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位相差膜和含有该位相差膜的偏光式立体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相差膜和含有该位相差膜的偏光式立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3D (三维)显示器日益普及,各大厂商均在立体显示领域投入巨资,展开激烈竞争。目前,家用3D显示技术采用的均是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主流的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可分为快门式(Shutter Glasses)和偏光式(Polarization 3D)。快门式3D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频率来实现3D效果。当3D信号输入到显示设备, 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信号发射器将同步3D显示器和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分别看到左、右眼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快门式3D显示技术的优点画面解析度没有损失,可以提供全高清画面;液晶面板不需要增加额外部件,只需要提高刷新频率,成本较低。快门式3D的缺点亮度很低;眼镜需要充电,笨重且价格高;眼镜有闪烁;画面易出现串扰。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3D眼镜左右镜片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分别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如图I所示,当用线偏振光进行3D立体显示时,观看者所戴眼镜为两块线偏振片, 其偏振方向应互相垂直而且与显示器面板前所加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一致。为了使观看者所看到的构成立体画幅对的左、右两画幅互不串扰,除必须使左眼和右眼两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成90度角外,还要求观看者尽可能保持左右两眼的视线在同一水平面内(即头部不偏斜,以求得与显示器面板前所加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一致)。但是在实际观看过程中,这一点往往难于长时间严格保持。因此,由于立体画幅对的左、右两画幅间的相互串扰,观看者所获得立体影像效果必然会受到损失。为了解决线偏光式的上述缺陷,现在的偏光式显示技术普遍采用了圆偏光,其原理如图2所示。与快门式相比,偏光式3D显示技术的优点在于3D眼镜结构简单,无需电源佩戴轻便,售价低廉;佩戴眼镜后,画面亮度高于快门式;虽然水平分辨率减半,但由于没有快门,所以不会因闪烁而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偏光式最大的不足是其水平分辨率减半,画面没有快门式细致。现有圆偏光式3D,是将图案相位差膜(FPR,Film Pattern Retarder,简称“相位差膜”)贴附于LCD(液晶显示器)面板(也称“液晶面板”)上,位相差膜的结构如图3所示。如果直接将位相差膜贴附于液晶面板上(如图4所示),柔性的位相差膜与液晶面板对位时,需要增加构造复杂的设备,成本较高。另一种相位差膜的贴附方法是先去掉将位相差膜的剥离层,将位相差膜的黏合层贴附在透明基材的一面上,再用透明基材的另一面与IXD面板对位固定,这样可利用IXD厂的现有设备进行对位。为了正常观察到来自像素的光线,相位延迟区域的高度小于像素的高度。因现有位相差膜的结构特点,贴附时,透明基材会处于液晶面板与位相差膜之间(如图5所示),这就加大了对位难度并影响了视角以图5中标注的上方的“视角”为例,若右眼眼镜进入左眼的视角,则会看到来自左眼像素的光线,发生串扰。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视角的位相差膜和含有该位相差膜的偏光式立体显示器。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位相差膜, 包括相位延迟膜,所述相位延迟膜的正面依次设有黏合层和剥离层,所述相位延迟膜的背面设有保护层。本发明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偏光式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器面板、透明基材和位相差膜,所述位相差膜在去掉剥离层后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上,所述位相差膜的保护层贴附于所述显示器面板上。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高度可略小于所述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高度。 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间距可略小于所述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间距。为减小对位误差,可在所述位相差膜和显示器面板的相应位置可设置对位标记。本发明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面板、透明基材和位相差膜,所述液晶显示器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下偏光板和上偏光板,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夹有液晶层,所述位相差膜在去掉剥离层后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上,所述位相差膜的保护层贴附于所述上偏光板的外侧。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高度可略小于所述液晶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高度。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间距可略小于所述液晶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间距。为减小对位误差,可在所述位相差膜和液晶显示器面板的相应位置设置对位标记。优选的,在所述位相差膜和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水平中间位置设置对位标记。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透明基材上贴附位相差膜,再将贴附了位相差膜的透明基材与液晶面板对位。所贴附的位相差膜结构与现有的位相差膜不同,使得位相差膜处在液晶面板与透明基材的中间,能有效提高偏光式立体显示器的视角;在位相差膜和液晶面板的水平中间位置设置对位标记,减小了对位误差。
图I为现有线偏光式3D显示示意图2为现有圆偏光式3D显示示意图3为现有位相差膜的结构示意图4为现有位相差膜直接贴附于液晶面板的上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5为现有位相差膜通过透明基材贴附于液晶面板的上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发明位相差膜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发明含有位相差膜的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8为本发明含有位相差膜的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的相位延迟区域的间距略小于像素间距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位相差膜与液晶面板的对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位相差膜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在于相位延迟膜的正面依次设有黏合层和剥离层,而背面设有保护层。这样使得在将位相差膜贴附于透明基材上再对位到液晶面板上时,位相差膜处在液晶面板与透明基材中间,如图7所示,本发明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面板、透明基材和位相差膜,液晶显示器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下偏光板和上偏光板,背光从下偏光板外射入,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夹有液晶层(图中未示出),位相差膜在去掉剥离层后贴附于透明基材上,位相差膜的保护层贴附于上偏光板的外侧(上偏光板的外侧可涂有胶水,用于贴附保护层)。与图5相比,可见本发明的视角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如图8所示,相位延迟区域的间距略小于像素间距,使得各个相位延迟区域在液晶面板的中心区域位于像素的正中央,而在液晶面板的边缘区域相位延迟区域较对应的像素靠近液晶面板的中央,则在距离液晶面板正前方的特定距离处,皆可以观察到正确的画面。相位延迟区域的间距的具体大小由像素尺寸、液晶面板尺寸、贴附后相位延迟膜与像素的距离和观看距离决定。如图9所示,为了减小贴附后位相差膜与液晶面板上下边缘的误差,在位相差膜的水平中间位置设置对位标记,相应的在液晶面板的水平中间位置设置对位标记。对位时, 以相位延迟膜的水平中间部分与液晶面板的水平中间部分对准为基准,从中间A-A位置开始对位。本发明的位相差膜不仅可用于液晶显示器,还可用于ro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器)、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显示器。
权利要求
1.一种位相差膜,包括相位延迟膜,所述相位延迟膜的正面依次设有黏合层和剥离层, 所述相位延迟膜的背面设有保护层。
2.一种偏光式立体显示器,包括显示器面板、透明基材和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位相差膜,所述位相差膜在去掉剥离层后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上,所述位相差膜的保护层贴附于所述显示器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偏光式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高度略小于所述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偏光式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间距略小于所述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偏光式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相差膜和显示器面板的相应位置设置对位标记。
6.一种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面板、透明基材和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位相差膜,所述液晶显示器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下偏光板和上偏光板,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夹有液晶层,所述位相差膜在去掉剥离层后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上,所述位相差膜的保护层贴附于所述上偏光板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高度略小于所述液晶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膜中相位延迟区域的间距略小于所述液晶显示器面板中像素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相差膜和液晶显示器面板的相应位置设置对位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偏光式立体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相差膜和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水平中间位置设置对位标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相差膜,包括相位延迟膜,所述相位延迟膜的正面依次设有黏合层和剥离层,所述相位延迟膜的背面设有保护层。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该相位差膜的立体显示器和立体液晶显示器。本发明通过在透明基材上贴附位相差膜,再将贴附了位相差膜的透明基材与液晶面板对位。所贴附的位相差膜结构与现有的位相差膜不同,使得位相差膜处在液晶面板与透明基材的中间,能有效提高偏光式立体显示器的视角;在位相差膜和液晶面板的水平中间位置设置对位标记,减小了对位误差。
文档编号G02F1/13363GK102590922SQ2012100492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汤业斌, 洪孟逸 申请人: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