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68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及带有至少一个LED的FPC,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位于所述扩散膜上,所述扩散膜与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边角形成连接缝隙,所述连接缝隙的开口朝向LED直线出光区域之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从扩散膜与增光膜的连接缝隙中射出形成光束或漏光,影响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
[0002]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和终端产品的逐渐普及,用户对终端产品越来越挑剔,对终端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更希望终端产品在成本不变或者是降低成本,整体结构不变或者是结构更趋于完美,性能不可降低的前提下,光学显示效果能进一步提升,超薄、高亮已是整个液晶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由于背光产品在结构及光学效果上经常会因为漏光或者光束等问题,从而影响显示效果,所以改善背光模组中的各个元件之间的配合连接结构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但需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只能在结构上去优化,控制背光模组的成本。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扩散膜与下增光膜的结构图,其中,扩散膜11,增光膜12,这两者配合后,如图2所示,其进行连接配合后,形成连接缝隙14,由于LED13数量较多,且靠近边沿,而扩散膜11的底边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延长设置,所以,LED灯能够垂直射进扩散膜与增光膜所形成的连接缝隙中,其直射光线将会穿过该连接缝隙,在图中背光模组的出光面15的位置上会形成漏光或者光束不良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从扩散膜与增光膜的连接缝隙中射出形成光束或漏光,影响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及带有至少一个LED的FPC,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位于所述扩散膜上,所述扩散膜与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边角形成连接缝隙,所述连接缝隙的开口朝向LED直线出光区域之外。
[0005]进一步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隙为等间距的缝隙。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缝隙为倾斜结构的缝隙。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缝隙成向内倾斜结构的缝隙。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缝隙的形成包括:所述扩散膜靠近LED的底边中间向外延伸,所述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两者间的延伸部形成相匹配的两个连接缝隙。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缝隙的形成包括:所述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中间向外延伸,所述扩散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两者间的延伸部形成相匹配的两个连接缝隙。
[0010]进一步地,所述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FPC相交。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扩散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FPC相交。
[0012]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及LED,增光膜覆盖于所述扩散膜上,通过将扩散膜与增光膜的靠近LED的底边的连接结构形成的连接缝隙延长至该背光模组的LED的出光面的两个边界上,挡住LED灯的光线直接穿过扩散膜和增光膜,这样,则使得背光模组中的任一 LED灯的光线都无法垂直直射穿过扩散膜,从而,不会形成漏光或光束,使得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得到改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框结构操作方便简单,无特殊性,一般厂商都可以满足生产条件,避免了组装造成的变形不良,同时在满足背光源超薄需求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良率和产品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结构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在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连接配合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结构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在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连接配合的不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结构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在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连接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在于,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扩散膜与增光膜靠近LED出光面的底边所形成的连接缝隙的位置来使得背光模组的LED灯不能直接穿过该缝隙形成光束或者漏光,增加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使得背光模组的良品率增大。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及带有至少一个LED的FPC,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位于所述扩散膜上,所述扩散膜与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边角形成连接缝隙,所述连接缝隙的开口朝向LED直线出光区域之外。如图3所示,扩散膜21和增光膜22,其底边边角的结构为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扩散膜和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形成连接缝隙24,由于该缝隙的位置设置在LED23出光面的两边边界上,如图中所示,在背光模组的最边上的一个LED23中,它的最边上的出光直线不会垂直直射进连接缝隙24开口的位置,因此,LED23的直射光线不会穿过缝隙24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25上形成漏光或光束不良的情况,这样,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将得到提高。且一般厂商都可以满足生产条件,避免了组装造成的变形不良,同时在满足背光源超薄需求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良率和产品强度。
[0022]优选地,所述连接缝隙24为等间距的缝隙。所述等间距缝隙包括:垂直等间距缝隙、弯曲等间距缝隙、弧形等间距缝隙、倾斜形等间距缝隙等。所述扩散膜21和增光膜22的形成等间距缝隙在工艺上更加容易实现,且其外观看起来也比较美观。只要该连接缝隙24是在背光模组的LED连片的出光面的边界外围,不管其形状如何,都能实现LED23的直射光线不穿过连接缝隙24,从而。不会产生漏光或者光束不良的情况。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缝隙24还包括间距不等的结构;如,连接缝隙的里边为垂直线段,而连接缝隙的外边为弧线等,即形成该缝隙的扩散膜21与增光膜22的底边边角是不匹配的连接结构,因此才形成了该不等间距的缝隙,但实际应用中,很少会使用这类型的结构。
[002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缝隙24为倾斜结构的缝隙。所述倾斜结构包括向内倾斜结构及向外倾斜结构。优选地,所述连接缝隙24为向内倾斜结构的缝隙。如图4所示,图中的连接缝隙24就是典型的内倾斜结构,这种结构的设置是实际应用中最优的设置方式,因为不仅在工艺上容易实现,且其使得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也是最佳的。
[002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缝隙24的形成包括:所述扩散膜21靠近LED的底边中间向外延伸,所述增光膜22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两者间的延伸部形成相匹配的两个连接缝隙24。如图3所示,扩散膜21中底边中间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11,此时,其边角为向内倾斜的三角形结构,具体地,所述延伸部211的边角可包括:三角形结构、矩形结构或弧形结构等;增光膜22中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21,此时,其边角是直角梯形结构,该第二延伸部221的边角包括:梯形结构、矩形结构或弧形结构等与第一延伸部211相匹配的形状;其斜边与扩散膜21中的第一延伸部211的斜边是相匹配的,因此,形成了如图4中所示的连接缝隙2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光膜22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LED相交。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结构图,增光膜32的第三延伸部321的结构进行了加长,其延长的尺寸范围在0.5-0.7mm,最优的延长尺寸为0.6mm。这样的延长结构,使得其在背光模组的整个配合当中,与扩散膜31进行配合后,其第三延伸部321将会延伸至柔性电路板上。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在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与增光膜的连接配合的示意图,该第三延伸部321与柔性电路板36进行了相交,其相交部37这样的设置,使得该增光膜32在背光模组中不会产生移位等松动的问题,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优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
[002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缝隙24的形成包括:所述增光膜22靠近LED的底边中间向外延伸,所述扩散膜21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两者间的延伸部形成相匹配的两个连接缝隙24。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增光膜22与扩散膜21的底边边角的连接配合结构与上述扩散膜21与增光膜22的连接配合结果相类似,在此处,不再累述。该两者的延伸部也可以形成如图4所示的连接缝隙2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还包括FPC,所述扩散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FPC相交。其相交部37这样的设置,使得该增光膜32在背光模组中不会产生移位等松动的问题,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优化了背光模组的结构。
[0026]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主要是通过将增光膜与扩散膜所配合形成的连接缝隙的位置进行了向外移动的设置,使得该连接缝隙在背光模组LED出光面的边界外围上,从而LED在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不会形成漏光或者光束不良的情况,增强了其光学效果。
[002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该液晶模组的光学效果也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及LED,增光膜覆盖于所述扩散膜上,通过将扩散膜与增光膜的靠近LED的底边的连接结构形成的连接缝隙延长至该背光模组的LED的出光面的两个边界上,挡住LED灯的光线直接穿过扩散膜和增光膜,这样,则使得背光模组中的任一 LED灯的光线都无法垂直直射穿过扩散膜,从而,不会形成漏光或光束,使得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得到改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框结构操作方便简单,无特殊性,一般厂商都可以满足生产条件,避免了组装造成的变形不良,同时在满足背光源超薄需求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良率和产品强度。
[002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及带有至少一个LED的FPC,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位于所述扩散膜上,所述扩散膜与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边角形成连接缝隙,所述连接缝隙的开口朝向LED直线出光区域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隙为等间距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隙为倾斜结构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隙成向内倾斜结构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隙的形成包括:所述扩散膜靠近LED的底边中间向外延伸,所述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两者间的延伸部形成相匹配的两个连接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缝隙的形成包括:所述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中间向外延伸,所述扩散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两者间的延伸部形成相匹配的两个连接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FPC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靠近LED的底边的两个边角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至与所述FPC相交。
9.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4084001SQ20142044702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徐小康, 刘柱军 申请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