼓2IY 2IK表面由带电/显影部22Y 22K均匀带电,激光沿平行于感光体鼓21Y 21K轴方向的方向扫描其表面,在表面形成潜像。带电/显影部22Y 22K 进一步用墨粉显影,使感光体鼓2IY 2IK上的潜像显像化。由此在各感光体鼓2IY 2IK 上形成墨像。各感光体鼓2IY 21K上形成的墨像被逐次转印到构成中间转印部23的中间转印带24的所定位置上。转印辊26将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的墨像,转印到由主搬送部40在所定时机搬送来的纸张P上。如上所述,图像形成单元10实行以下一连加工工序(I)使感光体鼓21Y 21K带电;⑵由曝光部15Y 15K在感光体鼓21Y 21K上形成静电潜像;(3)使墨粉附着于形成的静电潜像上;(4)将感光体鼓21Y 21K上的墨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 ; (5)将中间转印带24上的墨像二次转印到纸张P。被转印墨像后的纸张P、即具有未定影状态墨像的纸张P被送到定影装置30。定影装置30加压加热纸张P,使墨像定影于纸张P。定影装置30主要包括定影上辊31、定影下辊32。定影上辊31及定影下辊32被配置在相互靠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定影上辊31及定影下辊32之间形成定影夹部。
定影上辊31及定影下辊32由没有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能够向相互的相对距离增大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定影上辊31及定影下辊32从靠压状态(夹住状态)切换到离间状态(夹住解除状态)。另外,上述驱动机构反转驱动则能够使定影上辊31及定影下辊32从离间状态切换到靠压状态。定影上辊31内部内藏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H,其使纸张P上的墨像热定影,该加热器的辐射热对定影上辊31加热。控制部70根据传感检测定影上辊31表面温度(没有图示)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器的电源开关,使定影上辊31为所定的定影温度。该定影装置30中,纸张P搬送时定影对象面(未定影墨像所在面)朝着定影上辊 31,搬送过程中穿过定影夹部。这样通过定影上辊31、定影下辊32的加压及定影上辊31的热作用,向纸张P定影墨像。主搬送部40搬送相应用户指定被从供纸部35 (多个纸张收纳盘Trl、Tr2中的任意盘)供给的纸张P。该主搬送部40备有在所定方向搬送纸张P的搬送经路(纸张P的搬送方向FDl),包括导向部件(没有图示)、多个辊、例如搬送辊41 43、定位辊44及排纸辊 45等。主搬送部40在纸张P搬送过程中将纸张P供给到在纸张P上转印墨像的转印位置。具体则是主搬送部40将供纸部35供给的纸张P经搬送辊41、42、定位辊44,向转印辊 26搬送。另外,主搬送部40在纸张P搬送过程中将纸张P从转印位置供给到定影位置(在纸张P上定影墨像的位置)。具体则是,主搬送部40向定影夹部搬送穿过转印位置的纸张 P、即被转印墨像后的纸张P。穿过定影位置后的纸张P由导向部件导向,被排纸辊45排到装在装置筐体外部侧面的排纸盘46中。在纸张反面也形成墨像时,主搬送部40通过导向部件(没有图示)将纸张正面已结束定影处理的纸张P搬送到下方的搬送辊43,经由该搬送辊43,将纸张P搬送到翻转搬送部50。如后所述由翻转搬送部50进行正反翻转后,翻转搬送部50向主搬送部40送出该纸张P。经过该两面印刷经路的纸张P为了在纸张反面形成图像,由主搬送部40向转印位置及定影位置搬送。翻转搬送部50在定影位置下游接受由主搬送部40搬送的纸张P后正反翻转纸张 P时,不替换在纸张正面形成图像和在纸张反面形成图像时到达转印位置的纸张P的先、后端。然后翻转搬送部50在转印位置上游向主搬送部40供给被翻转的纸张P。因为在翻转搬送部50中正反翻转纸张P时不替换纸张P的先、后端,所以,在正反形成图像时能够以纸张的同一端部为基准形成正反图像,能够提高正反图像的位置对准精度。本说明书中,纸张P的先端是指纸张搬送方向的纸张P的前侧端部,纸张P的后端是指其后侧端部。也就是说,在纸张搬送方向FDl上被搬送的纸张P的先端/后端,相当于在该纸张搬送方向FDl的纸张的前侧端部/后侧端部,在后述纸张搬送方向FD2上被搬送的纸张P的先端/后端,相当于在该纸张搬送方向FD2的纸张的前侧端部/后侧端部。图2是图I所示Al方向的图像形成装置翻转搬送部50要部侧视图,图3是翻转搬送部50结构及纸张P翻转经路的模式立体示意图。具体如下,翻转搬送部50备有在主搬送部40的纸张搬送方向FDl (转印位置上的纸张搬送方向FDl)的垂直方向搬送纸张P的搬送经路(纸张P搬送方向FD2)。另外,翻转搬送部50使纸张P以平行于转印位置上纸张搬送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由此使纸张P正反翻转。该翻转搬送部50备有第I翻转部50A、第2翻转部50B、旋转搬送路50C。第I翻转部50A具有搬送用辊52、53和翻转用辊56、57。搬送用辊52由旋转辊和与旋转辊接触的从动辊构成,且由非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能够切换于靠压状态(夹住状态)和离间状态(夹住解除状态)。旋转辊由旋转轴和装在其两端部的一对辊构成,从动辊由旋转轴和装在其两端部的一对辊构成。后述搬送用辊53 55以及翻转用辊56 59的结构与该搬送用辊52相同。搬送用辊52、53的辊旋转轴分别平行于纸张搬送方向FD2,两搬送用辊52、53以相互隔开所定距离的状态对着配置。翻转用辊56、57的辊旋转轴平行于纸张搬送方向FDl,两翻转用辊56、57以相互隔开所定距离的状态对着配置。搬送用辊52、53从主搬送部40接受穿过定影位置的纸张,并将纸张P —直搬送到用来从主搬送部40的纸张搬送方向FDl切换到翻转搬送部50的纸张搬送方向FD2的第I 切换位置。该第I切换位置是翻转用辊56、57能够夹住搬送用辊52、53搬送来的纸张P,并将该纸张P搬送到旋转搬送路50C之位置。翻转用辊56、57将由搬送用辊52、53搬送到第I切换位置的纸张P按纸张搬送方向FD2搬送。具体如下,翻转用辊56、57是翻转用辊57为上游、翻转用辊56为下游地搬送纸张P,经由旋转搬送路50C向第2翻转部50B供给纸张P。第2翻转部50B具有翻转用辊58、59和搬送用辊54、55以及侧面基准板60。翻转用辊58、59的结构与第I翻转部50A的翻转用辊56、57的相同,搬送用辊54、55的结构与第I翻转部50A的搬送用辊52、53的相同,这里省略相同部分的重复说明。翻转用辊58、59接受沿旋转搬送路50C搬送来的纸张P后,将纸张P —直搬送到用来从翻转搬送部50的纸张搬送方向FD2切换到主搬送部40的纸张搬送方向FDl的第2 切换位置。该第2切换位置是搬送用辊54、55能够夹住翻转用辊58、59搬送来的纸张P,并将该纸张P搬送到转印位置上游的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上之位置。搬送用辊54、55搬送被翻转用辊58、59搬送到第2切换位置的纸张P,搬送时使纸张P的搬送方向对应于纸张搬送方向FD1。具体如下,搬送用辊54、55是搬送用辊54为上游、搬送用辊55为下游地搬送纸张P,将纸张P供给到主搬送部40。侧面基准板60用来修正被搬送到第2翻转部50B的纸张P的偏移和纸张弯斜,被设置在翻转用辊59外侧若干离开的位置上。侧面基准板60呈细长立方体形状,其长度方向与搬送方向FDl平行。从旋转搬送路50C搬送来的纸张P侧部接触侧面基准板60内侧部,所以能够修正纸张P偏移和纸张弯斜。旋转搬送路50C被设在第I翻转部50A翻转用辊56的搬出侧与第2翻转部50B 翻转用辊58的搬入侧之间。该旋转搬送路50C用例如由金属部件构成的一对导向板61构成,向外弯曲,呈圆弧状。这样,通过纸张P穿过一对导向板61之间,纸张P以平行于转印位置上的纸张搬送方向FDl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180度。这样,翻转搬送部50不同于之字形迂回手法,它不替换纸张P先后地使纸张P正反翻转,然后使纸张P再次返回主搬送部40。图4是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控制部70的功能是综合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70可以采用例如主要包括CPU、R0M、RAM、I/0接口的微电脑。 控制部70按照ROM中格纳的控制程序进行各种演算,根据该演算结果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状态。控制部70通过控制图像形成装置各部、具体则是控制图像形成单元10、定影装置 30、主搬送部40及翻转搬送部50实行以下一系列加工而在纸张P上形成墨像(I)使感光体鼓2IY 2IK带电;(2)由曝光部15Y 15K在感光体鼓2IY 2IK上形成静电潜像;(3) 在形成的静电潜像上附着墨粉;(4)将感光体鼓21Y 21K上的墨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5)搬送纸张;(6)将中间转印带24上的墨像二次转印到纸张P上;(7)对被转印了墨像的纸张P实施定影处理;(8)两面印刷时使穿过定影位置的纸张P正反翻转,然后再次搬往转印位置。在与本实施方式的关系中,该控制部70是进行正反倍率修正。向纸张正面转印墨像时和向纸张反面转印墨像时纸张尺寸不同的话,正面反面形成的墨像看上去大小和位置关系会有相异。正反的倍率修正处理是根据纸张尺寸的变化控制激光,通过使形成在反面的墨像缩小、调整写入开始位置等,使正反面上形成的墨像看上去大小和位置关系一致。纸张尺寸的变化主要是起因于在纸张正面形成图像时的定影处理,因此,控制部 70算出对纸张P实施定影处理之前和对纸张P实施定影处理之后纸张尺寸的变化率。然后控制部70根据变化率,演算修正纸张P反面墨像倍率的倍率修正值。有关根据倍率修正值使正反墨像大小及位置关系一致的手法,在例如特开2005-301240号公报等中有所公开, 需要的话可以参照。另外,倍率修正处理也可以是通过演算修正纸张P正面墨像倍率的倍率修正值,使正反墨像的大小及位置关系一致。为了进行上述正反倍率修正处理,控制部70中有各种传感的检测信号输入。第I纸张尺寸传感75被配置在翻转搬送部50的旋转搬送路50C中,以被搬送过该旋转搬送路50C的纸张P (被搬送在纸张搬送方向FD2的纸张P)为对象,检测第I纸张尺寸(第I尺寸检测部)。例如该第I纸张尺寸传感75如图5 (a)所示,可以利用例如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组成的反射型光电传感75a。该反射型光电传感75a是通过纸张搬送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纸张P反射而将纸张P穿过作为受光元件的电压变化输出。第I纸张尺寸传感75根据这种电压变化,检测纸张翻转中纸张搬送方向FD2上的纸张P的先端和后端,由此检测第I纸张尺寸。第I纸张尺寸传感75除了反射型光电传感75a之外,也可以利用透过型光电传感 75b。该透过型光电传感75b如图5 (b)所不,是通过纸张搬送时发光兀件发出的光被纸张 P遮挡而将纸张P穿过作为受光元件的电压变化输出。第2纸张尺寸传感76被配置在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例如如图I所示定影位置下游的搬送经路中,以被搬送过该搬送经路的纸张P (被搬送在纸张搬送方向FDl的纸张P) 为对象,检测第2纸张尺寸(第2尺寸检测部)。第2纸张尺寸传感76与第I纸张尺寸传感75相同,可以利用反射型光电传感或透过型光电传感。第2纸张尺寸传感76根据作为光电传感输出的电压变化,检测搬送过主搬送部40的纸张搬送方向FDl上的纸张P的先端及后端,由此检测第2纸张尺寸。控制部70中,除了上述传感之外,还有各检测纸张收纳盘Trl、Tr2中收纳的纸张 P纸量的纸量传感77的检测信号以及上述图像读取控制部2等输出的图像数据等信息输入。下面对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中正反倍率修正处理的动作做说明。[第I动作样式伴随电源投入的正反倍率修正]图6是第I动作样式正反倍率修正处理的过程流程示意。该流程中所示的处理 (第I动作样式)是伴随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投入由控制部70实行的。首先,步骤IO(SlO)中,控制部70控制定影装置30,设定定影上辊31与定影下辊 32为离间状态,并关闭定影上辊31中内藏的加热器。通过该步骤10,控制部70将定影装置30设定在不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步骤11 (Sll)中,控制部70指示纸张P供纸及翻转搬送。通过该指示,纸张P被从供纸部35供纸,该被供给的纸张P由主搬送部40搬送,穿过转印位置及定影位置到达翻转搬送部50。该纸张P由翻转搬送部50搬送,纸张P正反翻转之后再次到达转印位置上游的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这里,在步骤11的翻转搬送指示时机时,因为还没有输入印刷指令,且定影装置30被设定在离间状态及加热器关闭状态,所以不进行在转印位置向纸张 P的转印处理以及在定影位置向纸张P的定影处理。步骤12(S12)中,控制部70相应步骤11的纸张P搬送,读入第I及第2纸张尺寸传感75、76的检测信号,检测第I纸张尺寸(以下称为“F1尺寸”)及第2纸张尺寸(以下称为“F2尺寸”)。本步骤检测到的Fl尺寸及F2尺寸作为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被存储在控制部70的RAM。步骤13 (S13)中,控制部70控制主搬送部40搬送返回到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的纸张P,将纸张P —直搬送到定影装置30的前段、即定影位置上游,在此位置停止纸张P搬送。步骤14 (S14)中,控制部70控制定影装置30开始定影温度控制,具体则是控制部 70控制加热器电源开关,使定影上辊31达到所定的定影温度。步骤15(S15)中,控制部70判断定影上辊31是否达到定影温度。在该步骤15作肯定判定时、即达到定影温度时进入步骤16(S16)。反之定影上辊31没有达到定影温度时, 再次进行步骤15的处理。步骤16中,控制部70控制定影装置30,将定影上辊31与定影下辊32设定为靠压状态。经步骤14 16的处理,控制部70将定影装置30设定到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步骤17(S17)中,控制部70指示纸张P搬送再次开始及翻转搬送。通过该指示, 停止在定影位置上游的纸张P被主搬送部40搬送,穿过定影位置到达翻转搬送部50。该纸张P由翻转搬送部50搬送,纸张P正反翻转之后,再次到达转印位置上游的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这里,因为在步骤17的翻转搬送指示时机时,定影装置30的靠压状态及定影温度控制已经开始,所以在定影位置进行向纸张P的定影处理。步骤18 (S18)中,控制部70相应步骤17的纸张P搬送,读入第I及第2纸张尺寸传感75、76的检测信号,检测Fl尺寸(第I纸张尺寸)及F2尺寸(第2纸张尺寸)。本步骤检测到的Fl尺寸及F2尺寸作为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尺寸被存储到控制部70的RAM。步骤19(S19)中,控制部70指示向排纸盘46的纸张P排纸。具体则是控制部70 控制主搬送部40搬送返回到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的纸张P,将纸张P排到排纸盘46。步骤20(S20)中,控制部70进行修正值演算处理。图7是修正值演算处理的详细流程示意。首先,步骤100 (S100)中,控制部70分别读入存储在RAM中的定影处理前的Fl、 F2尺寸及定影处理后的F1、F2尺寸。然后,控制部70以Fl尺寸、即第I纸张尺寸为对象, 算出定影处理前后纸张尺寸的变化率(收缩率)。另外,控制部70以F2尺寸、即第2纸张尺寸为对象,算出定影处理前后纸张尺寸的变化率。步骤110 (SI 10)中,控制部70根据Fl尺寸的变化率,演算修正第I纸张尺寸平行方向(主搬送部40中的纸张宽幅方向)墨像倍率的倍率修正值。同样,控制部70根据F2 尺寸的变化率,演算修正第2纸张尺寸平行方向(主搬送部40中的纸张搬送方向FDl)墨像倍率的倍率修正值。演算到的倍率修正值被作为用来控制图像形成单元10的控制参数, 替换前面设定的值进行更新。[第2动作样式伴随印刷指令的正反倍率修正]接下去,对第2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处理的动作做说明。图8是第2动作样式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该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第2动作样式)是伴随印刷指令的输入由控制部70实行的。该印刷指令是通过没有图示的操作部被输入到控制部70 的。操作部被设在例如装置本体上部,由按照显示在液晶显示屏等的信息能够进行输入操作的按触式面板构成。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部对控制部70指示印刷指令和作为印刷条件的图像形成条件以及纸张条件。图像形成条件是例如单面两面印刷的种类、图像浓度、 倍率、印刷份数等,纸张条件是尺寸、普通纸、厚纸等纸张种类、斤两等。向控制部70的印刷指令和印刷条件的输入不仅可以利用操作部来进行,也可以利用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个人电脑及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等来进行。首先,步骤30(S30)中,控制部70判断是否纸张尺寸检测完毕。如上所述,虽然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投入时进行纸张尺寸检测,但由于例如用户强制中止、纸张P堵塞等原因而有可能性纸张尺寸检测没有结束。对此,在该步骤30中判断纸张尺寸检测是否完毕。在该步骤30作肯定判定时、即纸张尺寸检测完毕时进入后述步骤33(S33)。反之在步骤30作否定判定时、即纸张尺寸检测没有结束时进入步骤31 (S31)。步骤31中,控制部70进行尺寸检测处理。图9是尺寸检测处理的详细流程示意。 步骤200(S200)中,控制部70控制定影装置30,设定定影上辊31与定影下辊32为离间状态并关闭定影上辊31中内藏的加热器。步骤210 (S210)中,控制部70与上述步骤11相同,指示纸张P供纸及翻转搬送。 步骤210的翻转搬送指示时机时,虽然印刷指令已被输入,但因为是尺寸检测处理之中,所以在转印位置不进行向纸张P的转印处理。另外,定影装置30被设定在离间状态及加热器关闭状态,在定影位置也不进行向纸张P的定影处理。步骤220、230(S220、230)中,控制部70作为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检测Fl尺寸及F2尺寸,然后控制主搬送部40搬送纸张P并在定影装置30前段停止纸张P搬送。步骤 220的处理与上述步骤12的处理相应,步骤230的处理与上述步骤13的处理相应。步骤240 270 (S240 270)中,控制部70控制定影上辊31及定影下辊32为靠压状态,指示纸张P搬送的再次开始及翻转搬送,作为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尺寸检测Fl尺寸及F2尺寸,然后指示向排纸盘46的纸张P排纸。这里,步骤240 270的各处理分别与上述步骤16 19的各处理相应。
再次参照图8,步骤32 (S32)中,控制部70进行修正值演算处理。该修正值演算处理与图7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相同,省略说明。然后步骤33中,控制部70根据用户指定的印刷条件开始印刷动作。控制部70控制图像形成单元10、定影装置30、主搬送部40及翻转搬送部50,在纸张P上形成墨像。图10是附遂于第2动作样式倍率修正值的修正处理过程流程示意。该流程中所示的处理是伴随印刷动作的开始由控制部70实行的。步骤40(S40)中,控制部70判断现在印刷动作相关的印刷条件是否两面印刷。在该步骤40作肯定判定时、即印刷条件是两面印刷时进入步骤41 (S41)。反之在步骤40作否定判定时、即印刷条件不是两面印刷时结束本例行程序。步骤41中,控制部70判断对纸张正面的定影处理是否结束。在该步骤41作肯定判定时、即对纸张正面的定影处理已结束时进入步骤42 (S42)。反之在步骤41作否定判定时、即对纸张正面的定影处理没有结束时,再次进行步骤41的判断。步骤42中,控制部70在经由翻转搬送部50再次向转印位置搬送正面图像形成结束的纸张P过程中,读入第I及第2纸张尺寸传感75、76的检测信号。由此,控制部70作为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尺寸,检测Fl尺寸和F2尺寸。步骤43(S43)中,控制部70判断在第I动作样式或第2动作样式中检测到的定影处理后的Fl尺寸及F2尺寸与在步骤42中检测到的Fl尺寸及F2尺寸是否有变化。在该步骤43作肯定判定时、即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尺寸有变化时进入步骤44(S44)。反之在步骤 43作否定判定时、即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尺寸没有变化时进入步骤45(S45)。步骤44中,控制部70再设定倍率修正值。具体则是控制部70根据在步骤42检测到的定影处理后的Fl尺寸及F2尺寸,算出定影前后Fl尺寸、F2尺寸的变化率。然后控制部70根据Fl尺寸变化率及F2尺寸变化率分别演算倍率修正值。演算到的倍率修正值被作为用来控制图像形成单元10的控制参数,替换前面设定的值进行更新。步骤45(S45)中,控制部70在应答印刷指令形成墨像的纸张P存在一张以上时判断现在印刷对象的纸张P是否最终纸。在该步骤45中作否定判定时、即印刷对象的纸张P 不是最终纸时,以下一印刷对象纸张P为对象进行步骤41以后的处理。反之在步骤45中作肯定判定时、即印刷对象的纸张P是最终纸时结束本处理。[第3动作样式伴随纸张放置的正反倍率修正]图11是第3动作样式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该流程中所示的处理 (第3动作样式)是以在供纸部35中重新放置纸张P为条件实行的。首先,步骤50(S50)中,控制部70参照纸量传感77的检测信号,判断纸张收纳盘 TrUTr2中收纳的纸张P的纸量是否增加。在该步骤50作肯定判定时、即纸量增加时进入步骤51(S51)的处理。反之在步骤50作否定判定时、即纸量没有增加时结束本处理。步骤51中,控制部70进行尺寸检测处理,步骤52 (S52)中,控制部70进行修正值演算处理。尺寸检测处理与图9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相同,修正值演算处理与图7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相同,在此省略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翻转搬送部50搬送经路中配置第I纸张尺寸传感75,通过该第I纸张尺寸传感75检测翻转中的纸张搬送方向FD2的纸张P先端和后端,从而检测第I纸张尺寸(Fl尺寸)。根据这一结构,只要在翻转搬送部50的搬送经路中设传感检测纸张搬送方向的纸张尺寸便足够,所以能够用价廉的传感结构检测第I纸张尺寸。因此,能够既抑制经济负担又精度良好地检测第I纸张尺寸。由此,能够作为用来抑制正反图像大小及位置关系偏差的控制参数,提供精度良好地检测到的第I纸张尺寸。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备有被配置在构成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中的、通过检测搬送中的纸张搬送方向FDl的纸张P先端和后端、从而检测第2纸张尺寸(F2尺寸)的第2纸张尺寸传感76。根据这一结构,只要在主搬送部40搬送经路中设传感检测第2纸张尺寸便足够,所以能够用价廉的传感结构检测第2纸张尺寸。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进行包括下述处理的倍率修正处理第I、第2纸张尺寸传感75、76分别检测第I、第2纸张尺寸的检测处理;根据第I、第2纸张尺寸演算修正墨像倍率的倍率修正值的演算处理。根据这一结构,不推定第I纸张尺寸,而是分别检测第I、第2纸张尺寸,根据检测结果演算倍率修正值,这样能够精度良好地演算倍率修正值。 于是能够使正反图像看上去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一致。另外两面印刷时,能够通过翻转部50 以纸张的同一端部为基准设定正反图像的写入开始位置,所以,能够精度良好地使正反图像看上去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一致。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作为检测处理进行用从主搬送部40经由翻转搬送部50再返回主搬送部40的两面印刷经路、搬送纸张P之处理;在纸张P搬送过程中分别检测第I、第2纸张尺寸之处理。根据这一结构,能够利用纸张P搬送过程分别检测第I、第 2纸张尺寸。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在纸张搬送时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以及在纸张搬送时不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分别进行检测处理。根据这一结构,能够分别检测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尺寸。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在不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时控制定影上辊31与定影下辊32为离间状态并关闭加热器电源,在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时控制定影上辊31与定影下辊32为靠压状态并接通加热器电源。这样,能够分别检测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尺寸。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根据与定影处理可否相应的各检测处理的结果进行所述演算处理。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演算倍率修正值。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在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投入时之时机、印刷指令时及纸张放置时的任意时机进行倍率修正处理。根据这一结构,能够在墨像形成之前或纸张 P替换时演算倍率修正值。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在伴随印刷指令进行两面印刷时,在向纸张正面的定影处理后,由第I纸张尺寸传感75及第2纸张尺寸传感76分别检测第I及第2纸张尺寸,根据检测结果修正倍率修正值。根据这一结构,每次纸张P印刷动作时修正倍率修正值,能够确切地设定倍率修正值。第2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中,对电源投入、印刷动作等图像形成装置通常使用情况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动作做了说明。本第2实施方式中,对上述以外的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动作作说明。省略说明与第I实施方式重复的结构及动作,以不同点为中心作说明。图12是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第2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有温度传感78及湿度传感79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部70中。温度传感78检测供纸部 35纸张收纳盘Trl、Tr2中收纳的纸张周围的温度,被配置在装置筐体内部,具体则是供纸部35附近。湿度传感79检测供纸部35纸张收纳盘Trl、Tr2中收纳的纸张周围的温度,被配置在装置筐体内部,具体则是供纸部35附近。[第4动作样式伴随环境变化的正反倍率修正]接下去说明第4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动作。图13是第4动作样式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该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第4动作样式)是在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投入后以所定周期被呼出,由控制部70实行。步骤60(S60)中,控制部70读入温度传感78及湿度传感79的检测信号,比较这些检测值的任何一方或双方与上一次实行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检测时的值(温度或湿度),判断是否变化所定值以上。因为纸张P周围的环境引起纸张尺寸变化,所以用该判断来判断纸张尺寸变化情况。在该步骤60中作肯定判定时、即温度或湿度变化所定值以上时进入步骤61 (S61)。反之在步骤60中作否定判定时、即温度或湿度没有变化所定值以上时脱离本例行程序。步骤61中,控制部70指示印刷动作停止。如果是待机中等不是现在继续印刷动作的状况时,本步骤可以省略。步骤62(S62)中控制部70进行尺寸检测处理,步骤63 (S63)中控制部70进行修正值演算处理。尺寸检测处理与图9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相同,修正值演算处理与图7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相同,在此省略说明。步骤64(S64)中,控制部70对应步骤61中的印刷动作停止指示,指示印刷动作再开。跳过步骤61处理时,本步骤64也同样跳过。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与上一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时比较,在温度或湿度的一方或双方变化判定值以上时,再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这样,通过相应纸张尺寸不同的环境变化进行倍率修正处理,能够确切地设定倍率修正值。第3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中,对电源投入、印刷动作等图像形成装置通常使用情况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动作作了说明。本第3实施方式中,对上述以外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的动作作说明。省略说明与第I实施方式重复的结构及动作,以不同点为中心作说明。[第5动作样式伴随累计印刷张数的正反倍率修正]接下去说明第5动作样式的正反倍率修正动作。图14是第5动作样式正反倍率修正的处理过程流程示意。该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第5动作样式)是在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投入后以所定周期被呼出,由控制部70实行。步骤70(S70)中,控制部70判断累计印刷张数是否达到所定张数。累计印刷张数是以上一次实行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检测为基点,基点之后印刷的纸张P张数。在该步骤70中作肯定判定时、即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检测后进行了所定张数(例如1000张) 印刷时进入步骤71。反之在步骤70中作否定判定时、即定影处理前的纸张尺寸检测后没有进行所定张数(例如1000张)印刷时结束本例行程序。步骤71中,控制部70指示印刷动作停止。如果是待机中等不是现在继续印刷动作的状况时,本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72 (S72)中控制部70进行尺寸检测处理,步骤73 (S73)中控制部70进行修正值演算处理。尺寸检测处理与图9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相同,修正值演算处理与图7流程中所示的处理相同,在此省略说明。步骤74(S74)中,控制部70对应步骤71中的印刷动作停止指示,指示印刷动作再开。跳过步骤71处理时,同样本步骤74也跳过。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部70从上一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时起进行累计、当纸张的印刷张数达到判定张数时,再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这样,通过相应印刷张数进行倍率修正处理,能够确切地设定倍率修正值。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其发明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纸张正反翻转的翻转搬送部是收容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筐体)内的,但该该翻转搬送部也可以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外。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上转印图像并定影该转印的图像由此在纸张正反面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主搬送部,从在纸张上转印图像的转印位置,向在纸张上定影该被转印图像的定影位置,供给纸张;翻转搬送部,从所述主搬送部接受穿过所述定影位置的纸张,以平行于所述转印位置上的纸张搬送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使纸张旋转,从而使纸张正反翻转;第I尺寸检测部,被配置在所述翻转搬送部的搬送经路上,检测翻转中的纸张搬送方向上的纸张先端和后端,由此检测第I纸张尺寸。
2.如权利要求I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具有第2尺寸检测部,其被配置在主搬送部中的搬送经路上,检测搬送中的纸张搬送方向上的纸张先端和后端,由此检测第2纸张尺寸。
3.如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控制部,其进行倍率修正处理,该倍率修正处理包括检测处理,通过所述第I尺寸检测部及所述第2尺寸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第I及第2 纸张尺寸;演算处理,根据所述第I及第2纸张尺寸,演算修正图像倍率的倍率修正值。
4.如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作为所述检测处理, 进行下述处理用从所述主搬送部经由所述翻转搬送部再次返回所述主搬送部之两面印刷经路,搬送纸张(之处理);在该纸张搬送过程中,分别检测所述第I及第2纸张尺寸(之处理)。
5.如权利要求3或4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对被搬送到所述定影位置的纸张进行定影处理的定影装置,所述控制部在纸张搬送时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和纸张搬送时不许可定影处理的状态, 分别进行所述检测处理。
6.如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具有隔着所述主搬送部搬送经路的纸张搬送面相互对着配置且能够切换为靠压状态和离间状态的一对定影部件;加热所述定影部件的加热部,所述控制部在不许可定影处理状态时控制所述一对定影部件为离间状态并关闭所述加热部的电源,在许可定影处理状态时控制所述一对定影部件为靠压状态并接通所述加热部的电源。
7.如权利要求5或6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根据与所述定影处理可否相应的各所述检测处理的结果,进行所述演算处理。
8.如权利要求3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投入时机,进行所述倍率修正处理。
9.如权利要求3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印刷指令及纸张放置之任意时机,进行所述倍率修正处理。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与上一次进行所述倍率修正处理时的情况作比较,当温度湿度的一方或双方变化判定值以上时,再次进行所述倍率修正处理。
11.如权利要求8至10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从上一次进行倍率修正处理时起累计的纸张印刷数达到判定张数时,再次进行所述倍率修正处理。
12.如权利要求8至11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伴随印刷指令进行两面印刷时,在纸张正面的图像定影后,通过所述第I尺寸检测部及所述第2尺寸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第I及第2纸张尺寸,根据该检测结果,修正所述倍率修正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既能够抑制经济负担又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第1纸张尺寸、即在纸张转印图像的转印位置上的纸张搬送方向垂直方向的纸张宽幅方向的纸张尺寸。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翻转搬送部(50)搬送经路上设有第1纸张尺寸传感(75),该第1纸张尺寸传感(75)检测纸张搬送方向上的纸张P先端和后端,由此检测第1纸张尺寸。根据这一结构,只要在翻转搬送部(50)的搬送经路上设传感就能够检测纸张搬送方向上的纸张尺寸,能够用廉价的传感结构检测第1纸张尺寸。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608889SQ20121001552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
发明者岛尾聪, 木俣明则, 玉木贤二, 矶部昭史, 菅野雅至, 高桥克典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