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25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当封装运输时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
背景技术
通常,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中的色粉吸收潮气而受到污染,这样会降低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因此,典型地,处理盒被封装在密封的袋子中,从而保持其中的色粉处于干燥的状态下,并且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分开地封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分配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和用于其的处理盒,鉴于封装材料的脱落和运输的效率,建议图像形成设备与安装在其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从而它们能够被封装在一个单独的箱子中。当图像形成设备与安装在其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时,充电辊和显影辊与光导鼓分开,从而在运输时发生振动所引起光导鼓与充电辊/显影辊接触或者摩擦时,防止光导鼓受到损坏。当图像形成装置与安装在其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时,不能够将处理盒封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因此,难以将色粉维持在干燥的状态中。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该封装配置能够抑制存储在处理盒中的色粉受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的封装配置,该封装配置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该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形成有容纳室,该容纳室被构造成容纳处理盒,该主体形成有开口,处理盒通过该开口被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该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与附接在容纳室中的处理盒一起封装;可打开的盖,该可打开的盖被构造成可打开地覆盖开口 ;片状物馈送盘,该片状物馈送盘位于处理盒的下方并且用于容纳片状物;第一片状物馈送通道,该第一片状物馈送通道被限定成片状物被从片状物馈送盘向上馈送并且被沿着第一片状物馈送通道馈送到处理盒的下表面的附近;第二馈送通道,该第二馈送通道由处理盒的下表面和设置在处理盒的下表面的下方并且与该下表面相对的通道组成构件限定,该第二馈送通道与第一馈送通道连接,该第二馈送通道在第二馈送通道被连接到第一馈送通道的位置上具有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向着主体的开口敞开;和第一干燥齐IJ,处理盒被附接到主体时该第一干燥剂被配置在第二馈送通道,第一干燥剂的端部和连接到第一干燥剂的构件的其中一个通过开口部分被暴露到第二馈送通道的外部。根据上述构造,干燥剂能够被配置在靠近处理盒的位置上。因此,处理盒中的色粉能够被有效地保持干燥。另外,干燥剂位于用于馈送打印片状物的片状物馈送通道中。因此,没有必要重新形成用于容纳干燥剂的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增大。另外,当用户打开盖时,由于干燥剂或者连接到干燥剂的构件的一部分被暴露到外部,所以用户能够直观地识别移走干燥剂的必要性。[0009]可选择地,封装配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套准辊,该套准辊被构造成用于相对于图像形成在片状物上的图像形成位置补偿上游侧上的片状物的歪斜。相对于套准辊设置的位置,在片状物馈送方向的上游侧上的处理盒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可以被形成为向上凹陷的表面,可接纳空间可以允许由于向上凹陷的表面和通道组成构件所限定的片状物发生弯曲,第一干燥剂可以被容纳在可接纳空间中。根据以上构造,由于形成向上凹陷的表面时可接纳空间大于片状物馈送通道,所以相对大量的干燥剂能够被置于可接纳空间中,并且能够提高干燥的效率。 可选择地,第一干燥剂可以被设置成在垂直于第二馈送通道的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上伸长。根据以上构造,即使第二馈送通道在上下方向的间隙的距离相对较小,但干燥剂仍然能够被设置成在垂直于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上伸长。因此,能够提供足够量的干燥齐U,并且能够提高干燥效率。另外可选择地,封装配置可以具有设置在处理盒的上表面和容纳处理盒的容纳室·的顶表面之间的第二干燥剂。根据以上构造,即使图像形成设备在运输时晃动,但干燥剂仍然用于缓冲垫并且吸收冲击。因此,干燥剂抑制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在运输期间发生损坏。可选择地,处理盒的上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部分朝着开口敞开,当盖闭合时,盖覆盖处理盒和第二干燥剂,而当盖打开时,第二干燥剂的端部和连接到第二干燥剂的构件的中的其中一个通过处理盒的上表面和顶表面之间的部分而暴露到外部。采用以上构造,当用户打开盖时,他/她能够看到干燥剂,并且用户能够识别出移走干燥剂的必要性。

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当处理盒被插入或者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移走时,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图3是插入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4是当色粉盒被附接到处理盒或者被从处理盒拆卸时,处理盒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其中展示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内的处理盒的封装配置。图6展示相对于处理盒的片状物构件、干燥剂和带构件的位置关系。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前侧看时,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前视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如图I所示,图像形成设备I具有壳体2。在壳体2内,设置有馈送片状物S的片状物馈送单元3、构造成在每个片状物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构造成保存其上尚未形成图像的片状物S的片状物盘5,和构造成接收形成图像并排出的片状物S的排出盘6。为了表明下述说明的方向,图I中限定了方向。该方向上是基于使用图像形成设备I的用户而限定的。具体地,前盖8侧表示前侧,其相反侧是后侧。从前侧到后侧的方向有时被称为深度方向。图I中的上下方向分别是顶侧和底侧的方向。另外,虽然图I中未显示,图像形成设备的左侧和右侧相对于图I的平面分别被限定为近侧和远侧。如图2所示,开口 7被形成在壳体2上。通过该开口 7,处理盒9能够被插入图像形成设备I中并且/或者被从图像形成设备I移走。另外构造成完全地暴露和/或覆盖开口 7的可打开/可闭合的前盖8被可旋转地折成到壳体2上。在前盖8上,手动馈送开口10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穿透。通过手动馈送开口 10,片状物S能够被朝着图像形成单元4馈送(见图I)。应该注意,根据另一构造,手动馈送开口 10可以被形成在壳体2的前表面上而不是前盖8上。另外在以上说明中,在前盖8的上表面和手动馈送开口 10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凹陷部分8A,该凹陷部分8A被形成为在图像形成设备I的内侧上延伸。凹陷部 分8A在左右方向(即,垂直于图I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诸如图像形成单元4和处理盒9的主要组件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I的左右侧上的一对框架11支撑,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7所示。在以下说明中,包括除了处理盒9之外的组件(例如,一对框架11,片状物馈送单元3、曝光单元14和定影单元16)的壳体2有时被称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在主体内,在一对框架11之间和在曝光单元15和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插入的处理盒9的盒容纳室90。盒容纳室90的前侧与开口 7连通,并且曝光单元15的下表面限定盒容纳室90的顶表面90A(见图I和7)。以下将具体说明片状物馈送操作和图像形成操作。如图3所示,片状物馈送单元3具有拾取辊12、分离辊13A、分离垫13B和一对馈送辊14。片状物馈送单元3从容纳在片状物馈送盘5的一叠片状物S分离片状物S,并且将分离的片状物S朝着图像形成单元4馈送。片状物馈送盘5被设置在处理盒9的下方,从片状物馈送盘5拾取的片状物S经由第一馈送通道20和第二馈送通道25被朝着处理盒9的下方的位置馈送。第一馈送通道20包括在截面侧视图中具有U形形状的U形通道。当片状物S经过U形通道时,馈送的片状物反转,并且被位于处理盒9的下方。在U形通道的外侧上,设置有引导构件21,引导件21的下表面21A限定第一馈送通道20的一部分。引导构件21的上表面21A被设置成靠近手动馈送开口 10的内端部并且朝着图像形成单元4引导插入手动馈送开口 10的片状物。第二馈送通道25被限定在由处理盒9的下表面形成的片状物馈送表面48和面对片状物馈送表面48的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第二馈送通道25被从第一馈送通道20连接,在第一馈送通道20的下游侧上延伸,并且被连接到光导鼓31和转印辊33之间的夹持部。一对套准辊22被设置在第二馈送通道25的中间位置上。具体地,一对套准辊22包括设置到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的主体侧套准辊23和设置到处理盒9的下表面的盒侧套准辊34。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被形成为桥接在一对框架11之间,如图7所示。如稍后所述,由于处理盒9能够相对于主体被拆除,所以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时形成有第二馈送通道25,在这种状态下,一对套准辊23和34被设置成互相接触。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时,设置到框架11上的弹簧24在套准锟34的左右侧端部上推动盒侧套准辊34,从而和侧套准辊34被克服主体侧套准辊23以预定压力被推动。在引导构件21和片状物馈送表面49之间,形成有朝着开口 7暴露的开口部分28。开口部分28能够将插入穿过手动馈送开口 10中的片状物S朝着第二馈送通道25馈送。片状物馈送表面48被形成具有向上凹陷的形状,从而设置用于允许片状物S弯曲的可接纳空间29,其中该片状物S的前端将被一对套准辊22的夹持部所套准。图像形成单元4具有处理盒9、曝光单元15和定影单元16。曝光单兀15被设置在壳体2的上部分上。曝光单兀15朝着光导鼓31发射基于 图像数据调制的光(即,由箭头状的虚线表示的激光束)。处理盒9被构造成在垂直于光导鼓31的轴线的方向上穿过开口 7插入到曝光单元15和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并且被布置在由设置到框架11的定位构件(未显示)所确定的预定位置上。光导鼓31、显影辊36、色粉供应辊37和色粉室39被配置在从处理盒9内的前侧到后侧上。电晕型充电器32被设置在光导鼓31的后上侧上,转印辊33被设置在光导鼓31的下方。光导鼓31、和棍36、37和33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绕着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当图像被形成在片状物S上时,色粉室39中的色粉被色粉供应辊37供应到显影辊36.在此阶段中,色粉在色粉供应辊37和显影辊36之间发生摩擦起电,产生正极性的电。当显影辊36旋转时,供应在显影辊36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的厚度被调节构件调节,并且以预定厚度的色粉薄层被保持在显影锟36。当光导鼓31旋转时,光导鼓31的外周表面被充电器32均勻地充正电,然后被从曝光单元15发射的高速扫描激光束曝光。然后,对应于将被形成在片状物S上的图像的静电潜像被形成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保持在显影辊36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被供应到形成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当色粉被供应时,静电潜像被显影(即,形成可视觉识别的图像)。即,根据逆显影的色粉图像被保持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当片状物经过光导鼓31和转印辊33之间的夹持部时,保持在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片状物S上。定影单元16被设置在处理盒9的后侧上。定影单元16具有加热辊17和面对加热辊17的加压辊18。当片状物S经过加热辊17和加压辊18之间的夹持部时,在处理盒9中转印到片状物S的色粉图像被作用到片状物S上的热量和压力定影。色粉图像被定影于其上的片状物S被朝着排出辊19馈送,并且被排出辊19排出到设置在曝光单元15的上方的排除盘6上。如图3和4所示,处理盒9具有鼓盒40和色粉盒60。光导鼓31和其他的辊36、37和33被分配在鼓盒40和色粉盒60之间,并且被支撑在其中。鼓盒40具有框架43,该框架43具有如图3所示的大致盒形的形状。框架43具有底壁47、在底壁47的左右侧端部上向上延伸且之间具有间隔的一对侧壁44、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时设置在开口 7上的前壁45,和设置在与前壁45相对的后壁46。一对侧壁44、前壁45和后壁46被连续地连接从而在其的平面图中形成矩形形状。一对侧壁44在邻近后壁46的后部分42上可旋转地支撑光导鼓31和转印辊33。后壁46的上端朝着前侧延伸,从而被延伸的部分位于光导鼓31的上方,以覆盖光导鼓31。色粉盒40的前部分41位于后壁46的被延伸部分的前端的前侧上,并且前部分41被构造成用于形成色粉盒容纳部52,该色粉盒容纳部52是被一对侧壁44和前壁45包围的凹陷部分,并且向上开口。色粉盒60具有包围色粉室39的顶壁、底壁、一对侧壁64和前壁62。色粉盒60不具有后壁,并且被构造成具有盒形形状且其的后侧向外露出。显影辊36和色粉供应辊37被一对侧壁64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36通过色粉盒60的后侧被暴露到外部。 在侧壁44上,定位狭缝49通过朝着光导鼓31剖切侧壁44而形成。色粉盒60被安装在框架43上,从而显影辊36的从色粉盒60突出的轴的端部被插入在定位狭缝49中,并且色粉盒60被推动构件51向着光导鼓31推动。当安装显影棍36时,显影棍36的圆周表面位于靠近光导鼓31的圆周表面的位置上。色粉盒60被保持作为与侧壁64的突起65接合的锁定杆50,色粉盒60被适配在盒容纳部52中。当锁定杆50被从突起65释放时,色粉盒60能够从盒容纳部52移走。应该注意,处理盒9侧的片状物馈送表面48由底壁47的下表面限定。套准辊34被底壁47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套准锟34的一部分从底壁47露出。鼓盒40和色粉盒60具有分别朝着开口 7延伸的抓握部分53和63。当处理盒9被附接到主体上或者从主体拆卸时,用户抓握抓握部分53和63。根据本实施例,图像形成设备在被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I内时与处理盒9被一起封装,从而能够减少用于封装的材料,并且改善传输的效率。当封装时,处理盒9、片状物构件70和干燥剂80被容纳在图像形成设备I内,如图5所示。片状物构件70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片,用于保持一对套准辊22,从而一对套准辊22互相分开或者一对套准辊22之间的接触压力被保持为很小。例如,如果套准辊34是具有相同的直径的杆状辊,套准辊33具有间断地设置在轴向上的更短的圆筒片如图7所示,片状物构件70被插入该圆筒片中,从而处于靠近套准辊34的左右端和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或者连接到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的框架11的凹陷部分之间的位置上。具体地,在放置片状物构件70之后,安装处理盒9。另外,片状物构件70可以被设置在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和片状物馈送表面48之间,并避开套准辊34和23接触的部分。在一个实施例,片状物构件70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U形结构,包括设置在靠近套准辊34的左右端的位置上的一对部分和连接开口 7侧上的一对部分的部分。通过如上所述的设置片状物构件70,朝着套准辊23并推动套准辊23的推动压力能够被框架11和/或者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靠近框架11的部分接收,即使容纳处理盒9的图像形成设备I在封装状态中在相对很长的时间一直处于高温环境,能够抑制套准辊23和34接触的部分以及馈送通道组成构件26等发生变形。干燥剂80被容纳在可接纳空间29中,该可接纳空间29被限定在片状物馈送表面48和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干燥剂80是在垂直于片状物馈送通道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形状。在实施例中,干燥剂80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与处理盒9的长度相同。另外,干燥剂80的前侧端经过开口 28延伸到间隙29的外部。片状物构件70和干燥剂80被柔性带构件75连接。带构件75的一端与片状物构件70的前端部连接,如图5和6。带构件75的另一端经过处理盒9的前端和前盖8之间的空间,在前盖8和壳体2之间且朝着图像形成设备I的外部延伸。由于带构件75在图像形成设备I的外部延伸,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意识到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I之前,片状物构件70和干燥剂80应该被移走。在封装时,以已知的方式并且利用氯乙烯等制成的柔性包装袋91,容纳干燥剂80和片状物构件70以及处理盒9的图像形成设备I被完全地包装,接着被放置在诸如纸板盒的包装盒中。应该注意,根据本实施例,包装袋91可以具有低通气性能,从而能够增大干燥剂·80的干燥效果。同样应该注意,这种低通气性能的材料还防止潮气进入图像形成设备内,从而还可以提高干燥效果。根据以上实施例,由于干燥剂80被设置在安装到主体的处理盒9和第二馈送通道25之间的间隙中。通常,产生的问题是,当安装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运输时,处理盒内的色粉会受潮。根据以上实施例,但是,由于干燥剂80能够被设置在靠近色粉的位置上,所以即使在安装处理盒9时封装主体,也能够使色粉保持干燥。另外,由于提供有干燥剂80,所以没有必要形成用于容纳另外的干燥剂的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增大。此外,干燥剂80的端部被从第二馈送通道25的开口 28暴露到外部。因此,当用户打开前盖8时,用户可以看清干燥剂80,从而可以提醒用户移走干燥剂80。另外,根据实施例,为了当利用一对套准辊22移除片状物S的歪斜时允许片状物S弯曲,第二馈送通道的片状物馈送面48被形成为向上凹陷的表面。凹陷的表面为放置干燥剂提供额外的空间,从而提高干燥效果。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干燥剂80在垂直于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上伸长。因此,即使第二馈送通道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隙相当小,仍然能够通过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I的左右方向上伸长的干燥剂80而实现足够的防潮效果。根据第二实施例(图8),图像形成设备I具有第一干燥剂81和第二干燥剂82。在以下说明中,为了简洁,将不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件/操作。 第一干燥剂81和第二干燥剂82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和形状都是根据第一干燥剂81或者第二干燥剂82被设置的部分而形成。第一干燥剂81和第二干燥剂82中的每一个的构造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干燥剂80的构造基本相同。第一干燥剂81被设置在可接纳空间29中,该可接纳空间29被限定在片状物馈送表面48和通道组成构件26之间,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干燥剂82被设置在处理盒9的上表面和曝光单元15的下表面之间,该曝光单元15的下表面是容纳室90的顶表面90A。采用以上构造,即使图像形成设备I在运输中发生晃动,第一和第二干燥剂81和82仍然可以在硅胶粒在其中移动时吸收冲击。因此,干燥剂81和82抑制处理盒9和图像形成设备I在运输期间发生损坏。[0074]带构件76连接片状物构件70和第一干燥剂81,并且带构件76通过前盖8和壳体2之间的开口被暴露到图像形成设备I的外部。当用户打开前盖8时,连接到第一干燥剂81的带构件76和第二干燥剂82被暴露到外部,用户可以看清第一干燥剂81和第二干燥剂82,并且注意到移走第一干燥剂81和第二干燥剂82的必要性。应该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盒9被构造成能够移动从而沿着基本平行于在第二馈送通道25上的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被附接到主体或者从主体拆卸。能够修改这种构造,从而第二馈送通道25的一侧端利用盖而被打开/闭合,处理盒9被构造成通过在基本垂直于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上移动而被附接到主体或者从主体拆卸。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盒9、鼓盒40和色粉盒60是单独的组件。这种构造能够被修改,从而鼓盒40和色粉盒60被形成为整体构件。另外,处理盒9可以被构造成只容纳色粉,同时图像形成设备I被构造成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光导鼓31。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盒9能够被从主体拆卸并且/或者被附接到主体。·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干燥剂81被构造成硅胶粒被插入带状构件中。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干燥剂81不是必须被限定为这种构造。例如,代替封装的硅胶粒,封装的硅铝胶粒、氯化钙处理构件或者氢氧化钙可以被用作干燥剂81。代替地或者可选择地,薄板形(即,板状)干燥剂还可以被用作干燥剂81,该干燥剂81还可以被用作缓冲构件。在以上实施例,省略片状物构件70、带构件75和76。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盖8打开时,干燥剂81和82的前端被设置成通过开口 7露出。如果利用带构件75和76,带构件75和76通过开口 7露出,则干燥剂81和82没有必要暴露到外部。可以修改第二实施例,从而第二干燥剂82不可以连接到带构件7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干燥剂81和带构件76中的其中一个暴露到外部,则另一个将不会暴露到外部。如果仅仅通过带构件76连接片状物构件70、第一干燥剂81、第二干燥剂82和带构件76,则片状物构件70、第一干燥剂81、第二干燥剂82能够从图像形成设备I拆卸下来。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所述主体形成有容纳室,所述容纳室被构造成容纳处理盒;所述主体形成有开口,所述处理盒经过所述开口被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主体,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与附接在所述容纳室中的所述处理盒一起封装; 可打开的盖,所述可打开的盖被构造成可打开地覆盖所述开口 ; 片状物馈送盘,所述片状物馈送盘位于所述处理盒的下方并且用于容纳片状物;第一片状物馈送通道,所述第一片状物馈送通道被限定成片状物被从所述片状物馈送盘向上馈送并且沿着所述第一片状物馈送通道被馈送到所述处理盒的下表面的附近;第二馈送通道,所述第二馈送通道由所述处理盒的下表面和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下表面的下方并且与所述下表面相对的通道组成构件限定,所述第二馈送通道与所述第一馈送通道连接;所述第二馈送通道在所述第二馈送通道被连接到所述第一馈送通道的位置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朝向所述主体的开口开放; 第一干燥剂,所述处理盒被附接到所述主体时,所述第一干燥剂被配置在所述第二馈送通道中,所述第一干燥剂的端部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干燥剂的构件中的一个通过所述开口部分被暴露到所述第二馈送通道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进一步包括套准辊,所述套准辊被构造成补偿片状物相对于图像形成位置在上游侧的歪斜,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位置形成在所述片状物上; 在所述片状物馈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套准辊被设置的位置,所述处理盒的下表面在上游侧的一部分被形成为向上凹陷的表面; 可接纳空间,所述可接纳空间允许所述片状物弯曲,并且所述可接纳空间由所述向上凹陷的表面和所述通道组成构件限定;并且 所述第一干燥剂被容纳在所述可接纳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干燥剂被设置成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馈送通道的片状物馈送方向的方向上伸长。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处理盒的上表面和所述容纳室的顶表面之间的第二干燥剂,所述容纳室容纳所述处理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容纳有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处理盒的上表面和所述顶表面之间的部分朝着所述开口开放;并且当所述盖闭合时,所述盖覆盖所述处理盒和所述第二干燥剂,而当所述盖打开时,所述第二干燥剂的端部和连接到所述第二干燥剂的构件中的一个通过所述处理盒的上表面和所述顶表面之间的部分而暴露到外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封装配置,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处理盒能够通过开口被可拆卸地附接,并且该图像形成神被设置有可打开的盖。容纳在处理盒下方的片状物馈送盘的片状物被沿着第一片状物馈送通道向上馈送,第二馈送通道由处理盒的下表面和相对地设置在处理盒的下方的通道组成构件限定。开口部分被形成在开口侧上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第二馈送通道被连接到第一馈送通道。第一干燥剂被设置在第二馈送通道中。第一干燥剂的端部或者连接到第一干燥剂的构件通过开口部分被暴露到第二馈送通道的外部,从而能够在打开盖时直观地识别移走干燥剂的必要性。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2677068SQ2012200240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
发明者渡边保则, 加藤安夫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