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29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支承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多个盒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该支承件上。
背景技术
在采用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工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采用这样一种系统,其中,电子照相感光件、作用于该电子照相感光件的处理单元和储存显影剂于其内的显影剂存储部中的至少一者被形成为盒,并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依据此盒系统,用户能够执行装置的维护而无需求助维修人员。结果,显著提高装置的操作便利性和操作效率。 因而,此盒系统已用在许多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关于此盒的可拆卸构造,已知这样一种系统,其中,承载在托盘上的盒被抽出以便装卸该盒(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6-184901和美国专利No. 2005147432)。

发明内容
然而,在具有可安装多个盒的抽屉或托盘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由于收容于特定盒内的特定显影剂的消耗量大等原因而仅使该特定盒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可能不得不增大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或者出现空间的浪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支承件且可抑制或减少空间浪费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不同尺寸的多个盒可安装在该支承件上且该支承件可被抽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本体机架;以及支承件,能在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本体机架内侧的内部位置与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本体机架外侧的外部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供第一盒和第二盒能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盒沿所述支承件从所述内部位置被抽出至所述外部位置的抽出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最下游侧,所述第二盒沿所述抽出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盒的上游侧,在所述第一盒和所述第二盒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盒具有在相对于所述抽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比所述第二盒更突出的突出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本体机架;以及托盘,能在支承件位于本体机架内侧的内部位置与该支承件位于本体机架外侧的外部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供第一盒和第二盒能拆卸地安装于其上的安装部;其中,第一盒沿支承件从内部位置被抽出至外部位置的抽出方向安装在安装部的最下游侧,第二盒沿抽出方向安装在第一盒的上游侧,且第一盒大于第二盒。自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更显而易见。


图I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其中,门被打开以便抽出托盘。图6是表示在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处理盒的装卸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其中,门关闭且托盘保持件和托盘位于内部。图8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其中,门打开且保持托盘于其内的托盘保持件被抽出。图9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其中,托盘被从托盘保持件中抽出。图10是沿图I所示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J-J线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I所示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K-K线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透视图,其中,安装有处理盒的托盘被抽出。图1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的所有图中,相同的符号被赋予相同或相应的部件或元件。(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首先,说明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此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设置成一列或一行的多个处理盒50 (50y, 50m, 50c, 50k)的串行式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在图I和图2中表示了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以下称为装置本体)100,处理盒50 (以下简称为“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该装置本体100上。这里,作为第一盒的盒50k具有用于存储作为第一显影剂的黑色(kT)调色剂T的第一显影剂存储部。另外,作为第二盒的其它盒50y,50m,50c分别具有用于存储作为第二显影剂的黄色(yT)、品红色(mT)和青色(cT)调色剂T的第二显影剂存储部。如图I所示,在作为本体机架的装置本体100内,利用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器10基于图像信号分别向作为图像承载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30 (以下简称为感光鼓)的表面上照射激光束11。结果,与各色对应的静电潜像分别形成在各感光鼓30 (30y,30m,30c,30k)上。这些静电潜像分别经由各显影辊42显影,以分别在感光鼓30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形式的显影剂图像。通过向转印棍18y, 18m, 18c, 18k施加电压,形成在各感光鼓30上的各色调色剂图像沿着作为支承件的托盘13被抽出的抽出方向顺次转印到呈中间转印带19形式的转印单元(中间转印件)的转印面上。结果,各色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9上彼此叠加或重叠。随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9上的调色剂图像在托盘13的抽出方向(沿图6中箭头D2的方向)、在中间转印带19的最上游侧经由转印辊3转印到利用呈输送辊I形式的输送单元承载的记录介质P上。随后,记录介质P被传送至呈定影设备6形式的定影单元,该定影设备6由驱动辊和其内具有加热器的定影辊组成。这里注意,定影设备6沿托盘13的抽出方向设在该托盘13上游的位置。然后,定影设备6给调色剂图像已转印于其上的记录介质P加热和加压,借此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P上。其后,调色剂图像定影于其上的记录介质P经由一对排出辊7排出到呈排出托盘9形式的排出单元上。(处理盒的总体构造) 接着,将说明依据本实施例的盒50 (50y,50m,50c,50k)。依据本实施例的盒表示在图3和图4中。另外,当相对于装置本体100装卸盒50时该盒50的状态分别表示在图5和图6中。本实施例中,处理盒将被描述为一种形式的盒。在此,处理盒是这样一种盒,其中,充电单元、显影单元、电子照相感光件等一体形成单个单元,且按照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此盒的方式来构造此盒。如图3所示,不同颜色的调色剂yT,mT,cT,kT分别存储在盒50y,50m, 50c, 50k内。另外,除了存储于盒50k内的调色剂的种类和其调色剂存储部(显影剂存储部)的大小以外,盒50k具有与其它盒50y,50m, 50c相同的构造。因此,在以下说明中,将利用其它盒50y,50m, 50c来说明此盒50k的内部构造。这里注意,随后将说明黑色盒50k与其它盒的不同点。盒50各自具有感光鼓30和呈作用于对应感光鼓30的处理单元形式的显影剂图像形成单元。这里注意,处理单元指充电单元32、显影辊42、调色剂存储部49、清洁单元33、废调色剂存储部35等。充电单元32用于分别给对应感光鼓30充电。显影辊42用于对分别形成在对应感光鼓30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作为显影剂存储部的调色剂存储部49分别收容用于显影潜像的调色剂T。清洁单元33用作清除分别残留在对应感光鼓30的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除去单元。废调色剂存储部35用于分别收容并存储对应的残留调色剂。各盒50具有第一单元31和第二单元41。(第一单元的构造)现在,将说明第一单元31。如图3所示,第一单元31具有感光鼓30、充电单元32、清洁单元33、鼓机架34和废调色剂存储部35。如图4所示,感光鼓30的一个纵向端部由盖件36可转动地支承(此布置类似于显影辊42的情况)。另一方面,感光鼓30的另一纵向端部由盖件37可转动地支承。这些盖件36,37在鼓机架34的相对纵向端部处固定在该鼓机架34上。另外,用于传递驱动力给感光鼓30的I禹合件30a设在该感光鼓30的一个纵向端部处。此耦合件30a在盒50安装到装置本体100上时与第一本体接合件105啮合,如图6所示。驱动力从安装在装置本体100上的驱动电机(未表示)传递给耦合件30a,从而驱使感光鼓30绕箭头u所示的方向转动,如图I和图3所示。另外,充电单元32按照在其与感光鼓30接触时被驱使随着该感光鼓30的转动一起转动的方式由鼓机架34支承。清洁单元33按照使其以预定压力抵接感光鼓30的周表面的方式由鼓机架34支承。(第二单元的构造)接着,将说明第二单元41。如图3所示,第二单元41具有显影辊42、显影刮刀43和显影机架体48。显影机架体48具有用于存储被供应给显影辊42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存储部49和用于限制该显影辊42的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层厚的显影刮刀43。另外,如图4所示,为驱使显影辊42转动,受装置本体100驱动的接合件67设在该显影辊42的一端处。这里注意,调色剂存储部49相当于显影剂存储部(即,在盒50k的情况下相当于第一显影剂 存储部,以及在其它盒50y,50m,50c的情况下相当于第二显影剂存储部)。(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抽出)接着,说明呈盒托盘13 (以下简称为“托盘”)形式的抽出件。托盘13可相对于装置本体100朝向一个方向Dl (推入方向)和另一方向D2 (抽出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也就是说,托盘13按照其可被抽出和推入的方式设置。托盘13可基本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另外,托盘13可在装置本体100内的图像形成位置(参见图I和2)、在装置本体100内部与中间转印带19分离的内部隔开位置(参见图5)、以及从连接或安装在装置本体100上的位置抽出的抽出位置(外部位置)(参见图6)之间移动。特别的,本实施例中,上述图像形成位置、上述内部隔开位置和这两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通常被称为推入位置(内部位置)。这里注意,托盘13具有安装部13a,多个盒50 (50y, 50m, 50c,50k)安装或连接在该安装部13a上(参见图6)。各盒50在托盘13位于抽出位置的状态下沿着箭头C的方向可拆卸地装配或连接到安装部13a上,如图6所示。按照这种方式,托盘13用于支承各盒50。使(推动)位于安装部13a内的各盒50与托盘13 —起进入装置本体100。此时,如图5所示,盒50在设于其下方的呈中间转印带19形式的转印件与感光鼓30保持相互隔开预定距离F的状态下移动。也就是说,盒50沿着与中间转印带19的转印表面平行的方向移动。结果,托盘13移动直至内部隔开位置(推入位置)。随后,当门12关闭时,盒50相对于装置本体100被定位。也就是说,托盘13移动直至图像形成位置(推入位置)。由此,与盒50相互独立或分离地各自装配或连接到装置本体100内侧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用户操作性。以下将说明托盘13的操作。以下说明中,为了容易且清楚地理解托盘13的操作,将省略对盒的说明和图示。托盘13的操作表示在图7、图8和图9中。托盘13按照其可相对于托盘保持件14抽出的方式由该托盘保持件14支承。此托盘保持件14与作为开闭部件的门12的动作相关联地操作。门12与装置本体100连接以绕转轴12a转动。门12被构造成其可在如图7所示的封闭开口 80的关闭位置与如图8所示的开放开口 80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接着,将说明把装配在装置本体100上的盒取出的情况。首先,使门12从关闭位置转动至打开位置。依据门12的转动,形成在该门12上的啮合部15移动以绕转轴12a朝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结果,如图8所示,使啮合部15在形成于托盘保持件14内的长孔14c中从该长孔14c的下端14c2移动至其上端14cl。依据啮合部15的移动,托盘保持件14被迫朝向离开中间转印带19的方向(即,图8中箭头yl的方向)移动,且如图9所示,在此状态下,托盘保持件14经过开口 80沿此图中箭头D2的方向移动,从而被抽出到装置本体100的外部。此时状态的透视图表示在图12中。现在,将说明把盒50装配或连接到装置本体100上的情况。如图9所示,在门12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使托盘13沿箭头Dl的方向移动经过开口 80,借此其被推(移)入装置本体100内。其后,使门12转动至关闭位置,如图7所示。依据门12的转动,形成在该门12上的啮合部15移动以绕转轴12a朝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如图7所示,使啮合部15在形成于托盘保持件14内的长孔14c中从该长孔14c的上端14cl移动至其下端14c2。依据此移动,啮合部15朝向着中间转印带19的方向(即,朝图7中箭头y2的方向)移动托 盘保持件14。按照这种方式,盒50被相对于装置本体100适当定位。(处理盒相对于装置本体的安装)接着,将说明把盒50 (50y, 50m, 50c, 50k)安装到装置本体100上的操作。如图6所示,盒50沿着箭头C的方向装配或安装到已被抽出至其抽出位置的托盘13 (更具体的,其安装部13a)上。然后,通过沿箭头Dl的方向移动托盘13,使盒50经过开口 80进入装置本体100。本实施例中,使盒50沿着基本垂直于感光鼓30 (显影棍42)的轴线方向的方向移入装置本体100。这里,如图I所示,黑色盒50k沿托盘13的抽出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部13a的最下游侧。然后,其它盒50y,50m,50c在盒50k上游的位置也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部13a上。与分别位于盒50y, 50m, 50c内的显影机架体48的上表面部48ay, 48am, 48ac相比,此盒50k内的显影机架体48的上表面部48ak离激光扫描器10的间隔或距离较窄。也就是说,盒50k被构造成较之其它盒50y, 50m, 50c,使该盒50k在离开中间转印带19的方向(即,在基本垂直于托盘13的抽出方向的方向)上离激光扫描器10的距离最窄。盒50k的调色剂存储部49变得比其它盒50y,50m,50c的各调色剂存储部49大。由此,用于存储黑色调色剂且呈盒50k形式的第一盒具有比除此以外的第二盒50y,50m, 50c (收容除黑色调色剂以外的调色剂)大的调色剂容量。这里注意,作为使黑色调色剂的容量大于其它颜色调色剂的容量的方法,可以采用沿图I中的左右方向(抽出方向)增大显影机架体48中黑色调色剂存储部的宽度的另一方法。然而,依据本实施例,与沿抽出方向增大黑色调色剂存储部的宽度的方法相比,感光鼓30k与感光鼓30c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可以减小装置本体100的大小或尺寸。另外,依据本实施例,与沿抽出方向增大黑色调色剂存储部的宽度的方法相比,多色图像之间的颜色移位(套色移位或偏差)减小,从而可以获得高图像质量。这是因为多个感光鼓30之间的间隔相等。类似的,与分别位于盒50y, 50m, 50c内的鼓机架34的上表面部34ay, 34am, 34ac相比,此盒50k内的鼓机架34的上表面部34ak离激光扫描器10的间隔或距离较窄。结果,可应对由于黑色调色剂容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废调色剂量的增加。也就是说,在盒50k的废调色剂存储部35内,同样,按照与对应调色剂存储部的容量增加相类似的方式,试图增加该废调色剂存储部35的容量。在此情况下,为了在使彼此相邻感光鼓30之间的距离彼此相等的同时防止装置本体100大型化,采用不沿图I中的水平方向增大废调色剂存储部35尺寸的构造。另外,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型,可使盒50k的显影机架体与其它盒50y,50m,50c的显影机架体彼此在形状上不同,但可使盒50k的鼓机架34与其它盒50y,50m,50c的鼓机架34具有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可使上表面部34ak的高度等于上表面部34ay,34am,34ac的高度。采用此变型,可以减少鼓机架34总体的成本,同时实现除了上述废调色剂量增加以外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与其它盒50y,50m, 50c相比,盒50k具有朝与抽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50kl。更具体的,与其它盒50y,50m, 50c相比,盒50k具有朝相对于抽出方向和显影辊42的轴线方向两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50kl。突出部50kl构成盒50k的调色剂存储部49的一部分。结果,黑色盒50k的使用寿命能够延长,以降低其更换频率。另外,采用此构造,可以有效地利用沿抽出方向位于突出部50kl上游的空间,从而能够提高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空间效率。另外,突出部50kl可被形成为朝显影辊42的轴线方向突出,但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50kl被构造成使其仅朝相对于抽出方向和显影棍42的轴线方 向两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突出。采用此构造,与突出部被形成为朝显影辊42的轴线方向突出的情况相比,可使托盘13周边的构造更简单。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沿抽出方向增大盒50k的尺寸的构造相比,可减小用于抽出盒13的距离。因此,依据本实施例,使用性提高。另外,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色剂容量大且重量大的黑色盒50k沿抽出方向安装在安装部13a的最下游(外)侧。结果,在用新盒更换黑色盒50k的情况下,该盒50k在抽出托盘13时最先暴露在外。因此,不需要从装置本体100抽出托盘13至所有盒都露出的全色更换位置,如图6所示。也就是说,托盘13仅需要被抽出至用新盒仅更换黑色盒50k的位置,从而变得易于更换需要以相对较高的频率更换的黑色盒50k。(气流限制板)为利用激光扫描器10与盒50y, 50m, 50c的上表面部48ay, 48am, 48ac之间的间隙以防止装置本体100内(即,本体机架内)升温,作为用于限制气流的限制单元的气流限制板60固定在装置本体100内。这里注意,作为限制单元的气流限制板60可称为固定设在装置本体100 (本体机架)内部的固定件。这里,气流限制板60被构造成使得当沿抽出方向看时其至少部分与突出部50kl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以下,将详细说明此气流限制板60。图10表示沿图I中线J-J的剖视图,且图11表示沿图I中线K-K的剖视图。首先,作为使装置本体100内升温的因素,存在定影设备6、激光扫描器10、盒50内的显影辊42和感光鼓30的转动等。当装置本体100内的温度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到达预定温度或其以上时,盒50内的调色剂固着。另外,由于其内产生的热量,导致装置本体100内的激光扫描器10的安装部和盒定位部的移位。由于此移位,变得难以在记录材料或介质上准确地形成图像。因此,风扇70设在装置本体100内以阻止其内升温。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把单个风扇70设在定影设备6、激光扫描器10和盒50这些升温因素之间的构造,借此利用最少可能数量的风扇高效地冷却这些部件。此风扇70转动以向装置本体100内送风。结果,如图12所示,当从托盘13的抽出方向看时,外部空气从设在装置本体100的右侧壁上的换气口 IOOa引入该装置本体100。如图10所示,利用风扇70送入装置本体100内的外部空气经过用于冷却定影设备6的风路或通路al,以便在风路al-Ι内冷却该定影设备6。另外,外部空气还经过用于使黄色盒50y和激光扫描器10隔热的风路a2,以便在风路a2_l内冷却该黄色盒50y。另夕卜,分流的外部空气a3的一部分经过用于使品红色盒50m和激光扫描器10隔热的风路a4,以便在风路a4-l内冷却该品红色盒50m。另外,夕卜部空气a5分流成用于冷却青色盒50c并使该青色盒50c和激光扫描器10隔热的两风路a6,a7,以使它们流入两风路a6_l,a7_l。随后,由此形成的外部空气的气流被从装置本体100的右侧表面IOOb送向其左侧表面100c,如图10和图12所示,从而分别冷却定影设备6、盒50和激光扫描器10,且同时使该盒50和激光扫描器10隔热。这里,气流限制板60具有多个分别设在激光扫描器10与盒50y,50m, 50c的上表面部48ay,48am,48ac之间的间隙内的限制板件60b。换句话说,若沿与抽出方向相垂直的 方向看,气流限制板60的至少一部分与盒50y,50m,50c的至少部分重叠。如图10和图11所示,限制板件60b被设置成从装置本体100的右侧表面IOOb朝向其左侧表面IOOc延伸。结果,利用风扇70送入装置本体100内部的外部空气被迫使从装置本体100的右侧表面IOOb流向其左侧表面100c。通过在相当靠近盒50y,50m,50c的上表面部48ay, 48am, 48ac的位置设置这些限制板件60b,能够高效地执行冷却。也就是说,使由盒50y,50m, 50c和限制板件60b限定的风路在更封闭的空间内,从而可以抑制从装置本体100的右侧表面IOOb流向其左侧表面IOOc的气体流动(气流)的扩散。另外,因为气流能够无阻碍地平稳流动,所以也可以高效地执行冷却。这里注意,气流限制板60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孔60a,以允许从激光扫描器10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装卸盒时,该盒伴随托盘13的向上移动而朝装置本体100的yl方向移动距离F,如图5所示。因此,有必要使限制板件60b与盒50y,50m,50c的显影机架体48的上表面部48ay,48am,48ac之间的间隙在图I所示的图像形成状态下等于或大于图5所示的预定距离F。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具有最大影响的热源的定影设备6设在托盘13的沿抽出方向的最上游侧,从而能够确保该定影设备6与黑色盒50k之间的较大距离。由此,气流限制板60不设在黑色盒50k与激光扫描器10之间。尽管在前述说明中,已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将本发明变换为多种形式。例如,上述实施例中举出的数值仅仅是一些例子,可根据需要采用与上述不同的数值。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已对气流限制板60被形成为独立于激光扫描器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即便它们相互形成一体,也能够获得类似的有益效果。另外,可将激光扫描器10的一部分设置成固定件以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流限制板60 (参见图13)。也就是说,图13中表示了采用这样一种构造的情况,其中,激光扫描器10具有向下突出部,该向下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成与突出部50kl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如沿抽出方向看到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第二盒,但也可仅采用单个第二盒。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具体例包括电子照相式复印机、电子照相式打印机(例如,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已对盒包括处理盒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具有电子照相感光件、处理单元和显影剂存储部等中的至少部分的盒。也就是说,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除本实施例的处理盒以外的盒。例如,具有其内存储显影剂的显影剂存储部的显影剂盒、仅以本实施例的第二单元41作为盒的显影盒。另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仅以本实施例的第一单元31作为盒的清洁剂盒、或者应用于具有带电单元的带电盒等。尽管已参照示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 开的示范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与最宽解释一致,以涵盖所有变型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本体机架; 曝光单元; 可旋转带;以及 支承件,该支承件能在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本体机架内侧的内部位置与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本体机架外侧的外部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安装部,第一盒和第二盒能拆卸地安装于该安装部上; 其中,所述第一盒沿所述支承件从所述内部位置被抽出至所述外部位置的抽出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最下游侧,所述第二盒沿所述抽出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盒的上游侧,所述第一盒比所述第二盒大; 其中,在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内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曝光单元与所述可旋转带之间。
全文摘要
在能在其上安装有多个不同尺寸盒的托盘可被抽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出现空间的浪费。多个处理盒(50y,50m,50c,50k)中尺寸为最大的盒(50k)可拆卸地设置在当盒托盘(13)被抽出时最先露出的位置。具有最大容量的显影剂存储部存储黑色显影剂。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2830601SQ2012103336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0日
发明者沼上敦, 都筑正知, 垣谷昌基, 吉村明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