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353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条、包括该灯条的背光模组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了背板、底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框架、液晶屏等。在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发光二极管(LED)灯条贴附在背板边缘的内侧,导光板的入光侧贴近LED灯珠发光表面,入射点光源要转化为背光模组的背光源,并且要使画面整体均匀,光学设计的画面主要的问题为角落暗影(简称暗角)、“八”字亮斑、萤火虫现象等。“八”字亮斑的产生原因为LED光源发出的光在入射至导光板内部后,光线无法到达或到达较少的区域与光线正常的区域形成视觉对比。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20和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10和设置在电路板10上的多个发光件11,导光板20上有显示区域201。如图1所示的灯条两侧位置由于导光板20的侧边反射,使得灯条两端的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的光路发生了改变,如图1中虚线框中的光线,这部分光线与发光件11入射到导光板201上的光线产生叠加,使得虚线框区域形成较亮区域,在显示装置画面上呈现出“八”字亮斑,如图2所示的白色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灯条,包括电路板及多个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安装面上的发光件,所述发光件包括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的出光面为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两端的端部,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端部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与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大于180°。

优选地,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与该发光件所处的安装面平行,至少一个所述端部的安装面与所述本体的安装面之间存在大于180°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安装面背离的表面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端部背离所述端部安装面的表面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本体安装面的表面之间存在小于180°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发光件还包括反射杯和封装壳体,所述发光芯片和所述反射杯位于所述封装壳体内,所述反射杯环绕所述发光芯片设置以聚焦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且所有所述发光件的封装面平齐。

优选地,位于所述端部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与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在190°至195°之间。

优选地,位于所述端部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的面积越大,所述端部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与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越大。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母板和散热板,所述母板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电路走线以形成为所述安装面,所述散热板设置在所述母板的另一个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其中,所述灯条包括前文所述的灯条。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灯条的安装面的形状匹配,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及位于所述端部上的所述发光件的发光面均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灯条,通过将位于灯条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发光件的发光面与位于中间区域的发光件的发光面之间设置成角度大于180°的形状,使得灯条至少一个端部的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在将该灯条应用于背光模组中时,至少一个端部的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后经导光板的侧边反射后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的叠加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非显示区域内,这样显示区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明暗对比,削弱了显示区域内的亮斑现象,提高了显示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由于采用前文所述的灯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亮斑问题,使得视觉上不会出现明显的明暗对比。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显示呈现的“八”字亮斑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灯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灯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灯条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其中,10、电路板;101、本体;102、端部;11、发光件;111、发光芯片;112、封装壳体;113、反射杯;20、导光板;201、显示区域;202、非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到的方位词“上”、“下”等,均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灯条,如图3所示,包括电路板10及多个设置在电路板10的安装面上的发光件11,发光件11包括发光芯片111,发光芯片111的出光面为发光件11的发光面,其中,电路板10包括本体101和位于本体101两端的端部102,位于至少一个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大于180°。

本发明提供的灯条,通过将位于灯条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发光件的发光面与位于中间区域的发光件的发光面之间设置成角度大于180°的形状,使得灯条至少一个端部的发光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在将该灯条应用于背光模组中时,至少一个端部的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后经导光板的侧边反射后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的叠加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非显示区域内,使得显示区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明暗对比,并至少部分削弱了显示区域内的亮斑现象,提高了显示效果。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灯条的电路板10包括本体101和位于本体101两端的端部102,可以理解的是,位于本体101两端的端部102对称设置,本体101和端部102上的安装面上均设置有发光件11,此处可以理解的是,图中所示的电路板10的上表面即为电路板10的安装面,且发光件11的发光芯片111的出光面即为该发光件11的发光面。需要说明的是,发光件11的发光芯片111位于发光件11内部,发光芯片111的上表面即为发光件11的发光面,图3中所示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其所处的安装面是平行的,所以图3中的端部102的安装面与本体101的安装面所成的角度A即为端部102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所成的角度A,由前文所述可知,角度A大于180°。

在将具有上述结构的灯条应用于背光模组中时,可参考图6所示,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20包括显示区域201和非显示区域202,由于位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形成大于180°的角度,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入射到导光板20后,光线的方向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入射到导光板20上的方向不同,由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相对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向下偏转,所以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入射到导光板20上的光线也相对向下移动,所以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入射到导光板20上后,导光板20的侧壁发生反射使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叠加的区域也向下移动,这样使得叠加区域的光线由原来在显示区域201移动到了非显示区域202,可以对比图1和图6,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为现有技术的灯条作为背光模组中的光源,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灯条作为背光模组中的光源,两图中的非显示区域的大小是相同的,可以看出,图6中的光线叠加区域相对于图1中的光线叠加区域更靠近下方,图6中的光线叠加区域明显位于非显示区域内。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灯条结构在应用于背光模组中时不会使得显示区域201出现明显的明暗对比,提高了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优选地,发光件11可以为发光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中示例出的电路板10的两个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均大于180°,这种实施方式能够使得亮斑的改善效果最佳,当然,若背光模组中只有一个端部102对应的导光板20上会发生亮斑,也可以只改变这一个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

应当理解的是,图3中所示的电路板的结构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实现端部102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成大于180°的角度不仅限于该结构,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该发光件11所处的安装面平行,至少一个端部102的安装面与本体101的安装面之间存在大于180°的角度。

具体地,位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端部102的安装面平行,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的安装面平行,可以通过改变至少一个端部102的安装面的角度实现至少一个端部102的安装面与本体101的安装面之间的角度大于180°,如图3所示,这样,由于前文所述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该发光件11所处的安装面平行,实现了位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和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大于180°。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电路板10与所述安装面背离的表面为平面。如图3所示,电路板10的下表面为平面,在该实施方式中,只是将电路板10上的端部102的安装面与本体101的安装面设置成角度A大于180°的形状,即将端部102设置成为楔形,端部102和本体101背离安装面的表面还是在同一平面上,即电路板10的背离安装面的表面还是平面。这种实施方式将灯条安装于背光模组中时,由于电路板10的背离安装面的表面还是平面所以不影响安装。

作为另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端部102背离端部102安装面的表面与本体101背离本体101安装面的表面之间存在小于180°的夹角。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端部102背离端部102安装面的表面与本体101背离本体101安装面的表面是存在夹角的,即端部102整体弯折,在电路板10的下表面形成角度B,角度B小于180°。应当理解的是,图4中所示的角度A和角度B相加后是360°,对于这种实施方式在电路板的制作工艺上较易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发光件11包括发光芯片111、反射杯113和封装壳体112,发光芯片111和反射杯113位于封装壳体112内,反射杯113环绕发光芯片111设置以聚焦发光芯片111发出的光线,且所有发光件11的封装面平齐。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端部102的发光件11中的发光芯片111偏转,而电路板10上的所有发光件11的发光面还是位于同一平面上,由前文所述,发光芯片111的出光面即为发光件11的发光面,由于端部102的发光件11的发光芯片111发生了偏转,所以该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也实现了偏转,端部102的发光件的发光芯片111与本体101的发光件11的发光芯片111之间的角度A大于180°。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发光件11还包括反射杯113,反射杯113环绕发光芯片111设置以聚焦发光芯片111发出的光线,当发光芯片111偏转时,相应的,环绕在该发光芯片111周围的反射杯113也会进行相同角度的偏转。

通过改变端部102上发光件11的发光芯片111的偏转实现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大于180°,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不改变电路板10的形状,仅通过改变发光件11内部的发光芯片111的偏转即可实现。

当所述灯条应用于背光模组中时,为了使得通过改变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改善亮斑现象时将光线叠加区域能够全部位于非显示区域内,优选地,位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在190°至195°之间,即前文所述的角度A在190°至19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以图3-图5中所示的方向为例,位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偏离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若以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所在的平面为基准,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偏离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的角度的范围为10°~15°。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的面积越大,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越大。可以理解的是,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的面积越大,由该发光件11的发光面发出的光线分布范围就越广,为了避免光线叠加部分进入到显示区域,需要将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增大,因此,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的面积越大,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偏离本体101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的角度越大。

另外,电路板10包括母板和散热板(图中均未示出),所述母板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电路走线以形成为所述安装面,所述散热板设置在所述母板的另一个表面。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10的安装面所在的平面即为所述母板的上表面,所述散热板则位于所述母板的下表面。

具体地,电路板10可以为铝基板,所述铝基板的上层为所述母板,所述母板的上表面即为所述安装面,所述母板的下表面设置的所述散热板即为铝板,所述铝板能够对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的发光件起到散热作用,所述铝板上朝向所述母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以避免直接与所述母板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其中,所述灯条包括前文所述的灯条。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由于采用前文所述的灯条,当位于灯条端部的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入射到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上时,由于灯条端部的发光件的发光面与本体上的发光件的发光面之间存在大于180°的角度,所以能够避免当导光板的侧壁对入射光线发生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叠加进入到导光板的显示区域,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亮斑问题,使得视觉上不会出现明显的明暗对比。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采用前文所述的灯条,与现有技术中改善亮斑的方法相比,还可以降低产品开发设计时间,间接降低了开发成本。

为了使得所述灯条装入所述背光模组中时,能够与导光板更好的匹配,具体地,如图6-图8所示,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20,所述灯条设置在导光板20的入光侧,导光板20的入光面与所述灯条的安装面的形状匹配,位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及位于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均与导光板20的入光面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当所述灯条的电路板10上端部102的安装面与本体101的安装面之间存在大于180°的角度时,导光板20的入光面优选地在与电路板10的端部102对应的区域以及与本体101对应的区域之间形成小于180°的夹角,即图6和图7中所示的角B,以匹配所述灯条的安装。当所述灯条中位于端部102的发光件11的发光芯片111倾斜时,由于所述灯条上的发光件11的封装面还位于同一平面,所以此时导光板20的入射面也可以是一个平面,以便于与所述灯条结构相匹配,如图8所示。若为了提高亮斑的改善效果,在此种情况下,导光板20的入射面也可以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与端部102对应的区域和与本体101对应的区域形成小于180°的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图8所示,导光板20上划分为显示区域201和非显示区域202,通过采用前文所述的灯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叠加后的光线能够位于非显示区域202,从而不影响显示区域201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图6-图8中所示的非显示区域202的宽度W对前文所述的角度A也有影响,当宽度W越大时,角度A越小,当宽度W越小时,角度A越大。所以端部102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与本体101上的发光件11的发光面之间的角度A的大小还需要参考非显示区域202的宽度W。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采用前文所述的灯条,改善了亮斑的现象,如图9所示,为采用前文所述的灯条后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9与图2相比,明显消除了图2中所示的亮斑。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

具体地,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采用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使得视觉上不会出现明显的亮暗对比。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