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图承载介质、判定装置及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73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息图承载介质、判定装置及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息图承载介质作为其上记录有至少两条识别信息并且其中至少一条识别信息是全息识别信息的介质,并且涉及卷筒状介质、判定装置、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以及信息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能够呈现立体图像的全息图被用于判定信用卡、身份证等的真伪。目前,利用干涉膜的表面凹凸来记录信息的模压全息图被广泛使用。然而,模压全息图具有它们易于伪造的问题。与之相比,利用记录层的折射率的差异来记录干涉图案的体积型全息图非常难以伪造。原因在于使用复杂的技术来产生记录图像,而且这种记录介质也难以获得。存在两种用于制造体积型全息图的制造方法,S卩,实景全息图(real-scenehologram)和全息立体图。为了制造实景全息图,向物体照射激光。与之相比,全息立体图根据来自多个视点的视差图像被记录。体积型全息立体图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内容产生步骤,其包括图像获取步骤、图像编辑步骤以及对获取的图像进行的其他处理;全息图母版制造步骤以及复制(量产)步骤。图像通过图像拍摄或计算机制图来获得。在图像编辑步骤中所获取的多个图像中的每一个(例如)通过柱面透镜而转换成条形图像。通过在全息图记录介质上顺次记录图像的物体光和基准光之间的干涉条纹作为条形单元全息图来制造母版。通过使用母版进行接触印刷来复制(量产)全息图。即,使全息图记录介质与母版相接触,随后用激光束照射,从而复制全息图。如上所述,体积型全息图本身可通过使未曝光的全息图记录介质与母版紧密接触并且向记录介质照射波长接近记录波长的激光来复制。在许多情况下,为了大规模生产全息图,相同的全息图设计可用于许多产品。因此,期望为全息图自身提供优良的真伪判定功能和防伪造能力,使得各全息图自身能够彼此相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为了识别各全息图而分配给全息图的识别信息应是机器或视觉可读的。此外,考虑到全息图的使用,优选的是,为与全息图结合的全息图广品提供更闻级的真伪判定功能和防伪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闻安全性。PCT日语译本专利公开第2005-535469号公开了一种使全息图产品的伪造更困难的技术。根据该项技术,代码被记录或印刷在要被保护的体积型全息图和文件上,并且全息图被结合至其上印刷有与全息图上所记录的代码相同的代码的文件。通过这种方式,制成受全息图可靠保护的文件。

发明内容
然而,在PCT日语译本专利公开第2005-535469号中所记载的技术中,只能够通过代码的相互比对(cross-check)并且使代码结合为一体来使各个全息图与相应的文件相关联并且将该全息图结合到文件上。此外,除了在记录在全息图上的代码与文件上印刷的代码彼此相关联的条件下全息图和文件相互结合为一体的事实之外,制造全息图、印刷文、件、代码的相互比对以及使文件和全息图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处理按顺序执行。因此,如果分配给全息图的代码作为附加信息是诸如连续的序列号的唯一识别信息,则当在印刷全息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发生在序列号中丢失数字。这意味着,在为了填写这个丢失的数字而再次制造该全息图的情况下,存在额外制造所引起的管理上的失误或额外成本的问题。此外,当以有序的方式构造装置时,如果完成全息图的时间与完成文件的时间不同,则会出现问题。即,由于完成全息图产品的时间受花费最长时间的工序限制,所以工序管理复杂。因此,期望提供能够通过使全息图中所记录的识别信息与以不同于相应识别信息的形式记录在一体构成的介质(其上记录有至少两条识别信息)中的识别信息相关联,来提供防伪造能力和方便性的一种全息图承载介质、卷筒状介质、判定装置、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以及信息判定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息图承载介质,该介质是其上记录有至少两条识别信息的一体构成的介质。其中一条识别信息是当被以预定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全息识别息。优选地,两条以上识别信息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该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以及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该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卷筒状介质,具有设置在同一分离带上的多个全息图。该全息图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该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以及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该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息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读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其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以预定的角度被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以预定的角度被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基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间的关联性,判定是否能够从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及检查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包括光源,将再现照明光以预定角度照射在其中记录有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上;拍摄装置,从预定方向拍摄从全息图再现的图像;识别部,对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执行字符识别和/或图像识别;信息获取部,读出其上记录有识别信息的介质;数据寄存部,产生与从识别部和信息获取部获得的信息相关联的信息;数据库,由数据寄存部产生的信息寄存于其中;以及结合部,将该全息图与其上记录有识别信息的介质结合。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判定装置,包括光源,将再现照明光以预定角度照射在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上,其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拍摄装置,从预定方向拍摄从全息图再现的图像;识别部,对拍摄装置所拍摄的图像执行字符识别和/或图像识别;判定部,判定是否能够从获取自识别部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及分选部,将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能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与被判定部判定为能够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的群分离。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包括光源,将再现照明光以预定角度照射在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上,其中 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拍摄装置,从预定方向拍摄从全息图再现的图像;识别部,对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执行字符识别和/或图像识别;判定部,判定是否能够从获取自识别部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分选部,将被判定部判定为不能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与被判定部判定为能够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的群分离;以及结合部,将被判定部判定为能够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与记录有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识别信息的介质结合为一体。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束来读取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全息识别信息。与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记录在其中全息图与记录有识别信息的介质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上。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判定全息识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是否与不同于该全息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一致。优选地,全息图包括彼此相关联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通过利用规定照明光束来读取。通过基于关联性判定是否能够从所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检查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根据至少一个示例,可为全息图承载介质提供比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全息图产品更闻等级的真伪判定功能。


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不意图;图2是从图I中的箭头II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图3是示出了全息图供应辊的示例性构造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形成在全息图供应辊上的全息图的层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图5是示出了在后四位中包括全息图识别信息的冗长数据和对应于冗长数据的条形码印刷于其中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的示图6是示出了在标签和全息图两方上执行印刷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的示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不意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性截面图;图9是示出了其中在后四位中包括全息图识别信息的冗长数据和对应于冗长数据的二维条形码印刷在标签上并且标签与非接触IC卡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的示图;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不意图;图11是从图10中的箭头XI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图12是示出了其中添加有识别信息的全息图和印刷有二维条形码的标签彼此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的示图;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不意图;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不意图;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性构造的俯视平面图;图16是用于描述再现照明光的光源、全息图承载介质以及拍摄装置的布置的示意图;图17A和图17B是用于描述再现照明光的光源、全息图承载介质以及拍摄装置的布置的示意图;图18是示出了其中均包括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多个全息图承载介质设置在同一分隔带(separator)上的卷筒状(roll-shaped)介质的示例性构造的透视图;图19A是示出了将被判定部判定为从机器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与被判定部判定为从机器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的组分离的判定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19B是从图19A中的箭头XIXB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图20是示出了判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不意图;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不意图; 图2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2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2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2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3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4A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4B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35A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5B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36是示出了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37是用于描述制造全息立体图时的图像处理的示例的示意图;图38A和图38B是示出了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图39A和图39B是示出了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的光学系统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图40是示出了全息图记录介质的示例的截面示图;图41A、图41B和图41C是示出了可光聚合的光聚合物的感光处理的示意图;图42是示出了记录介质供给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43是曝光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图44是示出了关于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复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不意图;图45A和图45B是关于视角的一般描述的不意图;图46是用于描述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视角的示意图;图47是示出了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构造的示意图;图48是示出了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构造的示意图;图49A和图49B是示出了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构造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0A至图50D是用于描述一般全息图的视角的不意图;图51A至图51C是用于描述由本申请的发明人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视角控制的不意图;图52A和图52B是用于描述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视角控制的示意图;图53是示出了关于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复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不意图;图54是示出了关于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复制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不意图;图55是示出了关于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复制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构造的不意图;图56示出了关于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复制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构造的示意图;以及图57A至图57C是用于描述关于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复制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下文中,称为实施方式)。将按照以下项的顺序给出描述。I.第一实施方式2.第二实施方式3.第三实施方式4.第四实施方式5.第五实施方式6.第六实施方式7.第七实施方式8.第八实施方式9.变形例10.记录有附加信息的全息图另外,尽管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是适合于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并且给出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制,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除非在后面的描述中给出限制本发明的陈述。I.第一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和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读取全息图中记录的识别信息,全息图与标签结合为一体以产生全息图承载介质,并且在该标签上印刷有与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能够判定记录在全息图上的识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是否与印刷在标签上的至少一条信息一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为全息图承载介质提供良好的真伪判定功能。在下面的描述中,印刷被定义为包括字符以外的信息的记录。图I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如图I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包括专用照明LED光源11 (LED :发光二极管)、拍摄装置12、字符识别装置15(0CR:光学字符识别)、数据缓冲器16、印刷数据处理器17以及印刷机18。卷筒状全息图供应辊I是其中结合有粘合剂的全息图2形成在长尺状分隔片上的供应辊。每个全息图2具有记录在其上的识别信息,以使得各个全息图能够被识别。卷筒状载体供应辊6是其中将用作全息图2的载体的标签衬片以滚动的形式送出的供应辊。下文中,将要与全息图本身结合的事物适宜地称为载体。应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全息图优选地是这样的全息图,即,当从全息图母版复、制该全息图时,该全息图中进一步记录有与全息图母版上记录的全息图不同的附加信息,并且该附加信息是诸如唯一信息(例如,序列号)的识别信息。更优选地,全息图是当被以预定角度照明时在预定的视角范围内能够看到附加信息的图像记录介质。该图像记录介质通过由本发明人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来实施,并且将在稍后详细描述该图像记录介质。在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图像记录介质被定义为全息图。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方法包括读取全息图中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将全息图与标签结合为一体从而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产生与从全息图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的步骤;以及将与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印刷的步骤。接下来,将参照图I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操作。从全息图供应辊I送出全息图2,并且分隔片经过定位辊3和剥离胶辊4,从而卷绕在收卷棍(wind-up roll)5上。剥离胶棍4具有足以使全息图2从分隔片分离的小曲率,从而全息图2离开分隔片而朝向从载体供应辊6送出的标签衬片移动。此时,供给量传感器9检测全息图2的末端,使得全息图2能够结合在从载体供应辊6供应的标签的规定位置处。从分隔片分离的全息图2被标签结合压印棍7和夹压棍(press pinch roller)8按压结合,从而牢靠地结合至标签。在全息图2结合至标签之后,印刷机18在标签上印刷与全息图2上所记录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全息图承载介质(其中全息图和作为载体的标签彼此结合为一体,并且在其上以上述方式印刷有与各全息图2上所记录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被切割机19切割成预定的尺寸。在全息图与标签结合为一体的结合步骤之前,专用照明LED光源11经由准直透镜14(未示出)向全息图2照射具有预定波长、入射角和光束发散角的再现照明光31。来自全息图2的再现光33穿过成像透镜13并在拍摄装置12中被光电转换。经光电转换的图像通过字符识别装置15被转换成文本数据,并被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6中。此时,定位辊3和剥离胶辊4保持相同的位置关系,而与全息图供应辊I的剩余量无关。图2是从图I中的箭头II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如图2中所示,从专用照明LED光源11经由准直透镜14照射的再现照明光31从适宜再现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方向上照射到全息图2上。S卩,专用照明LED光源11、准直透镜14、全息图2、成像透镜13以及拍摄装置14被布置成,再现照明光31从作为再现图像的识别信息的清晰度为最强的方向上照射并且从适合观看的方向拍摄识别信息。图3是示出了全息图供应辊I的示例性构造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形成在全息图供应辊I上的全息图2的层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视图。例如,如图4中所示,全息图2被形成为具有其中粘合剂2b、全息图记录层2a以及保护层2c顺次层叠在分隔片5a上的结构。如上所述,涂覆有粘合剂的全息图2形成在长尺状分隔片上。在该全息图2中,识别信息作为附加信息被记录。图3示出了 4个数字的阵列作为记录在全息图2上的识别信息被记录的示例。如上所述,从再现图像的清晰度为最强的方向上照射再现照明光31。图3示出了以相对于全息图2的法线成α角来照射再现照明光31的状态。由于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全息摄影装置记录识别信息需要高级的记录技术,所以通过专用装置成批地记录各条识别(ID)信息以降低生产成本。此处,图3示出了其上记录有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以卷绕在卷筒上的状态来供应的情况,但是可使用其他形式或方法,只要全息图能被连续供应即可。在将全息图2结合至标签之后,印刷机18在标签上印刷与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6中的信息相关联的信息。例如,当在全息图上记录序列号时,可印刷整个序列号本身,可印刷部分包括序列号的更冗长的数据,或者可仅印刷序列号的一部分。即,分离创建的全息图和标签彼此结合为一体,之后被印刷,以使得它们彼此相关联。以这种方式,获得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0。全息图承载介质10可通过利用(例如)粘合剂等将其结合至信用卡、身份证等来使用。图5示出了其中在后四位中包括全息图识别信息21的冗长数据22 (以框的方式示出了与全息图识别信息21对应的后四位数字)和与冗长数据22对应的条形码32印刷在标签51上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0的示例。通常,全息图通常具有较小的面积,因此可印刷在全息图上的信息量较少。因此,通过增加印刷在标签上的数据量从而以通过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机器可读的方式将数据印刷在标签上,提高了读取的便利性。根据本发明第一实 施方式的示例性构造,能够制造满足由全息图(其比一般大量生产的全息图更难制造并且其上记录有识别信息)提供的防伪造能力以及由印刷在其上的机器可读数据提供的便利性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另外,通过使用户看到识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与印刷在标签上的数据相一致,能够为全息图承载介质提供良好的真伪判定功能。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修改成多种形式,例如,全息图供应和用作载体的标签供应并不限于滚动形式,而是它们可以以切片形式供应。标签51可以形成为其中在背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分隔片等的贴片(sticker)。另外,全息图2的载体并不限于标签,而可以是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的地点创建的全息图和文件可在以后彼此相关联。全息图2的载体的材料不限于纸张。可以使用树脂、金属、玻璃或织物。当使用树月旨、金属或玻璃时,可使用压纹加工或刻槽加工作为印刷的形式。可在全息图2和标签51彼此结合为一体后,读取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21。在上述示例中,在读取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之后,在载体上印刷与数据缓冲器16中存储的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然而,读取和印刷的顺序可颠倒。即,可在读取印刷在载体上的识别信息之后,产生与所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并且所产生的信息可记录在全息图上。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形成其上印刷有识别信息的载体的步骤;读取印刷在载体上的识别信息的步骤;产生与读取自载体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的步骤;将与所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记录在全息图上的步骤;以及将载体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从而制成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制造的全息图承载介质与图5中所示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相同,并且能够提供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0相同的优点。注意将载体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从而获得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该步骤可类似于在PCT日语译本专利公开第2005-535469号中记载的步骤。然而,在上述变形例中,这些步骤不必以有序的方式执行。因此,不存在诸如工序管理复杂的这种问题。印刷在标签51上的信息可与从全息图2再现的附加信息不相关。S卩,就制造和供应全息图承载介质10而言,将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6中的信息和将印刷在标签51上的信息可仅需彼此相关联,并且可以不是彼此一对一对应的关系。读取自全息图2的识别信息和将印刷在标签51上的信息可以以表格形式等保持在存储器等中,或可构造这些信息的数据库。以这种方式,加密信息可用于这两条信息中的一条或两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伪造能力。可选地,根据读取自全息图2的识别信息和将印刷在标签51上的信息产生的新加密代码可存储在数据库中。以这种方式,难以从全息图承载介质推测出存储在远离全息图承载介质的位置处的加密信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伪造能力。例如,通过使规定的装置从全息图承载介质读取信息并且经由诸如因特网等的网络对数据库执行查询,能够利用未出现在全息图承载介质上的信息判定全息图承载介质是否是真正的。另外,可使用各种方法作为加密方法作为在标签51上印刷信息的印刷机,除喷墨印刷机之外,还可使用诸如利用热敏纸印刷信息的印刷机、通过从热敏带传递热量来印刷信息的印刷机、通过传递升华热来印刷信息的印刷机以及通过形成激光标记来印刷信息的印刷机的各种印刷机。标签自身可以是能在其上重写信息的介质。例如,可使用热敏可重写介质,在这种情况下,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能够以热敏方式写入介质的一部分中。此外,如图6中所示,信息可以印刷在标签51和全息图2两方上。以这种方式,获得密接(joint sealing)的效果,从而防止试图非法将全息图2从标签51剥离而将其结合至其他标签。此外,代替将数据印刷在作为载体的标签衬片上,可将数据印刷在全息图承载介质自身上,即,印刷在形成全息图2的全息图层上,或者印刷在比全息图层更靠近观察者的层上或与观察者侧层相对的层上。当执行激光标记时,可在全息图承载介质内部以及其表面上形成激光标记。2.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和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全息图中记录的识别信息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来读取,并且全息图与RF (射频)标签(tag)结合为一体以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并且在RF标签中写有与所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能够利用已存储在RF标签中的RFID(射频识别)来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在RFID阅读器初次读取时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并能够提供复杂的加密真伪判定系统。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相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专用照明LED光源11、拍摄装置12、字符识别装置15、数据缓冲器16以及印刷数据处理器17。该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RFID记录器78来代替印刷机18。除了印刷机18被RFID记录器78取代的构造之外,还可使用其中将RFID记录器78添加至印刷机18的构造。此外,从卷筒状载体供应辊6连续供应的是被支撑在长尺状分隔片上的诸如非接触IC卡(集成电路卡)的RF标签而不是标签(label)。在这种情况下,用作载体的非接触IC卡不限于以滚动形式提供,而可以以被支持在片上的状态下提供。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方法包括读取全息图中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将RF标签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从而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生成与读取自全息图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的步骤;以及将与所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写入RF标签中的步骤。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在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中,重要的是限定用于从全息图读取信息的光源和从规定的位置的拍摄角度。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70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如图8中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中,具有被记录为附加信息的识别信息的全息图2与其中写入有与读取自全息图2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的RF标签82结合为一。在此示例中,RF标签82埋入包覆材料81 (例如,树脂)中,并且全息图2结合至包覆材料81上。通过借助铣削加工等在包覆材料81的将与全息图2结合的位置处形成凹部,能够在结合全息图2时使全息图承载介质形成为具有平坦表面。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可仅需使存储到数据缓冲器16中的信息和写入RF标签82中的信息彼此相关联,而不必使它们彼此一对一对应。类似地,可根据写入RF标签82中的信息和从全息图2再现的附加信息来生成新加密代码。例如,通过允许用户利用具有RF阅读器的个人计算机读取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70的RF标签82中的信息并且借助于诸如因特网等的网络对数据库执行查询,用户能够利用全息图承载介质上没有的信息判定全息图承载介质70是否是真正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修改成多种形式。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通过读取记录在RF标签中的识别信息、生成与所读取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在全息图上记录所生成的信息以及将RF标签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来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根据这种构造,还能够在RFID阅读器首次读取时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并能够提供复杂加密的真伪判定系统。此外,可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组合的形式。图9示出了其中在后四位数字中包括全息图识别信息的冗长数据与对应于该冗长数据的二维条形码印刷在标签51上并且该标签51与非接触IC卡91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在此示例中,全息图承载介质可用作其中记录在全息图2上的识别信息、印刷在二维条形码上的信息以及写入RF标签82的信息彼此组合的介质。例如,当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用作身份证等时,下列使用是可能的。发行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序列号记录在全息图2上,将受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提供者方管理的诸如发行号的信息记录在二维条形码上,而个人信息记录在RF标签上。当以上述方式构造全息图承载介质时,由于RF标签82埋入全息图承载介质中,所以使用RFID阅读器可成批地读取多个全息图承载介质。例如,当具有这种构造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用作展览会等的入场券时,下列使用是可能的。一旦接收到入场券,用裸眼对全息图的附加信息和印刷在标签上在后四位中包括全息图识别信息的冗长数据进行相互比对。各工作人员利用条形码阅读器获取条形码上的信息。主机利用RFID阅读器成批地读取所收集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因此易于获得关于参观者的统计。另外,其中埋入有RF标签的纸张可用作全息图2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地点创建的全息图和文件可在以后彼此相关联。RF标签所埋入的材料并不限于文件,而可以是标签衬片。此外,当RF标签埋入产品或包装的部分中时,能够保证产品的正品性并且管理产品的流通性。如上所述,通过使全息图上记录的附加信息与印刷的数据的一部分或全部一致,能够在不借助于其他工具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真伪判定功能。此外,能够在RFID阅读器首次读取时对未印刷的信息进行真伪判定并能够提供复杂加密的真伪判定系统。3.第三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和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全息图与标签结合为一体以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并且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读取的全息图的识别信息寄存在数据库中以与读取自标签的信息相关联。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能够通过(例如)用裸眼检查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并且在数据库中查询该识别信息与利用条形码阅读器等从标签读取的信息,来对全息图承载介 质进行真伪判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能够通过首次在数据库中查询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上的多种信息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并且能够为全息图承载介质提供比单个全息图更优良的真伪判定功能。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如图10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数据寄存装置102来代替数据缓冲器16 ;以及条形码阅读器104来代替印刷机18,并且另外包括数据库101。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从载体供给辊6供应用作全息图2的载体的标签衬片。在标签衬片上以二维条形码等的形式记录(例如)用于识别各个标签的信息。在该示例性构造中,在全息图与载体结合为一体之后,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图11是从图10中的箭头XI的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如图11中所示,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从专用照明LED光源11经由准直透镜14照射的再现照明光31从全息图2上记录的信息被适宜地再现的方向上照射到全息图2上。S卩,专用照明LED光源11、准直透镜14、全息图2、成像透镜13以及拍摄装置12被布置成,使得再现照明光31从作为再现图像的识别信息的清晰度变得最强的方向上照射并且从适合观看的方向拍摄识别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方法包括将标签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从而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读取标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以及将从全息图和标签读取的多条识别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中的步骤。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在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中,重要的是限定用于从全息图读取信息的光源和从规定的位置的拍摄角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由于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和标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101中,所以全息图和载体可分别制造并可彼此不相关联。即,最初记录的多条识别信息可彼此不相关联。这意味着全息图承载介质非常适合用于生产管理并特别适合用于保证跟踪性(traceability)。图12示出了其中具有识别信息的全息图2和具有二维条形码121的标签51彼此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00的示例。可通过在数据库101中执行查询来对其中全息图2和载体彼此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00进行真伪判定。即,用(例如)裸眼来检查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并且在数据库101中查询该识别信息以及条形码阅读器所读取的信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并不限于 上述示例,而是能够修改成多种形式。例如,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加密信息可用于读取自全息图和标签的两条识别信息中的一条或两条,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伪造能力。此外,数据寄存装置可具有用于根据读取自全息图和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生成加密代码的加密器的功能。即,映射可根据读取自全息图和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来产生并寄存在数据库中。可选地,可对读取自全息图和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进行算术运算,并且可将运算的结果寄存在数据库中。即使第三方非法取得全息图承载介质,第三方仍难以从全息图承载介质推测出新产生的加密代码。此外,例如,标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条数并不限于一条。其上记录有其他信息的多个二维条形码可被印刷,并可以与数字、字符等的序列、符号、条形码等组合。在将读取自全息图和标签的多条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中的步骤中,它们不必是一对一对应,而可以是多对多对应。当在标签上记录有多条识别信息时,条形码阅读器104可用对应于印刷的信息的形式的合适的读取装置来代替,或者可与其它阅读装置相结合。显然,载体并不限于标签。载体可以是文件,并且载体的材料并不限于纸张。关于印刷的形式,除了可形成圆点、贯通孔或切口的形式之外,还可使用压纹加工或刻槽加工。此外,例如,磁盘(disc)的各个ID可用作与全息图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识别信息。即,当在蓝光盘(注册商标)、DVD (数字化视频光盘)、⑶(压缩磁盘)等上预先记录有唯一的识别信息时,被磁盘播放器读取的信息可与全息图的信息相关联。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从连接至网络的磁盘播放器在数据库上查询要被再现的记录介质是否是真正的,即,其是否是盗版的。此外,例如,可将指令发送至磁盘播放器,从而不播放被判定为是盗版的磁盘,或者可在数据库与播放其上记录有节目或音乐的记录介质的磁盘播放器之间交换账单信息。4.第四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和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将全息图与RF标签结合为一体以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并且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读取的全息图的识别信息寄存在数据库中以与读取自RF标签的信息相关联。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能够通过(例如)用裸眼检查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并且在数据库中查询该识别信息以及RFID阅读器读取的识别信息,来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能够在首次在数据库上查询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上的多种信息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并且能够为全息图承载介质提供优于单个全息图的真伪判定功能。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如图1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RFID阅读器134来代替条形码阅读器104。在该示例性构造中,在将全息图与载体结合为一体之后,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方法包括将RF标签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从而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读取RF标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以及将读取自全息图和RF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中的步骤。类似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在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中,重要的是限定用于从全息图读取信息的光源和从规定的位置的拍摄角度。根据本发 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由于全息图2上记录的信息和RF标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101中,所以全息图和载体可分别制造并可彼此不相关联。即,最初记录在全息图和载体上的识别信息可彼此不相关联。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这意味着全息图承载介质非常适合用于生产管理,并特别适合用于保证跟踪性。可以通过对数据库101执行查询来对其中全息图2和载体彼此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30进行真伪判定。即,用(例如)裸眼检查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并且在数据库101上查询该识别信息以及RFID阅读器所读取的信息。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修改成多种形式。例如,类似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加密信息可用于读取自全息图和RF标签的两条识别信息中的一条或两条,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伪造能力。此外,数据寄存装置可具有用于根据读取自全息图和RF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生成加密代码的加密器的功能。即,映射可根据读取自全息图和RF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产生并寄存在数据库中。可选地,可对读取自全息图和RF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进行算术运算,并且可将运算的结果寄存在数据库中。即使在第三方非法取得全息图承载介质时,第三方仍难以从全息图承载介质推测出新生成的加密代码。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在将读取自全息图和RF标签的多条识别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的步骤中,它们可以不必是一对一对应,而可以是多对多对应。5.第五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和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全息图与RF标签结合为一体以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根据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所读取的全息图的识别信息和读取自RF标签的信息来生成新信息,并且这些条识别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中。另外,新生成的识别信息记录在RF标签上。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能够通过(例如)用裸眼检查全息图上所记录的识别信息、利用RFID阅读器读取新生成的识别信息并在数据库中查询这些条识别信息来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RF标签上所记录的信息不同于初始记录在RF标签上的信息。因此,能够通过首次在数据库上查询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上的多种信息来对全息图承载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并且能够为全息图承载介质提供优于单个全息图的真伪判定功能。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如图14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RFID读/写器146来代替RFID阅读器134。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方法包括将RF标签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从而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读取RF标签上记录的信息的步骤;生成与读取自全息图和RF标签的多条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的步骤;将这些条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中的步骤;以及将相关联信息写入RF标签的步骤。类似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在读取全息图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步骤中,重要的是限定用于从全息图读取信息的光源和从规定的位置的拍摄角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由于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RF标签上记录的信息以及根据这些条信息新生成的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101中,所以全息图和载体可分别制造并可以彼此不相关联。即,最初记录在全息图和载体上的多条识别信息可彼此不相关联。类似于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这意味着全息图承载介质非常适合于生产管理,并特别适合于保证跟踪性。在其中全息图和载体彼此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40中,根据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和RF标签上记录的信息新生成的信息被重写或改写。由于这些条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寄存在数据库101中,所以能够通过在数据库101中执行查询来对这些条信 息进行真伪判定。即,第五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在于,用(例如)裸眼来检查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并且在数据库101上查询该识别信息以及RFID阅读器所读取的信息。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这里,写入RF标签的信息不同于最初记录在RF标签上的信息。因此,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数据寄存装置可具有用于根据读取自全息图2和RF标签的多条信息来生成加密代码的加密器的功能。以这种方式,能够获得新的优点。即,当加密器所生成的加密代码被改写并被保持在RF标签中时,则变得非常难以从全息图承载介质140推测出数据库101中寄存的信息。可生成不同于要写入RF标签中的加密代码的彼此相关联的多个不同加密代码,并将其寄存在数据库101中。此外,根据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和RF标签上记录的信息新生成的信息可作为附加信息记录在不同于该全息图(下文中,被适宜地称为第一全息图)的第二全息图上,并且被重写或改写入RF标签中。第二全息图可以以与全息图和RF标签彼此结合为一体从而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的步骤或位置不同的步骤或位置来制造。因此,变得非常难以从第一全息图的识别信息推测出添加至在不同地点制造的第二全息图的信息。因此,其中第二全息图附加地与第一全息图和RF标签彼此结合为一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组合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将具有非常强的防伪造能力和真伪判定功能。原因在于,读取自全息图承载介质的信息和将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上的信息可以以多对多对应彼此相关联,并寄存在数据库中。显而易见的是,全息图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而可以是任意数量。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而可以修改成多种形式。由于RF标签上记录的信息可在各种平台中被重写,所以使用RF标签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可适合于为许多非特定人员所有或通过大量步骤制造的产品。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140可应用于量产的工艺品和艺术作品。例如,当全息图承载介质应用于油画时,可将RF标签埋入诸如画布衬的消耗品中,而其上记录有识别信息的全息图2可以以全息图2不易被分离的形式结合至油画板的背面。如果RF标签的尺寸为约Imm以上,则可将该RF标签与绘画颜料一起埋入油画的一部分。制造者根据由他或她对完成的油画判定的信息和全息图2上记录的识别信息生成加密代码,并且利用RFID记录器将该加密代码记录在RF标签中。这些条信息彼此相关联并寄存在数据库101中。以这种方式,可根据属于制造者的特有信息初次判定油画是否是真作。即,由于每当绘画的所有人改变时通过写入新的加密代码可重写RF标签上记录的信息,所以可便于进行可靠的鉴定和来历的确认。6.第六实施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第六实施方式。如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本发明涉及其上记录有至少两条识别信息并且两条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条识别信息是全息识别信息的介质。在第六实施方式中,记录在介质上的两条以上识别信息包括至少两条全息识别信息。全息识别信息中的一条是具有可视觉确认形式的识别信息,而另一条以不同于可视觉确认形式的形式被记录。这里,可视觉确认形式是(例如)以序列号为例的、观察者能够用裸眼识别信息的内容所借助的一种形式。此外,如果识别信息的形式不同于可视觉确认形式,这意味着需要机器确认该信息。使以可视觉确认形式记录的识别信息和需要机器确认的信息彼此相关联。在下列描述中,可用裸眼检查的识别信息被适宜地称为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此外,需要机器确认的识别信息(除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之外)被适宜地称为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制造者和消费者能够跟踪制造产品的过程和其流通过程,并且检查产品是否是真正的。为了通过将全息图中记录的信息作为唯一的识别信息来将全息图承载介质用作跟踪系统(跟踪&追踪系统),前提是全息图上记录的诸如序列号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正确的并且是机器可读的。换句话说,前提是机器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用裸眼检查出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之间不存在差异。关于机器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用裸眼检查出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在对从全息图再现的识别信息执行图像识别时存在错误转换。例如,在光学字符识别(OCR)的过程中,通过图案匹配或结构分析,判定与寄存的字体的类似度,但根据与寄存的字体的类似度会出现错误转换。因此,在装运全息图承载介质之前,优选的是检查全息图中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的且是机器可读的,以及机器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不正确的。此外,如果存在其中所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正确的但是机器不可读的全息图,优选的是研究用于防止不良产品被装载而使得在制造全息图承载介质过程中使用该全息图的对策。这里,全息图中记录的识别信息是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例如,二维条形码形式),并且检验数字设置在二维条形码中。因此,读取的数据是不正确数据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考虑的是,类似于二维条形码,将检验数字设置在全息图中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中。然而,如果全息图中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具有字符或数字(例如序列号)的形式,尽管提高了方便性,但大大限制了可记录信息的量,因此可能难以在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中设置检验数字。 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全息图承载介质包括至少两条全息识别信息。其中一条全息识别信息是视觉可读识别信息,而另一条是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使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被以预定角照射时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就关联性而言,例如,使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一致。包括在全息图中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束来再现。通过拍摄装置等拍摄再现的全息图识别信息的图像。通过对拍摄装置等图像拍摄获得的全息识别信息执行字符识别和/或图像识别,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被读取。通过对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进行相互比对,可判定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可从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根据该判定,将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分选为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从其是可还原的信息以及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从其是不可还原的信息。即,通过使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具有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检验数字的功能,判定读取自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的数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在被机器读 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用裸眼检查出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之间不存在差异。此外,可防止其中识别信息是正确的但是机器不可读的全息图承载介质被装载,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用全息图承载介质作为跟踪系统。全息图承载介质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性构造的俯视平面视图。图15中示出的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示例性构造是其中记录有两条以上识别信息的介质。在该示例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记录在同一全息图中。另外,图15示出了其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水平布置的示例。然而,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布置并不限于此示例。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中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示例包括按顺序布置的数字、字符等,因此可包括符号和图形。另外,类似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是唯一的识别信息。在图15示出的示例性构造中,字符串“EFGxY2”作为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示例包括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等。在图15中示出的示例性构造中,二维条形码作为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彼此相关联。例如,使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至少一部分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至少一部分一致。具体地,例如,作为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二维条形码被记录为表示数字,并且被记录成使得其末尾的数字与作为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所记录的字符串“EFGxY2”的最后数字一致。另外,通过解码二维条形码所获得的信息可包括字符串 “EFGxY2”。可选地,考虑利用计算式进行关联作为用于从通过对二维条形码解码获得的信息来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至少一部分的方法。显而易见的是,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可通过加密处理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相关联。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中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彼此相关联,因此,能够在通过利用规定的再现照明光从全息图承载介质260再现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间进行相互比对。通过在由拍摄装置等获得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间进行相互比对,能够判定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是否能够从所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还原。S卩,通过使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具有作为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检验数字的功能,能够判定从全息图承载介质260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是否是正确的数据。
因此,根据第六实施方式,可使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具有作为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校验数字的功能。从而,能够判定读取自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是否是正确的数据。此外,即使全息图中记录的数据的列表不存在,也能够离线地执行读取自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是否是正确数据的判定。另外,如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全息识别信息被构造成当附加信息被以规定角度照明时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260包括两条全息识别信息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这里,优选的是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记录成当被相同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在包括相同角度方向的预定角度范围内被再现。另外,术语“再现照明光束相同”意指再现照明光束的照射方向相同。这里,再现照明光束的波长可不必相同。关于再现照明光束,可使用包括可见光的各种波长成分的诸如LED、突光灯、齒素灯、氣气灯、氪灯的光源的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现照明光束的波长未必是相同的,仍可通过在相同方向上观看全息图来捕获其图像。图16和图17是用于描述再现照明光的光源、全息图承载介质以及拍摄装置的布置的示意图,。如图16中所示,例如,类似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再现照明光束231从专用照明LED光源211照射到全息承载介质260上。在图16中,将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在被再现照明光束231照射时是可视的范围假定为圆锥Ch,而沿着与圆锥Ch的轴线相同的方向的箭头示意性地表示再现光Rh。这对于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再现的光Rm是同样的。这时,例如,箭头Rh (下文中,称为再现光Rh)的方向被定义为其中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再现的光的亮度为最大的角度方向。如图16中所示,再现光Rh的方向通过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平面上的角度Φ ι和从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平面测量的角度Θ h的组(Φ ι,Θ h)来表示。角度Φ ι是在假设沿着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平面上的某个方向的直线DL时直线DL与再现光Rh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角度Θ h是再现光Rh与再现光Rh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当再现照明光束231从适合于再现全息图中记录的识别信息的方向照射到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时,在包括相同角度方向的预定角度范围内,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再现。例如,C^h= Φπι并且0h= θπ!。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照射相同再现照明光束231,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单个拍摄装置212同时拍摄图像。可选地,当通过不同的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可被记录成在以不同的角度方向为中心的预定角度范围内被再现。如图17A中所示,源自专用照明LED光源211h的再现照明光束231h从适合于再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方向照射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在以特定角度方向(Φ1ι,9h)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被再现。此外,如图17B所示,源自专用照明LED光源211m的再现照明光束231m从适合于再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方向照射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在以特定角度方向(Φ ι,Θ h)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被再现。在这种情况下,拍摄装置212h和212m被设置成对应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再现的各角度方向,因此,在不同的定时照射再现照明光束231h和再现照明光束231m。因此,能够可靠地拍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图像。此外,当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相同的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以这些条信息在以不同角度方向为中心的预定角度范围内再现的方式执行记录。例如,类似于图16中示出的情况,当源自专用照明LED光源211的再现照明光束231照射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时,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同时再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在以特定角度方向(Φ1!,9h)为中心的预定角度范围内被再现,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在以特定角度方向(Φπι,0m)为中心的预定角度范围内被再现。此时,假设,0h,9h) ^ (Φπι, 0m),因此拍摄装置212h和212m被设置成对应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再现的各自角度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置对应于其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被再现的各自 角度方向的多个拍摄装置。然而,可通过一个照射来拍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图像。可选地,当通过不同的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可被记录成在包括相同角度方向的预定角度范围内被再现。例如,如图17A所示,源自专用照明LED光源211h的再现照明光束231h从适合于再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方向照射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此外,如图17B所示,源自专用照明LED光源211m的再现照明光束231m从适合于再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方向照射在全息图承载介质260上。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在以特定角度方向(Φ1!,9h)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被再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在以特定角度方向(Φι ,0m)为中心的预定范围内被再现。此时,类似于图16中所示出的情况,例如,假设Φ ι= Φπι并且Qh= Θ m。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再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再现照明光束和用于再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再现照明光束在不同的定时照射。然而,可通过单个拍摄装置拍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I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的图像。再现照明光束的照射方向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或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再现图像之间的关系可通过用于对全息图记录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或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条件来调节。例如,如果用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信号光束在记录全息图时相对于基准光具有相同的方向,则使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或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相对于相同的再现照明光束具有相同的角度方向。卷筒状介质图18是示出了其中均包含有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多个全息图承载介质设置在同一分隔带上的卷筒状介质的示例性构造的透视图。在图18中示出的示例中,多个全息图承载介质260通过介于其间的粘合剂而布置在长尺状分隔片205上,从而形成卷筒状介质201。如图18所示,全息图承载介质260可形成为全息图贴片,其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被记录在同一全息图上。此时,例如,类似于图4中所示的全息图的层结构的示例,全息图承载介质具有其中粘合剂、全息图记录层以及保护层顺次层叠的结构。判定装置如上所述,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可判定读取自全息图承载介质260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是否是正确数据。这里,根据判定结果,优选的是防止其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正确的但却是机器不可读(即,从 机器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全息图承载介质被装载。图19A是示出了用于将被判定部判定为从机器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从被判定部判定为从机器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的组分离的判定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19B是从图19A中的箭头XIXB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如图19所示,判定装置200 (由双虚线链指示)包括专用照明LED光源211、拍摄装置212、图像识别装置215、数据缓冲器216以及分选机构控制计算机202。此外,判定装置200包括由剥离带供给辊291、不良品剥离辊292以及剥离带收卷辊293组成的组Tr作为分选机构。尽管在图中未示出,但辊组Tr被构造成由诸如导轨的支撑件支撑,并且被构造成通过使用步进电机等的机械方法沿着支撑件往复运动。辊组Tr的移动方向是(例如)其中图19A中所示的不良品剥离棍292接近不良品剥离胶棍280的方向)或者是不良品剥离辊292从那里远离的方向(在图19A中,箭头的C方向或-C方向。从剥离带供给辊291供出剥离带290,因此剥离带290绕不良品剥离辊292的周面绷紧并随后卷绕在剥离带收卷辊293上。其剥离强度大于用于在分隔带255上设置全息图222的粘合剂的剥离强度的粘合剂在与不良品剥离辊292的圆周表面接触的一侧相对的剥离带290的这一侧上的板面上形成。接下来,将参照图19A描述判定装置的操作。从全息图供应辊I供给全息图222,而分隔带255经定位辊203和不良品剥离胶辊280卷绕在选择品收卷辊295上。关于全息图供应辊1,例如,可以使用图18中所示的卷筒状介质。然而,如果全息图可被连续供应,可使用诸如薄片状的其他形状和其他方法。直到从全息图供应辊I供给的每个全息图222与分隔带255 —起到达不良品剥离胶辊280的时间期间,获取全息图222上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类似于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从专用照明LED光源211穿过图中未示出的准直透镜14将具有预定波长、入射角和光束发散角的再现照明光束231照射在全息图222上。这里,例如,记录在全息图222上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被记录成当被相同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在包括相同角度方向的预定角度范围内再现。此时,通过照射再现照明光束231,同时从全息图222再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并且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再现光R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再现光Rm穿过成像透镜13入射在拍摄装置212上。入射在拍摄装置212上的再现光束Rh和Rm通过图像识别装置215被光电转换成(例如)文本数据,并且将该数据存储到数据缓冲器216中,另外,图像识别装置215还具有字符识别的功能。因此,通过照射相同的再现照明光束231 —次,就可同时获取全息图222中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存储在数据缓冲器216中的数据被发送至(例如)分选机构控制计算机202,并且通过分选机构控制计算机202对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间进行相互比对。具体地,根据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判定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可从所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由于在全息图222上记录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时的缺陷以及灰尘和污物可能落在全息图222上的原因等,有时可能难以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判定全息图是不良广品如果判定全息图是有缺陷的,则从分选机构控制计算机202发送信号S至用于移动辊组Tr的步进电机等。当步进电机等接收到信号S,则使辊组Tr沿着图19A中示出的箭头C的方向移动,从而不良品剥尚棍292能够接近不良品剥尚I父棍280。由于从分隔带255容易剥离全息图222,所以当不良品剥离棍292接近不良品剥离胶辊280时,被判定为是不良品的全息图通过剥离带290从分隔带255剥离并且被移动到剥离带290上。即,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从无缺陷的全息图组中分离。当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从分隔带255被剥离时,通过转动剥离带收卷辊293,附接至剥离带290上的全息图卷绕在剥离带收卷辊293上。另一方面,被判定为非不良品的全息图与分隔带255 —起卷绕在选择品收卷辊295 上。因此,根据第六实施方式,能够将被判定部判定为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从被判定部判定为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能够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的组中分离。即,可防止从机器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能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承载介质被装载。判定装置的变形例在上述判定装置的示例性构造中,辊组Tr设置为分选机构,并且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通过剥离带290从分隔带255剥离,并且从非不良品的全息图的组中分离,但分选机构可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可在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上执行印刷或打孔,使得该全息图可被辨别出为不良品。在这种情况下,判定装置可具有印刷机或打孔机作为分选机构来代替辊组Tr。此外,在上述判定装置中,通过使用基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校验数字的功能,读取自全息图222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通过离线判定,但可以在线判定。图20是示出了判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另外,由于从图20中的A方向观看时的判定装置的构造与图19B中示出的构造相同,所以这里将省略从图20中的A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在图20中示出的判定装置的另一示例性构造中,判定装置270(由双虚线链指示)还包括与其中寄存有全息图222上记录的数据列表的数据库299通信的数据收发部230。图20中示出的数据库299是记录在(例如)全息图222上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寄存于其中的数据库。数据库299由在(例如)全息图222上执行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记录的人员(下文中,适宜地称为全息图的制造者)来管理。图20中示出的判定装置270首先从全息图222获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并离线判定是否能够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基于该判定结果,如果判定不能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则辊组Tr将被判定为不能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从分隔带255剥离。相反,如果判定为能够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则判定装置270通过数据收发部230和网络NW在数据库299中查询包括存储在(例如)数据缓冲器216中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数据。该查询是(例如)检查是否能够从寄存在数据库299中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从全息图222获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可以判定从全息图222获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寄存在数据库299中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判定为不能从寄存在数据库299中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从全息图222获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则意味着其中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实际上不存在的全息图混在其中。因此,如果通过查询判定为从全 至步进电机等以移动辊组Tr。即,将被判定为不能从寄存在数据库299中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从全息图222获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去除。此时,可从数据库299清除关于去除的全息图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数据。可选地,可附加地将对应于数据的全息图的去除寄存在数据库299中。如上所述,图20中所示的判定装置270关于从全息图222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执行两步判定。此外,可关于全息图的每个点执行两步判定。因此,可保证被清楚发行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可靠地记录在全息图上并且伪造的全息图不包括在其中。7.第七实施方式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用作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检验数字,可判定从全息图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因此,通过对每个全息图进行相互比对,可去除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这里,在具有分离功能的材料结合至全息图的情况下,或在执行狭缝形成或半切割的情况下,可考虑在其后续的步骤中出现缺陷。为了去除在后面的步骤中出现缺陷的全息图,需要对每个全息图进行相互比对。因此,为了去除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除非根据识别信息的记录按顺序执行相互比对,否则必须构造复杂的系统。尤其,为了从全息图上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数据寄存其中的数据库清除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的数据,必须构造更复杂的系统。为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记录在介质上的两条以上识别信息包括至少两条全息识别信息。其中一条全息识别信息是视觉可读识别信息,而另一条是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通过规定的再现照明光束来再现包括在全息图中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通过拍摄装置等来获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并且对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进行相互比对,通过相互比对来判定是否能从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从而进行可还原信息和不可还原信息的分选。通过分选,将载体结合至能够从所读取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读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识别信息被记录在载体中。因此,根据第七实施方式,在全息图与载体之间结合之前,按顺序对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进行相互比对,因此可将载体仅与被判定为是非不良品的全息图结合为一体。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另外,由于从图21的A方向观看时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构造与图19B中所示的构造相同,所以这里将省略从图21的A方向观看时的视图。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示意地具有其中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任一个与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结合的构造。这里,如图21中所示,将给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与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结合为一体的示例的描述。即,除了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之外,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包括分选机构控制计算机202 ;由图21中的虚线指示的分选机构TM ;以及不良品剥离胶辊280,并且包括图像识别装置215来代替字符识别装置15。分选机构TM包括由剥离带供给棍291、不良品剥离棍292以及剥离带收卷棍293组成的组Tr。类似于第六实施方式,辊组Tr以能够使不良品剥离辊292接近不良品剥离胶辊280或以能够使其在分离方向上(在图21中,箭头的C方向或-C方向)移动的形状被支撑。接下来,下面将参照图21描述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操作。从全息图供应辊I供给全息图222,分隔带255经过定位辊203、不良品剥离胶辊280以及剥离胶辊4卷绕在收卷辊5上。从全息图供应辊I供给的每个全息图222包括彼此相关联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并且根据需要,将具有分离功能的材料结合至全息图,或者在全息图上形成狭缝或执行半切断。例如,可以使用图18中所示的卷筒状介质201作为全息图供应辊I。然而,可使用诸如薄片形状的其他形状或其他方法,只要能连续供应全息图即可。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剥离胶辊4具有足以将全息图222从分隔带255剥离的小曲率,从而全息图222从分隔带255被剥离,然后接近从载体供应辊6供给出的标签衬片。从分隔带255剥离的全息图222通过标签压印辊7和夹压辊8可靠地按压结合至标签。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将标签与全息图222结合为一体的步骤之前,在直到每个全息图222到达不良品剥离胶辊280的时间期间,获取全息图222上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类似于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从专用照明LED光源211经由图中未示出的准直透镜14将具有预定波长、入射角以及光束发散角的再现照明光束231照射在全息图222上。来自全息图222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再现光R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再现光Rm穿过成像透镜13入射在拍摄装置212上。入射在拍摄装置212上的再现光束Rh和Rm通过图像识别装置215光电转换成(例如)文本数据,并且该数据可存储在数据缓冲器216中。存储在数据缓冲器216中的数据被发送至(例如)分选机构控制计算机202,并且由分选机构控制计算机202对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进行相互比对。具体地,判定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是否能够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如果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能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则判定全息图是不良品,因此通过分选机构TM将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从非不良品全息图的组分离。当从分隔带255剥离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时,通过转动剥离带收卷棍293,使附接在剥离带290上的全息图卷绕在剥离带收卷棍293上。被判定为非不良品的全息图通过剥离胶辊4从分隔带255剥离,并被结合至标签。此时,供给量传感器9检测被判定为非不良品的端部,从而可将被判定为非不良品的全息图结合至从载体供应辊6供应的标签的规定位置处。因此,即使当被判定为非不良品的全息图之间由于被判定为不良品的全息图从分隔带255被剥离而存在间隔差异时也没有问题。在全息图结合至标签之后,印刷机18在标签上印刷与读取自全息图222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其中在标签上印刷有与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或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的全息图承载介质300被切割机19切割,从而具有需要的预定尺寸。根据第七实施方式,可仅将被判定为非不良品的全息图与载体结合为一体,并且可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相同的效果。 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为了可靠地使用其中全息图结合至载体的全息图承载介质作为跟踪系统,优选的是用包括在被结合至载体的全息图中的识别信息构建数据库。因此,考虑由存储在数据缓冲器216中的数据来构建数据库。然而,当在光学字符识别过程中出现错误转换时,存在将不正确的识别信息寄存在数据库中的忧虑。假设在机器读取光学字符识别等的过程中,不正确的信息被寄存在数据库中。然后,即使当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用裸眼检查全息图上所记录的识别信息并执行对数据库的查询时,仍会错误地判定全息图承载介质是赝品。例如,即使当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从全息图检查出的识别信息在数据库中不存在时,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也难以仅根据识别信息来判定查询对象是否在数据库中不存在。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全息图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因此,可使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用作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校验数字,从而能够防止不正确的识别信息寄存在数据库中。所以,通过检查读取自全息图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可关于记录在全息图承载介质中所使用的全息图中的识别信息构建数据库。此外,可保证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用裸眼检查的识别数据可靠地寄存在数据库中。读取自全息图的识别信息和将被印刷在标签上的信息可被寄存在数据库中。在这种情况下,就制造和供应全息图承载介质而言,读取自全息图的识别信息和将被印刷在标签上的信息可仅需彼此相关联,并且可不必是彼此一对一对应。通过正好在将全息图和载体结合为一体之前构建数据库,全息图上所记录的数据的列表变得不是必要的。换言之,即使全息图的制造者所管理的数据库不存在,仍可离线判定读取自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8.第八实施方式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另外,由于从图22中的A方向观看时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构造与图19B中示出的构造相同,所以这里将省略从图22中的A方向观看时的视图。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示意性地具有其中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中的任一个与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结合为一体的构造。这里,如图22中所示,将给出其中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与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结合为一体的示例的描述。、
如图22所示,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相比于图21中示出的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不同之处在于该装置包括RFID记录器78代替印刷机18。此外,如图22中所示,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还包括与由全息图的制造者管理的数据库299通信的数据收发部230。在数据库299中,寄存有例如关于记录在全息图222中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另外,从卷筒状载体供应辊6连续供应被支撑在长尺状分隔片上的诸如非接触IC卡的RF标签来代替标签。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操作示意性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代替在标签上印刷存储在数据缓冲器216中的信息,而是将该信息写入RF标签中。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这里,在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的示例性构造中,类似于上述判定装置的变形例,关于读取自全息图222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执行两步判定法。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从全息图222获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并且首先离线判定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是否能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根据该判定,如果判定为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能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则辊组Tr将全息图从分隔带255剥离。接着,在线判定读取自全息图222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即,如果判定为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能够还原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则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通过数据收发部230和网络NW在数据库299上查询存储在数据缓冲器216中的数据。例如,如果通过查询判定为从寄存在数据库299中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不能还原从全息图222获取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则通过辊组Tr将该全息图从分隔带255剥离。被判定为非不良品的全息图通过剥离胶辊4从分隔带剥离,并且被结合至RF标签,从而将与获取自全息图222的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或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写入RF标签。图23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的示例性构造。在图23中示出的示例性构造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以全息摄影方式记录于其上的全息图与非接触IC卡391结合为一体。在图23中示出的示例中,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彼此相关联,因此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用作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的校验数字。此外,例如,在RF标签382中,记录有与全息图222上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或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相关联的信息。因此,可使用全息图承载介质310作为其中全息图上记录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221h或机器可读识别信息221m与写入RF标签382中的信息相结合的介质。根据第八实施方式,能够仅将被判定为是非不良品的全息图与载体结合为一体,并且可获得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全息图承载介质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在全息图的制造者所管理的数据库299上查询读取自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识别信息,所以能够确保要记录在全息图中的信息与全息图上所记录的信息之间不存在差异。因此,能够确保全息图承载介质的观察者用裸眼检查的识别信息可靠地寄存在由全息图的制造者所管理的数据库299中。因此,全息图承载介质能够可靠地用作跟踪系统。第八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类似于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由存储在数据缓冲器216中的数据来构建数据库。在这种情况下,就制造和供应全息图承载介质而言,还可通过数据库来管理哪个识别信息包括在结合至载体的全息图中。9.变形例尽管目前为至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修改成多种形式。例如,可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组合。另外,图24至图3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全息图的层结构并不限于图4中示出的结构。保护层可具有多个层,并且可以被省略,并且可使用各种粘合剂。全息图并不限于体积型全息图,而是可使用诸如模压全息图的各种全息图。全息图和载体的供应源可以是彼此不同的。作为附加信息而记录在全息图上的识别信息并不限于数字的阵列,而是可使用各种信息,只要它们是唯一的即可。例如,可以记录诸如序列号、制造商名称、批号或生物统 计信息的各种信息。记录的形式并不限于字符、符号、图形及其组合,并且可记录诸如一维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的识别信息以外的图像信息。当在全息图上记录字符以外的识别信息时,则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可包括图像识别装置来代替字符识别装置15。另外,可记录两条以上附加信息。用于照射全息图的光源并不限于LED,并且可使用诸如氙气灯、卤素灯、荧光灯的光源或通过开口或光纤引导的来自于外部光的光源。拍摄装置的代表性示例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重要的事是限定用于读取全息图的光源和从规定的位置的拍摄角度。全息图和载体的一体结合并不限于利用粘合剂的结合,而是可以使用诸如利用热熔材料、粘合剂、紫外固化树脂或层叠膜的热密封的各种方法。此外,类似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关于载体,不但RFID而且记录介质也可与全息图组合。例如,可使用诸如磁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光磁记录介质、接触IC或非接触IC的其他机器可读的记录介质。全息存储器可由于其能被机器读取而被结合。可选地,可使用或组合诸如其中具有唯一 ID信息的闪存的记录介质。可在这些记录介质上记录多种信息。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的介质并不限于上述记录介质。即,与全息图结合为一体的介质可仅需具有识别信息,但该介质可以不必与记录介质结合。本发明可被应用于非接触IC卡、ID卡、银行卡、信用卡、员工ID卡、学生ID卡、月票、司机的驾驶执照、护照、签证、有价证券、银行存折、印花税票、邮票、便携式电话、货币
坐寸ο10.存储附加信息的全息图下文中,将描述由本发明人早先提出的图像记录介质。图像记录介质是当被以预定角度照射时附加信息在预定视角范围内是可视的图像记录介质。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在描述图像记录介质的复制装置和复制方法之前,将描述要被复制的覆盖(covering)全息图母版的制造。通常,可以利用从不同视角观看的物体的二维原始图像来合成用于再现三维图像的全息图。例如,通过在单个全息图记录介质中依次记录通过从不同的视点依次拍摄物体所获得的多个原始图像作为带状单元全息图来制造全息立体图。当依次记录好带状单元全息图时,制成仅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ΗΡ0(仅水平视差)的全息立体图。HPO全息立体图占用较短的时间进行印刷并且能实现较高的图像质量记录。另一方面,为了记录具有更自然的三维效果的图像,存在提供垂直视差和水平视差的强烈要求。此外,已被用于防止伪造信用卡的目的的模压记录介质被更复杂的体积型记录介质代替,这是因为模压记录介质易于伪造。体积型记录介质的使用使得能够记录具有垂直视差的图像,用模压记录介质基本不能显示该垂直视差。因此,期望在记录方法中包括垂直视差,从而加强防伪造效果。
具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视差的FP (全视差)全息立体图通过将利用球面透镜的组合的光学系统结合来制造。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了能够解决FP全息图的现有制造方法的一些问题的图像记录装置。通过该图像记录装置,可利用用于记录具有水平视差的基本全息图的光学系统、机构部以及控制部来获得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具有独立数量视差的高质量全视差全息立体图。以这样一种方式,与点状全视差全息立体图相比,可在高速下制造基本全息图不易看到的高质量的全息立体图。首先,将描述制造全息立体图的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的示例性构造。下文中,将给出用于通过在单个记录介质上记录多个条形单元全息图来制造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信息的全息立体图的装置的描述。该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是所谓的一步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其中物光束和基准光束之间的干涉条纹记录在其上的全息图记录介质用作全息立体图。如图36所示,该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包括数据处理部601,用于处理将被记录的图像数据;控制计算机602,用于整体控制该系统;以及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具有用于制造全息立体图的光学系统。数据处理部601根据包括从视差图像序列拍摄装置613 (具有例如多透镜式照相机或移动式照相机)提供的视差信息的多条图像数据D1,来产生视差图像序列D3。数据处理部601根据诸如包括由图像数据生成计算机614生成的视差信息的多条图像数据D2的其他数据,来生成视差图像序列D3。这里,包括从视差图像序列拍摄装置613提供的视差信息的多条图像数据Dl是多个图像的图像数据。这种图像数据通过借助于用多透镜式照相机进行同时图像拍摄或用移动式照相机进行连续图像拍摄,在水平方向上从多个不同视点拍摄实际物体的图像来获得。此外,图像数据生成计算机614生成包括视差信息的多条图像数据D2。例如,多条图像数据D2是诸如通过在水平方向上顺次提供视差而创建的多个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像或CG(计算机制图)图像的图像数据。然后,数据处理部601通过利用图像处理计算机611对视差图像序列D3执行全息立体图的规定图像处理。随后,被执行规定图像处理的多条图像数据D4存储在诸如存储器或硬盘的存储装置612中。此外,当图像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中时,数据处理部601从记录在存储装置612中的多条图像数据D4依次读取每个图像的数据,并且将多条图像数据D5传输至控制计算机 602。另一方面,控制计算机602驱动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基于从数据处理部601提供的多条图像数据D5的图像作为条形单元全息图被依次记录在置于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中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此时,如后面所描述的,控制计算机602控制设置在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中的快门632、显示装置641、记录介质供给机构等。S卩,控制计算机602将控制信号SI传输至快门632,从而控制快门632的打开和关闭。此外,控制计算机602将多条图像数据D5提供给显示装置641,从而使显示装置641基于多条图像数据D5来显示图像。另外,控制计算机602将控制信号S2传输至记录介质供给机构,从而控制利用记录介质供给机构进行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供给操作。如图37所示,图像处理包括将包括视差信息的多条图像数据Dl分别在视差方向(即,在水平(宽度)方向)上分割成狭缝状,并且将分割的 片组合成经处理的数据D5。该图像D5显示在显示装置641上。将参照图38A和图38B详细描述上述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的光学系统。图38A是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的整个光学系统的俯视图,而图38B是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的整个光学系统的侧视图。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如图38A和图38B中所示,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包括激光束光源631,用于发出具有预定波长的激光束;以及位于从激光束光源631发出的激光束LI的光轴上的快门632、反射镜638以及半反射镜633。这里,例如,激光束光源631采用发出具有约532nm波长的激光束的光源。快门632受控制计算机602控制。快门632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不被曝光时关闭,而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要被曝光时打开。半反射镜633用于将透过快门632的激光束L2分成基准光束和物光束。被半反射镜633反射的光束L3是基准光束。透过半反射镜633的光束L4是物光束。另外,在光学系统中,被半反射镜633反射且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的基准光束的光路具有与透过半反射镜633且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的物光束的光路基本相同的长度。以这种方式,基准光束和物光束间的相干性增强,并且可制造提供更清晰再现图像的全息立体图。对于用于基准光束的光学系统,柱面透镜634、用于使基准光束准直的准直透镜635以及用于将来自准直透镜635的平行光反射的反射镜636顺次布置在被半反射镜633反射的光束L3的光轴上。因此,被半反射镜633反射的光束首先被柱面透镜634变换成发散光束。然后,发散光束被准直透镜635变换成平行光束。之后,平行光束被反射镜636反射,然后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背面。另一方面,用于物光束的光学系统设置在透过半反射镜633的光束L4的光轴上。对于用于物光束的光学系统,使用用于将透过半反射镜633的光束反射的反射镜638、由凸透镜和小孔组成的空间滤光片639以及使物光束准直的准直透镜640。此外,使用用于显示将被记录的图像的显示装置641和用于将透过显示装置641的光在单元全息图的宽度方向上漫射的一维漫射板642。另外,使用用于将透过一维漫射板642的物光束会聚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的柱面透镜643和具有一维漫射功能的光学功能板645。柱面透镜643使物光束会聚在第一视差方向(单元全息图的横向方向或观看时的水平方向)上。光学功能板645用于将会聚的物光束一维漫射在条形单元全息图的纵向方向上,从而应付视点在纵向方向上的移动。光学功能板645是微结构,并且例如,具有微细节距的双凸透镜可用作光学功能板645。透过半反射镜633的光束L4被反射镜638反射,然后被空间滤光片639变换成从点光源发射的发散光束。然后,发散光束被准直透镜640变换成平行光束,然后入射在显示装置641上。这里,空间滤光片639采用放大倍数为20并且小孔直径为20 μ m的物镜。另夕卜,准直透镜640具有IOOmm的焦距。例如,显示装置641是由液晶显示器形成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装置。显示装置641受控制计算机602的控制,从而基于从控制计算机602发送的多条图像数据D5来显示图像。在该示例中,使用其像素形成480 X 1068阵列并且其尺寸是16. 8mmX29. 9mm的黑白液晶显示面板。透过显示装置641的光被变换成根据显示在显示装置641上的图像调制后的光,并且被一维漫射板642漫射。一维漫射板642仅需定位在显示装置641的附近并且可定位 在正好在显示装置641之前或之后。在该示例中,一漫射板642定位在正好在显示装置641之后。这里,一维漫射板642用于将从显示装置641透射的光在单元全息图的宽度方向上稍稍漫射,从而将光漫射在单位全息图内。因此,提高了所制造的全息立体图的图像质量。此时,为漫射板642设置漫射板移动部(未示出),使得漫射板642在每当形成单元全息图时被随机移动,并且其位置针对每个单元全息图来改变。以这种方式,可在无限远观看全息图时减小噪声。对于用于移动漫射板642的漫射板移动装置,可使用利用机械方法以预定距离移动漫射板642的诸如步进电机的移动机构。利用该机构进行的漫射板642的移动的方向可以是单元全息图的宽度方向(图38B中箭头X的方向),并且可以是垂直于宽度方向的方向(图38A中箭头Y的方向)。移动方向可以是两个方向的组合,并且可以是随机的。此外,往复移动也是可行的。通过以所述的方式设置漫射板642,单元全息图的宽度部分可被均匀地曝光。因此,提高了得到的全息图的图像质量。然而,为了实现均匀曝光,需要将漫射板642的漫射效果增强到某种程度。被漫射板642漫射的物光束散布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因此,比单元全息图的宽度宽的区域范围被曝光。因此,如图39A和图39B中所示,在光路上设置遮光板644,从而将其图像投射在记录材料上,因此使每个单元全息图的适当宽度部分被曝光。即,由于通过漫射板642实现的漫射和通过遮光板642将不需要的光遮蔽,可获得均匀适当的曝光宽度。如图39A和图39B中所示,遮光板644可设置在漫射板642与柱面透镜643之间,并且可设置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附近。具体地,从显示装置641透射的光透过漫射板642,在漫射板,光在单元全息图的宽度方向上漫射。之后,漫射光通过柱面透镜643会聚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此时,由于漫射板的作用,物光束散布在一定区域上而不是会聚于一点。如图39A和图39B中所示,仅散布的会聚光的预定中心区域透过遮光板644的开口 644a,并且作为物光束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该物光束是条形的。
如上所述,光学功能板645作为第二漫射板设置,并且物光束在条形单元全息图的纵向方向上一维地漫射,并且照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从而,可加宽反射式全息图的垂直方向(竖直方向)上的视角。 在仅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普通全息立体图中,光学功能板645提供了基本上等价于最终的全息立体图的垂直方向上的视角的光学功能角。另一方面,在记录介质中,一维漫射角被严格地变窄,从而防止与后面描述的其他条识别信息重叠。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包括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能够在控制计算机602的控制下将全息图记录介质630间歇地供应对应于一个单元全息图的量。如下面所描述的,记录介质供应机构650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控制计算机602的控制信号,间歇地供给膜状全 息图记录介质。另外,当印刷机603制造全息立体图时,印刷机603根据视差图像序列的各图像数据,在被放置到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依次记录图像作为条形单元全息图。全息图记录介质的示例这里,将详细描述在上述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中使用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如图40中所示,全息图记录介质630被形成为具有下列结构。在该介质中,在以带状形成的膜基材料630a上形成由可光聚合的光聚合物制成的光聚合物层630b。另外,在光聚合物层630b上涂敷覆盖层630c。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是所谓的膜涂覆记录介质。在可光聚合的光聚合物的初期状态,如图41A中所示,单体M均匀地分布在基质聚合物中。与之相比,如图41B中所示,当用具有约10mJ/cm2至400mJ/cm2能量的光束LA照射光聚合物时,单体M在被光束LA曝光的部分聚合。随着聚合的进行,单体M从曝光部分周围的区域迁移,从而其浓度在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间不同并且出现折射率调制。然后,如图41C中所示,具有约lOOOmJ/cm2能量的紫外线或可见光束照射在整个表面上以完成单体M的聚合。如上所述,可光聚合的光聚合物的折射率根据入射光束而改变。因此,可记录由于基准光束和物光束之间的干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作为折射率的变化。在利用这种可光聚合的光聚合物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中,在曝光之后不需要执行任何特别的显影。因此,利用在感光部中使用可光聚合的光聚合物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可简化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的构造。记录介质供给结构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图42是示出了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603的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的展开视图。如图42所示,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包括辊651和间歇供给辊652。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以卷绕在辊651上的状态容纳在膜容器653中。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轴向地支撑位于安装在规定位置的膜容器653中的辊651,从而可以以预定量的扭矩转动。从膜容器653拉出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被棍651和间歇供给棍652保持。此时,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将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保持为,在棍651与间歇供给棍652之间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主面基本垂直于物光束。从而,保持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此外,辊651和间歇供给辊652通过扭转螺旋弹簧而被背离彼此牵拉。从而,对装载在辊651与间歇供给辊652之间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施加预定量的拉力。记录介质供给机构650的间歇供给棍652连接至未示出的步进电机。间歇供给棍652根据从步进电机传递的旋转力在由图42中的箭头Al指示的方向上是可旋转的。该步进电机用于根据从控制计算机602提供的控制信号S2,每当一个图像的曝光完成时将间歇供给滚652顺次地旋转对应于一个单元全息图的预定角度。以这样一种方式,每完成一个图像曝光,以对应于一个单兀全息图的量供应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此外,沿着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行进路径,紫外线灯654位于间歇供给辊652的后端。紫外线灯654用于完成曝光后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单体M的聚合,并用于向间歇供给辊652所供给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施加具有预定能量的紫外线光束UV。此外,被轴向支撑为可旋转的加热辊655、一对排出辊656和657以及切割机658顺次布置于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行进路径上紫外线灯654的后端。这里,排出棍656和657用于送出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使得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靠近覆盖层630c的这一侧以接触的状态在加热辊655的周面上绕半周。排出辊656和657连接至步进电机(未示出),并且基于从步进电机传递的旋转力而旋转。步进电机根据从控制计算机602提供的控制信号S2来旋转。即,同步于间歇供给辊652的旋转,排出辊656和657每当一个图像的曝光完成时顺次旋转对应于一个单元全息图的预定角度。以这样一种方式,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以与加热辊655的周面接触的状态被牢靠地供应,而不会在间歇供给辊652与排出辊656和657之间松脱。加热辊655其中包括有诸如加热器的加热装置。此加热装置用于保持周面的温度在约120°C。另外,加热辊655通过设置于其间的覆盖层630c加热所供给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光聚合物层630b。通过这种加热,光聚合物层630b的折射率的调制程度增加,并且记录图像被定影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因此,将加热辊655的外直径选择为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接触加热辊655的周面与从其松脱之间的时间段期间定影记录图像。此外,切割机658包括未示出的切割机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切割机驱动机构,供给至切割机658的全息图记录介质630被切割。此切割机驱动机构驱动切割机658。S卩,在基于视差图像序列的图像数据的所有图像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之后,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所有图像记录部分被排出的状态下驱动切割机658。以这种方式,记录有多条图像数据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切割开并作为一个全息立体图被排出至外部。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的操作将参照图43的流程图给出在控制计算机602的控制下具有上述构造的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在制造全息立体图时的操作的描述。在步骤STl中,将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放置在初始位置。步骤ST2是循环(loop)的开始步骤,而步骤ST7是循环的结束步骤。每当步骤ST3至ST6的一系列操作被执行后,一个单元全息图的处理结束。重复步骤ST3至ST6,直到全部数量的单元全息图的处理结束。在步骤ST3中,控制计算机602基于从数据处理部601供应的多条图像数据D5驱动显示装置641,并且在显示装置641上显示图像。在步骤ST4中,控制计算机602将控制信号SI发送至快门632,使得快门632打开持续预定时间以使全息图记录介质630曝光。 此时,在从激光束光源631发射并且透过快门632的激光束L2中,被半反射镜633反射的光束L3作为基准光束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同时,透过半反射镜633的光束L4被改变为投射在显示装置641上以显示图像的投影光束,并且作为物光束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以这种方式,显示装置641上所显示的一个图像作为条形单元全息图而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然后,当一个图像的记录结束时,在步骤ST5中,控制计算机602将控制信号S2发送至用于驱动间歇供给辊652的步进电机和用于驱动排出辊656和657的步进电机。通过驱动步进电机,全息图记录介质630被送出对应于一个单元全息图的量。在送出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之后,处理等待至振动衰减(步骤ST6)。随后,流程返回至步骤ST 3,并且控制计算机602基于从数据处理部601供应的下一条图像数据D5来驱动显示装置641,并且将该下一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641上。之后,按顺序地重复与上面相同的操作(ST4、ST5和ST6),从而基于从数据处理部601供给的多条图像数据D5的图像作为条形单元全息图被按顺序地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S卩,在此全息立体图制造系统中,基于记录在存储装置612上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被按顺序地显示在显示装置641上。同时,快门632针对每个图像打开,并且图像作为条形单元全息图被按顺序地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此时,由于对于每个图像,全息图记录介质630被供给对应于一个单元全息图的量,所以在观看过程中单元全息图连续地布置在水平(横向)方向上。结果,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信息的图像作为横向连续的多个单元全息图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上。以这种方式,可获得具有水平视差的全息立体图。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至曝光为止的处理,然而可根据需要在后面的处理(步骤ST8)执行之后完成印刷处理。当使用需要照射紫外线和加热的光聚合物时,可使用具有如图42中所示的构造的装置。即,从紫外线灯654照射紫外线UV。以这种方式,完成单体M的聚合。随后,通过加热棍655加热全息图记录介质630,从而定影记录的图像。然后,当记录有图像的所有部分被排出至外部时,控制计算机602将控制信号S2提供至切割机驱动机构,以驱动切割机驱动机构。以这种方式,全息图记录介质630的记录有图像的部分被切割机658切割并且作为一个全息立体图被排出至外部。通过,上述处理,获得具有水平视差的全息立体图。复制装置的构造如图44A中所示,构造了图像记录介质的第一实施方式。从激光束光源700发射的激光束穿过半波片701并入射在偏振光分束器702上。半波片701使激光束的偏振面旋转90°角。激光束(S偏振光束)被偏振光分束器702反射,并且激光束被空间滤光片703散布(spread)。来自空间滤光片703的激光束(即,基准光束)入射在准直透镜704上。被准直透镜704变换成平行光束的激光束照射在具有由感光材料所制成的层的全息图记录介质705和全息图母版706上。全息图母版706是以上述方式制造的并且当被观看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视差的全息立体图。全息图母版706可以是仅具有水平方向上的视差的全息立体图。此外,全息图母版706可以是通过用激光束照射物体制造的实景全息图。全息图记录介质705和全息图母版706可彼此直接结合,或者通过折射率调整液(被称为系数匹配液)彼此紧密地结合。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记录有由被全息图母版706衍射的光和基准光束形成的干涉条纹和由附加信息光和基准光束形成的干涉条纹。穿过偏振光分束器702的激光束(P偏振光束)被反射镜707反射并入射在空间滤光片708上。被空间滤光片708散布的激光束被准直透镜709变换成平行光束并入射在反射镜710上。被反射镜710反射的激光束穿过漫射板711并且入射在用作空间光调制元件的液晶显示面板712上。漫射板711通过使来自反射镜710的激光束在单元全息图的宽度方向和纵向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漫射来加宽复制的全息立体图的视角。被漫射板711漫射的激光束通过光圈(遮光板)715被窄化,并且视角仅在从正面观看时被加宽。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液晶驱动部(例如,微计算机)连接至液晶显示面板712。附加信息的图像通过液晶驱动部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712上。对于附加信息,使用诸如对每个全息图是唯一的数字(序列号)的识别信息。偏振板713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712的发光面上。偏振面被偏振板713旋转并且P波被变换成S波。由液晶显示面板712产生并且穿过偏振板713的附加信息光通过由投影透镜714、光圈715以及投影透镜717形成的成像光学系统,入射在全息图母版706上。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中,记录有干涉条纹,该干涉条纹通过入射激光束和其中被全息图母版706衍射的光和穿过全息图母版706的附加信息光叠加产生。因此,可在全息图母版706的全息图区域记录附加信息。此外,布置在从反射镜710延伸至全息图记录介质705的光路中的光学元件通过诸如导轨的支撑件安装在规定的位置。视角将参照图45A和45B给出记录全息图记录介质705时的视角与再现所记录的全息图记录介质705时的视角之间的一般关系的描述。如图45A中所示,在记录过程中,基准光束760以入射角Θ I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而物光束761以入射角Θ 2从全息图记录介质705'的相对侧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由物光束761和基准光束760形成的干涉条纹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如图45B所示,当用照明光束770以入射角Θ I照射以上述方式记录有干涉条纹的全息图记录介质705'时,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以出射角Θ2出射物光束(再现光束)771。结果,物光束从物光束771的延长方向上的视点是可视的。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4所示,基准光束以入射角Θ I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附加信息光以入射角Θ 2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而附加信息光由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712附近的漫射板711和光圈715而具有土 Θ 3的漫射角。在再现过程中,如图46所示,基准光束772以入射角Θ I入射在复制的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由全息图记录介质705再现的附加信息光773具有关于出射角Θ 2的± Θ 3的漫射角。换言之,这意味着附加信息仅在视点关于出射角Θ 2的土 Θ 3的角范围内时是可视的。在这种情况下,漫射角土 Θ 3的大小可根据漫射板的规格自由地变化。然而,通常,以其中强度随着其远离强度为最大的中心部分而逐渐降低的强度分布来再现附加信息。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与两步法中所记录的替换型全息图的视界(vision)不同的视界。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在附加信息光的光轴和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之间形成的入射角Θ 2,来设置视点的中心角,其中当再现复制的全息图记录介质705时从该视点附加信息是可视的。此外,通过利用由投影透镜714和716以及光圈715形成的成像光学系统控制附加信息光的散布,可设定在再现过程中附加信息是可视的所在的视点的范围。因此,由根据图像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的复制装置所复制的全息图记录介质705、具有下述特性,因此可通过移动视点来观看彼此独立的全息像和附加图像。视点可通过移动观看者的眼睛或移动全息图记录介质来移动。当以预定角度照射全息图记录介质时,在关于法线的左右方向上移动视点时具有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的连续视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其视角被控制的全息像被再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控制上下方向上的视角。当在相对于全息图记录介质的法线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移动视点时,折射率调制被记录在材料的单个层上,使得不同于全息像的另一不连续图像(附加信息图像)被再现。全息像是其上记录有图像的全息图或全息立体图。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不同角度再现的全息图可以是定位在深度方向上的近似固定平面中的二维图像。定位在深度方向上的近似固定平面中的二维图像是具有识别信息的附加信息图像。二维图像被定位的深度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或通过调节漫射板的位置来自由地设定。通过在与其上记录有图像的全息图或全息立体图的深度不同的深度处定位二维图像,观看者能够容易地区分和识别图像和二维图像(识别信息)。由于来自漫射光源的照明光的清晰度随着光极大地远离表面而降低,所以可通过将二维图像定位在(例如)距表面约2mm的合适深度来获得好的可视性。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中,可在全息图区域中记录附加信息图像(诸如序列号或机器可读条形码信息)。此外,由于可定义附加信息是可视的视点的范围,所以可防止附加信息图像干扰原始全息像的观看。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一步全息立体图记录方法获得的全息图用作其上记录有图像的全息图。在图像记录介质中,尽管也可以使用通过对模型物体照射激光束制造的所谓实景全息图,但从真假判定功能的观点来看,使用一步全息立体图是有利的。即,当一步全息立体图的单元全息图具有宽度为O. Imm的条形时,可通过放大镜观察宽度为O. Imm的条形,并且观察到相邻条之间的暗部。另一方面,在作为识别信息的二维图像中观察不到这种条。其中图像被分割成区域并且各条识别信息是连续的这种构造提供了充当识别记录的全息图的点的明确特征。图像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如图47所示,漫射板711可以设置在(例如)来自投射透镜716的光的入射侧上,条件是这种位置提供光学的等价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附加信息光的视角范围会受到漫射板的漫射角控制。另外,在图47的构造中,百叶窗(louver) 717设置于漫射板711和全息图母版706之间。通过设置百叶窗717,可防止诸如反射光的不必要光进入全息图母版706。百叶窗717具有黑色平面吸收层以预定间隔设置在透明板中的构造。通过百叶窗717的吸收层,附加信息光和漫射成分穿过百叶窗717,而透过准直透镜704的复制平行光束不穿过百叶窗717。图像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如上所述,当通过光轴设置在法线之外的光学系统使液晶显示面板712的附加信息图像成像在全息图母版706附近的整个平面上时,需要将液晶显示面板712的显示面相对于全息图母版706的平面倾斜。由于液晶显示面板712未被设计成用于光的倾斜入射,因此,存在光利用效率、均一性低下并且散射增加的问题。图48中示出的复制装置的示例能解决这种问题。具体地,液晶显示面板712(包括偏振板713)的显示面被设置成平行于全息图母版706的平面。如图48所示,附加信息光穿过投射透镜721、投射透镜722以及光偏向片723和百叶窗717,并且入射在全息图母版706上。
如图49A所示,百叶窗717通过设置于其间的接触层724覆盖在全息图母版706上,并且全息图记录介质705通过设置于其间的接触层725覆盖在全息图母版上。全息光学元件、衍射光学元件、折射角控制棱镜片等可用作光偏向片723。光偏向片723使附加信息光偏向到预定方向(入射角)上。如图49B中所示,漫射板711可设置在光偏向片723附近,从而适当地加宽视角。设置光偏向片723以消除光学距离的差异,并且实现光容易会聚在整个平面上的状态。视角的控制尽管描述了视角可被控制为具有按照设计的视角,但为了制造明亮的全息图并且使全息图更容易看到,优选地,将视角控制为具有如下的角度。将基准光束相对于全息图表面的法线的角度设定为Θ,并且将在垂直方向上以最大亮度再现二维图像的角度相对于全息图表面的法线设定为Φ,并且将以最大亮度再现全息图或全息立体图的角度设定为约(θ+φ)/2。可选地,将基准光束相对于全息图表面法线的角度设定为Θ,将在垂直方向上以最大亮度再现二维图像的角度相对于全息图表面的法线设定为Φ,并且将以最大亮度再现全息图或全息立体图的角度设定为约(Φ_θ)/2。此外,例如,可包括单个全息像和单个二维全息像。在这种情况下,当基准光束相对于全息图表面法线的角度被设定为Θ时,则在垂直方向上以最大亮度再现二维图像的角度相对于全息图表面的法线被设定为-Θ /3土 Θ /3,并且以最大亮度再现其上记录有图像的全息图或全息立体图的角度相对于全息图表面的法线同样被设定为+ Θ/3土 Θ/3。然后,基准光束的角度和各个图像的最大亮度角度彼此相等地分开。结果,可高效地记录图像。类似地,当基准光束相对于全息图表面法线的角度被设定为Θ时,则在垂直方向上以最大亮度再现二维图像的角度相对于全息图表面的法线被设定为+ Θ/3土 Θ/3,并且以最大亮度再现其上记录有图像的全息图或全息立体图的角度相对于全息图表面的法线可同样被设定为- Θ/3土 θ/3。将参照图50Α至图50D、图51Α至图51C以及图52Α至52Β来描述为什么角的设定是优选的原因。图50Α示出了利用两个平行光束在反射式全息图上记录信息的示例。来自方向901的基准光束的入射角被设为Θ =45°,而来自方向900的物光束的入射角被设为Θ = 180。。如图50Β中所示,照射并且再现记录的全息图。类似于基准光束,当照明光束从方向902照射全息图时,在方向904射出衍射光束。当照明光束从关于方向902成180°角的方向903照射时,在方向905射出衍射光束。在这种情况下,再现出幻视图像(深度信息与实物的深度信息是相反的三维图像)。如图50C所示,当从方向908照射照明光束时,由于布拉格衍射条件,在方向906上射出衍射光束。当从方向909照射照明光束时,在方向907上射出衍射光束,并且再现出幻视图像。
在图像记录介质中,如图50D中所示,由于全息图母版706在光学密接至目标介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的状态下被复制,所以需要使基准光束从方向901入射。当从方向900记录二维图像并且图像呈现在全息图母版706上时,由于全息图母版706会发生光的衍射,如图50C或图50D中的衍射光束所示。结果,有时,用于记录二维识别图像(附加信息)的激光束不会到达目标介质705。尽管激光 束到达目标介质705,但产生二维图像的亮度被全息图母版706上的图像改变的问题。从方向900入射的光束不是平行光束,而实际上是某种会聚光束,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光束会被这种效果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入射光束受到影响最小的入射角。在图像记录介质中,如图51A至图51C中所示,考虑上述事实选择复制(记录)过程中的角度。如图51A所示,基准光束从斜向上45°角的方向911入射。当在两个上下方向上切换图像时,将图像再现角设定为斜向上15°角的方向912和斜向下15°角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基准光束的入射方向与向上切换方向之间的角度是30°,而上部图像再现角和下部图像再现角之间的差也是30°,其通过与基准光束的正反射方向914成30°的角分离。因此,能容易地观看到再现图像。正反射角是基准光束的镜面反射角。当用光源光束照射全息图时,光源光束和全息像可同时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因此,观察者难以观看到全息像。当以斜向上方向912的角度再现的第一图像用作全息图母版706时,附加信息光束的入射角被设为由图51B中的915所示。在由虚线指示的方向上的光束是由布拉格衍射产生的返回衍射光束。当以斜向下方向913的角度再现的第二图像用作全息图母版706时,附加信息光束的入射角被设为由图51C中的916所示。由虚线指示的方向上的光束是由布拉格衍射产生的返回衍射光束。因此,在复制的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如图52A和52B所示,全息像和附加信息图像可通过移动视点而彼此分离地观看到。图52A示出了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视点的情况,而图52B示出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视点的情况。可通过移动观察者的眼睛或转动全息图记录介质来移动视点。例如,垂直方向上视点的移动可通过在固定全息图记录介质的同时在相对于全息图记录介质的法线成±45°的角范围内垂直地移动观察者的眼睛来实现。可选地,可通过在将观察者的眼睛的位置固定在法线上的同时在关于水平轴成±45°角范围内旋转全息图记录介质来达到相同的效果。此外,水平方向上视点的移动可通过在固定全息图记录介质的同时在相对于全息图记录介质的法线成±45°的角范围内横向移动观察者的眼睛来实现。可选地,可通过在将观察者的眼睛的位置固定在法线上的同时在关于垂直轴成预定的±45°角范围内旋转全息图记录介质来达到相同的效果。在图52A中,曲线BRV示出了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视点时全息像的亮度变化,而曲线brv示出了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视点时二维图像的亮度变化。在图52B中,曲线BRH示出了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视点时全息像的亮度变化,而曲线brh示出了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视点时二维图像的亮度变化。如图52A和图52B所示,当以预定角度照射全息图记录介质时,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视点时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连续视差并且其上下方向上的视角被控制的全息像被再现。当相对于全息图记录介质的法线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视点时,不同于全息像的另一不连续图像(二维图像)被再现。在上述示例中,当基准光束的角度是Θ =45°并且视差全息像的角度是Φ = -15°时,在视点(θ+Φ)/2 =(45-15)/2 = 15°处,二维图像的垂直方向上的亮度增加。在水平方向上,可在0° ±15°的视角范围内观看到二维图像。当基准光束的角度是Θ =45°并且视差全息像的角度是Φ = 15°时,在(φ-θ)/2 = (15-45)/2 = -15°的视点处,可容易地观看到二维图像。此外,当基准光束的角度是Θ =45°并且视差全息像的角度是Φ =0°时,可通过将视点设置在(θ + Φ) /2 = (45-0) /2 = 22. 5 ° 或(Φ - Θ ) /2 = (0-45) /2=-22. 5°处,来达到好的可视性和好的生产性。另外,关于图像记录介质的角度的上述设置是典型示例。然而,可根据将主要观看全息像和附加信息中的哪一个来以不同方式改变设置。在垂直方向上切换的图像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而是在全息图母版中可包括多种垂直视差信息,并且可以与垂直视差的角度不重叠的角度记录附加信息。例如,当基准光束的角度是45°,两个视差全息像的角度是+22. 5°和0°, 并且以-22. 5°的角度记录二维图像时,可获得好的全息图。同样,当基准光束的角度是45°,两个视差全息像的角度是-22. 5°和0°,并且以22. 5°的角度记录二维图像时,可获得好的全息图。复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53所示,基准光束和激光束被偏振光分束器702分支,并且基准光束穿过空间滤光片703和准直透镜704并且入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分支的激光束被反射镜707反射并且在穿过空间滤光片708和准直透镜709后入射在半反射镜726上。被半反射镜726反射的激光束是第一分支激光束。透过半反射镜726的激光束入射在反射镜727上。被反射镜727反射的激光束是第二分支激光束。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分支激光束穿过漫射板711a并且入射在液晶显示面板712a(包括偏振板)上。液晶显示面板712a的附加信息图像穿过成像光学系统(包括投射透镜714a和716a和光圈715a)和全息图母版706,并且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成像。另一方面,第二分支激光束穿过漫射板711b并且入射在液晶显示面板712b (包括偏振板)上。液晶显示面板712b的附加信息图像穿过成像光学系统(包括投射透镜714a和716a和光圈715a)和全息图母版706,并且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成像。从第一分支激光束产生的附加信息光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的入射角不同于从第二分支激光束产生的附加信息光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的入射角。因此,可以使液晶显示面板712a的附加信息图像是可视的视点不同于液晶显示面板712b的附加信息图像是可视的视点。结果,对应于两个视点的两种附加信息图像是可视的。两个分支激光束被同时照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然而,两个分支激光束可以是在时间上先后照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此外,可使用三个以上数量的分支激光束。复制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用于接触印刷的基准光束被分支并且用于记录多种附加信息。然而,如图54中所示,可使用与用于接触印刷的激光束不同的激光束来记录附加信息。在图54中示出的示例中,执行接触印刷,并且在全息图被UV固化部735固化之前记录附加信息。从辊(未示出)连续供给的全息图记录介膜731卷绕在辊上。全息图记录膜731是其中在透明基膜上涂敷有感光材料的膜。全息图母版732结合至辊的周面。全息图母版732是(例如)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连续视差的图像。在全息图母版732和全息图记录膜731彼此紧密结合的状态下照射复制激光束733,因此,全息图母版731上的全息图被复制在全息图记录膜731上。
通过传送全息图记录膜731来执行复制。复制激光733 (未示出)的快门在停止全息图记录膜731的传送的同时关闭,并且照射再现激光733。在复制之后,全息图记录膜731被传送至附加信息重叠曝光部734,并且附加信息被记录在其上。与上述记录装置相同的构造可用作用于记录附加信息的构造。其上记录有附加信息的复制的全息图记录膜731从附加信息重叠曝光部734向UV固化部735传送。也可以是首先记录附加信息,然后执行全息图的接触印刷和固化的步骤。复制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针对全息图母版是反射式全息图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全息图母版是透射式全息图的情况。如图55所示,全息图母版706和全息图记录介质705紧密地结合至彼此。基准光束被偏振光分束器702分开并且在穿过空间滤光片703和准直透镜704之后入射在全息图母版706上。被反射镜707反射的激光束在穿过空间滤光片708、准直透镜709和漫射板711之后入射在液晶显示面板712上。来自液晶显示面板712的附加信息光在穿过偏振板713和耦合光学系统(包括投射透镜714和716以及光圈715)之后入射在全息图母版706上。全息图母版706上的全息图和附加信息图像重叠并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根据图像记录介质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以不同颜色再现二维图像(附加信息)和全息像,使得它们能被容易地区分。例如,在白光照射下30个被验者的颜色可分离性测试的结果显示,如果再现峰波长以25nm以上的量分开,则容易将颜色区分开。可存在用于改变附加信息和图像全息图的颜色的多种方法。其中的一个示例是改变记录激光束的波长的多次曝光法。如图56所示,从用于记录二维图像的红色激光束光源700R(例如,波长为633nm的HeNe激光器)发射的红色激光束被偏振光分束器702R分支。设置了用于图像复制的绿色激光束光源700G(例如,利用波长为532nm的二次谐波的半导体激发激光器)。绿色激光束在穿过半波片701后入射在偏振光分束器702G上。被偏振光分束器702R分支的红色激光束也入射在偏振光分束器702G上。红色激光束和绿色激光束通过偏振光分束器702G结合并且入射在空间滤光片703上。来自空间滤光片703的激光束在穿过准直透镜704之后变换成平行光束,并且该平行光束照射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和全息图母版706上。被偏振光分束器702R分支的红色激光束被反射镜707反射并且入射在空间滤光片708上。被空间滤光片708散布的激光束在穿过准直透镜709之后入射在反射镜710上。被反射镜710反射的激光束入射在用作空间光学调制元件的液晶显示面板712上。未示出的液晶驱动部(例如,微计算机)连接至液晶显示面板712。附加信息的图像通过液晶驱动部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712上。偏振板713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712的光出射面上。偏振板713旋转偏振面,并且P波被变换成S波。在图56的构造中,漫射板711设置在来自投射透镜716的光的入射侧。由液晶显示面板712产生并且透过偏振板713的附加信息光在穿过包括投射透镜714、光圈715以及投射透镜716的成像光学系统之后入射在漫射板711上。此外,在图56的构造中,百叶窗717设置在漫射板711与全息图母版706之间。通过设置百叶窗717,可防止诸如反射光的不必要的光进入全息图母版706。百叶窗717具有其中黑色平面吸收层以预定间隔设置在透明板中的构造。通过百叶窗717的吸收层,附加信息光和漫射成分穿过百叶窗717,而透过准直透镜704的复制平行光束不穿过百叶窗717。由被全息图母版706衍射的光和穿过全息图母版706的附加信息光叠加的光与入射激光束所形成的干涉条纹记录在全息图记录介质705上。结果,可在全息图母版706的全息图区域中记录绿色复制图像和红色二维图像。红色图像和绿色图像可被同时记录,并且可以按时间顺序记录。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可用作用于复制和记录附加信息的光学构造。
将参照图57A至图57C描述用于改变附加信息和图像全息图的颜色的另一方法。在该方法中,仅使用图像复制激光器,而不使用附加的激光器,并且产生具有与原始激光器的波长不同的波长的颜色并被识别为不同颜色。如图57A所示,在记录过程中,使用(例如)具有532nm波长的绿色激光,基准光束的角度被设为45°,并且物光束的入射角被设为200。。如图57B中所示,在再现过程中,当照明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时,则以200°角射出的再现光束呈现为绿色。另一方面,如图57C所示,当照明光以80°的入射角入射时,则以0°角(正面)射出的再现光束呈现波长为约500nm的浅蓝色。尽管再现光束的颜色上的这种变化会实际受到全息记录材料的厚度的变化、材料的迁移率等的左右,但变化产生于布拉格衍射条件下再现波长的移动。通过利用这个原理,可以使在预期的衍射角所复制的图像的颜色不同于附加信息图像的颜色。因此,可容易地区分这两种信息。尽管已经描述了图像记录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修改。例如,诸如序列号、制造商名称、批号、一维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的识别信息以外的图像信息可作为附加信息被记录。尽管利用空间光学调制元件以等倍的放大率投射附加信息,但可以以小于或大于等倍的放大率来投射附加信息。此外,可记录两种以上附加信息。膜状全息图记录介质可以用作其他实施方式的全息图记录介质。在上面的描述中,尽管液晶显示面板用作空间光学调制元件,但可以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之外的其他元件。本申请包含于2011年2月1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1-031670中公开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可进行各种变形、组合、子组合以及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息图承载介质,包括 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以及 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 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记录在同一全息图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当被相同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在包括相同角度方向的预定角度范围内分别是可视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当被彼此不同的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在以彼此不同的角度方向为中心的预定角度范围内分别是可视的。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当被相同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在以彼此不同的角度方向为中心的预定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当被彼此不同的再现照明光束照射时在包括相同角度方向的预定角度范围内分别是可视的。
7.一种卷筒状介质,具有设置在同一分隔带上的多个全息图, 其中,所述全息图包括 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以及 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
8.一种信息判定方法,包括 从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读取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 基于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关联,判定是否能够从读取的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读取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及 检查读取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是正确数据。
9.一种判定装置,包括 光源,将再现照明光以预定角度照射在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上,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 拍摄装置,从预定方向拍摄从所述全息图再现的图像; 识别部,对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执行字符识别和/或图像识别; 判定部,判定是否能够从获取自所述识别部的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及 分选部,将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能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从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能够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群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判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与数据库通信的数据收发部,所述数据库中预先寄存有记录在所述全息图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判定部进一步判定从所述识别部获得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与寄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一致,以及 其中,所述分选部将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从所述识别部获得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寄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不一致全息图与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从所述识别部获得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寄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一致的全息图群分离。
11.一种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包括 光源,将再现照明光以预定角度照射在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和机器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上,其中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并且与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 拍摄装置,从预定方向拍摄从所述全息图再现的图像; 识别部,对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执行字符识别和/或图像识别; 判定部,判定是否能够从获取自所述识别部的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及 分选部,将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能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从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能够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群分离;以及 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将被判定为能够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还原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的全息图与其上记录有与所述机器可读识别信息或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识别信息的介质结合为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 数据缓冲器,所述数据缓冲器存储从所述识别部获得的数据,以及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由存储在所述数据缓冲器中的数据来构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 与数据库通信的数据收发部,所述数据库中预先寄存有记录在所述全息图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判定部进一步判定从所述识别部获得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是否与寄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一致,以及 其中,所述分选部将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从所述识别部获得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寄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不一致的全息图从被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从所述识别部获得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寄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视觉可读识别 信息一致的全息图群分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全息图承载介质、判定装置及全息图承载介质制造装置。该全息图承载介质,包括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以被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以及机器可读识别信息,以全息摄影方式形成为当被以预定的角度照射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是可视的。视觉可读识别信息与机器可读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
文档编号G03H1/00GK102645883SQ20121003052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松原贵志, 白仓明 申请人:索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