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806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分开使用多种色材并能在薄片上形成图像的混合型(hybrid type)图像形成装置。每种色材都有适于定影的温度。因此,需要根据各种色材来控制定影部的温度(以下称为“定影温度”)。然而,在以往的技术中,控制定影温度有时比较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控制定影温度所需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转印部,用于将色材转印到薄片上;定影部,用于加热薄片并使由所述色材形成的图像定影;输送部,用于将薄片输送至所述定影部;定影温度控制部,用于将所述定影部的温度控制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中任一设定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比所述第一温度低;以及控制部,在所述定影温度控制部进行使所述定影部从所述第 一温度变为所述第二温度的控制时,控制所述转印部及所述输送部,以在不转印所述色材的情况下将薄片输送至所述定影部。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转印部,用于将色材转印到薄片上;定影部,用于加热薄片并使由所述色材形成的图像定影;以及输送部,用于将薄片输送至所述定影部,在所述控制方法中,将所述定影部的温度控制为包括第一温度和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的多个设定温度,并在控制所述定影部的温度的处理中使所述定影部从所述第一温度变为所述第二温度时,控制所述转印部及所述输送部,以在不转印所述色材的情况下将薄片输送至所述定影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例内部构成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定影部30及控制装置50的一例构成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消色模式的动作及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的时间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消色模式的动作及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加快形成图像的处理。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例内部构成的透视图。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是能够在薄片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读取功能、传真功能等。例如,薄片是能够形成字符、图等的纸或布等,只要是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形成图像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可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是指,以形成图像为目标的薄片和以使图像消色为目标的薄片。下面,将以形成图像为目标的薄片记载为“形成目标薄片”,将以使图像消色为目标的薄片记载为“消色目标薄片”。另外,当不区分形成目标薄片、消色目标薄片或其它薄片时,仅记载为“薄片S”。本实施方式中的“消色”是指,使以与纸张的底色不同的颜色(不仅包括彩色,还包括白色及黑色等非彩色)形成的图像在视觉上看不见。

例如,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读取部10、图像形成部20以及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等。例如,读取部10具备自动输稿(auto feed)部12、读取部14以及第一薄片排出托盘16。

自动输稿部12将薄片S引导到读取部14上,并将读取结束的薄片S从读取部14上输送至第一薄片排出托盘16。读取部14通过扫描光学系统从放置在预定位置的薄片S读取图像数据,并将读取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形成部20。例如,扫描光学系统由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s)、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等构成。

例如,图像形成部20具备:盒(cassette)21-1~21-3;搓纸辊(pick up roller)22-1~22-3;感光体23Y~23K;显影辊25Y~25K;混合器(mixer)24Y~24K;中间转印带26;以及定影部30。

在图像形成部20中,多个辊对将供给至薄片输送路径内的薄片S向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图像形成部20基于由读取部10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在所输送的薄片S上形成色调剂图像。例如,图像数据以红(R)、绿(G)、蓝(B)等颜色信息来表示。另外,图像数据包括指示是否对特定的图像进行消色的信息等。

搓纸辊22-1从盒21-1拾取薄片S,并供给至薄片输送路径内。搓纸辊22-2从盒21-2拾取薄片S,并供给至薄片输送路径内。搓纸辊22-3从盒21-3拾取薄片S,并供给至薄片输送路径内。在此,搓纸辊22-1~22-3及后文所述的中间转印带26是输送部的一例。

另外,在盒21-1~21-3内预先放置有任意张数的薄片S。例如,在盒21-1内放置形成目标薄片,在盒21-2内放置消色目标薄片。另外,例如,盒21-3的初始状态被设置为空的状态,消色后的消色目标薄片被依次送入。

例如,图像形成部20通过图像处理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图像数据。通过激光、LED等,图像形成部20在感光体23Y、23M、23C及23K的感光面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LED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称。显影辊25Y~25K将被混合器24Y~24K搅拌的色调剂供给至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23Y~23K。由此,形成在感光体23Y~23K的感光面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在此,感光体23Y~23K、显影辊25Y~25K及混合器24Y~24K是转印部的一例。

在此,供给至图像形成部20的色调剂是高熔点色调剂或低熔点色调剂。例如,高熔点色调剂是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等的色调剂。下面,将高熔点色调剂记载为普通色调剂。另外,例如,低熔点色调剂是熔点温度比高熔点色调剂低的色调剂,其作为消色色调剂发挥作用。下面,将低熔点色调剂记载为消色色调剂。例如,消色色调剂是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色彩的消色色调剂。以比形成图像时的定影部30的温度(例如,大约100℃左右)高的温度(例如,大约130℃以上的温度)对消色色调剂进行加热,从而使其消色。下面,将通过消色色调剂形成图像时的定影部30温度记载为温度C3,将能够消色的下限的温度记载为温度C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像形成部20具备未图示的普通色调剂或消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盒(cartridge)。由此,图像形成部20根据图像数据切换普通色调剂或消色色调剂的色调剂盒,并向感光体23Y~23K供给色调剂。

这样,形成在感光体23Y~23K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6的带面上(一次转印)。通过中间转印带26旋转而被输送的色调剂图像在预定的二次转印位置27被转印到所输送的薄片S上。需要说明的是,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采用通过四循环(4サイクル)方式来形成图像的构成,以此代替通过上述的转印方式(串联(tandem)方式)来形成图像的构成。

具备加热部及加压部的定影部30通过对形成目标薄片进行加热及加压,使转印到形成目标薄片上的色调剂图像在形成目标薄片上定影。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形成目标薄片通过多个输送辊对而在输送路径内被输送,并被依次输送到第二薄片排出托盘29上。另外,定影部30通过对消色目标薄片进行加热及加压,使转印到消色目标薄片上的色调剂图像从消色目标薄片上消色。例如,消色后的消色目标薄片通过多个输送辊对而在输送路径内被输送,并被依次输送至盒21-3。

图2是示出定影部30及控制装置50的一例构成的图。例如,定影部30具备加热辊32以及加压辊34。加热辊32及加压辊34对薄片S边加热边输送,对未定影在薄片S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而使其定影。加热辊32及加压辊34通过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从而将薄片S向预定的方向输送。例如,加热辊32具备卤素灯等热灯作为热源。进而,加热辊32具备温度传感器。热灯是随温度上升而内部电阻增加的热源。需要说明的是,热源也可以是采用IH(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ing)技术的发热器(heater)等。温度传感器36测量定影部30(加热辊32)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6将表示所测量的温度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50。下面,将表示定影部30(加热辊32)的温度的信号记载为“温度信号”。

控制装置50基于从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等输入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请求信号等,控制定影部30的温度及薄片S的输送。动作请求信号是使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在预定的薄片S上形成图像的处理、进行读取薄片S上的图像的处理等的信号。

控制装置50是综合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计算机。例如,控制装置50具备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控制装置50具备ROM、RAM、HDD、SSD、EEPROM、闪速存储器等存储装置。ROM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的简称。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的简称。HDD是“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的简称。SSD是“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的简称。EEPROM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的简称。控制装置50具备用于与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等。例如,控制装置50具备定影温度控制部54、输送控制部56、色调剂控制部58以及存储部60。其中,包括定影温度控制部54、输送控制部56以及色调剂控制部58的部相当于控制部52。例如,控制部52是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程序而发挥作用的软件功能部。另外,定影温度控制部54及输送控制部56中的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是LSI、 ASIC等硬件功能部。LSI是“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的简称。ASIC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简称。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50也可以是与综合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计算机分开的、用于控制图像形成部20的专用计算机。

定影温度控制部54基于预定的温度信息,控制定影部30的温度保持恒定。例如,定影温度控制部54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等反馈控制技术或其它控制技术来进行控制。例如,预定的温度信息是指,从温度传感器36输出的温度信息、从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室温的信息等。例如,室温表示本装置所设置的空间的温度。

输送控制部56控制搓纸辊22-1~22-3、中间转印带26等多个输送辊对。下面,将搓纸辊22-1~22-3、中间转印带26等多个输送辊对记载为“输送机构”。

色调剂控制部58基于动作请求信号、图像数据等,控制消色色调剂及普通色调剂的切换。另外,色调剂控制部58基于动作请求信号、图像数据等,控制不向图像形成部20供给消色色调剂及普通色调剂。

例如,存储部60存储温度信息、接收到图像形成命令的时刻的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存储部60也可以是外设型存储装置,以此来代替内置于控制装置50的存储装置。

在此,参照图3,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及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定影温度控制部54响应动作请求信号等的输入,开始使定影部30的温度从室温变为温度C4的控制(ACT100)。温度C4是图像形成 装置1的待机状态的温度。例如,温度C4被设定为大约90℃。接着,定影温度控制部54从温度传感器36的温度信息判断定影部30的温度是否是C4(ACT102)。当温度未达到C4时(ACT102:否),定影温度控制部54继续使定影部30的温度变为C4的控制。当温度为C4时(ACT102:是),图像形成部20进入待机模式,直到收到图像数据(ACT104)。在此,待机模式是指图像形成部不进行处理的状态。

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判断是否已收到图像数据(ACT106)。当未收到图像数据时(ACT106:否),图像形成部20继续待机模式。当已收到图像数据时(ACT106:是),图像形成装置1判断图像数据中是否包含用普通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信息(ACT108)。需要注意的是,在下面的图中,将色调剂表示为T。当不包含用普通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信息时(ACT108:否),则执行后文所述的ACT120。当包含用普通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信息时(ACT108:是),定影温度控制部54则开始使定影部30的温度从C4变为C1的控制(ACT110)。温度C1是普通色调剂的定影温度。例如,温度C1被设定为大约180℃。

接着,定影温度控制部54从温度传感器36的温度信息判断定影部30的温度是否是C1(ACT112)。当温度未达到C1时(ACT112:否),定影温度控制部54继续使定影部30的温度变为C1的控制。当温度为C1时(ACT112:是),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形成目标薄片输送至定影部30。图像形成装置1将形成目标薄片输送至定影部30。

接着,图像形成部20用普通色调剂在输送来的形成目标薄片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预定图像(ACT114)。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判断是否已全部形成应用普通色调剂形成的预定图像(ACT116)。当未全部形成时(ACT116:否),图像形成部20继续进行用普通色调剂形成预定图像的处理。当已全部形成时(ACT116:是),图像形成装置1判断图像数据中是否包含用消色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信息(ACT118)。当不包含用消色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信息时(ACT118:否),图像形成装置1将形成目标薄 片输送至第二薄片排出托盘29。由此结束本流程图的处理。另外,当包含用消色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信息时(ACT118:是),图像形成装置1将形成目标薄片输送至盒、输送路径等,使其暂时待命。接着,定影温度控制部54开始使定影部30的温度从C1变为C3的控制(ACT120)。

接着,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消色目标薄片从盒21-2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直到定影部30的温度从C1变为C3。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将消色目标薄片连续地输送往定影部30。接着,图像形成部20将消色目标薄片输送至温度为C2以上的定影部30内,使其消色(ACT122)。图像形成装置1将已消色薄片依次输送至盒21-3。接着,图像形成部20进入待机模式,直到定影部30的温度从C2变为C3(ACT124)。

接着,定影温度控制部54从温度传感器36的温度信息判断定影部30的温度是否是C3(ACT126)。当温度未达到C3时(ACT126:否),图像形成部20继续待机模式,直到定影部30的温度达到C3。当温度为C3时(ACT126:是),图像形成装置1将在盒或输送路径等内暂时待命的形成目标薄片再次输送至定影部30。接着,图像形成部20用消色色调剂在输送来的形成目标薄片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预定图像(ACT128)。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判断是否已全部形成应用消色色调剂形成的预定图像(ACT130)。当未全部形成时(ACT130:否),图像形成部20继续进行用消色色调剂来形成预定图像的处理。当已全部形成时(ACT130:是),图像形成装置1将形成目标薄片输送至第二薄片排出托盘29。由此结束本流程图的处理。

接着,参照图4,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消色模式的动作及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消色模式的动作及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本流程图的处理相当于图3的流程图中的ACT122的处理。

首先,图像形成装置1判断盒21-2中是否存在消色目标薄片(ACT200)。当不存在消色目标薄片时(ACT200:否),结束本流程图这一程序。当存在消色目标薄片时(ACT200:是),定影温度控制部54从温度传感器36的温度信息判断定影部30的温度是否是C2以上(ACT202)。当温度为C2以上时(ACT202:是),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消色目标薄片输送至定影部30(ACT204)。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将消色目标薄片输送至定影部30。当定影部30的温度不足C2时(ACT202:否),则结束本流程图这一程序。需要说明的是,例如,以预定的周期反复执行本流程图的流程。

接着,参照图5,按照时序顺序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处理的时间图。例如,假设在时刻T1之前,图像形成部20处于待机模式。这种情况下,定影温度控制部54控制定影部30的温度从室温变为温度C4(待机温度开启)。

在控制装置50接收到使用普通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命令的时刻T1,定影温度控制部54控制定影部30的温度变为温度C1(定影温度开启)。在此期间,图像形成部20继续待机模式。

在控制装置50从温度传感器36接收到表示温度C1的信息的时刻T2,定影温度控制部54控制定影部30的温度恒定在温度C1(定影温度开启)。这时,图像形成部20转移至使用普通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模式。图像形成模式表示图像形成部20在预定的薄片S上形成图像的状态。

在控制装置50接收到使用消色色调剂来形成图像的命令的时刻T3,定影温度控制部54控制定影部30的温度变为温度C3(定影温度关闭)。之后,在达到温度C3的时刻T5之前的期间,图像形成部20转移至消色模式。在消色模式下,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上升的定影部30的温度,使输送至定影部30的薄片S消色。

例如,这种情况下,从温度C1到达到温度C3之前,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使得以预定的输送速度将消色目标薄片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例如,预定的输送速度是指每分钟将30张消色目标薄片输送至定影部30这样的速度。另外,例如,也可以是,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在从时刻T3开始的预定时间内将消色目标薄片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例如,预定时间是指,基于以室温为基准的消色目标薄片的热容量及张数进行理论性或实验性推导而得出的时间。由此,在图像形成部20处于消色模式期间,消色目标薄片被输送机构输送,吸纳定影部30的温度。

另外,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输送至了定影部30的消色目标薄片供给至预定的输送路径内。下面,将输送至了定影部30的消色目标薄片记载为“已消色薄片”。例如,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供给至了预定的输送路径内的已消色薄片依次输送至盒21-3。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已消色薄片依次输送至盒21-1。由此,由于能够使用已消色薄片作为形成目标薄片,因此能够降低薄片的成本。另外,例如,也可以是,输送控制部56响应来自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等的输入来进行控制,以将消色目标薄片输送至第二薄片排出托盘29。

在控制装置50从温度传感器36接收到表示温度C2的信息的时刻T4,图像形成部20转移至待机模式。之后,从时刻T4到控制装置50从温度传感器36接收到表示温度C3的信息的时刻T5的期间,定影部30的温度因自然散热而缓慢降低。

在时刻T5,定影温度控制部54控制定影部30的温度恒定在温度C3(定影温度开启)。在此期间,图像形成部20转移至使用消色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模式。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在预定期间内将消色目标薄片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从而能够降低定影部30的温度。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缩短从用高熔点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模式到用低熔点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模式的处理转移时间。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缩短控制定影温度所需的时间。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在预定期间内将消色目标薄片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从而能够将消色目标薄片消色。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加快形成图像的处理,同时也能够进行消色处理。另外,由于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将已消色薄片用作形成目标薄片,因此,能够降低运行成本。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由于在消色模式时,不需要另行加热定影部30,因此,能够在节电下进行消色处理。另外,由于图像形成装置1不需要配备用于冷却定影部30的冷却装置等,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节约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区别、即控制装置50的处理进行说明,并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功能等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以将薄片S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在此,参照图6,对图像形成装置1在薄片输送方面的消色模式的动作及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所执行的消色模式的动作及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本流程图的处理相当于图3的流程图中的ACT122的处理。

首先,图像形成装置1判断盒21-2中是否存在消色目标薄片(ACT300)。当存在消色目标薄片时(ACT300:是),定影温度控制部54从温度传感器36的温度信息判断定影部30的温度是否是C2以上(ACT302)。当温度为C2以上时(ACT302:是),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消色目标薄片输送至定影部30(ACT304)。当温度不足C2时(ACT302:否),定影温度控制部54从温度传感器36的温度信息判断定影部30的温度是否超过C3(ACT308)。

另外,在此返回ACT300,当不存在消色目标薄片时(ACT300:否),则判断其它盒中是否存在薄片S(ACT306)。当不存在薄片S时(ACT306:否),则结束本流程图这一程序。当存在薄片S时(ACT306:是),定影温度控制部54从温度传感器36的温度信息判断定影部30的温度是否超过C3(ACT308)。当温度超过C3时(ACT308:是),输送控制部56控制输送机构,以将薄片S输送至定影部30(ACT310)。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将薄片S输送至定影部30。当温度为C3以下时(ACT308:否),则结束本流程图这一程序。需要说明的是,例如,以预定周期反复执行本流程图的流程。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由于预定时间设定得比第一实施方式长,因此能够更快地降低定影部30的温度。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更加缩短从用高熔点色调剂形成图像到用低熔点色调剂形成图像的处理转移时间。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缩短控制定影温度所需的时间。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通过在预定期间内将消色目标薄片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从而能够降低定影部30的温度。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缩短从用高熔点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模式到用低熔点色调剂的图像形成模式的处理转移时间。结果,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缩短控制定影温度所需的时间。

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部分功能。这种情况下,将用于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于是,也可以通过使记录在记录有上述程序的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此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包括操作系统、外围设备等硬件的系统。另外,“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是指可移介质、存储装置等。可移介质是软盘(Flexible Disk)、磁光盘(Magneto-Optical Disk)、ROM、CD-ROM等。另外,存储装置是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Hard Disk)等。进而,“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是指,像经由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那样地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通信线路是互联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另外,“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也可以是作为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易失性存储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部分功能的程序。另外,上述程序还可以是能与已记录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并不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可以以其它各种形式来实施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或宗旨中,同样,包含在记载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之内。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在形成图像时切换消色色调剂与普通色调剂。不仅限于此,例如,作为低熔点色调剂,也可以使用珠光涂料(パール塗料)、闪光涂料(ラメ塗料)所含有的色调剂。这种情况下,将温度C3设定为各涂料所含有的色调剂的定影温度。即,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不限制低熔点色调剂的种类地更快速地形成图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在通过用户操作而设定的任意时间内将薄片S从盒连续地输送至定影部30。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在进行一系 列的薄片输送的处理之前或处理途中,接收用户输入触摸面板等的动作请求信号等。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动作请求信号等,任意缩短薄片输送处理的时间。由此,能够适应用户的使用方式,提高便利性。

另外,上面描述的各控制部(控制装置)、其所执行的功能或处理既可以通过软件、硬件中任一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组合软件和硬件来实现。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10 读取部

20 图像形成部 21-1、21-2、21-3 盒

22-1、22-2、22-3 搓纸辊 26 中间转印带

30 定影部 32 加热部

34 加压部 50 控制装置

52 控制部 54 定影温度控制部

56 输送控制部 58 色调剂控制部

60 存储部 S 薄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