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结构、3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765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结构、3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结构、3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3D(three-dimensional)显示,以其真实生动的表现力,优美高雅的环境感染力,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D显示的原理是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分别接收具有细微差异的图像,即左视图和右视图,两幅视图经过观看者大脑的综合分析后整合,从而使观看者感知画面呈现物体的深度,进而产生三维立体感。

现有的裸眼3D显示技术是在显示面板前设置一个光栅,如图1所示,图1中以在显示面板10前设置一个柱透镜光栅为例进行示意,这样显示面板10发出的经过光栅20后,一部分光射入观看者的左眼,一部分光射向观看者的右眼,由于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像有差异,因而可以实现裸眼3D显示。

然而,对于现有的裸眼3D显示装置,由于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都不能移动,因而人只有站在特定的位置才能观看到最佳的裸眼3D显示,这样就使得裸眼3D显示的应用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结构、3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调节显示面板或光栅移动,从而调节从光栅出射的光的方向,使3D显示装置在多个位置实现最佳裸眼3D显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显示装置中待移动部件的位置,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部和转动部;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待移动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转动部部分嵌入到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凹槽中,且所述转动部可在所述凹槽中转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支撑部,每个所述支撑部上均嵌入至少一个所述转动部;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基底,多个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基底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柱或支撑墙。

进一步优选的,当所述支撑部为所述支撑墙,且所述基底为矩形时,所述支撑墙由所述基底的一边延伸至相对的另一边。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为滑轮、滚珠或滚轮。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内。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由栅条构成的光栅;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上述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中的转动部与待移动部件相抵接,以便所述转动部可带动所述待移动部件沿所述光栅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待移动部件为所述显示面板或者所述光栅。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为微机电系统调节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中的支撑部和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栅之间;或者,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待移动部件的下方,以使得所述待移动部件在重力作用下与所述调节结构中的转动部相抵接。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调节结构中的支撑部和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光栅之间,且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基底的情况下,若所述待移动部件为所述显示面板,则所述基底为所述光栅;或者,若所述待移动部件为所述光栅,则所述基底为所述显示面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中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界定区。

优选的,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待移动部件与所述调节结构相抵接一侧的限位件,所述调节结构的支撑部位于所述限位件所限定的移动范围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沿所述光栅的栅条排布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的第一子限位件和第二子限位件;所述第一子限位件和所述第二子限位件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光栅的栅距。

优选的,所述3D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追踪人眼位置;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摄像头追踪到的人眼位置以及所述光栅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当前位置,计算出所述光栅或所述显示面板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以得到所述转动部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人眼位置;根据获取到的人眼位置以及光栅和显示面板的当前位置,计算所述光栅或所述显示面板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光栅或所述显示面板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控制所述光栅或所述显示面板沿所述光栅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3D显示装置为上述的3D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结构、3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调节结构包括支撑部和转动部,由于支撑部上设置有凹槽,转动部部分嵌入凹槽中,因而当转动部在凹槽中转动时,则与调节结构中转动部接触的待定位部件便可以在转动部的带动下进行相应移动。当该调节结构应用于显示装置中,可用于使光栅或显示面板移动,从而调节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经光栅出射后光的方向,以使3D显示装置在多个位置实现最佳裸眼3D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结构包括多个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结构包括多个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在多个位置实现最佳裸眼3D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在多个位置实现最佳裸眼3D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显示面板;20-光栅;30-调节结构;301-支撑部;302-转动部;303-基底;304-驱动部;40-限位部;401-第一子限位部;402-第二子限位部;50-控制器;60-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结构30,用于调节显示装置中待移动部件的位置,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支撑部301靠近待移动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转动部302部分嵌入到支撑部301的凹槽中,且转动部302可在凹槽中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于支撑部301的类型不进行限定,例如支撑部301可以是支撑部、支撑墙或支撑板等。

其中,对于支撑部301上设置的凹槽的个数不进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每个凹槽中可嵌入一个转动部302。

第二,对于转动部302的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转动部302能够在支撑部301的凹槽中转动即可。例如,转动部302可以是滑轮、滚珠或滚轮等。

此处,当通过调节结构30对显示装置中待移动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时,调节结构30中的转动部302和待定位部件之间存在摩擦力,且该摩擦力可以带动待定位部件移动。基于此,当调节结构30中的转动部302向同一方向转动时,与调节结构30的转动部302接触的待移动部件便可以进行相应的移动。待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与转动部302转动的方向有关,如图2所示,若转动部302顺时针转动,则待移动部件向右移动;若转动部302逆时针转动,则待移动部件向左移动。此外,待移动部件的移动距离与转动部302转动的圈数和转动部302的直径有关。此处,可以根据需要,对转动部30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圈数进行控制。

第三,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调节结构30是用于对显示装置中的待定位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结构30设置在显示装置中,因而调节结构30的尺寸应在毫米级、微米级或纳米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结构30,调节结构30包括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由于支撑部301上设置有凹槽,转动部302部分嵌入凹槽中,因而当转动部302在凹槽中转动时,则与调节结构30中转动部302接触的待定位部件便可以在转动部302的带动下进行相应移动。当该调节结构30应用于3D显示装置中,可用于使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移动,从而调节从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经光栅20出射后光的方向,以使3D显示装置在多个位置实现最佳裸眼3D显示。

优选的,如图3所示,调节结构30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支撑部301,每个支撑部301上均嵌入至少一个转动部302;调节结构30还包括:基底303,多个支撑部301固定在基底303上。

其中,对于调节结构30中支撑部301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多个支撑部301。在此基础上,对于每个支撑部301上嵌入的转动部302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可以仅嵌入一个转动部302,也可以嵌入两个或多个转动部302。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调节结构30包括多个支撑部301,因而一方面,调节结构30可以快速对待移动部件进行位置调整;另一方面,调节结构30包括多个支撑部301时,还可以使待定位部件在移动过程中,与基底303的距离不变,以确保待定位部件能够整体平稳移动,避免调节结构30只包括一个支撑部301时,调节结构30调整对待定位部件进行移动时,待定位部件发生偏斜。

优选的,支撑部301为支撑柱或支撑墙。

当支撑部301为支撑柱或支撑墙,相对支撑部301为支撑板,可以减小支撑部301与待定位部件的接触面积,节省制作支撑部301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当支撑部301为支撑墙,且基底303为矩形时,支撑墙由基底303的一边延伸至相对的另一边。

需要说明的是,当基底303为矩形时,矩形包括两组平行的对边,支撑墙可以由基底303的任意一边延伸至与该边平行的边。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支撑墙由基底303的一边延伸至相对的另一边,因而当支撑墙上的转动部302转动时,转动部302产生的摩擦力可以带动待移动部件整体平行移动。若沿平行于基底303任意一条边的方向,若支撑墙的长度较小,因而当支撑墙上的转动部302转动时,则待移动部件与转动部302接触的部分会先发生移动,从而这样会导致待移动部件倾斜。

优选的,如图5所示,调节结构30还包括驱动部304;驱动部304用于驱动转动部302转动。

其中,对于调节结构30中驱动部304的数量不进行限定,调节结构30可以包括一个驱动部304,通过一个驱动部304驱动所有的转动部302转动,也可以包括多个驱动部304,每个驱动部304可以驱动一个或多个转动部302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驱动部304如何驱动转动部302转动不进行限定。例如驱动部304可以通过释放的静电驱动转动部302转动;或者,转动部302上设置有能带动转动部302转动的部件例如转轴,驱动部304与转轴相连,当驱动部304驱动转轴转动时,转轴便可以带动转动部302转动(附图5中未示意出转轴),此时,驱动部304例如可以是马达。

在此基础上,对于驱动部304的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定,驱动部304可以设置在支撑部301内,也可以设置在支撑部301的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驱动部304可以驱动转动部302转动,从而可以使与调节结构30的转动部302接触的待移动部件在转动部302的带动下进行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5所示,驱动部304设置于支撑部301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驱动部304的尺寸小于支撑部301的尺寸时,可以将驱动部304设置于支撑部301内。一方面,相对将驱动部304设置在支撑部301的外部,减小了驱动部304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驱动部304设置在支撑部301内,由于驱动部304与转动部302距离较近,因而可以更好地驱动转动部302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如图6(a)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和设置在显示面板10出光侧的由栅条构成的光栅20(附图6(a)中以光栅20为柱透镜光栅为例进行示意),如图6(b)、图6(c)和图6(d)所示,3D显示装置还包括上述的调节结构30,调节结构30中的转动部302与待移动部件相抵接,以便转动部302可带动待移动部件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其中,待移动部件为显示面板10或者光栅2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于光栅20的类型不进行限定,所述光栅20可以是狭缝光栅,此时栅条为由透光部分形成的一个明条纹或由遮光部分形成的一个暗条纹;所述光栅20也可以是柱透镜光栅,此时栅条即一个柱状透镜;当然,所述光栅20也可以是液晶光栅,此时栅条为由液晶分子形成的明条纹或暗条纹。

第二,调节结构30可以使显示面板10移动,也可以使光栅20移动,此处不进行限定。

基于此,对于调节结构30的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定,只要调节结构30能够使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移动即可。附图6(a)以光栅20为柱透镜光栅为例示意出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柱透镜光栅。其中,如图6(b)和图6(c)所示,调节结构3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之间,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的下方(附图6(d)中以调节结构30设置在光栅20的下方为例进行示意)。

第三,当调节结构30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之间,此时,调节结构30在用于使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移动的同时,调节结构30还用于支撑光栅20,使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以实现裸眼3D显示。基于上述,对于调节结构30中支撑部301的高度,应根据3D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时,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间距进行合理设置。

第四,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沿所述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此处的移动方向有两个。具体的,如图6(b)中的黑粗箭头所示,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可以沿显示面板10或排布方向向左移动,也可以沿光栅20的栅条的排布方向向右移动。

此处,以图6(b)和图6(c)中调节结构30调节光栅20移动为例进行示意,光栅20的移动方向与转动部302转动的方向有关。若转动部302顺时针转动,则光栅20向右移动;若转动部302逆时针转动,则光栅20向左移动。通过调节转动部302的转动方向即可以对光栅20的移动方向进行调节。

第五,对于3D显示装置中设置的调节结构30的个数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显示装置的大小进行设置。

第六,对于显示面板10的类型不进行限定,显示面板1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也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

以下以光栅20为柱透镜光栅,且调节结构30调节光栅20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为例,详细描述3D显示装置在多个位置实现最佳裸眼3D显示的原理:显示面板10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发出的光射入柱透镜光栅20中的一个柱状透镜,经柱状透镜201折射后,分别射向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由于柱状透镜的表面是一个曲面,当柱透镜光栅移动时,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射入曲面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得经柱状透镜折射后,出射的光的方向不同,因而可以射向不同的人眼位置,以在不同的人眼位置实现最佳裸眼3D显示。

示例的,如图7(a)和图7(b)所示,若调节结构30使柱透镜光栅20由图7(a)所示的位置向右移动到图7(b)所示的位置,则光线L1由射入柱状透镜201的a位置变为射入柱状透镜201的b位置。而从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射入柱状透镜201的a位置和b位置,光的折射方向不同,因而柱透镜光栅20在移动过程中,可以使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射向不同的人眼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由于3D显示装置包括调节结构30,且调节结构30中的转动部302与待移动部件(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相抵接,当调节结构30中的转动部302转动时,转动部302便可以带动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因而可以调节显示面板10与光栅20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改变从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射入光栅20后,出射的光的方向,以使从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可以射向不同的人眼位置,进而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均能实现最佳裸眼3D显示,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的,调节结构30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调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MEMS是指将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融合到一起的一种工业技术。利用MEMS技术形成的结构,其尺寸一般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结构30为MEMS调节结构,则MEMS调节结构包括MEMS支撑部、MEMS转动部以及MEMS驱动部。由于MEMS支撑部、MEMS转动部以及MEMS驱动部均在微米级或纳米级,因而将MEMS支撑部、MEMS转动部以及MEMS驱动部设置在3D显示装置中,不会影响3D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

优选的,如图6(b)和图6(c)所示,调节结构30中的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之间;或者,如图6(d)所示,调节结构30设置在待移动部件的下方,以使得待移动部件在重力作用下与调节结构30中的转动部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调节结构30中的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之间时,应确保转动部302与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接触,且转动部302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可带动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移动。基于此,为了确保转动部20转动时,和待定位部件产生的摩擦力可带动待定位部件移动,因此还需在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上施加朝向转动部20的力。在此基础上,转动部302可以与光栅20接触,以使光栅20移动;转动部302也可以与显示面板10接触,以使显示面板10移动。

此处,当调节结构30设置在待移动部件的下方时,调节结构3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下方,使显示面板10移动;调节结构30也可以设置在光栅20的下方,使光栅20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调节结构30中的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之间,可以减小3D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将调节结构30设置在待定位部件下方,这样便可以无需在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上施加力,简化了3D显示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在调节结构30中的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之间,且调节结构30包括基底的情况下,若待移动部件为显示面板10,则基底为光栅20;或者,若待移动部件为光栅20,则基底为显示面板10。

其中,当待移动部件为显示面板10,基底为光栅20时,对于支撑部301与光栅20如何固定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通过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进行固定。同理,当待移动部件为光栅20,基底为显示面板10时,支撑部301也可以通过OCA与显示面板10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当调节结构30包括基底303时,调节结构30还包括设置在基底303上的多个支撑部301时,多个支撑部301可以使待移动部件快速且平稳地移动,避免待定位部件移动过程中倾斜。在此基础上,利用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充当调节结构30的基底303,简化了3D显示装置的结构。

优选的,在调节结构30中的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之间的情况下,调节结构30中的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像素界定区。

其中,当显示面板10为LCD显示面板时,LCD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和非透光区,像素界定区即指液晶显示面板的非透光区;当显示面板10为OLED显示面板时,OLED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非法光区,像素界定区即指OLED显示面板的非发光区。

本发明实施例,将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像素界定区,可以减小支撑部301和转动部302对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的阻挡。

优选的,如图8所示,3D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待移动部件与调节结构30相抵接一侧的限位件40,调节结构30的支撑部301位于限位件40所限定的移动范围内。

其中,对于限位件40的结构不进行限定,限位件40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几个子部分。在此基础上,对于限位件40所限定的移动范围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设置。

此外,当待移动部件为显示面板10时,限位件40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上;当待移动部件为光栅20时,限位件40设置在光栅20上。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3D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待移动部件上的限位件40,因而限位件40可以使待移动部件在限位件40所限定的范围内移动,避免了待移动部件移动范围过大碰撞到显示装置的边框或移动范围过大导致的显示面板10部分不与光栅20对应,而不能实现裸眼3D显示。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8所示,限位件40包括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设置在支撑部301的两侧的第一子限位401件和第二子限位件402;第一子限位件401和第二子限位件402之间的间距等于光栅20的栅距。

此处,对于第一子限位件401和第二子限位件402的结构不进行限定,以能限定待移动部件在预定范围内移动即可。例如第一子限位件401和第二子限位件402可以为挡板。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光栅20中的栅条是依次周期重复进行排布的,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经过一个栅条的不同位置出射的光的方向不同,而对于不同的栅条,不同栅条上相同位置出射的光的方向相同,因而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在光栅20的一个栅距(即一个栅条的宽度)范围内进行移动,即可实现对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的调节。基于上述,第一子限位件401和第二子限位件402之间的间距等于光栅20的栅距,即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在光栅20的栅距范围内进行移动,这样可以使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的移动范围最小,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与显示装置边框的间隙最小。

优选的,如图9所示,3D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器50;控制器50与驱动部304相连,用于控制驱动部304驱动转动部302转动。

其中,控制器50可以控制驱动部304驱动转动部302转动的方向和圈数。此处,显示面板10或光栅20在移动前或移动后,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的当前位置均可以存储在控制器50中。

本发明实施例,3D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器50,控制器50可以精确控制驱动部304驱动转动部302转动的方向和圈数,以精确控制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9所示,3D显示装置还包括摄像头60;摄像头60用于追踪人眼位置;摄像头60与控制器50相连,控制器50能够根据摄像头60追踪到的人眼位置以及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计算出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以得到转动部302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其中,对于摄像头60的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定,只要便于追踪人眼位置即可。

此处,以人左眼和右眼的眼球的中心点为人左眼和右眼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获取到的人眼位置便可以计算得到人眼到光栅20的垂直距离,以及当前人眼位置处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时,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的相对位置。由于还获取到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因而根据获取到的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以及计算出的当前人眼位置处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时,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的相对位置,通过计算便可以得到光栅20或显示面板20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在进行3D显示时,若摄像头60追踪到人眼位置,则摄像头6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0;控制器50根据摄像头60追踪到的人眼位置以及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计算出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进一步换算成转动部302转动的方向和圈数;之后,控制器50将信号传递给驱动部304,驱动部304根据获得的转动部302转动的方向和圈数,驱动转动部302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摄像头60可以时时追踪人眼位置,并通过调节结构30调节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相对位置,使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经光栅20后射向人眼位置处(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不同),从而使人眼位置处即为3D显示的最佳位置,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

S100、获取人眼位置。

其中,以人左眼和右眼的眼球的中心点为人左眼和右眼的位置。

此外,对于如何获取人眼位置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通过摄像头60获取人眼位置。

S101、根据获取到的人眼位置以及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计算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其中,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移动前的位置以及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移动后的位置均可以存储在3D显示装置中。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获取到的人眼位置便可以计算得到人眼到光栅20的垂直距离,以及当前人眼位置处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时,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的相对位置。由于还获取到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因而根据获取到的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以及计算出的当前人眼位置处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时,显示面板10和光栅20的相对位置,通过计算便可以得到光栅20或显示面板20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S102、根据计算得到的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控制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

此处,根据计算出的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控制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调节从显示面板10发出光经光栅20后射向人眼位置(此时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由于根据获取到的人眼位置以及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便可以计算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控制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显示面板10与光栅201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从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射入光栅20后,出射的光射向人眼位置处(此时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不同),进而在人眼位置处实现最佳裸眼3D显示,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中。通过本发明实施例3D显示装置中的摄像头60可以获取人眼位置,根据摄像头60获取到的人眼位置以及光栅20和显示面板10的当前位置,通过控制器50可以计算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需要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通过控制器50控制调节结构30中的转动部302转动,以使光栅20或显示面板10沿光栅20的栅条排布方向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