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硒鼓显影辊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021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硒鼓显影辊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打印机硒鼓显影辊定位结构,包括粉仓主体,以及粉仓主体内设有显影辊,显影辊两侧处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粉仓主体侧安装有导电侧盖,其所述粉仓主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定位作用的导电侧定板和轮侧定位支架,第一转轴插置于轮侧定位支架上,导电侧盖上设有铜套,铜套内设有导电弹簧,第二转轴穿过导电侧定板并插置于导电弹簧内,有益效果是:利用轮侧定位支架和导电侧定板结合,能有效地保证显影辊的轴向同心,使得显影辊与鼓芯的压缩量保持恒定,碳粉能均匀地转移到鼓芯上,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打印发白问题;利用导电弹簧,使得显影辊与铜套之间不再需要接触式配合,降低了对铜套的加工精度要求和降低物料成本。
【专利说明】打印机砸鼓显影棍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打印机砸鼓,也称为感光鼓。基本结构一般由铝制成的基本基材,以及基材上涂上的感光材料所组成。
[0003]砸鼓是一只表面上涂覆了有机材料(砸,一种稀有元素)的圆筒,预先就带有电荷,当有光线照射来时,受到照射的部位会发生电阻的反应,而发送来的数据信号控制着激光的发射,扫描在砸鼓表面的光线不断地变化,这样就会有的地方受到照射,电阻变小,电荷消失,也有的地方没有受到光线照射,仍保留有电荷,最终,砸鼓的表面就形成了由电荷所组成的潜影,而砸鼓中的炭粉就是一种带电荷的细微树脂颗粒,炭粉电荷与砸鼓表面上的电荷极性相反,当带有电荷的砸鼓表面,经过涂显影辊时,有电荷的部位就吸附着墨粉颗粒,于是将潜影就变成了真正的影像;而当砸鼓在工作中转动的同时,打印系统将打印纸传送过来,而打印纸带上了与砸鼓表面极性相同但强很多的电荷,随后纸张经过带有墨粉的砸鼓,砸鼓表面的墨粉被吸引到打印纸之上,图像就在纸张的表面形成了。此时,墨粉和打印纸靠电荷的吸引力而结合在一起,在打印纸被送出打印机之前,经过高温的加热,墨粉被熔化,在冷却过程中固化在纸张的表面。在将墨粉附给打印纸之后,砸鼓表面就继续旋转,经过了一个清洁器,将剩余的墨粉都去掉,以便进入下一个打印的循环。
[0004]在使用了一段时,传统的砸鼓容易因显影辊的轴向不同心,使得显影辊与鼓芯的压缩量不恒定,进而显影辊上的碳粉不能够均匀地转移到鼓芯上,显影辊转动偏心引发供粉不良而导致的打印发白问题;使得显影辊与铜套之间必须接触式配合,从而提升对铜套的加工精度要求,大大增加物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能显影辊的轴向同心,解决显影辊转动偏心引发供粉不良而导致的打印发白问题,配合铜套和导电弹簧组合方案,使得显影辊与铜套之间不需要接触式配合,从而降低对铜套的加工精度要求,减少物料成本。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包括粉仓主体,以及粉仓主体内设有显影辊,显影辊两侧处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粉仓主体侧安装有导电侧盖,其所述粉仓主体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定位作用的导电侧定板和轮侧定位支架,第一转轴插置于轮侧定位支架上,导电侧盖上设有铜套,铜套内设有导电弹簧,第二转轴穿过导电侧定板并插置于导电弹簧内。
[000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体进一步,所述导电侧定板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口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块,凸块紧贴于所述铜套表面上。
[0008]具体进一步,所述凸块呈弧形。
[0009]具体进一步,所述导电侧定板上设有用于导电侧定板固定在粉仓主体上的卡扣。
[0010]具体进一步,所述粉仓主体还安装有齿轮侧盖。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轮侧定位支架和导电侧定板结合,令显影辊在转动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保证显影辊的轴向同心,使得显影辊与鼓芯的压缩量保持恒定,进而显影辊上的碳粉能均匀地转移到鼓芯上,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因显影辊转动偏心引发供粉不良导致的打印发白问题;2、利用导电弹簧,使得显影辊与铜套之间不再需要接触式配合,导电弹簧与显影辊有较弹性接触,从而降低了对铜套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了物料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粉仓主体、第一转轴和齿轮侧定位支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粉仓主体、导电侧定板和铜套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粉仓主体、导电侧定板、铜套、导电弹簧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显影辊、导电侧定板、齿轮侧定位支架、导电侧盖和齿轮侧盖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以下是附图标记说明:
[0018]粉仓主体1 ;导电侧盖2 ;齿轮侧盖3 ;铜套4 ;导电弹簧5 ;导电侧定板6 ;卡扣601 ;显影辊7 ;第一转轴701 ;第二转轴702 ;齿轮侧定位支架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包括粉仓主体1,以及粉仓主体1内设有显影辊7,显影辊7两侧处分别设有第一转轴701和第二转轴702,粉仓主体1侧安装有导电侧盖2,其所述粉仓主体1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定位作用的导电侧定板6和轮侧定位支架8,第一转轴701插置于轮侧定位支架8上,导电侧盖2上设有铜套4,铜套4内设有导电弹簧5,第二转轴702穿过导电侧定板6并插置于导电弹簧5内。其中利用轮侧定位支架8和导电侧定板6结合,令显影辊7在转动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保证显影辊7的轴向同心,使得显影辊7与鼓芯的压缩量保持恒定,进而显影辊7上的碳粉能均匀地转移到鼓芯上,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因显影辊7转动偏心引发供粉不良导致的打印发白问题;2、利用导电弹簧5,使得显影辊7与铜套4之间不再需要接触式配合,导电弹簧5与显影辊7有较弹性接触,从而降低了对铜套4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了物料成本。
[0022]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体进一步,所述导电侧定板6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口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块,凸块紧贴于所述铜套4表面上,为了增加导电侧定板6与铜套4相接触,提供稳定电流。
[0023]具体进一步,所述凸块呈弧形,其是凸块为了增加与铜套4的接触面积,令其具有良好导电效果,从而提升潜影质量,使打印质量得到改善。
[0024]具体进一步,所述导电侧定板6上设有用于导电侧定板6固定在粉仓主体1上的卡扣601,利用卡扣601起到固定作用之外,还起到方便安装作用。
[0025]具体进一步,所述粉仓主体1还安装有齿轮侧盖3,利用导电侧盖2和齿轮侧盖3有效封密粉仓主体1两侧,防止与用户较容易触电,提升安全性能。
[00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包括粉仓主体(I),以及粉仓主体(I)内设有显影辊(7),显影辊(7)两侧处分别设有第一转轴(701)和第二转轴(702),粉仓主体(I)侧安装有导电侧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仓主体(I)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定位作用的导电侧定板(6)和轮侧定位支架(8),第一转轴(701)插置于轮侧定位支架(8)上,导电侧盖(2)上设有铜套(4),铜套(4)内设有导电弹簧(5),第二转轴(702)穿过导电侧定板(6)并插置于导电弹簧(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砸鼓显影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侧定板(6)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口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块,凸块紧贴于所述铜套(4)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砸鼓显影棍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侧定板(6)上设有用于导电侧定板(6)固定在粉仓主体(I)上的卡扣(6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砸鼓显影辊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仓主体(I)还安装有齿轮侧盖(3)。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4166282SQ20142060786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韩毅 申请人:中山市因朗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