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条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60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Led灯条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LED灯条,包括PCB线路板、间隔地安装在PCB线路板上的多个侧发光式LED及多个基准件,每个LED的侧向具有发光面,多个基准件设置在PCB线路板上且与多个LED一一对应并呈线性排列,每一基准件包括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基准顶面、基准底面及发光面相互平行,并且每个基准件的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LED直线度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每个LED的发光面是否在对应的基准件的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之间作为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的判断标准。上述LED灯条可以方便地判断出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LED灯条的背光模组。
【专利说明】LED灯条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条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平面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IXD,Liquid CrystalDisplay)因具有体积小、画质高、无辐射以及驱动电压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及消费性产品中。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提供一背光模组作为背光源以正常显示图像。
[0003]随着背光模组中光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1de,LED)因具有能耗低、体积小、寿命长、温升低等特性,而逐渐取代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s,CCFL),以LED背光模组的形式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LED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背板、导光板、LED灯条及胶框等。LED灯条包括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及间隔安装于PCB上的多个LED。LED又分为顶发光式LED和侧发光式LED,顶发光式LED是指将LED焊接到PCB上时,LED的发光面平行于PCB,侧发光式LED是指将LED焊接到PCB上时,LED的发光面垂直于PCB。笔记本显示屏以及手机显示屏等超薄液晶屏中的LED背光模组一般采用侧发光式LED,以便于LED灯条可以平放在超薄液晶屏的壳体内,以实现液晶屏的超薄化。
[0004]图1是理想状态下LED背光模组中LED相对于导光板的安装位置图,图2是实际情况下LED背光模组中LED相对于导光板的安装位置图,为方便介绍,图1与图2中只示出了 LED背光模组的LED灯条与导光板部分。请参见图1及图2,现有的超薄液晶屏中的LED背光模组包括LED灯条11 (light bar)和导光板12。LED灯条11包括PCB 112及间隔安装于PCB 112上的多个侧发光式LED 113。LED 113的发光面发出的光线入射到导光板12 —侧的入光面上,然后经导光板12进行传导并从其顶表面出射再进入位于背光模组上方的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中。导光板12中的光线分布是否均匀,受LED灯条11的LED直线度影响。LED灯条11的LED直线度为:LED灯条11上所有LED 113,位置最偏上和最偏下的LED的发光面之间的距离,如图3中所示,预设的LED直线度为a时,当位置最偏上和最偏下的LED的发光面之间的距离小于a,则为符合要求的安装位置。请再次参见图1,理想的背光模组,所有的LED 113的发光面在同一水平线且与导光板12的入光面完全贴合,即直线度a的值为0,导光板12边沿的光分布也是均匀的。请参见图2,由于组装时的偏差,实际的背光模组,各LED 113的发光面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造成不同的LED 113的发光面与导光板12的入光面之间存在大小不同的间隙,即直线度a的值大于0,但是直线度a的值太大,将导致导光板12中的光线分布不均匀,影响显示效果,因此直线度a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直线度a具有一个最大值M,当O < a<M时,该LED灯条11的直线度才符合要求。实际生产中,不同机种的液晶显示装置对M值的要求不同,一般在0.15?
0.2mm之间,然而,PCB 112上没有LED直线度参考基准,LED 113在PCB 112上的偏移到底有没有超出LED直线度要求是肉眼看不出来的,只能借助于仪器,但是,每个LED灯条11都使用仪器量测导致时间及人工成本上升,也是不现实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辅助判断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的LED灯条以及具有该LED灯条的背光模组。
[0006]一种LED灯条,包括PCB线路板以及间隔地安装在所述PCB线路板上的多个侧发光的LED,每个LED的侧向具有发光面,所述LED灯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PCB线路板上且呈线性排列的多个基准件,所述多个基准件用于辅助判定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所述多个基准件与所述多个LED —一对应,每个基准件包括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所述基准顶面、所述基准底面以及所述发光面相互平行,每个基准件的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ED直线度的允许偏差范围,以每个LED的发光面是否在对应的基准件的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之间作为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的判断标准。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基准件均呈工字形。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工字形基准件的顶面作为所述基准顶面,所述工字形基准件的底面作为所述基准底面。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每一基准件的安装位置对应于LED的中部位置。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基准件设置在所述PCB线路板的顶层。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基准件为金属件。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基准件为铜箔。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每个基准件的所述基准顶面与所述基准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8mm。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PCB上还设置有引脚焊盘,所述多个LED通过所述引脚焊盘与所述PCB电性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上述的LED灯条。
[0016]本实用新型LED灯条通过在PCB线路板上设置呈线性排列的基准件,用于辅助判断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基准件具有基准顶面以及基准底面,基准件的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ED直线度的允许偏差范围。在判断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仅需将LED的发光面与基准顶面及基准底面比对,即可判断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超出设定的范围,判断非常便利。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理想状态下LED相对于导光板的安装位置图。
[0019]图2是实际情况下LED相对于导光板的安装位置图。
[0020]图3是LED直线度的测量基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条采用的基准件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条进行LED直线度判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条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灯条20包括PCB 21、间隔地安装在PCB 21上的多个侧发光式LED 23、以及设置在PCB21上且与多个LED 23——对应并呈线性排列的多个基准件25。每个LED 23的侧向具有发光面231,且每个LED 23的发光面231垂直于PCB 21。多个基准件25用于辅助判定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条采用的基准件的示意图,具体的,请共同参考图4与图5所示,每一基准件25包括基准顶面251与基准底面252。基准顶面251、基准底面252与LED 23的发光面231相互平行,并且每个基准件25的基准顶面251与基准底面252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LED直线度a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M。以每个LED 23的发光面231是否在对应的基准件25的基准顶面251与基准底面252之间作为判断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的判断标准。
[0027]例如,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a的值在O?0.15mm之间均满足要求时,此时,LED直线度a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M = 0.15mm,则可以将每个基准件25的基准顶面251与基准底面252之间的垂直距离选择在0.15mm,即每个基准件25的基准顶面251与基准底面252之间的垂直距离取a的最大值M。
[0028]又例如,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a的值在O?0.2mm之间均满足要求时,此时,LED直线度a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M = 0.2mm,则可以将每个基准件25的基准顶面251与基准底面252之间的垂直距离选择在0.2_。
[002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条20进行LED直线度判定的原理如下:
[0030]当LED 23安装至PCB 21上后,拿起LED灯条20,通过目视将每个LED 23的发光面231与对应的基准件25进行比较。若每个LED 23的发光面231均未超出基准件25的上下边缘,即未超出基准顶面251和基准底面252,换句话说,也就是每个LED 23的发光面231均位于基准顶面251和基准底面252之间,如图6中所示c,c为最偏上的LED 23与最偏下的LED 23的发光面231之间距离,c值小于基准顶面251和基准底面252之间的垂直距离M,即LED灯条的LED直线度在规定范围内;反之,若同一 LED灯条20中,既有LED 23的发光面231超出基准件25的上边缘,又有LED 23的发光面231超出基准件25的下边缘,即既有LED 23的发光面231位于基准顶面251之上,又有LED 23的发光面231位于基准底面252之下,则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不在规定范围内;若在同一 LED灯条20中,有某个LED 23的发光面231位于基准件25的基准顶面251之上,而没有发光面231位于基准顶面251之下的LED 23,或有某个LED 23的发光面231位于基准件25的基准底面252之下,而没有发光面231位于基准顶面251之上的LED23,则需要用测试仪器进一步测量,以判断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是否超出规定范围。
[0031]在本实施例中,PCB 21设置多个引脚焊盘211,用于焊接LED 23的引脚(图中未示出)以使LED 23与PCB 21电性连接。
[0032]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基准件25对应于一个LED 23,且每一基准件25的安装位置对应于每个LED 23的沿LED 23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部位置,以便于在辅助判定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时,便于观察。
[0033]请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基准件25呈工字形。工字形基准件25的顶面25a作为基准顶面251,工字形基准件25的底面25b作为基准底面252。工字形基准件25的整体高度值等于LED直线度a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
[0034]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基准件25也可以为矩形,对比并不做特别限定。
[0035]在本实施例中,基准件25为铜箔。在PCB 21制作过程中,先准备一基板,例如由高分子合成树脂和增强材料组成的绝缘层板;然后,在基板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导电率较高、焊接性良好的纯铜箔,接着通过蚀刻形成所需要的基准件25、引脚焊盘211及其它走线。在制作过程中,基准件25是与引脚焊盘211及PCB 21上的走线在同一道蚀刻制程中形成的,因此基准件25的存在并不会额外增加PCB 21的制作成本,而且基准件25是通过蚀刻制程形成的,相比于将多个LED 23逐个焊接在PCB 21上,基准件25的制作精准度更高,更容易使多个基准件25位于PCB 21的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可以用来辅助判断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
[0036]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基准件25也可以为铝箔等其它金属件。
[0037]本实用新型LED灯条20通过在PCB 21上设置呈线性排列的基准件25,用于辅助判断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基准件25具有基准顶面251以及基准底面252,基准件25的基准顶面251与基准底面252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LED直线度a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在判断LED灯条20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仅需将LED的发光面与基准顶面及基准底面比对,即可判断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超出设定的范围,判断非常便利。
[003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上述的LED灯条。LED灯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LED灯条,包括PCB以及间隔地安装在所述PCB上的多个侧发光的式LED,每个LED的侧向具有发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PCB上且呈线性排列的多个基准件,所述多个基准件用于辅助判定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所述多个基准件与所述多个LED —一对应,每个基准件包括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所述基准顶面、所述基准底面以及所述发光面相互平行,每个基准件的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ED直线度的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以每个LED的发光面是否在对应的基准件的基准顶面与基准底面之间作为LED灯条的LED直线度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的判断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准件均呈工字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基准件的顶面作为所述基准顶面,所述工字形基准件的底面作为所述基准底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每一基准件的安装位置对应于LED的中部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准件设置在所述PCB线路板的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准件为金属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准件为铜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基准件的所述基准顶面与所述基准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8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PCB上还设置有引脚焊盘,所述多个LED通过所述引脚焊盘与所述PCB电性连接。
10.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LED灯条。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4005455SQ20142043590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刘晓锋, 刘胜利, 万黎明, 郭健宇, 寇彦梅 申请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