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墨粉容器和包括废墨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58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墨粉容器和包括废墨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影印机、传真机、印刷机或具有几种那些性能的多功能机,和其中使用的废墨粉容器。
背景技术
通常,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和印刷机,包括图像承载体,例如滚筒形或带形感光器和滚筒形或带形中间转印元件,和在图像转印后去除任何保留在图像承载体上的墨粉的清洁单元。从图像承载体上去除的墨粉(即,废墨粉)被收集到废墨粉容器中。被废墨粉填满容积(或接近该容积)后,废墨粉容器被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 体上去除,随后空废墨粉容器取而代之被放置在装置中。例如,US-2007110458-A1、US-2004258441-A1和 JP-2009-63772-A 提出了形状基本上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并包含废墨粉传送元件例如桨的废墨粉容器。废墨粉传送元件均匀和完全地将废墨粉分配到废墨粉容器中。JP-2009-63772-A进ー步提出了废墨粉检测器,以检测废墨粉容器是否被废墨粉填满容积。具体地,形成在废墨粉容器ー侧上的开ロ覆盖有橡胶密封,和触感器提供在废墨粉容器之外,以便从外部接触橡胶密封。当被收集到废墨粉容器中的废墨粉量到达预定量时,经密封的橡胶被废墨粉推动并推动触感器。触感器的移动由传感器光学上进行检測。然而,如果废墨粉容器基本上为矩形平行六面体,难以充分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空间并难以确保废墨粉容器的足够容积。因此,废墨粉容器的替换周期相对短。鉴于上述,通常在装置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废墨粉容器的一部分可向上突出,以有效使用装置内除功能区之外的空间,由此增加了废墨粉容器的容积。在这样的构造中,需要检测包括突出部分的废墨粉容器是否完全被墨粉填满容积,并且当废墨粉容器装满时,及时和可靠地检测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废墨粉容器。废墨粉容器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废墨粉储存器,用于容纳从图像承载体上去除的废墨粉;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上方的入口部,其中形成至少ー个废墨粉入口,以接收流动至废墨粉储存器的废墨粉;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中的第一传送元件;提供在入口部中的第二传送元件;和废墨粉检测单元。第一传送元件在深度方向上运送积累在废墨粉储存器中的废墨粉,并且当废墨粉储存器中的废墨粉量增加时可向上移动。第二传送元件在垂直于深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运送入口部中的废墨粉。第二传送元件包括驱动传输器,以便从第二传送元件向第一传送元件传输驱动カ。废墨粉检测单元通过检测第一传送元件的向上移动,检测废墨粉容器中的废墨粉量是否到达预定量。在另ー个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単元,以便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墨粉图像;清洁单元,以便在墨粉图像从图像承载体上转印后,从图像承载体去除未转印的墨粉作为废墨粉;和上述的废墨粉容器。


当与附图结合考虑时,因为其通过參考以下详细的描述变得更好理解,所以将容易获得本公开的更完整理解及其很多伴随的优点,其中图I为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图2为说明包括在图I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単元的构造的示意图;图3为沿深度方向的废墨粉容器的横截面视图;图4为废墨粉容器的透视图;图5为废墨粉容器的俯视图;图6为废墨粉容器的侧视图;图7为废墨粉容器的正视图;图8为说明第一传送元件的透视图;图9为第一传送兀件的俯视图;图10为第一传送元件的臂的侧视图;图11为说明第二传送元件的透视图;
图12为第二传送元件的侧视图;图13为说明在深度方向上废墨粉储存器的远侧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图14为填充有废墨粉的废墨粉容器的局部视图;图15A和15B为说明废墨粉检测单元中可动元件的移动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图16说明根据变型的废墨粉检测单元和邻近部分;图17说明根据另ー个实施方式的废墨粉容器;图18A为说明邻近图17废墨粉容器中的废墨粉检测单兀的废墨粉流动的不意图;和图18B为说明邻近对比废墨粉容器中的废墨粉检测单兀的废墨粉流动的不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描述附图中所说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楚的缘故使用具体术语。然而,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不意欲限于所选择的具体术语,并且应理解每个具体元件都包括以相似方式运行并获得相似结果的所有技术等同物。现在參考附图,其中在其几个视图中,相同的參考数字指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并且特别对于图I,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色图像形成装置。应注意,附在每个參考数字上的后缀Y、M、C和BK仅表明所指示的部件由此用于分别形成黄、品红、青和黑色图像,并且在下文中当不需要区分颜色时可被忽略。第一实施方式參考图I至16描述第一实施方式。參考图1,以下描述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构造和操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为串联多色图像形成装置,并包括多个处理盒10Y、10MU0C和10BK,用作图像形成単元,它们相互平行布置,面向用作中间转印元件的中间转印带17。在图I中,參考字符3代表送稿器,将原始文件送至阅读原始文件图像数据的文件阅读单元4,6代表书写单元(曝光単元),其根据图像数据发出激光束L(在图2中示出),7代表包含记录介质纸张P的供纸器,10Y、10MU0C和IOBK代表用于各种颜色(黄、品红、青和黒色)的处理盒,17代表中间转印带,用作图像承载体,在其上多个单色墨粉图像被相互叠加,18代表第二转印辊,其将叠加的墨粉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7转印到纸张P上,20代表定影设备,其将墨粉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28代表墨粉容器,各种颜色墨粉从其中被供应至各个处理盒10Y、10MU0C和IOBK中的显影设备13(在图2中示出),和30代表用于包含废墨粉的废墨粉容器。图像形成装置I进ー步包括控制器101,其可为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和相关存储器单元(例如,ROM、RAM等)的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器中的程序进行各种类型的控制处理。
參考图2,每个处理盒10Y、10MU0C和IOBK包括用作图像承载体的感光滚筒11、充电单元12、显影设备13和清洁单元15,它们被放置在共同的単元箱中。当其使用寿命过期时,每个处理盒10被更换成新的。在处理盒10Y、10M、10C和IOBK中,黄、品红、青和黒色墨粉图像形成在各自的感光滚筒11上。以下描述图I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I形成多色图像的操作。提供在送稿器3中的传送辊将放在文件台上的原始文件运送到文件阅读单元4的曝光玻璃(接触玻璃)上。随后,文件阅读单元4光学上阅读放在曝光玻璃上的原件的图像数据。更具体地,文件阅读单元4用从照明灯发出的光扫描原件图像。从原件表面反射的光经由反光镜和透镜成像在顔色传感器上。顔色传感器阅读原件的多色图像数据的红、绿和蓝(RGB)的每种分解顔色,并将图像数据转化为电图像信号。进ー步地,该图像信号被传输至对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例如,顔色转换、顔色校准和空间频率调整)的图像处理器(未示出),并且因此获得黄、品红、青和黒色的图像数据。黄、品红、青和黒色单色图像数据随后被传输至书写单元6,并且书写単元6引导对应于单色图像数据的激光束L (曝光的光)至处理盒10Y、10MU0C和IOBK的各感光滚筒11。同时,这四个感光滚筒11如箭头B指示在图2中顺时针旋转。如图2所示,感光滚筒11的表面在面对充电单元12(例如,充电辊)的位置被其均匀充电。因此,感光滚筒11的表面被充电至预定电势。当感光滚筒11的表面到达接收各自激光束L的位置吋,书写单元6根据各种顔色图像数据弓I导从光源发出的激光束I至各自的感光滚筒11。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激光束L通过多面镜偏转,并穿过多个透镜。随后,激光束L通过黄、品红、青和黒色的不同光路(曝光过程)。对应于黄色成分的激光束L被引导至处理盒IOY中的感光滚筒11,在四个处理盒10中,处理盒IOY是图I中从左边的第一个。未示出的高速旋转的多面镜,在感光滚筒11旋转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偏转黄色的激光束L,以便激光束L扫描感光滚筒11的表面。因此,黄色的静电潜像形成在由充电单元12充电的感光滚筒11上。对应于青色成分的激光束L被引导至图I中从左边第二个的处理盒IOC中感光滚筒11的表面,因此在其上形成青色的静电潜像。相似地,对应于品红成分的激光束L被引导至图I中从左边第三个的处理盒IOM中感光滚筒11的表面,因此在其上形成品红色的静电潜像。对应于黒色成分的激光束L被引导至图I中从左边第四个的处理盒IOBK中感光滚筒11的表面(在图I所示箭头A指示的方向的最上游,其中中间转印带17旋转),因此在其上形成黒色的静电潜像。随后,每个感光滚筒11到达面对图2示出的显影设备13的位置,并且显影设备13向感光滚筒11供应相应顔色的墨粉。因此,各个感光滚筒11上的潜像被显影成不同的单色墨粉图像(显影过程)。随后,感光滚筒11的表面到达面对中间转印带17的位置,中间转印带17用作图像承载体以及中间转印元件。提供初次转印辊14在各个感光滚筒11面对中间转印带17的位置与中间转印带17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形成在各个感光滚筒11上的墨粉图像通过初次转印辊14,相继被转印和相互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7上,在其上形成多色墨粉图像(初次转印过程)。在初次转印过程后,每个感光滚筒11的表面到达面对清洁单元15的位置上,清洁単元15收集任何保留在感光滚筒11上的墨粉,其在下文中被称为“未转印的墨粉”(清洁过程)。另外,每个感光滚筒11的表面通过未示出的排出设备,并因此完成在每个感光滚筒11上进行的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同时,携带叠加的墨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17的表面在由箭头A指示的方向上移动并到达面对二次转印辊18的位置。二次转印辊18将多色墨粉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7转印到纸张P上(二次转印过程)。进ー步地,中间转印带17的表面到达面对带清洁单元9的位置。带清洁单元9收集任何保留在中间转印带17上的未转印的墨粉,并因此完成在中间转印带17上进行的一系列转印过程。纸张P经由纸张导向器、ー对套准辊19和类似物从供纸器7被运送至二次转印辊18。更具体地,供应辊8从供纸器7的纸张盒送出纸张P,并且纸张P随后由未示出的纸张导向器引导至套准辊19。套准辊19发送纸张P至二次转印夹部,安排时间以便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7上的多色墨粉图像的到达同歩。随后,携帯多色图像的纸张P被运送至定影设备20。定影设备20包括相互挤压的定影辊和施压辊,在其间形成夹部,其中多色图像被定影在纸张P上。在定影过程后,ー对排出辊29排出作为输出图像的纸张P至堆叠部分5,堆叠部分5提供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外面。因此,完成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接下来,以下參考图2进ー步详细描述图像形成単元。图2为用于黒色的处理盒IOBK的端点轴向视图。除在此使用的墨粉顔色外,其他三个处理盒10YU0M和IOC都具有与处理盒IOBK相似的构造,因此省略其附图和描述。如图2所示,处理盒IOBK包括用作图像承载体的感光滚筒11,给感光滚筒11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12,使形成在感光滚筒11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设备13,清洁感光滚筒11的清洁单元15,它们被放置在共同的单元箱中。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感光滚筒11为被充电成负极性的有机感光器,并包括形成在滚筒形导电承载元件上的光敏层。例如,感光滚筒11为多层的,并且用作绝缘层的底涂层、光敏层和保护层(表面层)相继形成在承载元件上。光敏层包括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充电单元12可为充电辊,其包括导电金属核和在金属核的外圆周上的中等电阻率的弹性层。从电源接收预定电压,充电单元12均匀地给面对充电单元12的感光滚筒11的表面充电。显影设备13包括面对感光滚筒11放置的显影棍13a、面对显影棍13a放置的第一传送螺杆13bl、经由分隔部面对第一传送螺杆13bl放置的第 二传送螺杆13b2和面对显影辊13a放置的刮墨刀片13c。显影辊13a包括在相对于显影设备13的箱体的位置上固定的磁铁辊或多个磁铁,和绕磁铁旋转的套筒。磁铁在显影辊13a的圆周表面周围生成磁极,因此显影剂(即,墨粉)被带到显影辊13a的圆周表面上。显影设备13包含基本上由载体(载体颗粒)和墨粉(墨粉颗粒)组成的两组分显影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墨粉具有小颗粒直径并基本上是球形的。更具体地,该墨粉具有不小于O. 92的圆度。在此圆度为由来自SYSMEXCORPORATION的流式颗粒图像分析器FPIA-2000测量的平均圆度。更具体地,作为分散剂,O. Iml至O. 5ml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地,烷基苯磺酸盐)被放入IOOml至150ml的水中,不纯的固体材料预先从其中去除,并且O. Ig至O. 5g的样品(墨粉)被加入混合物中。随后,包括墨粉的混合物用超声分散器分散I至3分钟,以制备具有从3,000至10,000个/ μ I浓度的分散液,并且墨粉形状和分布用以上提及的測量器进行测量。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墨粉具有都在100至180范围内的第一形状因子SF-I和第二形状因子SF-2。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墨粉具有从3 μ m至8 μ m的体积平均颗粒直径(Dv),并且体积平均颗粒直径(Dv)与数量平均颗粒直径(Dn)的比率在I. 05至I. 40 (Dv/Dn)的范围内。进ー步地,墨粉的长轴(rl)与短轴(r2)的比率(rl/r2)在O. 5至I. O的范围内,墨粉的厚度(r3)与短轴(r2)的比率(r3/r2)在O. 7至I. O的范围内,其中rl彡r2彡r3。可如下生产这种具有较小颗粒直径的基本上球形的墨粉具有包括氮原子的官能团的聚酯预聚物;聚酯;着色剂和释放剂被分散到有机溶剂中,因此产生墨粉材料溶液。随后,通过在包括细树脂颗粒的水性介质中对墨粉材料溶液进行交联和延长反应中的至少ー种产生墨粉。參考图2,清洁单元15包括放置与感光滚筒11接触的清洁刀片15a、其中提供传送盘管15b的传送管16等。从感光滚筒11上去除并被收集到清洁单元15中的未转印的墨粉作为废墨粉通过传送管16被运送至废墨粉容器30 (在图3中示出)。清洁刀片15a由橡胶例如聚氨酯橡胶形成,以预定角度被放置到感光滚筒11的表面上并以预定压カ挤压感光滚筒11的表面。通过该布置,附着在感光滚筒11表面的任何物质例如墨粉和灰尘可被机械去除并收集到清洁单元15中。随后,被收集到清洁单元15中的未转印的墨粉通过其中提供传送盘管15b的传送管16进行运送并作为废墨粉被收集到废墨粉容器30中。
相似地,图I示出的带清洁単元9包括与中间转印带17接触放置的清洁刀片,和其中提供传送盘管的传送管16等。从中间转印带17上被去除并被收集到带清洁単元9中的未转印的墨粉作为废墨粉通过传送管16被运送至废墨粉容器30 (在图3中示出)。随后,被收集到带清洁単元9中的未转印的墨粉通过其中提供传送盘管的传送管16进行运送并作为废墨粉被收集到废墨粉容器30中,以后进行进ー步的详细描述。注意,尽管除了未转印的墨粉外,附着在感光滚筒11或中间转印带17上的物质还包括由纸张P产生的纸灰尘、墨粉的添加剂、当充电辊12对感光滚筒11放电时在感光滚筒11上生成的物质(在下文中,“放电产物”)等,但在本说明书中这些物质共同被称为“未转印的墨粉”。以下參考图2进ー步详细描述图像形成过程。 在图2中,显影辊13a如图2中示出的箭头指示逆时针旋转。在显影设备13中,当经由分隔部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传送螺杆13bl和13b2旋转时,显影剂在显影设备13的纵向方向上循环——该方向垂直于绘制图2的纸表面,与通过墨粉供应单元从墨粉容器28供应的新鮮墨粉相混合。因此,墨粉通过与载体摩擦带电并被吸附到载体上。随后,墨粉与载体一起被带到显影辊13a上。当显影剂随着显影辊13a旋转到达面对刮墨刀片13c的位置吋,显影辊13a上显影剂的量通过刮墨刀片13c被调整至合适的量,其后显影剂被运送至面对感光滚筒11的显影区。在显影区中,显影剂中的墨粉附着到形成在感光滚筒11上的静电潜像上。更具体地,激光束L被引导以形成潜像的图像区中的电势(曝光电势)不同于施加到显影辊13a上的显影偏压的电势(显影电势),并且电势的差异产生电场。墨粉通过电场被吸引到潜像上,因此形成墨粉图像。随后,在显影过程中使其附着在感光滚筒11上的大部分墨粉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7,并且保留在感光滚筒11表面上的未转印的墨粉通过清洁単元15中的清洁刀片15a进行收集。提供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装置主体上的墨粉供应单元(未示出)包括可替换的瓶状墨粉容器28 (在图I中示出)和墨粉加料斗。墨粉加料斗支撑并驱动墨粉容器28,并且向显影设备13供应新鲜墨粉。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墨粉容器28都包含黄、品红、青或黑色的墨粉。另外,螺旋形突起形成在墨粉容器(墨粉瓶)28的内圆周表面上。当其中的星粉被消耗时,包含在星粉容器28中的新鲜星粉通过星粉供应入口供应至显影设备13。显影设备13中墨粉的消耗利用位于面对感光滚筒11放置的反射性光传感器和提供在第二传送螺杆13b2下方的磁性传感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检測。接下来,以下參考图3至15进ー步详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废墨粉容器30的构造和操作。注意,在图3、4、5和7中不出的箭头Dl和W分别表不废墨粉容器30或图像形成装置I的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在下文中也为“深度方向D1”和“宽度方向W”)。參考图3、4和6,当从ー侧看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废墨粉容器30基本上为L形。注意,图3和14为当从图I右边看时废墨粉容器30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并且图6和13为当从图I左边看时废墨粉容器30的横截面视图。
參考图3至7,废墨粉容器30包括废墨粉入口部32和废墨粉储存器31。在废墨粉入口部32和废墨粉储存器31之间的界线上没有提供分隔物。从带清洁单元9和清洁单元15流出的废墨粉被废墨粉入口部32接收并被保存在废墨粉储存器31中。废墨粉储存器31形状像大致矩形的盒子,其在废墨粉容器30或装置主体的深度方向Dl上延伸,该方向为图3和6中的横向方向,并垂直于绘制图I的纸的表面。在废墨粉储存器31内,提供了用作第一传送元件的推动元件41。在图3中,參考字符41a代表推动元件41的用作平面网格部分的平面部分,41b代表推动元件41的臂。另外,废墨粉储存器31包括废墨粉检测单元54(也在图15中示出),以检测废墨粉容器30是否被废墨粉填满(填满容积)。废墨粉检测单元54包括作为柔性元件的柔性片56、作为可动兀件的触感器55和作为检测器的光传感器(光学指不器)57。例如,废墨 粉检测单元54检测积累在废墨粉容器30中的废墨粉是否已经到达预定高度。用作第二废墨粉储存器的废墨粉入口部32形状基本上像从废墨粉储存器31向上突出的矩形盒子。用作第二传送元件的旋转传送螺杆51提供在废墨粉入口部32内部。在图3中,51a代表传送螺杆51的旋转轴,參考字符52代表凸轮。另外,參考图4、5和7,五个入ロ 32alY、32alM、32alC、32alBK和32alT形成在废墨粉入口部32的顶端部分32a中,通过它们,来自清洁単元15和带清洁単元9的废墨粉流入废墨粉入口部32。注意,在图3和6中,为了简化,省略了“ 32al”的下标Y、M、C、BK和T。另外,參考图4,废墨粉入口部32的由虚圆圈指示的横向末端部分(在宽度方向上)从废墨粉储存器31突出。因此,使废墨粉入口部32突出,以充分利用装置主体内的空间。从四个处理盒10的清洁单元15排出的未转印的墨粉和从带清洁单元9排出的未转印的墨粉被收集到如上述所配置的废墨粉容器30中。废墨粉储存器31可包含大量的废墨粉,并且额外量的废墨粉可被包含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參考图7,由处理盒IOBK的清洁单元15收集的未转印的黑色墨粉从入口 32alBK流入废墨粉入ロ部32,在垂直于深度方向Dl的宽度方向W上,在布置在废墨粉入ロ部32的顶端部分32a中的五个入口 32al中,入口 32alBK是图7中从左边的第一个。形成在与用于黑色的清洁单元15相连接的传送管16末端部分中的出ロ 16a(在图3中示出)与用于黒色的入口 32alBK相连通。在该状态下,黑色废墨粉从传送管16的出口 16a被排出至废墨粉入口部32。相似地,处理盒IOC的清洁单元15收集的未转印的青色墨粉流过与用于青色的清洁单元15相连接的传送管16。随后,青色废墨粉从形成在与用于青色的入口 32alC相连通的传送管16末端部分中的出ロ 16a(在图3中示出)被排出至废墨粉入口部32,用于青色的入口 32alC为在宽度方向W上图7从左边的第二个。相似地,由处理盒IOM的清洁单元15收集的未转印的品红墨粉流过与用于品红的清洁单元15相连接的传送管16。随后,品红废墨粉从形成在与用于品红的入口 32alM相连通的传送管16末端部分中的出ロ 16a(在图3中示出)被排出至废墨粉入口部32,用于品红的入口 32alM为在宽度方向W上图7从左边的第三个。相似地,由处理盒IOY的清洁单元15收集的未转印的黄色墨粉流过与用于黄色的清洁单元15相连接的传送管16。随后,黄色废墨粉从形成在与用于黄色的入口 32alY相连通的传送管16末端部分中的出ロ 16a(在图3中示出)被排出至废墨粉入口部32,用于黄色的入口 32alY为在宽度方向W上图7从左边的第四个。相似地,由带清洁单元9收集的未转印的墨粉流过与带清洁单元9相连接的传送管16。随后,废墨粉从形成在与入口 32alT相连通的传送管16末端部分中的出口 16a被排出至废墨粉入口部32,入口 32alT为图7从右边的第一个。注意,在图4至7中,为了简化,省略了分别与入口 32alY、32alM、32alC、32alBK和32alT相连接的传送管16。从入口 32alY、32alM、32alC、32alBK和32alT流出的废墨粉(未转印的墨粉),主要在其自身重量下,从废墨粉入口部32落下并积累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下方的废墨粉储存器31中。用作第一传送元件的推动元件41包括平面部分41a,其如图3中的虚线所指示的可横向和垂直摆动。推动元件41推动积累的废墨粉至废墨粉容器30深度方向Dl上的远侦牝即,至图3中的右边。当用废墨粉将整个废墨粉储存器31填满至容积或接近容积吋,随后从入口 32alY、32alM、32alC、32alBK和32alT流出的废墨粉积累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当废墨粉到达接近传送螺杆51 (第二传送元件)的高度时,传送螺杆51在垂直于绘制图3的纸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由图7示出的箭头Wl所指示)运送废墨粉,使废墨粉变平。当废墨粉检测单元54检测到积累在废墨粉储存器31以及废墨粉入口部32中的废墨粉达到预定量或高度时,控制器101 (在图I中示出)停止传送废墨粉至废墨粉容器30并使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装置主体的显示器报告该状态。随后,意识到废墨粉容器30被废墨粉填满容积,用户或维修人员可更换废墨粉容器30。注意,为了从装置主体上移去废墨粉容器30,用户或维修人员打开装置主体的盖并移动废墨粉容器30至图3左边(至绘制图I的纸的前侧)。随后,用户或维修人员在装置主体中安装新的(空的)废墨粉容器30至图3右边(至绘制图I的纸的后侧),装置主体的盖是打开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扩大废墨粉容器30的替换周期,废墨粉入口部32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31上方,以增加废墨粉容器30的大小(容积),充分利用除功能区例如图像形成単元10、书写单元6和中间转印带17(中间转印带单元)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I内的空间。如图7所示,用作第二传送元件的传送螺杆51包括在废墨粉容器30宽度方向W上延伸的旋转轴51a,和绕旋转轴51a卷绕的形状像桨片形螺旋的螺杆部分51b。传送螺杆51的两端经由轴承由废墨粉入口部32的箱体旋转支撑。更具体地,如图3、7、11和12所示,凸轮52在宽度方向W上提供在传送螺杆51的旋转轴51a的任一末端部分。凸轮52绕旋转轴51a与传送螺杆51 —起旋转。凸轮52和旋转轴51a可形成为单一部件或分离部件。注意,为凸轮52旋转中心的旋转轴51a的位置偏离凸轮52的圆心,以便当传送螺杆51旋转吋,凸轮52能起到“凸轮”的作用。凸轮52可用作驱动传输器,以驱动推动元件41 (第一传送元件),并且推动元件41的臂41b悬挂在各个凸轮52上。另外,除凸轮52所在的旋转轴51a的轴向末端部分之外,绕传送螺杆51的旋转轴51a卷绕的螺杆部分51b在宽度方向W上仅从一端(在图7中的右边)延伸至中心部分。更具体地,螺杆部分51b位于废墨粉入口部32突出废墨粉储存器31之外的ー侧(至图7中的右边),以平衡从废墨粉入口部32的突出部分运送至废墨粉储存器31的废墨粉和在宽、度方向W上积累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的废墨粉。換言之,位于废墨粉入口部32突出部分的螺杆部分51b可防止废墨粉留在那部分中。进ー步地,仅在宽度方向W的ー侧提供螺杆部分51b可降低传送螺杆51的驱动转矩。设计螺杆部分51b将废墨粉运输运离图7中右边的凸轮52。该构造可防止废墨粉附着在凸轮52上以及凸轮52和推动元件41 (第一传送元件)之间的不良驱动传输。注意,參考图7,提供在传送螺杆51的旋转轴51a的ー个末端部分上的齿轮71哨合提供在装置主体上的驱动齿轮。利用从驱动齿轮传输至齿轮71的驱动力,传送螺杆51在预定方向上旋转并从图7中的右末端部分运送废墨粉至中心部分,而不是图7中如箭头Wl所指示的左末端部分。相比之下,推动元件41包括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31内的平面部分41a和与平面部分41a宽度方向W上的任一末端部分相连接的臂41b。进ー步地,臂41b在深度方向Dl上的近侧的末端部分上与平面部分41a相连接(在图6中示出),S卩,接近废墨粉入口部32 的ー侧。如图8和9所示,推动元件41的平面部分41a基本上为网格形并用作平面网格部分。更具体地,当从上方或下方看吋,多个矩形渗透孔像花边ー样纵向和交叉布置在平面部分41a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平面部分41a宽度方向W的中心部分上,网格在平行于运送废墨粉的方向上(由箭头Dl所指不,至图9中的右边)和基本上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上基本上为矩形。在宽度方向W上的两个末端部分上,网格的形状像平行四边形,与由箭头Dl指示的方向相交的两个边是倾斜的。更具体地,在宽度方向W上两个边的中心边在箭头Dl指示的方向上外侧边的上游。另外,平面部分41a在宽度方向W上的ー个末端部分(在图9中的下侧)中网格的傾斜度大于在宽度方向W上中心部分中网格的傾斜度。通过该构造,当推动元件41移动时,废墨粉可在废墨粉储存器31中进行完全分配。注意,除了以矩阵有规律地布置多个矩形渗透孔的安排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网格形”也包括多个渗透孔(不限于矩形孔)随机布置的安排。另外,推动元件41的每个臂41b包括像钩子ー样悬挂在传送螺杆51的凸轮52上的大致O形末端部分41bl (在图8中示出)。通过该构造,传送螺杆51的驱动カ可经由臂41b和凸轮52之间的接触部分传输至推动元件41。換言之,推动元件41经由臂41b的末端部分41bl和凸轮52之间的接触部分从传送螺杆51接收驱动力,并且连同传送螺杆51的旋转一起摆动,平面部分41a相对于图3示出的深度方向Dl改变其傾斜度。更具体地,參考图3,当凸轮52绕旋转轴51a离心旋转时,与臂41b相连接的推动元件41的平面部分41a如虚线所指示垂直移动并且在深度方向Dl上滑动。S卩,平面部分41a摆动,同时改变其在深度方向Dl上的位置以及其相对于深度方向Dl的傾斜度。在如上所述移动时,推动元件41的网格形平面部分41a逐渐推动积累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下方的废墨粉至在深度方向Dl上的远侧(在图3中,从左至右)。因此,废墨粉可被包含在在深度方向Dl上延伸的整个废墨粉储存器31中,填满其中的空间至其容积。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废墨粉容器30中,如上所述,推动元件41连同传送螺杆51的驱动一起被驱动。进ー步地,从传送螺杆51传输驱动カ至推动元件41的、臂41b的末端部分41bl和凸轮52之间的接触部分位于废墨粉储存器31外面。即,驱动传输部分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废墨粉入口部32的两个末端部分上。通过该布置,积累在废墨粉储存器31中的废墨粉不太可能附着到推动元件41和传送螺杆51之间的驱动连接部分(接触部分)。因此,推动元件41可连同传送螺杆51的驱动一起被可靠地驱动,防止或減少了推动元件41的故障。結果,大容积废墨粉容器30可完全被废墨粉填满。特别地,提供在传送螺杆51上的凸轮52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废墨粉入口部32中的任一末端部分,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五个入口 32alY、32alM、32alC、32alBK和32alT外部。另外,设计传送螺杆51的螺杆部分51b,以便在宽度方向W上向中心部分运送废墨粉。通过该构造,流到废墨粉入口部32的废墨粉不太可能与凸轮52或驱动连接部分(与臂41b的接触部分)直接接触,以便向臂41b传输驱动力,确保防止推动元件41的故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參考图3,废墨粉入ロ部32包括顶端部分32a,所述顶端部分32a面对传送管16的下侧,沿传送管16延伸的方向(图3中的横向方向)延伸。与各个传送管16的出口 16a相连通的入口 32al形成在顶端部分32a中。另外,在图3中,锥形部分32a_l形成在废墨粉入口部32的顶端部分32a的右侧,其是废墨粉容器30被安装在装置主体中的深度方向Dl上的远侧。锥形部分32a-l向下朝向图3中的右边(由箭头Dl指示的安装方向上的远侧)傾斜。废墨粉入口部32的锥形部分32a-l可保证从装置主体(传送管16)上平稳连接和移去废墨粉容器30。參考图6,废墨粉入口部32的顶端部分32a进ー步包括在由箭头Dl指示的安装方向上在废墨粉容器30近端侧(在图6中的右边)的定位销32b,并且形成在每个传送管16末端中的定位孔接合定位销32b。更具体地,顶端部分32a包括在由箭头Dl指示的安装方向上在近端侧(上游侧)上向上突出的直立部分或垂直壁32a-2。定位销32b从垂直壁32a-2水平突出。在将废墨粉容器30安装入装置主体过程中,当废墨粉容器30的定位销32b接合各个传送管16的定位孔时,相对于装置主体(传送管16)确定了废墨粉容器30的位置。在那种情况下,传送管16的出口 16a与各自的入口 32al相连通,并且废墨粉通过传送管16流入废墨粉容器30。參考图3,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废墨粉容器30中,废墨粉检测单元54提供在安装方向(由箭头Dl所指示)上废墨粉储存器31的远侧上和推动元件41的平面部分41a的远端部分上方。当积累在废墨粉储存器31中的废墨粉的量增加时,推动元件41的远端部分向上移动,随后废墨粉检测单元54可识别预定量的废墨粉被收集到废墨粉容器30中。更具体地,如图13和14所示,当收集在废墨粉容器30 (废墨粉储存器31)中的废墨粉的量增加时,在由箭头Dl所指示的方向上(在图13中的左边)推动元件41的下游末端部分由积累在废墨粉储存器31中的废墨粉逐渐向上推动。因为下游末端部分对于悬挂在传送螺杆51上的另ー末端部分(图3中示出的臂41b)是自由的,所以推动元件41可因此移动。当在由箭头Dl所指示的方向上,废墨粉被充满地包含在废墨粉储存器31的下游侧(在图13中的左边)时,推动元件41的自由末端部分由废墨粉向上推动。当废墨粉储存器31还没有被废墨粉填满时,推动元件41位于图6示出的位置并摆动。当废墨粉储存器31被填充至容积时,推动元件41移动和到达图14示出的位置。注意,在图14中,由虚线指示的參考数字200代表容器安装件,其中废墨粉容器30被安装、形成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装置主体中。当推动元件41的下游末端部分被举起至邻近废墨粉储存器31的顶端时,如图14所示,废墨粉储存器31完全被废墨粉填满容积,并且此外,废墨粉被包含在废墨粉入ロ部32中。随后,废墨粉检测单元54检测到因此被举起的推动元件41的末端部分。如图15A所示,开ロ 31a在由箭头Dl所指示方向上的下游侧形成在废墨粉储存器31的上部,并且提供用作柔性片元件的柔性片56,以便松弛地覆盖开ロ 31a。柔性片56可被结合到围绕开ロ 31a的废墨粉储存器31的内壁上。柔性片56被设计成向上变形,通过举至该位置的推动元件41的末端部分被直接或经由废墨粉推动。例如,柔性片56可为Imm或更薄的橡胶元件。用作可动元件的触感器55被放置成从废墨粉容器30外面接触柔性片56并由废墨粉容器30绕支撑轴55a旋转地支撑。触感器55移动,通过当废墨粉的量増加时移动的 推动元件41经由柔性片56进行推动。随后,光传感器57检测到触感器55的位置变化。当废墨粉容器30还没有被废墨粉填满容积时,如图6、13和15A所示,触感器55保持在没有被光传感器57检测到的位置上。相比之下,当废墨粉容器30被废墨粉填充至容积或接近容积时,如图14和15B所示,触感器55与柔性片56 —起旋转至由光传感器57检测到的位置上。光传感器57基本上由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组成,并且识别触感器55的位置,确定从发光元件向光接收元件发出的光是否被位于其间的触感器55阻碍。注意,尽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光传感器57被提供至装置主体,但可选地,光传感器57可被提供至废墨粉容器3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因此配置的废墨粉检测单元54面对推动元件41的平面部分41a的远端部分(在深度方向Dl上的下游侧)放置,并位于平面部分41a上方。与废墨粉检测单元54被放置在近端侧(在深度方向Dl上的上游侧)的构造相比,推动元件41移动的量更大。因此,废墨粉检测单元54可以以更高的精确程度检测当废墨粉的量增加时移动的推动元件41。另外,光传感器57检测由推动元件41直接移动的柔性片56和触感器55 (所检测的元件)。因此,与检测器检测由废墨粉移动的元件的检测方法相比,可更加准确地检测废墨粉容器30是否充满。注意,在L形和大容积废墨粉容器30中,难以准确确定废墨粉储存器31是否基本上被废墨粉填满以及额外量的废墨粉是否被包含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本实施方式中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位置提高了上述状态的检测准确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參考图8和9,推动元件41的平面部分41a包括面对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柔性片56和触感器55放置的非网格部分41al。注意,尽管本实施方式中的非网格部分41al为结合至平面部分41a的单独的平面塑料片例如Mylar (DuPont的注册■商标),但可选地,非网格部分41al和平面部分41a可形成为单个整体部件。通过该构造,因为非网格部分41al的相对大的面推动废墨粉检测单元54,所以废墨粉检测单元54能够可靠地识别推动元件41的位置变化(向上移动)。注意,当废墨粉检测单元54间歇地检测到推动元件41的向上移动时,认为废墨粉容器30被废墨粉几乎填满。相比之下,当废墨粉检测单元54连续检测推动元件41的向上移动预定数量的次数(例如五次)吋,认为废墨粉容器30被废墨粉填满容积。
具体地,当废墨粉检测单元54检测到废墨粉容器30几乎被填满时,提供至装置主体的显示器将其报告给用户。因此,尽管当废墨粉容器30充满时装置才变得不可用,但用户(或维修人员)可以认为废墨粉容器30将很快变满,并为其做准备。因此,可减小装置的停エ期。当废墨粉检测单元54确定废墨粉容器30充满时,控制器101停止操作装置以及传送废墨粉至废墨粉容器30,并使提供在装置主体中的显示器报告该状态。随后,意识到废墨粉容器30被废墨粉填满至容积,用户或维修人员可更换废墨粉容器30。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參考图15A和15B,触感器55被设计在预定的可移动范围内移动,不超过废墨粉储存器31的上端(由交替的长短虚线所指示)。換言之,触感器55被设计成当废墨粉容器充满和未充满时都位于废墨粉储存器31的上端下方。具体地,废墨粉储存器31的上部包括从在深度方向Dl 上远侧的上端(由图15A和15B中的短虚线所指示)凹陷的部分,图14中示出,并且废墨粉检测单元54被放置在该凹陷部分中。通过该构造,当安装废墨粉容器30和从图14中示出的装置主体的盒形容器安装件200上移去废墨粉容器30时,可防止触感器55的干扰。注意,在图15B中,參考字符T代表包含在废墨粉容器30中的废墨粉。另外,參考图4,废墨粉储存器31进ー步包括接合部31c,通过它,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确定废墨粉储存器31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位置,并且废墨粉检测单元54在宽度方向W上被放置在末端部分并邻近接合部31c。具体地,废墨粉储存器31进ー步包括ー对被引导部分31b,其接合形成在装置主体的容器安装件200中的ー对导轨。被引导部分31b形成在在宽度方向W上的任一末端部分。在安装废墨粉容器30和从装置主体上移去废墨粉容器30的过程中,废墨粉容器30在深度方向Dl上移动(在图3中示出),被引导部分31b结合形成在装置主体中的各个导轨。接合部31c为在深度方向Dl上形成在废墨粉容器30的远侧或下游侧上的凹槽(在图3中示出),并接合形成在装置主体的容器安装件200中的定位突起。当由形成在装置主体中的导轨引导的废墨粉容器30达到接合部31c接合形成在装置主体远侧上的定位突起的位置上时,确定了废墨粉容器30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废墨粉容器30中,放置废墨粉检测单元54邻近接合部31c可便于触感器55相对于形成在装置主体I中的光传感器57定位。因此,可降低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错误检測。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參考图7,在宽度方向W上形成在传送螺杆51的螺杆部分51b延伸的区域中的入ロ 32al数量大于在宽度方向W上形成在螺杆部分51b不存在的其他区域中的入口 32al数量。具体地,三个入口 32alY、32alM和32alT形成在螺杆部分51b延伸的区域中(在图 中的右边),两个入口 32alC和32alBK形成在其他区域中(在图7中的左边)。该构造可便于调整运送至废墨粉储存器31的废墨粉的平衡或水平,以及积累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的废墨粉的平衡或水平。具体地,在宽度方向上运送的废墨粉的量大于螺杆部分51b存在的区域中废墨粉的量。因此,当螺杆部分51b提供在入口数量更多的区域时,可更好地使废墨粉变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从中间转印元件去除的废墨粉的入口 32alT在宽度方向W上形成在ー个末端中(在图7中的右边),但用于黑色的入口 32alBK形成在另ー末端部分(在图7中的左边)。该构造可便于调整运送至废墨粉储存器31的废墨粉的平衡或水平以及积累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的废墨粉的平衡或水平。与多色图像或其他単一颜色图像相比,黒色和白色图像通常更频繁地打印,并且四种单色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7上叠加。因此,从入ロ 32alBK和入ロ 32alT流出的废墨粉的量大于从入ロ 32alY、32alM或32alC流出的废墨粉的量。如果入ロ 32alBK和32alT相互接近或在宽度方向上接近中心放置,则末端部分中废墨粉的水平可能更低。然而,当废墨粉的量更大的入口 32alBK和32alT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任ー末端部分时,可限制这样的不便。在这样的构造中,可使积累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的废墨粉在宽度方向上均匀变平。此外,通常从中间转印带17的入口 32alT流出的废墨粉的量大于从入口 32alBK流出的黑色废墨粉的量。因此,入口 32alT位于提供螺杆部分51b以便在宽度方向上积极运送废墨粉的ー侧,由此在宽度方向上使废墨粉变平。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至推动元件41的平面部分41a的非网格部分41al可提高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检测准确性。 相比之下,图16说明了作为变型的废墨粉储存器31-A,其包括塑料片59,例如Mylar (DuPont的注册商标),代替非网格部分41al用作被放置在推动元件41的平面部分41a和废墨粉检测单元54之间的平面元件。塑料片59的一端(固定端)被结合至废墨粉储存器31-A的顶端,其另一端(自由端)面对柔性片56放置并位于柔性片56和推动元件41的远端部分之间。通过该构造,当随着废墨粉的量増加,平面部分41a向上移动时,塑料片59也向上移动,由平面部分41a推动。因此,可认识到,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废墨粉容器30是充满的。通过提供至废墨粉储存器31-A顶端的塑料片59,因为与非网格部分41al相似,塑料片59相对大的面推动废墨粉检测单元54,所以废墨粉检测单元54能可靠地识别推动元件41的位置变化(向上移动)。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废墨粉容器30包括在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废墨粉储存器31、位于废墨粉储存器31上方并向上突出的废墨粉入口部32、分别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31和废墨粉入口部32中的第一和第二传送元件41和51以及检测当废墨粉的量增加时移动的推动元件41位置变化的废墨粉检测单元54。通过该构造,废墨粉可被包含在整个大容积废墨粉容器30中,并且能够可靠地识别废墨粉容器30是否充满。第二实施方式參考图17、18A和18B,以下描述第二实施方式。图17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废墨粉容器30-1的俯视图,并且对应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5。图18A为从上方看说明邻近废墨粉容器30-1中的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废墨粉流动的示意图。图18B为从上方看说明邻近其中没有提供分隔物的对比废墨粉容器中的废墨粉检测单兀54Z的废墨粉流动的不意图。废墨粉容器30-1不同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废墨粉容器,因为分隔物(由限定凹槽31d的内壁形成)提供在邻近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位置。參考图17,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废墨粉容器30-1包括废墨粉储存器31-1和废墨粉入口部32,并且当从ー侧看时基本上为L形。另外,传送螺杆51 (第二传送元件)提供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并且推动元件41 (第一传送元件)和废墨粉检测单元54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31-1中。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废墨粉检测单元54包括作为柔性元件的柔性片56、作为可动元件的触感器55和作为检测器的光传感器(光学指示器)57。另外,废墨粉检测单元54被放置在深度方向Dl上的远侧(下游侧)和宽度方向W上的末端部分中。废墨粉检测单元54根据废墨粉量的增加检测推动元件41位置的变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參考图17和18A,废墨粉储存器31-1进ー步包括由内壁31dl、31d2和31d3限定、被放置邻近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凹槽31d。凹槽31d在深度方向Dl以及垂直方向(垂直于绘制图17的纸表面)上延伸。即,邻近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废墨粉储存器31-1的内部由限定凹槽31d的内壁31dl、31d2和31d3形成的分隔物部分隔开。通过该构造,如图18A所示,在由推动元件41在深度方向Dl上推动至远侧的废墨粉T中,邻近废墨粉检测单元54流动的废墨粉T由分隔物控制。因为分隔物限制了废墨粉T流动的方向,所以废墨粉T随后在由图18A示出的虚线围住的区域中被压缩。因此,在邻近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区域中,因此被压缩的废墨粉T可施加足够的力,以一起推动废墨 粉检测单元54的柔性片56和推动元件41。因此,可增加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检测准确性。更具体地,參考说明对比废墨粉储存器31Z的图18B,如果没有提供邻近废墨粉检测单元54Z的分隔物,则由推动元件41运送至邻近区域的废墨粉T不会保留,但会如由图18B示出的黑体箭头指示的那样扩散。在这种情况下,由废墨粉T施加以一起推动废墨粉检测单元54Z的柔性片56Z和推动元件41的力可能是不够的。进ー步地,參考图17,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废墨粉储存器31-1的凹槽31d用作接合图像形成装置I的装置框架100的接合凹槽并确定废墨粉储存器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位置。更具体地,除了光传感器57,图像形成装置I的装置框架100还包括定位突起110(定位元件),其被放置面对深度方向Dl上废墨粉储存器31-1的远侧的边缘面。结合将废墨粉容器30-1安装入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定位突起110接合形成在废墨粉容器30-1中的凹槽31d。因此,确定废墨粉储存器31-1相对于装置主体的位置。这样,限定凹槽31d的内壁31dl、31d2和31d3用作分隔物,所述凹槽31d从废墨粉储存器31_1的外壁凹陷。当分隔物(凹槽31d)也用作接合部时,可有效使用废墨粉储存器31-1内的有限空间。可选地,分隔物和接合部可为单独的元件。在这样的构造中,类似地,废墨粉检测单元54的检测准确性可以是高的。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具有相似的构造并可达到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通过该构造,废墨粉可被包含在整个大容积废墨粉容器30中,并且能够可靠地识别废墨粉容器30是否充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単元的各个部件(即,感光滚筒11、充电辊12、显影设备13和清洁单元15)被放置在共同的単元箱中,作为处理盒10,以使图像形成単元紧凑并便于维修工作。相比之下,废墨粉容器30可被并入处理盒10。然而,可选地,不是所有而是这些部件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被放置在共同的単元箱中作为处理盒10。注意,没有必要联合感光滚筒11、充电辊12、显影设备13和清洁单元15作为单个単元,并且可被安装到装置主体中,以进行分别更换。在这样的构造中,也可获得相似的效果。
另外,尽管以上描述涉及包括使用两组分显影剂的两组分显影设备13的图像形成装置,但上述实施方式的特征可适于包括使用一组分显影剂的ー组分显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注意,用于本说明书的术语“处理盒”指一体単元,其包括图像承载体和以下至少一个充电单元、显影设备和清洁单元,它们放置在共同単元箱中,并且被设计成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中。进ー步地,尽管以上描述涉及以下构造其中五个入ロ 32alY、32alM、32alC、32alBK和32alT形成在废墨粉入口部32中,但废墨粉入ロ的数量不限于五个。在这种构造 中,也可获得相似的效果。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不限于上述那些。根据以上教导,很多另外的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将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除了具体地在本文描述的以外,还可以其他方式实施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
权利要求
1.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废墨粉容器,包括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废墨粉储存器,用于包含从图像承载体上去除的废墨粉; 提供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上方的入口部,其中形成至少一个废墨粉入口,以接收流动至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的废墨粉; 提供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中的第一传送元件,以在深度方向上运送积累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中的废墨粉,随着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中废墨粉的量增加,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可向上移动; 提供在所述入口部中的第二传送元件,以在垂直于所述深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运送所述废墨粉,所述第二传送元件包括驱动传输器,以便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向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传输驱动力;和 废墨粉检测单元,以通过检测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向上移动,检测所述废墨粉容器中废墨粉的量是否达到预定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入口部在所述深度方向上被放置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的近端部分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元件包括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和绕所述旋转轴形成的螺旋桨片, 所述驱动传输器包括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提供至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所述旋转轴的末端部分的凸轮, 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废墨粉储存器内的平面网格部分和与所述平面网格部分的近端部分相连接并悬挂在提供至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所述旋转轴的第一凸轮上的臂, 当所述第二传送元件旋转时,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平面网格部分相对于所述深度方向改变位置和倾斜度,经由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臂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凸轮接收驱动力,并且 所述废墨粉检测单元在所述深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平面网格部分的远端部分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所述平面网格部分包括在所述深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远端部分并面对所述废墨粉检测单元的非网格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废墨粉储存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所述平面网格部分和所述废墨粉检测单元之间的平面元件,并且 当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向上移动时,所述平面元件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的上部中形成开口,并且 所述废墨粉检测单元包括 柔性片元件,以覆盖形成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的上部中的所述开口,并且当由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直接或间接推动时变形; 放置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外部的可动元件,以便从外部接触所述柔性片元件,当经由所述柔性片元件由所述第一传送元件推动时,所述可动元件可移动;和检测器,以检测所述可动元件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废墨粉检测单元的可动元件在低于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的上端的预定范围内可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废墨粉储存器进一步包括接合部,以确定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位置,所述接合部在所述深度方向上位于远端部分,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末端部分,并且 所述废墨粉检测单元被放置邻近所述接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所述废墨粉储存器进一步包括分隔物,以部分隔开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的内部,并且 所述分隔物邻近所述废墨粉检测单元,并在垂直方向以及所述深度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墨粉容器,其中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中形成接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接合凹槽,以确定所述废墨粉容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位置, 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内部形成的所述分隔物由限定所述接合凹槽的内壁构成。
11.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以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墨粉图像; 清洁单元,以当在所述墨粉图像从图像承载体上转印后,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去除未转印的墨粉作为废墨粉;和 废墨粉容器,用于容纳从所述清洁单元排出的所述废墨粉,所述废墨粉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中, 所述废墨粉容器包括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废墨粉储存器; 提供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上方的入口部,其中形成至少一个废墨粉入口,以接收流动至所述废墨粉储存器的废墨粉; 提供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中的第一传送元件,以在所述深度方向上运送积累在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中的废墨粉,当所述废墨粉储存器中废墨粉的量增加时,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可向上移动; 提供在所述入口部中的第二传送元件,以便在垂直于所述深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运送所述废墨粉,所述第二传送元件包括驱动传输器,以便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向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传输驱动力;和 废墨粉检测单元,以便通过检测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向上移动,检测所述废墨粉容器中废墨粉的量是否到达预定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名称是废墨粉容器和包括废墨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废墨粉容器包括在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废墨粉储存器;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上方的入口部,其中形成至少一个废墨粉入口;提供在废墨粉储存器中的第一传送元件,以便在深度方向上运送废墨粉,当废墨粉储存器中废墨粉的量增加时第一传送元件可向上移动;提供在入口部中的第二传送元件,以便在宽度方向上运送废墨粉,并且第二传送元件包括驱动传输器,以便从第二传送元件向第一传送元件传输驱动力;以及废墨粉检测单元,其通过检测第一传送元件的向上移动,检测废墨粉容器中废墨粉的量是否达到预定量。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681414SQ20121007085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上西裕之, 冈本伦哉, 唐泽信哉, 岩崎琢磨, 畔柳雄太, 雨宫贤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