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27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背光源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组装结构,用于定位LED组件、导光板及反射条,包括一侧开口的矩形胶框,以及与该胶框形状相匹配的铁框,该铁框在与胶框开口处相对应的边框处设置向内弯折的折边,该折边形成收容槽,该导光板及反射条的侧边及LED组件均收容于该收容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组装结构通过将原有的“口”字形胶框改为“匚”字形结构,并通过将铁框底部设置折边,形成收容槽来收容背光源相关组件,替代了原有的胶框折边,由于成型工艺的限制,原有的胶框形成的折边厚度将最低不能小于3mm,而改成铁框折边后,铁框的厚度相比胶框可以做到更加轻薄,从而降低了整个背光源模块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电子产品轻薄性和便携性。
【专利说明】背光源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MP4、PDA、GPS、车载DVD、便携式DVD、电子数码相框和Notebook等产品的超薄型背光源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器(LCD)广泛的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随着产品和技术的提升人们对手机、PAD'Notebook等电子产品轻薄化、便携化的要求日益突出,作为以上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液晶显示模组也必须向更薄的方向发展。液晶显示模组构成为背光源+LCD,由于LCD自身不能发光所以需要通过背光源来实现显示画面的目的。
[0003]请参阅图1-图2,现有技术常见的背光源灯口处结构是胶框11为主体,LED组件16、双面胶、铁框11、导光板17、反射条15都是通过铁框11与胶框12匹配来实现组装。所以胶框12在整体背光源中影响最大,但是由于注塑工艺的限制,胶框12中,放置LED组建槽处成型厚度最薄一般只能做到0.3mm,但目前超薄产品胶框12最薄处厚度往往要小于
0.3mm,这样注塑出来的胶框12会出现缺胶、变形严重、胶框12良率会大幅下降,胶框12变形同样严重影响到员工组装效率。因此在超薄产品中使用现有结构会提高原料成本和人工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很好地封装该背光源组件又能进一步降低该背光源模块的厚度的背光源组装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源组装结构,用于定位LED组件、导光板及反射条,包括一侧开口的矩形胶框,以及与该胶框形状相匹配的铁框,该铁框在与胶框开口处相对应的边框处设置向内弯折的折边,该折边形成收容槽,该导光板及反射条的侧边及LED组件均收容于该收容槽内。
[0006]优选地,该铁框的厚度小于3mm。
[0007]优选地,该铁框的厚度为0.2mm、0.15mm或0.1mm。
[0008]优选地,该胶框呈“匚”字形。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组装结构通过将原有的“ 口 ”字形胶框改为“匚”字形结构,并通过将铁框底部设置折边,形成收容槽来收容背光源相关组件,替代了原有的胶框折边,由于成型工艺的限制,原有的胶框形成的折边厚度将最低不能小于3mm,而改成铁框折边后,铁框的厚度相比胶框可以做到更加轻薄,从而降低了整个背光源模块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电子产品轻薄性和便携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组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所示背光源组装结构的剖切符号所示处的局部放大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组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所示背光源组装结构的剖切符号所示处的局部放大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图3所示的胶框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图3所示的铁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组装结构,包括铁框21、胶框22、反射条25、导光板27及LED组件26,该胶框22、反射条25及导光板27依次设置,该LED组件26置于导光板27 —侧。
[0018]请结合参考图5及图6,该胶框22呈一侧开口的“匚”字形结构,大体呈矩形结构,开口处与LED组件26的安装位置所在边框相对应。该铁框21在与胶框22开口处相对应的边框处设置向内弯折的折边211,该折边211形成收容槽212,该导光板27及反射条25的侧边及LED组件26均收容于该收容槽212内以定位上述零件。该铁框21的厚度为0.2mm。
[0019]优选地,该铁框21的厚度小于3mm。
[0020]在替代的实施例中,该铁框21的厚度还可以是0.15mm或0.1mm,也可以是小于3mm的其他尺寸。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组装结构通过将原有的“ 口 ”字形胶框改为“匚”字形结构,并通过将铁框21底部设置折边211,形成收容槽212来收容背光源相关组件,替代了原有的胶框折边,由于成型工艺的限制,原有的胶框形成的折边厚度将最低不能小于3mm,而改成铁框21折边211后,铁框21的厚度相比胶框22可以做到更加轻薄,从而降低了整个背光源模块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电子产品轻薄性和便携性。
[002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源组装结构,用于定位LED组件、导光板及反射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的矩形胶框,以及与该胶框形状相匹配的铁框,该铁框在与胶框开口处相对应的边框处设置向内弯折的折边,该折边形成收容槽,该导光板及反射条的侧边及LED组件均收容于该收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铁框的厚度小于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铁框的厚度为0.2mm、0.15mm或 0.1mn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胶框呈“匚”字形。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4116766SQ20142063235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谢建平, 郎应红, 黄小剑, 任小康 申请人:深圳市普尔菲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