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37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所述双面显示装置包括: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第一出光面以及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光源单元,邻近于入光侧面设置;散热基座,承载光源单元且将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排出;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其中,第一中框设置在第一出光面之上,第二中框设置在第二出光面之下,并且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均与散热基座固定连接,进而将导光板固定在容置腔内;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其中,第一显示面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中框之上且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第二显示面板固定设置在第二中框之下且与第二出光面相对设置。本发明的双面显示装置在提高了散热性的同时实现了无边框化,且增强了结构强度。
【专利说明】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ー种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设计中,均设计为单面液晶显示装置,而在需要双面显示的场所,多采用两台单面液晶显示装置背靠背组合使用。这种采用两台单面液晶显示装置背靠背组合使用的设计方案无论从经济还是从外光设计的角度出发,均不是最佳方案。
[0003]此外,在现有的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设计方案中,其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在使用两台单面显示装置时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适用性;但是在此设计方案中,由于不存在单面显示装置的背板机构,所以该双面显示装置强度较弱,同时该双面显示器也无法实现无边框化。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双面显示装置,其包括: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第一出光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光源単元,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设置;散热基座,承载所述光源单元且将所述光源单元产生的热量排出到所述双面显示装置的周围环境中;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其中,第一中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之上,第二中框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之下,并且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均与散热基座固定连接,进而将导光板固定在由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和散热基座围绕形成的容置腔内;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其中,第一显示面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中框之上且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第二显示面板固定设置在第二中框之下且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相对设置。
[0005]进ー步地,所述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均至少包括框边和框体,其中,第一中框的框边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一显示面板,第一中框的框体与散热基座的第一台面固定连接;第二中框的框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二显示面板,第二中框的框体与散热基座的第二台面固定连接。
[0006]进ー步地,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其中,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均包括壳体以及由 壳体的两端沿着壳体到导光板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第一保护壳的壳体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以及第一中框之上,第一保护壳的壳边插置在第一中框的框体与散热基座之间,进而使第一保护壳固定;第二保护壳的壳体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以及第二中框之下,第二保护壳的壳边插置在第二中框的框体与散热基座之间,进而使第二保护壳固定。
[0007]进ー步地,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其中,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均包括壳体以及由壳体的两端沿着壳体到导光板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第一保护壳的壳体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以及第一中框之上,第二保护壳的壳体设置在第二显不面板以及第二中框之下,第一保护壳的壳边和第二保护壳的壳边均设置在散热基座的外侧面上并固定结合,进而将所述双面显示装置的除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之外的其他部件围罩。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壳体和第二保护壳的壳体的两端的非显示区均为烤漆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壳的壳边和第二保护壳的壳边均为烤漆边。 [0010]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壳和/或第二保护壳的材质为亚克力或玻璃钢。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座的材质包括选自金、银、铜、铝以及它们的合金所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00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用于上述的双面显示装置中,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第一出光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光源单元,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设置;散热基座,用于承载所述光源单元;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其中,第一中框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一显示面板,第二中框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之下并用于承载第二显示面板,并且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均与散热基座固定连接,进而将导光板固定在由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和散热基座围绕形成的容置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均至少包括框边和框体,其中,第一中框的框边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一显示面板,第一中框的框体与散热基座的第一台面固定连接;第二中框的框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二显示面板,第二中框的框体与散热基座的第二台面固定连接。
[0014]本发明的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将光源单元装配到散热基座上,在提高了散热的同时实现了双面显示装置的无边框化,简化了产品的结构设计,另外,又采用了保护壳对显示面板进行保护,提高了产品外观性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结构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附图时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0016]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将理解的是,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下”、“在……之上”、“下面的”、“上面的”等,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附图中装置被翻转,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下”或“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或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之下”可包括上面和下面两种方位。所述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0019]现在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厚度。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避免公知结构和/或功能的不必要的详细描述所导致的本发明构思的混淆,可省略公知结构和/或功能的不必要的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双面显示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显示面板11、第二显示面板12和背光模组20。背光模组20可双面发光,其包括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第一显示面板11设置在第一发光面之上或者说第一显示面板11与第一发光面相对设置;第二显示面板12设置在第二发光面之下或者说第二显示面板12与第二发光面相对设置。背光模组20的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分别向第一显示面板11和第二显示面板12提供显示光源,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1和第二显示面板12分别借由背光模组20的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提供的光而显示影像。
[00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和第二显示面板12均可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具体请查阅关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现有技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此夕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的尺寸大于第二显示面板12的尺寸,但本发明并不应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的尺寸可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尺寸相等,或者第一显示面板11的尺寸可小于第二显示面板的尺寸。
[0024]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包括导光板21、光源单兀22、散热基座23、第一中框24、第二中框25以及若干光学膜片26。
[0025]导光板21可包括四个入光侧面211、与四个入光侧面211连接的第一出光面212以及与第一出光面212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213,其中,第一出光面212可作为上述的背光模组20的第一发光面,而第二出光面213可作为上述的背光模组20的第二发光面。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光源单元22分别邻近于两个相对的入光侧面211设置,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一个光源单元22邻近于导光板21的一个入光侧面211设置,或者也可采用四个光源单元22分别邻近于导光板21的四个入光侧面211设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源单元22可包括若干LED221以及用于承载并向每个LED221提供电能的PCB (Print 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板222。
[0027]散热基座23邻近于导光板21的两个相对的入光侧面211(即与上述的两个光源单元22分别邻近的两个入光侧面211)设置。散热基座23包括第一台面231、第二台面232、第三台面233以及内侧面234 ;其中,光源单元22可放置在第三台面233之上并贴合内侧面234,进而使散热基座23承载光源单元2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基座23由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金、银、铜、铝或者它们的合金。因此,散热基座23在能够整体提高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强度的同时,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因此能够将光源单元22产生的热量排出到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周围环境中。
[0028]第一中框24和第二中框25可例如由塑料形成。第一中框24包括框边241和框体242,其中,第一中框24的框边241设置在第一出光面212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一显不面板11,第一中框24的框体242与散热基座23的第一台面231固定连接。第二中框25亦包括框边251和框体252,其中,第二中框25的框边251设置在第二出光面213的下方并用于承载第二显示面板12,第二中框25的框体252与散热基座23的第二台面232固定连接;如此,可将导光板21固定设置在由第一中框24、第二中框25和散热基座23围绕形成的容置腔27内。
[0029]若干光学膜片26均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光学膜片26设置在第一出光面212与第一中框24的框边241之间,用以改善由第一出光面212射出的光的亮度、色度以及均匀性等;而另一部分光学膜片26设置在第二出光面213与第二中框25的框边251之间,用以改善由第二出光面213射出的光的亮度、色度以及均匀性等。
[003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第一显示面板11和第二显示面板12,提高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外观性以及增强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28和第二保护壳29。第一保护壳28和第二保护壳29均可米用亚克カ注塑成型,或者也可采用玻璃钢结构。第一保护壳28包括壳体281以及壳体281的两端沿着壳体281到导光板21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282,其中,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设置在第一显不面板11以及第一中框24的框体242之上,并且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插置在第一中框24的框体242和散热基座23之间,进而将第一保护壳28固定。第二保护壳29亦包括壳体291以及壳体291的两端沿着壳体291到导光板21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292,其中,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2以及第ニ中框25的框体252之下,并且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插置在第二中框25的框体252和散热基座23之间,进而将第二保护壳29固定。
[0031]此外,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由于第一中框24的框边241以及第ニ中框25的框边251的存在,使得第一出光面212的两端的被第一中框24的框边压合的区域和第二出光面213的两端的被第二中框25的框边251压合的区域的光无法射出,进而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1的两端的与第一出光面212的两端的被压合的区域对应的区域Al和第二显示面板12的两端的与第二出光面213的两端的被压合的区域对应的区域A2形成非显示区。因此,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品质,可将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的两端的与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BI (即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两端的非显示区)和第二保护壳29的两端的与区域A2相对应的区域B2 (即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两端的非显示区)进行烤漆处理,也就是说,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的两端的非显示区均为烤漆区。
[0032]进ー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进行烤漆处理,使得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均形成烤漆边。
[0033]实施例2
[0034]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在实施例2的描述中,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參照图2,实施例2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保护第一显示面板11和第二显示面板12,提高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外观性以及增强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28和第二保护壳29。第一保护壳28和第二保护壳29均可米用亚克カ注塑成型,或者也可采用玻璃钢结构。第一保护壳28包括壳体281以及壳体281的两端沿着壳体281到导光板21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282,其中,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设置在第一显不面板11以及第一中框24之上,并且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设置在散热基座23的外侧面235上。第二保护壳29亦包括壳体291以及壳体291的两端沿着壳体291到导光板21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292,其中,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2以及第二中框25之下,并且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也设置在散热基座23的外侧面235上。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与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在散热基座23的外侧面235上固定结合,进而将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除第一保护壳28和第二保护壳29之外的其他部件围罩起来,即将导光板21、光源单元22、散热基座23、第一中框24、第二中框25、若干光学膜片26、第一显示面板11以及第二显示面板12等部件围罩起来。
[0036]此外,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由于第一中框24的框边241以及第二中框25的框边251的存在,使得第一出光面212的两端的被第一中框24的框边241压合的区域和第二出光面213的两端的被第二中框25的框边251压合的区域的光无法射出,进而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1的两端的与第一出光面212的两端的被压合的区域对应的区域Al和第二显示面板12的两端的与第二出光面213的两端的被压合的区域对应的区域A2形成非显示区。因此,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的品质,可将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的两端的与区域Al相对应的区域BI (即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两端的非显示区)和第二保护壳29的两端的与区域A2相对应的区域B2 (即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两端的非显示区)进行烤漆处理,也就是说,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两端的非显示区为烤漆区。
[003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进行烤漆处理。
[003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装置将光源单元装配到散热基座上,在提高了散热的同时实现了双面显示装置的无边框化,简化了产品的结构设计,另外,又采用了保护壳对显示面板进行保护,提高了产品外观性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结构强度。
[0039]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权利要求】
1.ー种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21),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211)、第一出光面(212)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212)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213); 光源単元(22),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211)设置; 散热基座(23),承载所述光源単元(22)且将所述光源単元(22)产生的热量排出到所述双面显示装置的周围环境中; 第一中框(24)和第二中框(25),其中,第一中框(24)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212)之上,第二中框(25)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213)之下,并且第一中框(24)和第二中框(25)均与散热基座(23)固定连接,进而将导光板(21)固定在由第一中框(24)、第二中框(25)和散热基座(23)围绕形成的容置腔(27)内; 第一显示面板(11)和第二显示面板(12),其中,第一显示面板(11)固定设置在第一中框(24)之上且与所述第一出光面(212)相对设置,第二显示面板(12)固定设置在第二中框(25)之下且与所述第二出光面(213)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24)和第二中框(25)均至少包括框边和框体,其中,第一中框(24)的框边(241)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212)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一显示面板(11),第一中框(24)的框体(242)与散热基座(23)的第一台面(231)固定连接;第二中框(25)的框边(251)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213)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二显示面板(12),第二中框(25)的框体(252)与散热基座(23)的第二台面(2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保护壳(28 )和第二保护壳(29 ),其中,第一保护壳(28 )和第二保护壳(29 )均包括壳体以及由壳体的两端沿着壳体到导光板(21)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设置在第一显不面板(11)以及第一中框(24)之上,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插在第一中框(24)的框体(242)与散热基座(23)之间,进而使第一保护壳(28)固定;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2)以及第二中框(25)之下,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插在第二中框(25)的框体(252)与散热基座(23)之间,进而使第二保护壳(29)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保护壳(28 )和第二保护壳(29 ),其中,第一保护壳(28 )和第二保护壳(29 )均包括壳体以及由壳体的两端沿着壳体到导光板(21)的方向沿伸形成的壳边;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11)以及第一中框(24)之上,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2)以及第二中框(25)之下,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均设置在散热基座(23)的外侧面(235)上并固定结合,进而将所述双面显示装置的除第一保护壳(28)和第二保护壳(29)之外的其他部件围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28)的壳体(281)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体(291)的两端的非显示区均为烤漆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28)的壳边(282)和第二保护壳(29)的壳边(292)均为烤漆边。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护壳(28)和/或第二保护壳(29)的材质为亚克力或玻璃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座(23)的材质包括选自金、银、铜、铝以及它们的合金所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用于双面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21),包括至少一入光侧面(211)、第一出光面(212)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212)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213); 光源单元(22),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211)设置; 散热基座(23),承载所述光源单元(22)且将所述光源单元(22)产生的热量排出到所述双面显示装置的周围环境中; 第一中框(24)和第二中框(25),其中,第一中框(24)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212)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一显示面板(11 ),第二中框(25)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213)之下并用于承载第二显示面板(12),并且第一中框(24)和第二中框(25)均与散热基座(23)固定连接,进而将导光板(21)固定在由第一中框(24)、第二中框(25)和散热基座(23)围绕形成的容置腔(2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24)和第二中框(25)均至少包括框边和框体,其中,第一中框(24)的框边(241)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面(212)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一显示面板(11),第一中框(24)的框体(242)与散热基座(23)的第一台面(231)固定连接;第二中框(25)的框边(251)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213)之上并用于承载第二显示面板(12),第二中框(25)的框体(252)与散热基座(23)的第二台面(232)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G02F1/13GK103605236SQ201310542522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萧宇均, 唐国富, 张彦学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