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291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导致背光模组的亮度降低的技术问题。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导光板,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填充有荧光物质。本发明可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
【专利说明】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IXD)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平板显示装置。液 晶显示器通常由背光模组和液晶模组构成,其中,背光模组的种类可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 直下式背光模组等。
[0003] 侧入式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发光组件和导光板等部件。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导光板 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再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从而使导光板的出光面形成面光源,来为 液晶模组提供背光源。
[0004] 但是,液晶显示器在测试或搬运时,经常会导致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产生间隙。 此外,导光板由于外部温度变化,经过多次热胀冷缩之后,也会使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产 生间隙。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处会发生漏光,降低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光传 导效率,导致背光模组的亮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 的间隙导致背光模组的亮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导光板,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与所 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填充有 荧光物质。
[0007] 优选的,所述荧光物质为荧光胶。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模组和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模组设 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一侧。
[0009] 进一步,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发光组件通过胶体连接;
[0010] 所述胶体贴附在所述液晶模组的上表面与所述发光组件的上表面的交接处,且覆 盖住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间隙。
[0011] 优选的,所述胶体具有遮光性。
[0012] 优选的,所述胶体为黑色胶体。
[0013] 本发明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利用荧光物质填充在发 光组件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因为荧光物质可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导光板经 过热胀冷缩或偏移之后,荧光物质也能填满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发光组件发出 的光在荧光物质中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并且荧光物质在发光组件的激发下也会发光,而起 到提高光强度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进入导光板的光量,提高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光 传导效率,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0014]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 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 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 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 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1和导光板2。发光 组件1通常包括基板11和设置于基板11上的光源12,光源12优选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基板11上还可以设置有驱动电路或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 用于驱动LED。
[0021] 此外,导光板2上方还可以设置有扩散片3和棱镜片4,用于对导光板2的出光面 21射出的光进行扩散和散射,使背光模组发出的光更为均匀。导光板2下方还可以设置有 反射镜5,用于对向下传播的光进行反射,使这些光也能够从导光板2的出光面21射出,从 而提1?光的利用率。
[0022] 本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的出光面10与导光板2的入光面22相对设置,且发光组 件1的出光面10与导光板2的入光面22之间填充有突光物质6。
[0023] 本实施例中,突光物质优选为突光胶6。突光胶6具有较好的弹性,利用突光胶6 填充在发光组件1的出光面10与导光板2的入光面22之间,即使在导光板2经过热胀冷 缩或偏移之后,荧光胶6也能填满发光组件1与导光板2之间的间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一定弹性的荧光物质,填充在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
[002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利用具有弹性的荧光胶6填充在发光组件1的 出光面10与导光板2的入光面22之间。发光组件1发出的光在突光胶6中具有很高的透 过率,并且荧光胶6在发光组件1的激发下也会发光,而起到提高光强度的作用,从而能够 增加进入导光板2的光量,提高发光组件1与导光板2之间的光传导效率,提高背光模组的 亮度。此外,荧光胶6还能够对发光组件1发出的光进行均匀化,使进入导光板2的光更为 均匀。
[0025]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体可以是液晶电视、液 晶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该显示装置包括外边框7、液晶模组8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 供的背光模组,液晶模组8设置于导光板2的出光面的一侧,且位于扩散片3、棱镜片4的上 方。
[0026] 因为发光组件1以及荧光胶6的高度较大,导光板2等部件的厚度较小,所以液晶 模组8的一侧也会靠着荧光胶6。但液晶模组8本身具有不透光的侧边框,所以发光组件1 发出的光不会经荧光胶6从液晶模组8的侧面进入,而只有从导光板2的出光面21射出的 光能进入液晶模组8。
[0027] 本实施例中,液晶模组8与发光组件1通过胶体9连接。胶体9贴附在液晶模组8 的上表面与发光组件1的上表面的交接处,以提高液晶模组8与发光组件1之间的稳固性。
[0028]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胶体9具有遮光性。具有遮光性的胶体9覆盖 住液晶模组8与发光组件1之间的间隙,即覆盖住液晶模组8与发光组件1之间的荧光胶 6,防止该处的荧光胶6漏光而造成显示装置出现亮斑。
[0029]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胶体9优选为黑色胶体。与白色等其他颜色相比,黑色胶体具 有最好的遮光性,从而能够达到最好的遮光效果,防止液晶模组与发光组件之间的荧光胶 发生漏光。
[0030]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 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 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 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导光板,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 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填充有荧光物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物质为荧光胶。
3. -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模组设 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一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发光组件通过胶 体连接; 所述胶体贴附在所述液晶模组的上表面与所述发光组件的上表面的交接处,且覆盖住 所述液晶模组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间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具有遮光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为黑色胶体。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4062804SQ201410242525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刘明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