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50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复印机、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除去残留在像载体上的调色剂等附着物的清洁技术。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采用感光鼓作为像载体。在采用该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带电装置让所述感光鼓的圆周面均匀带电使之具有规定电位,并且,根据图像数据,由曝光装置对所述感光鼓的圆周面照射LED光等,从而使部分电位发生光衰减(photo-induced discharge),形成对应于原稿图像的静电潜·影。并且,利用显影装置使该静电潜影显影,从而在感光鼓的圆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当纸通过感光鼓和转印构件彼此接触或彼此靠近而形成的转印部位时,在该纸上转印所述调色剂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上后,一部分调色剂有时不转印到纸上而附着并残留在感光鼓的圆周面上。附着在该感光鼓的圆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在下次形成新的图像时成为障碍,因此必需使感光鼓清洁。作为此时采用的清洁方法,例如以下方法广泛被采用,即将清洁辊或转动刷等转动构件按压在感光鼓的圆周面上,使残留调色剂移动到该转动构件上来回收的方法;将清洁刮板接触到感光鼓的圆周面上,刮掉残留调色剂的方法;以及组合这些方法的清洁方法。另一方面,在感光体采用了非晶硅感光体的情况下,在其圆周面上容易附着因带电装置的放电而产生的放电生成物。如果该放电生成物吸收水分,感光体的圆周面的电阻下降,会发生静电潜影变差的“图像流失(image deletion) ”现象。因此,这样一种清洁方法以为公知,即,在调色剂中添加微量研磨剂,并让清洁辊的圆周面上载持该调色剂,利用该调色剂来研磨附着在感光体的圆周面上的放电生成物。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133510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I)公开这样一种技术,即具有用于研磨感光鼓表面的磁刷和用于检测感光鼓表面的反射光量的光量传感器,按照所述感光鼓表面的反射光量的值,在图像形成时以外的时机启动所述磁刷。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126753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公开,即使感光鼓的圆周面上各部位的图像面积比例不同,也能够除去附着在该圆周面上的异物的技术。该技术首先在主扫描方向上将感光鼓分为六个块,并在感光鼓的转动时间达到规定时间为止,分别计数所分割的六个块上描绘的点数。并且,求各块的图像面积比例,对于求得的图像面积比例为基准值以下的块,在感光体上形成规定的调色剂消耗模式的静电潜影,并利用显影装置将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影上,然后,利用清洁装置强制清洁调色剂。在采用所述专利文献I的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测定感光鼓表面的反射光量,并按照测定值来启动磁刷。因此,例如在以下情况下,磁刷有可能在必要时不实施对感光鼓表面上的研磨动作,反而在不必要时实施对感光鼓表面上的研磨动作,即感光鼓的表层被削掉而不均匀,或者调色剂飞散使得所述光量传感器弄脏,导致该光量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降低的情况;或者,不能在感光鼓的整个轴方向上检测出所述表面反射光量的情况。此外,在采用所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以应对研磨不良、抑制清洁刷的逆转导致的刷毛倾倒或堵塞为目的,对不打印的部分也提供调色剂。因此,存在调色剂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此外,使清洁辊逆转从而提高研磨力的技术也已公知,但在使清洁辊逆转时,为了抑制调色剂的消耗量,如果在不提供调色剂的状态下使清洁辊逆转,就不能充分地进行研磨,产生图像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清洁动作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不需追加用于测定感光鼓表面的反射光量的光量传感器等传感器,从而抑制成本提高,而且,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调色剂消耗量的增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在表面上载持调色剂;带电部,使所述像载体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部,对通过所述带电部的带电动作所带电的所述像载体的表面进行基于图像数据的曝光动作,形成静电潜影;显影部,利用调色剂来使形成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指定的记录介质上;清洁辊,具有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摩擦接触的圆周面,该圆周面载持调色剂,利用该调色剂来除去附着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附着物;载体驱动部,驱动所述像载体;电力检测部,检测在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载体驱动部的消耗电力,该图像形成动作是在所述像载体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的动作;以及辊控制部,按照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采用所述结构,按照所述载体驱动部的消耗电力来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因此,不需追加另外传感器,而可以利用为判断是否要增强对附着物的除去能力以外的目的已装有的以往的结构(所述电力检测部)来进行适当的清洁动作。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控制所述像载体的驱动的载体控制部,该载体控制部调节向所述载体驱动部提供的电力,以在所述图像形成期间,将所述像载体的驱动速度设定在预先规定的基准速度。采用所述结构,如果附着物附着到像载体上,则像载体和清洁辊之间的动摩擦力变大,载体控制部为了将图像形成期间的像载体的转动速度维持在基准速度,增加向载体驱动部提供的电力。因此,当附着物附着在像载体上时,向载体驱动部提供的电力,即载体驱动部的消耗电力变大。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辊控制部转动所述清洁辊,以在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与所述像载体相接触的部位,让该清洁辊的圆周面沿着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从上向下移动,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中与所述接触的部位相反的部位从下向上捞起调色剂;当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将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高。采用所述结构,当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将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高,因此,当要增强对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可以增加由清洁辊向像载体与清洁辊相接触的部位提供的调色剂的量。由此在所述接触的部位的上方形成调色剂堆积处。这样,像载体和清洁辊隔着充分的量的调色剂来摩擦接触,能够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清洁刮板,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接触,从该表面除去附着在该表面上的调色剂;以及调色剂接收构件,在所述清洁辊的下方接收并积存由所述清洁刮板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除去的调色剂,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载持积存的调色剂中到达该清洁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
采用所述结构,设置所述调色剂接收构件,在规定位置上由该调色剂接收构件接收并积存由所述清洁刮板从所述像载体的圆周面除去的调色剂,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载持积存的调色剂中到达该清洁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因此,当实施清洁动作时,不需每次准备新的调色剂,就可以在所述图像形成期间对像载体进行清洁动作(所述除去动作)。尤其,当判断为要增强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将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在比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更高,与这样一种结构相组合的情况下,在提高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清洁辊的转动速度时,可以向清洁辊提供积存在调色剂接收构件中的调色剂,因此,伴随着清洁辊的转动速度提高,能容易地增加调色剂的提供量。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当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控制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以使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采用所述结构,当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被控制为,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由此,当要增强对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可以提高像载体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程度。结果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期间,如果所述辊控制部将所述清洁辊的转动方向设定为,在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与所述像载体相接触的部位,让该清洁辊的圆周面沿着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方向反转。由此,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驱动时间检测部,检测所述像载体的驱动时间;以及存储部,预先存储伴随着所述像载体的驱动时间变长而增加的消耗电力的增量,其中,在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消耗电力后,所述辊控制部从所述存储部中获得与所述驱动时间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像载体的驱动时间相对应的消耗电力的增量,并从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中减去所述增量,按照减去该增量后的消耗电力来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根据所述像载体的种类不同,伴随着该像载体的使用,有时其圆周面的状态会发生变化,改变所述像载体和清洁辊的摩擦接触状态(改变以固定速度转动像载体所需的转矩),其结果像载体的消耗电力也发生变化。于是,采用所述结构,从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中减去伴随着所述像
载体的驱动时间变长而增加的消耗电力的增量,从而避免根据像载体的使用程度所增加的消耗电力的增量影响到是否要增强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的判断上。并且,按照减去所述增量后的消耗电力来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因此,可以在降低像载体的使用程度的影响的状态下,适当地判断是否要增强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此外,所述结构中还可以包括打印张数计数部,计数打印张数;以及存储部,预先存储伴随着所述打印张数增加而增加的消耗电力的增量,其中,在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消耗电力后,所述辊控制部从所述存储部中获得与所述打印张数计数部计数的打印张数相对应的消耗电力的增量,并从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中减去所述增量,按照减去该增量后的消耗电力来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采用所述结构,从所述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中减去伴随着打印张数增加而增加的消耗电力的增量,从而避免因打印张数的增加(即,像载体的使用程度)而增加的消耗电力的增量影响到是否要增强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的判断上。这样,按照减去所述增量后的消耗电力来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因此,可以在降低打印张数增加(即,像载体的使用程度)的影响的状态下,适当地判断是否要增强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用于在表面上载持调色剂;带电部,使所述像载体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部,对通过所述带电部的带电动作所带电的所述像载体的表面进行基于图像数据的曝光动作,形成静电潜影影;显影部,利用调色剂来使形成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指定的记录介质上;清洁辊,具有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摩擦接触的圆周面,该圆周面载持调色剂,利用该调色剂来除去附着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附着物;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在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图像形成期间所形成的图像的打印比例,所述图像形成动作是在所述像载体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的动作,所述打印比例是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面积中附着有调色剂的面积所占的比例;以及辊控制部,按照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采用所述结构,按照所述图像的打印比例来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因此,不需安装另外传感器,而可以利用为判断是否要增强对附着物的除去能力以外的目的已经装有的以往的结构(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来进行适当的清洁动作。其中,打印比例是指,在可形成图像的面积(纸张面积)中被打印的面积所占的比例。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辊控制部转动所述清洁辊,以在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与所述像载体相接触的部位,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沿着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从上向下移动,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中与所述接触的部位相反的部位从下向上捞起调色剂;当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将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高。采用所述结构,当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将所述不形成 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高,因此,可以增加由清洁辊向像载体与清洁辊相接触的部位提供的调色剂的量,从而在所述接触的部位的上方形成调色剂堆积处。这样,像载体和清洁辊隔着充分的量的调色剂来摩擦接触,能够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清洁刮板,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接触,从该表面除去附着在该表面上的调色剂;以及调色剂接收构件,在所述清洁辊的下方接收并积存由所述清洁刮板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除去的调色剂,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载持积存的调色剂中到达该清洁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采用所述结构,设置所述调色剂接收构件,在规定位置上由该调色剂接收构件接收并积存由所述清洁刮板从所述像载体的圆周面除去的调色剂,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载持积存的调色剂中到达该清洁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因此,当实施清洁动作时,不需每次准备新的调色剂,就可以在所述图像形成期间对像载体进行清洁动作(所述除去动作)。尤其,当判断为要增强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将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在比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更高,与这样一种结构相组合的情况下,在提高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清洁辊的转动速度时,可以向清洁辊提供积存在调色剂接收构件中的调色剂,因此,伴随着清洁辊的转动速度提高,能容易地增加调色剂的提供量。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当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控制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以使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采用所述结构,当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时,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被控制为,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因此,可以提高像载体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程度。结果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
此外,所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图像形成期间,如果所述辊控制部将所述清洁辊的转动方向设定为,在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与所述像载体相接触的部位,让该清洁辊的圆周面沿着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方向反转。由此,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具有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既可防止或抑制因另外追加传感器而导致的成本增加,或者因将显影部的调色剂不用来形成图像而用来进行清洁动作所导致的调色剂的消耗量增多,又能进行适当的清洁动作。


图I是概略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清洁单元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的变化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化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的其它变化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图8是表示驱动时间和驱动电流的增量之间的关系的表。图9是本发明的其它变化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图10是表示提高清洁辊的转动速度,在清洁辊和感光鼓的接触部位的上方形成调色剂堆积处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正视图。如图I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具有作为像载体的圆柱形状的感光鼓2,该感光鼓2的圆周面(表面)由非晶硅制成。并且,在该感光鼓2的周围上,沿着感光鼓2的转动方向配置有带电器(相当于带电部)3、显影装置(相当于显影部)4、作为转印体的一个例子的转印辊(相当于转印部)5、清洁单元6以及除电器7。显影装置4中积存调色剂。调色剂具有,以粘结剂树脂(binder resin)为母粒子,在该母粒子的周围附着娃石(silica)、氧化招(alumina)、氧化错(zirconia), 二氧化钛(titania)等研磨剂的构成。此外,调色剂除了所述粘结剂树脂以外,还包含颜料、蜡、带电控制剂等,例如占调色剂构成的30%左右。此外,像载体不一定是鼓状,也可以采用带状的感光体。所述图像形成装置I的图像形成动作如下在利用带电器3让感光鼓2的表面均匀带电,使之具有规定电位之后,曝光部90基于图像数据对感光鼓2的表面照射激光9来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鼓2上形成静电潜影。然后,由显影装置4使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该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5转印到转印材料,例如薄片体P (记录纸)上。当该转印时,对感光鼓2和转印棍5之间施加转印偏压电场,以便使带电的调色剂顺畅移动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薄片体P上。此外,记录介质也包括暂时载持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体等构件。清洁单元6除去完成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之后,由除电器7消除感光鼓2上的残留电位。并且,感光鼓2重新被带电器3带电,反复上述的图像形成处理。另一方面,薄片体P被从供纸盒13中抽出,沿着输送路径14输送,到达感光鼓2和转印辊5之间。并且,在此处由转印辊5将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薄片体P上。然后,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薄片体P经由定影单元15,被排出到出纸盘16。此外,在输送路径14上比转印辊5更靠上游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对准辊17。薄片体P撞到该一对对准辊17 而暂时停止,并且,一对对准辊17与感光鼓2上的图像形成时机配合地驱动,将薄片体P输送到感光鼓2和转印辊5之间的转印夹缝部。具有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I中,在感光鼓2的上方配置转印辊5,输送路径14穿过感光鼓2和转印棍5之间。此外,在该输送路径14的下方且在感光鼓2的转动方向上比转印辊5更靠下游的位置,设置有清洁单元6。图2是表示清洁单元6的结构的放大图。清洁单元6具有清洁辊10 ;清洁刮板11,设置在所述清洁辊10的下方,即从清洁辊10看,设置在感光鼓2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位置;以及弯曲板(调色剂接收构件)12,设置在清洁辊10的附近。清洁棍10具有圆柱形状,一边让该清洁棍10的圆周面与所述感光鼓2的圆周面摩擦(接触),一边以与所述感光鼓2的转动轴O平行的转动轴Q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感光鼓2和清洁辊10大致在水平方向上邻接,并且其圆周面彼此接触。清洁辊10通过驱动电动机20 (参照图I)驱动。驱动电动机20可向正反双方向转动,清洁辊10向与该驱动电动机20的转动方向对应的方向转动。驱动电动机20的转动方向例如由后面叙述的辊控制部24 (参照图3)来切换,该辊控制部24用于切换电压施加方向。清洁辊10例如利用泡沫橡胶制成,在其圆周面上具有微小的凹凸。由于该凹凸,调色剂附着到该清洁辊10的圆周面上。在清洁辊10下方的规定位置(感光鼓2的转动方向下游位置),清洁刮板11与感光鼓2的圆周面接触,从该感光鼓2的圆周面刮掉调色剂。弯曲板12是形成积存由所述清洁刮板11刮掉的调色剂的积存空间的构件。即,弯曲板12在清洁辊10的剖面的径向外侧,即隔着清洁辊10与感光鼓2相对的位置上,具有沿着清洁辊10的圆周面弯曲的弯曲面,该弯曲面与清洁辊10的圆周面之间设有规定间隙。并且,由所述弯曲板12的弯曲面、所述清洁辊10的圆周面、感光鼓2的圆周面及清洁刮板11所包围的空间形成所述积存空间。如果感光鼓的半径例如被设定在20mm至50mm的范围内,清洁辊的半径例如被设定在IOmm至30mm的范围内,则弯曲板12和所述清洁辊10之间的相隔距离(间隔)例如被设定在Imm至5mm的范围内。较为理想的是,弯曲板12沿着清洁辊10的与感光鼓2相反一侧的圆周面,延伸到与清洁辊10和感光鼓2的接触部位(以下称为夹缝部)相等高度的位置,或比该夹缝部更高的位置,以便让积存在所述积存空间中的调色剂易于附着到清洁辊10的圆周面上。其中,所述高度是指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的高度。在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影利用从显影装置4提供来的调色剂成为调色剂图像后,清洁单元6利用清洁刮板11刮掉当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薄片体P上时没有转印到薄片体P,而在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所述积存空间积存所述被刮掉的调色剂。当积存在所述积存空间的调色剂到达清洁辊10的圆周面位置时,所述清洁辊10利用其圆周面载持该调色剂,并且,如图2中的箭头C所示,清洁辊10捞起积存在所述积存空间中的调色剂。图3是表示图I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电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除了所述的感光鼓2、带电器3、显影装置4、转印辊5、清洁单元6及除电器7之外,还包括输入操作部18和控制部21。
对于输入操作部18不做详细说明,但其具有用于输入打印张数等的数字键、用于开始打印动作等的开始键、用于停止打印动作等或取消输入操作的停止/取消键、将各种设定恢复到初始状态或标准动作状态的复位键等。控制部21例如具有执行规定的演算处理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规定的控制程序的ROM (Read Only Memory)、暂时存储数据的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等,该控制部21上连接所述的感光鼓2、带电器3、显影装置4、转印辊5、清洁单元6及除电器7。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1作为鼓控制部22 (载体控制部的一个例子)、驱动电流检测部(电力检测部的一个例子)23和辊控制部24起功能。并且,清洁装置的一个例子包括清洁单元6、驱动电流检测部23和辊控制部24。鼓控制部22用于控制感光鼓2的转动动作(驱动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利用图像形成装置I实施图像形成动作时,该鼓控制部22用于使感光鼓2向预先规定的转动方向(图I的箭头A表示的方向)转动。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I不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期间,鼓控制部22当如后面叙述那样地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时,让感光鼓2持续以相同速度转动,而当除此以外时停止感光鼓2的转动动作。感光鼓2或清洁辊10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称为周速。在所述图像形成时的感光鼓2的周速例如被设定在75mm/秒至500mm/秒的范围内。鼓控制部22控制驱动电动机30的转动速度,以便即使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驱动速度)发生变化也迅速将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恢复到变化前的速度。驱动电动机30是载体驱动部的一个例子。作为检测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在感光鼓2上设置编码器,鼓控制部22基于该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检测感光鼓2的速度的结构。S卩,编码器包括具备多个编码模式的编码板和编码刷,所述编码板和编码刷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感光鼓2的转动部分,另一个设置在转动轴上,以便伴随着感光鼓2转动,切换编码刷所接触的编码模式。编码刷输出与所接触的编码模式的种类对应的信号。鼓控制部22根据编码刷输出的信号的种类切换的速度,检测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鼓控制部22计算检测出的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与预先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的基准值之差,以使该差成为零的方式控制驱动电动机30的动作。由此,鼓控制部22以预先规定的基准速度转动感光鼓2。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恒压驱动用于使感光鼓2驱动的驱动电动机30,因此,鼓控制部22在提高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增大给驱动电动机30提供的驱动电流来增加提供的电力,而在降低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减小给驱动电动机30提供的驱动电流来减少提供的电力。此外,鼓控制部22在调节驱动电流时,例如参照驱动电流检测部23所检测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值,以使驱动电流值成为适当值的方式设定驱动电流值。此外,驱动电动机30并不限定于以恒压驱动的例子。例如,鼓控制部22在提高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大给驱动电动机30提供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从而增加提供的电力,在降低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减小给驱动电动机30提供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来减少提供的电力。驱动电流检测部23用于检测驱动感光鼓2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驱动电
动机30的消耗电流)。驱动电流检测部23例如可以采用由分路电阻(shuntresistance)、霍尔元件、模拟数字转换器等构成的各种电流检测电路。如果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压被设定为固定,则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力与驱动电流成正比,因此可以将由驱动电流检测部23所检测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作为表不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力的信息来使用。此外,如果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压不固定,例如可以进一步设置检测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压的电压检测部,通过电压检测部所检测的驱动电压乘以驱动电流检测部23所检测的驱动电流来检测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流。在此情况下,电压检测部和驱动电流检测部23为电力检测部的一个例子。此外,如果鼓控制部22在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之间设定一方增大则另一方也增大的相关关系来控制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的情况下,即使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压不固定,也可以将电压检测部和驱动电流检测部23中的任意一个作为电力检测部来使用,并将检测出的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都作为表不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力的信息来使用。辊控制部24用于控制清洁辊10的转动动作,如图2中的箭头B所示,向与感光鼓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清洁辊10(在所述清洁辊10的圆周面和所述感光鼓2的圆周面的接触部位,让所述清洁辊10沿着与所述感光鼓2的圆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辊控制部24按照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所检测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来控制清洁辊10的转动动作。在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有可能附着因带电装置的放电而产生的放电生成物等附着物。如果这样的附着物附着在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感光鼓2和清洁辊10之间的动摩擦力变大,在给清洁辊10施加固定的驱动转矩的情况下,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发生变化(降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电动机30的转动速度控制为,即使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发生变化,也迅速将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恢复到变化前的转动速度,因此,即使附着物附着到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导致感光鼓2和清洁辊10之间的动摩擦力变大而降低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也能通过鼓控制部22来提高驱动电动机30的转动速度,以迅速使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恢复到变化前的转动速度。此时,驱动电动机30消耗更多电力。即,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的变化相当于表示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是否有附着物的参数(指标)。于是,本实施方式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图像形成期间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成为比预先规定的阈值大,则在该图像形成期间结束后的不形成图像期间,辊控制部24使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上升到比图像形成期间的转动速度更高的规定速度。如此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使得每单位时间给感光鼓2和清洁辊10之间的夹缝部提供的调色剂的量增加,如图10所示,该夹缝部的上方形成调色剂堆积处R。由此,与图像形成期间相比,可以用充分的调色剂量来对感光鼓2上的附着物进行除去动作,能够提高清洁辊10刮掉感光鼓2圆周面上的附着物的能力。图4是表示控制部2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如果从输入操作部18输入了图像形成动作指示(步骤#1中为“是”),则鼓控制部22向规定方向(图2中的箭头A表示的方向)转动感光鼓2,并且,辊控制部24使清洁辊10进行正转(步骤#2)。其中,清洁辊10的正转是指向与感光鼓2的转动方 向相反方向的转动,是向图2中的箭头B表示的方向的转动。由此,清洁辊10将积存在弯曲板12中的调色剂提供到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结果,调色剂中所包含的研磨剂从感光鼓2的圆周面除去因图像形成动作附着到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的附着物。并且,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驱动感光鼓2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流)(步骤#3)。鼓控制部22在开始转动感光鼓2之后,持续控制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从而以预先规定的基准速度转动感光鼓2。辊控制部24到图像形成动作结束(即图像形成期间结束)为止(步骤#4中为“否”)实施步骤#2、#3的处理,并且,当图像形成动作结束时(步骤#4中为“是”),判断驱动电流检测部23所检测的电流值是否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步骤#5)。在步骤#5中,与图像形成期间同样地驱动感光鼓2和清洁辊10,因此在步骤#5中的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流与图像形成期间的消耗电流相同。所以,在步骤#5中由驱动电流检测部23所检测的检测电流值相当于表示图像形成期间的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力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在图像形成期间存储由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的检测电流值,并在步骤#5中使用所存储的检测电流值;还可以在图像形成期间比较检测电流值与阈值,并存储比较结果,在步骤#5中按照该比较结果进行分岔。当辊控制部24判断为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出的电流值超过所述阈值时(步骤#5中为“是”),使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上升到规定转动速度(步骤#6)。由此增加清洁辊10向感光鼓2提供的调色剂的量,增强除去附着物的能力,利用调色剂中包含的研磨剂来除去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的附着物。另一方面,当辊控制部24判断为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出的电流值在所述阈值以下时(步骤#5中为“否”),停止清洁辊10的转动,并且,鼓控制部22停止感光鼓2的转动(步骤#7)。此外,在步骤#6中,在提高转动速度的状态下使清洁辊10转动除去附着物所需的规定时间后,停止清洁辊10和感光鼓2的转动。另外,在步骤7中,鼓控制部22和辊控制部24可以在利用与图像形成期间相同的速度来使感光鼓2和清洁辊10转动预先规定的时间后,停止感光鼓2和清洁辊10的转动。此外,在图像形成动作中,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比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慢规定值,例如被设定为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的95%,在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的情况下,所述规定转动速度例如被设定为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的110%。在此情况下,如果在步骤#6中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则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变为比图像形成期间的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这样,清洁辊10和感光鼓2之间的摩擦变大,清洁辊10除去感光鼓2圆周面上的附着物的能力得以增强。此外,也可以不增加调色剂的提供量,仅仅使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图像形成期间的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来增强除去附着物的能力。并且,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实际上与清洁辊10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相等。因此,在像载体不是鼓形状的情况下,可以用清洁辊10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和像载体表面的移动速度 之间的速度差来代替所述转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按照给驱动转动感光鼓2的驱动电动机30提供的驱动电流(驱动电动机30的消耗电流)来检测是否在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附着有附着物,当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附着有物附着时,将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上升到规定转动速度。其中,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以往就已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例如在鼓控制部22调节驱动电流时,用于参照其驱动电流值。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像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另外安装传感器,用光来检测感光鼓2的圆周面的表面状态的以往技术那样,不会产生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降低的问题,而利用以往已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的结构(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按照感光鼓2的圆周面的表面状态来对感光鼓2的圆周面进行清洁动作。此外,在弯曲板12上积存利用清洁刮板11从感光鼓2的圆周面刮掉的调色剂,将积存的该调色剂提供给清洁辊10和感光鼓2之间的夹缝部的上方。因此,即使进行对清洁单元6提供的残留调色剂的量较少的低打印比例(例如约2%以下的打印比例)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也不需另行从显影装置4向感光鼓2提供图像形成用的调色剂以外的清洁用的调色剂,而且能更切实地对清洁辊10和感光鼓2的接触部位提供调色剂,从而可以防止或抑制因调色剂不足而产生的研磨不良问题。其中,打印比例是指,在可形成图像的面积(例如,薄片体P的面积、图像面积)中被打印的面积(附着有调色剂的面积)所占的比例。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变化实施方式来代替所述实施方式,或者可以在所述实施方式上添加以下变化实施方式。(I)所述实施方式中,按照让所述感光鼓2驱动转动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消耗电流)来判断是否要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但判断是否要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时利用的参数(指标)并不限定于所述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例如也可以利用图像的打印比例。显影装置4具有图中未表示的显影辊和调色剂容器,当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时,给显影辊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容器中的调色剂。此时,提供到显影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的一部分从该显影辊再提供到感光鼓2上,用于形成图像,而剩下的调色剂不被用于图像的形成(不从显影辊提供到感光鼓2),附着残留在显影装置4的显影辊上。例如,尤其在进行低打印比例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残留在显影辊上的调色剂的量较多。这样残留在显影辊上的调色剂如果一直放置不处理,就变得不具有所需带电量,在下次以后的图像形成过程中,从显影辊向感光鼓2移动的调色剂的量变得比设定值少,结果有可能给图像浓度带来坏影响。因此,如果通过输入操作部(开始键)输入了图像形成指示,则在该图像形成期间的规定时机,例如在形成第一张图像之前的时机,或者在多张薄片体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完成对某张薄片体P的图像形成动作之后到开始对下一张薄片体P的图像形成动作之前的时机等,将附着在显影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作为不需要的调色剂,从显影装置4排出到感光鼓2上,并且利用清洁刮板11将该排出的不需要的调色剂回收到积存空间,用作清洁用的调色剂。因此,在积存空间中积存从显影装置4排出到感光鼓2上的不需要的调 色剂和没有从感光鼓2转印到薄片体P上而残留的调色剂(残留调色剂)的混合调色剂。此外,将所述不需要的调色剂和所述残留调色剂相比较,所述残留调色剂的研磨剂含有比例更高。这是因为调色剂从感光鼓2转印到薄片体P上时,添加在调色剂外表上的研磨剂不从感光鼓2到薄片体P移动,残留在感光鼓2上。并且,图像的打印比例越高,残留在感光鼓2上的研磨剂的比例越高。结果,如果接连进行打印比例高的图像形成动作,则从感光鼓2回收并积存到积存空间的调色剂中的研磨剂含有比例变高。在此情况下,可以充分进行清洁动作。相反,图像的打印比例越低,残留在感光鼓2上的研磨剂的比例越低。结果,如果接连进行打印比例低的图像形成动作,则从感光鼓2回收并积存到积存空间的调色剂中的研磨剂的含有比例变低。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充分进行清洁动作的可能性变高。因此,如果根据从输入操作部18输入的指示所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打印比例低,则可以在图像形成动作后的不形成图像期间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从而增加从所述积存空间向所述夹缝部提供的清洁用调色剂的量,以便进行充分的清洁动作。图5表示涉及该变化实施方式(I)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电结构。其中,对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和结构附上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5所示,变化实施方式(I)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打印比例检测部25,以代替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电流检测部23,该打印比例检测部25检测根据从输入操作部18输入的指示所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中各薄片体P上的打印比例,并计算检测出的各打印比例的平均值。打印比例检测部25例如计数要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数据的打印点数,将该打印点数换算成打印比例。例如,打印比例检测部25用构成一张图像的全点数除所计数的打印点数,从而计算打印比例。例如,控制部21让ROM追加存储控制程序,并让CPU执行该控制程序来实现打印比例检测部25。因此,为具有打印比例检测部25,不需追加其它硬件。图6是表示变化实施方式(I)的控制部21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如果从输入操作部18输入了图像形成动作指示(步骤#11中为“是”),则鼓控制部22向规定方向(图2中的箭头A表示的方向)转动感光鼓2,并且,辊控制部24使清洁辊10进行正转(向与感光鼓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步骤#12)。并且,打印比例检测部25检测各薄片体P上的打印比例,直到根据从所述输入操作部18输入的指示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图像形成期间)结束为止(步骤#13、以及#14中为“否”)。如果图像形成动作结束(图像形成期间结束)(步骤#14中为“是”),打印比例检测部25计算通过该图像形成动作形成的各图像的打印比例的平均值,并且,辊控制部24判断该平均值是否比预先规定的阈值小(步骤#15)。当判断为所述平均值比所述阈值小时(步骤#15中为“是”),辊控制部24使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上升到规定转动速度(步骤#16)。此外,在步骤#16中,辊控制部24在提高转动速度的状态下使清洁辊10转动规定时间后,停止清洁辊10和感光鼓2的转动。另外,在步骤17中,鼓控制部22和辊控制部24可以在利用与图像形成期间相同的速度来使感光鼓2和清洁辊10转动预先规定的时间后,再停止感光鼓2和清洁辊10的转动。
辊控制部24当判断为所述平均值在所述阈值以上时(步骤#15中为“否”),停止清洁辊10的转动(步骤#17)。如此,本变化实施方式(I)也不像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另外安装传感器,用光来检测感光鼓2圆周面的表面状态的以往技术那样,不会产生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变化的问题,而利用以往已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的控制部21的硬件所实现的打印比例检测部25,只有在需要时对感光鼓2的圆周面进行清洁动作。此外,虽然在本变化实施方式(I)中只将所述打印比例作为用来判断是否要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的参数,但也可以考虑采用从显影装置4到感光鼓2排出的不需要的调色剂的排出量。S卩,如上所述,由于向积存空间提供研磨剂的含有比例互不相同的残留调色剂和不需要的调色剂,因此,如果除了有关所述残留调色剂的打印比例以外,还考虑到从显影辊经由感光鼓2排出到积存空间中的不需要的调色剂的排出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从积存空间提供到所述夹缝部中的调色剂的除去能力,能进一步准确地判断是否要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2)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增强清洁辊10对附着在感光鼓2圆周面上的附着物的除去能力的机构采用了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的机构,但也可以采用,将清洁辊10的转动方向设为与图像形成时的清洁辊10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增大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转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的机构。采用这种机构也可以增大清洁辊10的周速(转动速度)和感光鼓2的周速(转动速度)之间的周速差(速度差),使得清洁辊10与感光鼓2的摩擦变大,可以增强清洁辊10对附着物的除去能力。(3)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作为感光鼓2采用表面由非晶硅制成的圆柱形状的感光鼓的情况下,伴随着感光鼓2的使用,其圆周面的状态发生变化(劣化),改变所述感光鼓2和清洁辊10之间的摩擦接触状态。结果,有时会增加以一定速度让感光鼓2驱动转动所需要的转矩,甚至增加驱动感光鼓2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此外,由于驱动电动机30随时间劣化,或者灰尘等进入感光鼓2的转动轴和转动轴的轴承之间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动摩擦阻力,同样,灰尘等进入感光鼓2的连接于驱动电动机30上的齿轮和齿轮轴之间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动摩擦阻力,因此,有可能增大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是否要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的判断,是要根据以感光鼓2的圆周面上附着的附着物为原因的转矩变化所引起的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的变化来做出的。考虑到这一点,用来判断是否要提高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的驱动电流中包含随使用劣化而增加的所述驱动电流的增量是不太理想的。于是,如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图3所示的结构)中,可以在控制部21上增加检测所述感光鼓2的驱动时间的驱动时间检测部26、以及存储伴随着所述感光鼓2的驱动时间变长而增加的驱动电流的增量的存储部27。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所述存储部27中预先存储表示感光鼓2的驱动时间T和所述驱动电动机30的驱动电流增量△ I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如果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出消耗电流,则所述辊控制部24从所述存储部27中获得伴随着所述驱动时间检测部26检测的所述感光鼓2的驱动时间变长而增加的驱动电流的增量。例如,当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出的驱动电流为I,驱动时间检测部26检
测出的驱动时间为T2时,辊控制部24将△ I2作为与所述驱动时间T2对应的驱动电流的增量来获得。并且,辊控制部24从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出的消耗电流中减去所述增量,按照减去该增量后的驱动电流来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10除去所述附着物的能力。所述的例子中,辊控制部24从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出的驱动电流I中减去增量八12,求(I-AI2),并且判断该驱动电流(I-AI2)是否大于预先规定的阈值。并且,当获得的驱动电流大于所述预先规定的阈值时,辊控制部24在该图像形成期间结束后的不形成图像期间,将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上升到规定速度。这样,可以避免因使用而增加的感光鼓2的驱动电流的增量影响到是否要增强清洁辊10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的判断,辊控制部24能切实地判断是否要增强清洁辊10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在本变化实施方式(3)中,将感光鼓2的驱动时间作为推测随使用而劣化的感光鼓2的圆周面的状态的参数,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I的打印张数。S卩,如图9所示,控制部21也可以具有打印张数计数部28,在图像形成装置I出厂后,从开始使用起累计计数该图像形成装置I的打印张数;以及存储部29,将伴随着所述图像形成装置I的打印张数的增加而增加的驱动电流的增量,预先存储在用打印张数置换图8所示的驱动时间T的数据表中。所述辊控制部24从所述存储部29中获得与所述打印张数计数部28计数的打印张数相对应的驱动电流的增量。并且,辊控制部24从所述驱动电流检测部23检测出的消耗电流中减去所述增量,并且判断减去该增量后的消耗电流是否大于预先规定的阈值,当获得的驱动电流大于所述预先规定的阈值时,辊控制部24在该图像形成期间结束后的不形成图像期间,将清洁辊10的转动速度上升到规定速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载体,用于在表面上载持调色剂; 带电部,使所述像载体的表面均匀带电; 曝光部,对通过所述带电部的带电动作所带电的所述像载体的表面进行基于图像数据的曝光动作,形成静电潜影影; 显影部,利用调色剂来使形成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指定的记录介质上;清洁辊,具有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摩擦接触的圆周面,该圆周面载持调色剂,利用该调色剂来除去附着在所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附着物; 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在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图像形成期间所形成的图像的打印比例,所述图像形成动作是在所述像载体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的动作,所述打印比例是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面积中附着有调色剂的面积所占的比例;以及辊控制部,按照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判断是否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控制部转动所述清洁辊,以在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与所述像载体相接触的部位,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沿着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从上向下移动,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中与所述接触的部位相反的部位从下向上捞起调色剂,当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将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闻。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洁刮板,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接触,从该表面除去附着在该表面上的调色剂;以及调色剂接收构件,在所述清洁辊的下方接收并积存由所述清洁刮板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除去的调色剂,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载持积存的调色剂中到达该清洁辊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控制部转动所述清洁辊,以在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与所述像载体相接触的部位,让该清洁辊的圆周面沿着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从上向下移动,并且,让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中与所述接触的部位相反的部位从下向上捞起积存在所述调色剂接收构件中的调色剂, 当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将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设定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速度闻。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控制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转动动作,以使不进行所述图像形成动作的不形成图像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成为比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速度之间的速度差的绝对值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形成期间,所述辊控制部将所述清洁辊的转动方向设定为,在所述清洁辊的圆周面与所述像载体相接触的部位,让该清洁辊的圆周面沿着与所述像载体的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打印比例检测部检测出的打印比例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时,所述辊控制部判断为要增强所述清洁辊对所述附着物的除去能力,并且,在所述不形成图像期间,使所述清洁辊向与所述图像形成期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载持调色剂;带电部,使像载体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部,对像载体表面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影;显影部,利用调色剂来使像载体表面上的静电潜影显影成调色剂图像;转印部,将像载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清洁辊,其圆周面与像载体的表面摩擦接触,利用调色剂来除去附着在像载体表面上的附着物;载体驱动部,驱动像载体;电力检测部,检测在图像形成期间的载体驱动部的消耗电力;辊控制部,按照电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消耗电力,判断是否要增强清洁辊对附着物的除去能力,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清洁辊的转动动作。由此,既不需要另外追加传感器从而抑制成本提高,又能抑制调色剂消耗量的增加。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944988SQ20121044305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小林清高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