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368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具有位于两侧边缘的两侧面及位于两端边缘的两端面,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两第一固定件及两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安装部及位于第一安装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长条状的第二安装部及位于第二安装部两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两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安装部分别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面上;所述两第二固定件的第二安装部分别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第二固定部抵靠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面上。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 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 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 本电脑屏幕等。
[0003]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组 (Backlight module)、结合于背光模组上的液晶面板与固定该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的前框。
[0004] 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 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 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 示影像,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 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Light bar)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LED灯 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GP,Light Guide Plate) -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 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
[0005] 如图1所示,在传统液晶显示模组中,均会设计前框100固定液晶显示面板,模组 出货到客户端后,会再次组装电视前壳。而对于液晶电视产品,电视前壳亦有固定液晶显示 面板的功能。如此一来,模组前框100会成为一个可以省略的零部件。但是,对于模组出货, 若没有前框100固定,则无法实现模组的安全运输。若模组将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分 开运输,则会导致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具有可快速组装及拆除等 优点,可用于固定一液晶显示模组,以替代前框,实现省略模组前框的目的;所述固定结构 可实现对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并保证液晶显示模组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液晶显 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具有位于两侧边缘的两侧面及位于两端边缘的两端面,所述液 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两第一固定件及两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长条状 的第一安装部及位于第一安装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长条状的第二安 装部及位于第二安装部两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两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安装部分别用于安装 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面上;所述两第二固 定件的第二安装部分别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第二固定部抵靠于液晶显示模组 的两侧面上。
[0008] 所述每一第一固定部设有一第一通孔,以用于供一螺钉穿过将该第一固定部锁固 于液晶显示模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每一第二固定件的两第二固定部分别抵靠于液晶显示 模组两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件抵压于第二固定件上从而将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液晶显 示模组上。
[0009] 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具有背板,背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前框的螺纹孔,所述穿过第一 通孔的螺钉螺纹连接于背板上对应的螺纹孔内。
[0010] 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缓冲件,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用,该 第一缓冲件相对于第一安装部位于与第一固定部同侧;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二缓冲件, 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用,该第二缓冲件相对于第二安装部位于与第二固 定部同侧。
[0011] 所述第一缓冲件呈长条状,其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一安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 第二缓冲件呈长条状,其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二安装部的中间位置。
[0012]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采用薄板加工形成η形结构。
[0013] 所述薄板由铝材、钢材或电木制成。
[0014] 还包括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具有长条状的第三安装部及位于第三安装部 两端的第三固定部,以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中部,且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可用于固定一液晶显示 模组,以替代前框,实现了省略模组前框的目的,同时具有可快速组装及拆除等优点;所述 固定结构可实现对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并保证液晶显示模组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 由于该固定结构可拆卸,因此可以重复回收利用,节约了制造成本;装配该固定结构的液晶 显示模组在运输至整机厂生产线后,可快速拆除该固定结构,然后装配电视前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17] 附图中,
[0018] 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模组前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2所示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2所示固定结构的第二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2所示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 图6为安装有图2所示固定结构的一液晶显示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图6所示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为本发明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的第三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为安装有图8所示固定结构的一液晶显示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9]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 显示模组具有位于两侧边缘的两侧面及位于两端边缘的两端面,本发明所述固定结构可以 替代液晶模组的前框,并具有可快速组装及拆除等优点。
[0030] 请参阅图2-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 组的固定结构10,包括:两第一固定件20及两第二固定件40 ;
[0031] 所述第一固定件20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安装部22及位于第一安装部22两端的第 一固定部24 ;所述第二固定件40具有长条状的第二安装部42及位于第二安装部42两端 的第二固定部44 ;所述两第一固定件20的第一安装部22分别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 两侧,第一固定部24用于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面上;所述两第二固定件40的第二安 装部42分别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第二固定部44抵靠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 面上。
[0032] 所述每一第一固定部24设有一第一通孔26,以用于供一螺钉穿过将该第一固定 部24锁固于液晶显示模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每一第二固定件40的两第二固定部44分别 抵靠于液晶显示模组两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件20抵压于第二固定件40上从而将第 二固定件40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上。
[0033] 如图7所示,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具有背板12,背板12上设有用于安装前框的螺纹 孔(未图示),所述穿过第一通孔26的螺钉15螺纹连接于背板上对应的螺纹孔内。
[0034] 所述第一安装部22设有第一缓冲件28,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 用,该第一缓冲件28相对于第一安装部22位于与第一固定部24同侧;所述第二安装部42 设有第二缓冲件48,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用,该第二缓冲件48相对于第 二安装部42位于与第二固定部44同侧。
[0035] 所述第一缓冲件28呈长条状,其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一安装部22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缓冲件48呈长条状,其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二安装部42的中间位置。
[0036] 所述第一固定件20与第二固定件40分别采用薄板加工形成η形结构;所述薄板 由铝材、钢材或电木制成。
[0037] 请参阅图8-10,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 模组的固定结构10',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所述固定结构10'还包括第三固定件60,请参阅 图6,所述第三固定件60具有长条状的第三安装部62及位于第三安装部62两端的第三固 定部64,以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中部,且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
[0038] 如图10所示,所述每一第三固定部64设有一第二通孔66,以用于供一螺钉(未图 示)穿过将该第三固定部64锁固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三固定件60抵 压于第二固定件40上从而将第二固定件40进一步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上;所述液晶显示 模组具有背板12,背板12上设有用于安装前框的螺纹孔(未图示),所述穿过第二通孔66 的螺钉螺纹连接于背板12上对应的螺纹孔内。
[0039] 所述第三安装部62设有第三缓冲件68,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 用,该第三缓冲件68相对于第三安装部62位于与第三固定部64同侧;所述第三缓冲件68 呈长条状,其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三安装部62的中间位置。
[0040] 所述第三固定件60采用薄板加工形成η形结构,所述薄板由铝材、钢材或电木制 成。
[004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可用于固定一液晶显示模组,以替 代前框,实现了省略模组前框的目的,同时具有可快速组装及拆除等优点;所述固定结构可 实现对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并保证液晶显示模组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该固定 结构可拆卸,因此可以重复回收利用,节约了制造成本;装配该固定结构的液晶显示模组在 运输至整机厂生产线后,可快速拆除该固定结构,然后装配电视前框。
[0042]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 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一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具有 位于两侧边缘的两侧面及位于两端边缘的两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第一固定件(20) 及两第二固定件(40);所述第一固定件(20)具有长条状的第一安装部(22)及位于第一安 装部(22)两端的第一固定部(24);所述第二固定件(40)具有长条状的第二安装部(42)及 位于第二安装部(42)两端的第二固定部(44);所述两第一固定件(20)的第一安装部(22) 分别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第一固定部(24)用于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 面上;所述两第二固定件(40)的第二安装部(42)分别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第 二固定部(44)抵靠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侧面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第一固定部 (24)设有一第一通孔(26),以用于供一螺钉(15)穿过将该第一固定部(24)锁固于液晶显 示模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每一第二固定件(40)的两第二固定部(44)分别抵靠于液晶显 示模组两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件(20)抵压于第二固定件(40)上从而将第二固定件 (40)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 具有背板(12),背板(12)上设有用于安装前框的螺纹孔,所述穿过第一通孔(26)的螺钉 (15)螺纹连接于背板(12)上对应的螺纹孔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2) 设有第一缓冲件(28),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用,该第一缓冲件(28)相对 于第一安装部(22)位于与第一固定部(24)同侧;所述第二安装部(42)设有第二缓冲件 (24),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用,该第二缓冲件相对于第二安装部(42)位 于与第二固定部(24)同侧。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28) 呈长条状,其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一安装部(2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缓冲件(24)呈长 条状,其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二安装部的中间位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0) 与第二固定件(40)分别采用薄板加工形成η形结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由铝材、钢材 或电木制成。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件 (60),所述第三固定件(60)具有长条状的第三安装部(62)及位于第三安装部(62)两端的 第三固定部(64),以用于安装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中部,且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的两端。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第三固定部 (64)设有一第二通孔(66),以用于供一螺钉穿过将该第三固定部(64)锁固于液晶显示模 组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第三固定件¢0)抵压于第二固定件(40)上从而将第二固定件 (40)进一步固定于液晶显示模组上;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具有背板(12),背板(12)上设有用 于安装前框的螺纹孔,所述穿过第二通孔(66)的螺钉(15)螺纹连接于背板(12)上对应的 螺纹孔内。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62) 设有第三缓冲件(68),以用于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提供缓冲作用,该第三缓冲件(68)相对 于第三安装部¢2)位于与第三固定部¢4)同侧;所述第三缓冲件¢8)呈长条状,其通过 胶粘方式安装于第三安装部(6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固定件(60)采用薄板加工形成η 形结构,所述薄板由铝材、钢材或电木制成。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4062796SQ201410312796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张彦学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