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29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VA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TFT-IXD的观察角度增大,画面的对比度不断降低,画面的清晰度下降。这是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随观察角度变化发生改变的结果,采用宽视角补偿膜进行补偿,可以有效降低暗态画面的漏光,在一定视角内能大幅度提高画面的对比度。补偿膜(或称为延迟膜)的补偿原理一般是将液晶在不同视角产生的相位差进行修正,让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性质得到对称性的补偿。针对不同的液晶显示模式,使用的补偿膜也不同,大尺寸液晶电视使用的补偿膜大多是针对VA显示模式,早期使用的有Konica公司的N-TAC,后来不断发展形成OPOTES公司的Zeonor,富士通的F-TAC系列,日东电工的X-plate等。 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如图I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液晶单元300和光学补偿结构,该光学补偿结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VA液晶单兀300两侧的正面侧偏振片100和背面侧偏振片200。其中,正面侧偏振片设置100在VA液晶单元300的出光方向(此处定义出光方向为背光源400指向观测者500的方向)一侧,包括正面侧偏振单元110和设置在正面侧偏振单元110与VA液晶单元300之间的第二正面侧TAC膜120。背面侧偏振片200包括背面侧偏振单兀220和设置在背面侧偏振单元220与VA液晶单元300之间的背面侧双轴(Biaxial)膜210,该背面侧双轴补偿膜210兼具延迟膜和保护膜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将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液晶电视)的可视角度(view angle)称为视角范围,包括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两个指标,水平可视角度表示以液晶单元的垂直法线为准,在垂直于法线左或右方一定角度的位置上仍然能够正常的看见显示图像,这个角度范围就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水平可视角度。同理如果以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为准,上下的可视角度就称为垂直可视角度。在本申请中为了描述方便,使用VA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300a作为参照来标定方向。在现有的光学补偿结构中,正面侧偏振单元110的吸收轴IlOa与水平法线300a平行,第二正面侧TAC膜120的慢轴120a与水平法线300a垂直;背正面侧偏振单元220的吸收轴220a与水平法线300a垂直,背面侧双轴补偿膜210的慢轴210a与水平法线300a垂直。上述光学补偿结构包括一层双轴补偿膜(背面侧双轴补偿膜210),因此通常也称之为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图2示出了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暗态漏光分布图,从图2可以看出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全视角暗态漏光分布,可知在phi=20° -40°,phi=140° -160°,phi=200° -220°,phi=310° -330°漏光严重,即接近水平位置的视角暗态漏光严重。然而,观众与液晶显示装置的相对位置决定了接近水平的视角更容易被观众看到,所以水平视角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对观看效果的影响最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是用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来替换上述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仍如图I所示,在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中,采用双轴补偿膜替换原有的第二正面侧TAC膜120,使得正面侧偏振片100和背面侧偏振片200均为带双轴延迟膜的偏振片。图3示出了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暗态漏光分布图,从图3可以看出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全视角暗态漏光分布,可知在phi=30° -60°,phi=120° -150°,phi=210° -240°,phi=300° -330°漏光较为严重,这些暗态漏光严重的视角介于水平与垂直视角之间。通常水平视角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对观看效果的影响最大,而大视角(接近垂直视角)因为不容易被看到,对观众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可以提高观看效果。另外,图4和5分别示出了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和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全视角对比度分布图,从图4和5可以看出,图5中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在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较之图4中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在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然而,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虽然提高了显示效果,但是采用双层双轴补偿膜将提高显示装置的成本,使得由此制备的显示装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在水平视角附近对比度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VA液晶显示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VA液晶显示单元两侧的正面侧偏振片和背面侧偏振片;其中,所述VA液晶显示单元在波长550nm处的光程差Λ nd为305. 8nm至324. 3nm ;所述正面侧偏振片设置在所述VA液晶单元的出光方向一侧;所述正面侧偏振片和所述背面侧偏振片中的一个包括双轴补偿膜,所述双轴补偿膜在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Ro为50. 4 78nm,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_b为 168 260nm。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正面侧偏振片包括正面侧偏振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所述双轴补偿膜;所述背面侧偏振片包括背面侧偏振单元和设置在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一背面侧TAC膜。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背面侧TAC膜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的最小值Yl和最大值Y2分别通过以下公式限定Yl=O. 0041XRth-b2-2. 6179 X Rth-b+408. 46, Y2=-0. 0009 X Rth_b2-0. 5472 X Rth-b+244. 95。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一正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与所述双轴补偿膜之间的正面侧PVA膜;其中,所述正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的慢轴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平行;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VA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平行。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二背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与所述第一背面侧TAC膜之间的背面侧PVA膜;其中,所述背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正面侧PVA膜的吸收轴垂直;所述背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第一背面侧TAC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的慢轴与所述第一背面侧TAC膜的慢轴平行;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VA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垂直。 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正面侧偏振片包括正面侧偏振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二正面侧TAC膜;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VA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垂直;所述背面侧偏振片包括背面侧偏振单元和设置在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所述双轴补偿膜;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水平法线平行。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的最小值Yl和最大值Y2分别通过以下公式限定Yl=O. 0041XRth-b2-2. 6179 X Rth-b+408. 46, Y2=-0. 0009 X Rth_b2-0. 5472 X Rth-b+244. 95。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一正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与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之间的正面侧PVA膜;其中,所述正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的慢轴与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的慢轴平行。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二背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与所述双轴补偿膜之间的背面侧PVA膜;其中,所述背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平行。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述VA液晶单元是多象限的液晶单元。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双轴补偿膜合适的延迟值,较之现有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漏光量明显降低,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图2示出了描绘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暗态漏光分布的等亮度轮廓图;图3示出了描绘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暗态漏光分布的等亮度轮廓图;图4示出了描绘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全视角的等对比度轮廓图;图5示出了描述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全视角的等对比度轮廓图;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示例的正面侧偏振片400的爆炸图8不出了图6中不例的背面侧偏振片500的爆炸图;图9示出了描绘图6中显示装置的暗态漏光分布的等亮度轮廓图;图10示出了图6中显示装置的漏光量随延迟值的变化曲线;图11示出了图6中显示装置的漏光量随延迟值的变化曲线;图12示出了描绘图6中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迟值后的暗态漏光分布的等亮度轮廓图;图13示出了描绘图6中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迟值后的全视角的等对比度轮廓图;图1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示例的正面侧偏振片100的爆炸图;图16示出了图14中示例的背面侧偏振片200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本申请中用到了术语“背面侧”和“正面侧”,其是为了描述方便所采用的方位名词,其中所述的“背面侧”指的是位于液晶单元和背光源之间,“正面侧”指的是位于液晶单元和观测者之间,或者是液晶单元相对背光源的另一侧。另外,此处定义出光方向为背光源指向观测者的方向。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采用的各个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方便,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VA液晶显示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VA液晶显示单元两侧的正面侧偏振片和背面侧偏振片。其中,VA液晶显示单元在波长550nm处的光程差Λ nd为305. 8nm至324. 3nm ;正面侧偏振片设置在VA液晶单元的出光方向一侧;正面侧偏振片和背面侧偏振片中的一个包括双轴补偿膜,双轴补偿膜在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Ro为50. 4 78nm,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_b为168 260nm。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设置在VA液晶单兀300两侧的正面侧偏振片400和背面侧偏振片500。其中,正面侧偏振片400设置在VA液晶单元300的出光方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一侧,包括正面侧偏振单元410和设置在正面侧偏振单元410与VA液晶单元300之间的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背面侧偏振片500包括背面侧偏振单兀520和设置在背面侧偏振单兀520与VA液晶单兀300之间的第一背面侧TAC膜510。其中,正面侧偏振单元410的吸收轴410a与水平法线300a平行;背正面侧偏振单元520的吸收轴520a与水平法线300a垂直。优选地,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慢轴与正面侧偏振单元410的吸收轴垂直;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慢轴与背面侧偏振单元520的吸收轴垂直。具体而言,图7不出了图6中不例的正面侧偏振片400的爆炸图,该正面侧偏振片400的正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一正面侧TAC膜411和设置在第一正面侧TAC膜411与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之间的正面侧PVA膜412 ;其中,第一正面侧TAC膜411的慢轴411a与正面侧PVA膜412的吸收轴412a垂直,并且,第一正面侧TAC膜411的慢轴411a与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慢轴420a平行。图8不出了图6中不例的背面侧偏振片500的爆炸图,该背面侧偏振单兀520包括第二背面侧TAC膜522和设置在第二背面侧TAC膜522与第一背面侧TAC膜510之间的背面侧PVA膜521。其中,背面侧PVA膜521的吸收轴521a与正面侧PVA膜412的吸收轴412a垂直,第二背面侧TAC膜522的慢轴522a与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慢轴510a平行,且与背面侧PVA膜521的吸收轴521a垂直。从以上可以看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现有的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相比,只需要采用一层双轴补偿膜420 ;与现有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相比,所采用的双轴补偿膜420设置在正面侧偏振单元与液晶单元之间,而不再设置在液晶单元与背面侧偏振单元之间。图9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显示装置的暗态漏光分布图,从图9可以看出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全视角暗态漏光分布,可知在phi=50° -70°,Phi=IlO0 -130。,phi=230° -250。,phi=290° -310。漏光严重。相比于图 2 中现有技术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暗态漏光分布图,暗态漏光严重的区域已经接近上下垂直 视角,而接近水平视角的暗态漏光明显降低,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与此同时,因为只需要一层双轴补偿膜420,因此成本并没有提高。下面将以该实施例为例,描述显示装置中各光学膜片的延迟。在显示装置中,为了保证漏光集中在上下垂直视角附近,并且漏光量和漏光范围要尽量小,进一步调节双轴补偿膜420的延迟值,或者进一步同时调节双轴补偿膜420和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延迟值。在模拟的过程中,显示装置以图6-8中的结构为例,但是应当知晓的是,该结构仅用作举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通过模拟证实,由此获得的延迟值同样适用于其它显示装置的对应光学膜片,例如此处所获得的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延迟值同样适用于依据本发明的其它显示装置的双轴补偿膜;VA液晶单元300的预倾角为85°到90°,但是不包括90°,在四个象限内的液晶方位角pretwist分别为45°、135°、225°以及315°,液晶单元的光程差LC And在(305. 8,342. 3)nm区间,此时对应波长550nm处;光源使用蓝光-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LED光谱,中央亮度定义为IOOnit,光源分布为朗伯(Lambert)分布。模拟结果例如如图10和11中的漏光量随延迟值的变化曲线所示,其中图10为LC Δ ND=305. 8nm,预倾角为89°时,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面内延迟Ro和厚度方向延迟Rth-b、以及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取不同值时的漏光量变化曲线;图11为LC Δ ND=342. 3nm,预倾角为89°时,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面内延迟Ro和厚度方向延迟Rth-b、以及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取不同值时的漏光量变化曲线。其中,图中的Biaxial Ro指代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面内延迟Ro,BiaxialRth指代双轴补偿膜420的厚度方向延迟Rth-b,TAC Rth指代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在模拟中,发现不同预倾角下,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和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延迟值对暗态漏光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即不同预倾角下,暗态漏光最小时对应的延迟值范围是一样的。根据模拟结果可以获得LC Λ ND在(305. 8,342. 3) nm区间,预倾角在(85° -90° )区间(不包括90° ),暗态漏光小于O. 2nit (预倾角=89°时模拟出的暗态漏光值,非实测值)时对应的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和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延迟值范围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在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Ro为50. 4 78nm,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b为168 260nm ;第一背面侧TAC膜510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的最小值Yl和最大值Y2分别通过公式(I)和(2)限定Yl=O. 0041 XRth-b2-2. 6179XRth-b+408. 46 (I)Y2=-0. 0009XRth_b2-0. 5472XRth-b+244. 95 (2)。已知的,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面内延迟Ro和厚度方向延迟Rth-b与其折射率和厚度d的关系满足公式(3)和(4)Ro= (Nx-Ny) Xd(3)Rth-b=[(Nx+Ny)/2~Nz]X d (4) 其中,Nx和Ny为正面侧双轴补偿膜420的平面内折射率,Nz为厚度折射率。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改变延迟值改变厚度d来改变延迟值;在厚度d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折射率来改变延迟值;同时改变厚度d和折射率来调节延迟值。图1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延迟值后的暗态漏光分布图,其中,LC Δ ND=315nm,预倾角为89°,双轴补偿膜的补偿值Ro为66nm,Rth-b为220nm,第一背面侧TAC膜510的补偿值Rth_t为59nm。相比于图2中现有技术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的暗态漏光分布图,改善后显示装置的暗态漏光集中在垂直视角附近,漏光范围集中在较小的视角范围内,且漏光量明显低于现有技术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造成的暗态漏光。图13示出了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显示装置(图12中同样的显示装置)的全视角对比度分布图,与图4相比,该显示装置在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较之图4中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在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闻。图1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VA液晶单元300两侧的正面侧偏振片100和背面侧偏振片200。其中,正面侧偏振片100设置在VA液晶单兀300的出光方向(此处定义出光方向为背光源400指向观测者500的方向)一侧,包括正面侧偏振单元110和设置在正面侧偏振单元110与VA液晶单元300之间的第二正面侧TAC膜120。背面侧偏振片200包括背面侧偏振单兀220和设置在背面侧偏振单兀220与VA液晶单元300之间的背面侧双轴补偿膜210。优选地,第二正面侧TAC膜120的慢轴120a与正面侧偏振单元110的吸收轴垂直;双轴补偿膜210的慢轴210a与背面侧偏振单元220的吸收轴垂直。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在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正面侧偏振单元110的吸收轴IlOa与VA液晶单元300的水平法线300a垂直;背面侧偏振单元220的吸收轴220a与水平法线300a平行。换句话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面侧偏振单元110的吸收轴IlOa以及背面侧偏振单元220的吸收轴220a均偏转了 90°。具体而言,图15不出了图14中不例的正面侧偏振片100的爆炸图,该正面侧偏振片100的正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一正面侧TAC膜111和设置在第一正面侧TAC膜111与第二正面侧TAC膜120之间的正面侧PVA膜112 ;其中,正面侧PVA膜112的吸收轴112a与水平法线300a垂直,第一正面侧TAC膜111的慢轴Illa与正面侧PVA膜112的吸收轴112a垂直,并且,第一正面侧TAC膜111的慢轴11 Ia与第二正面侧TAC膜120的慢轴120a平行。图16不出了图14中不例的背面侧偏振片200的爆炸图,该背面侧偏振单兀220包括第二背面侧TAC膜222和设置在第二背面侧TAC膜222与背面侧双轴补偿膜210之间的背面侧PVA膜221。其中,背面侧PVA膜221的吸收轴221a与水平法线300a平行,第二背面侧TAC膜222的慢轴222a与背面双轴补偿膜210的慢轴210a平行,且与背面侧PVA膜221的吸收轴221a垂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背面侧双轴补偿膜210在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Ro同样取为50. 4 78nm,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_b同样取为168 260nm ;第二正面侧TAC膜120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_t的最小值Yl和最大值Y2同样分别通过公式(I)和(2)限定Yl=O. 0041 XRth-b2-2. 6179XRth-b+408. 46 (I)Y2=-0. 0009XRth_b2-0. 5472XRth-b+244. 95 (2)。 同样经过模拟证实,在本实施例中,改善后的显示装置的暗态漏光集中在垂直视角附近,漏光范围集中在较小的视角范围内,且漏光量明显低于现有技术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造成的暗态漏光。而且该显示装置同样在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有了明显的增力口,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使用的TAC (三醋酸纤维素)膜、PVA (聚乙烯醇)膜、双轴(Biaxial)膜可采用现有的市面上可售的任意型号的产品,此处不再详细列举。从以上可以看出,通过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合适的延迟值,较之现有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漏光量明显降低,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闻。具体而言,在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正面侧偏振片中采用双轴补偿膜替代现有的正面侧TAC膜,以及在背面侧偏振片中采用TAC膜替代现有的双轴补偿膜,可以将暗态漏光严重的区域从接近水平的视角转移至接近垂直的视角,较之现有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提高了显示效果。在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将正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以及背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均偏转了 90°,可以将暗态漏光严重的区域从水平视角转移至垂直视角,较之现有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提高了显示效果。与此同时,并没有增加双轴补偿膜的层数,仅采用单层双轴补偿膜,较之现有的双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降低了成本。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VA液晶显示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VA液晶显示单元两侧的正面侧偏振片和背面侧偏振片;其中, 所述VA液晶显示单元在波长550nm处的光程差Λ nd为305. 8nm至324. 3nm ; 所述正面侧偏振片设置在所述VA液晶单兀的出光方向一侧; 所述正面侧偏振片和所述背面侧偏振片中的一个包括双轴补偿膜,所述双轴补偿膜在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Ro为50. 4 78nm,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_b为.168 260n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侧偏振片包括正面侧偏振单兀和设置在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兀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所述双轴补偿膜; 所述背面侧偏振片包括背面侧偏振单元和设置在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一背面侧TAC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面侧TAC膜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的最小值Yl和最大值Y2分别通过以下公式限定Yl=O. 0041XRth-b2 - 2. 6179XRth_b + 408.46,Y2=-0. 0009XRth-b2 - 0.5472 X Rth_b + 244.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一正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与所述双轴补偿膜之间的正面侧PVA膜;其中, 所述正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的慢轴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平行;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VA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二背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与所述第一背面侧TAC膜之间的背面侧PVA膜;其中,所述背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正面侧PVA膜的吸收轴垂直;所述背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第一背面侧TAC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的慢轴与所述第一背面侧TAC膜的慢轴平行;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VA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侧偏振片包括正面侧偏振单兀和设置在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兀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二正面侧TAC膜;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VA液晶单元的水平法线垂直; 所述背面侧偏振片包括背面侧偏振单元和设置在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与所述VA液晶单元之间的所述双轴补偿膜;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的吸收轴与所述水平法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t的最小值Yl和最大值Y2分别通过以下公式限定Yl=O. 0041XRth-b2 - 2. 6179XRth_b + 408.46,Y2=-0. 0009XRth-b2 - 0.5472 X Rth_b + 244.9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一正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与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之间的正面侧PVA膜;其中,所述正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一正面侧TAC膜的慢轴与所述第二正面侧TAC膜的慢轴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侧偏振单元包括第二背面侧TAC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与所述双轴补偿膜之间的背面侧PVA膜;其中, 所述背面侧PVA膜的吸收轴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二背面侧TAC膜与所述双轴补偿膜的慢轴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A液晶单元是多象限的液晶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VA液晶显示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VA液晶显示单元两侧的正面侧偏振片和背面侧偏振片;其中,VA液晶显示单元在波长550nm处的光程差△nd为305.8nm至324.3nm;正面侧偏振片设置在VA液晶单元的出光方向一侧;正面侧偏振片和背面侧偏振片中的一个包括双轴补偿膜,双轴补偿膜在波长550nm处的面内延迟Ro为50.4~78nm,在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延迟Rth-b为168~260nm。通过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双轴补偿膜合适的延迟值,较之现有的单层双轴补偿膜补偿结构,漏光量明显降低,接近水平视角的对比度有了明显的增加,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2854654SQ20121033431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康志聪, 海博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