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012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可动单元与透镜支架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可动单元由吊线支承且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所述透镜支架在所述可动单元内被支承为沿光轴方向移动自如,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可动单元内的透镜支架的过度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与透镜驱动装置相关的发明。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在第二保持体的内部设有第一保持体,在第一保持体上设有透镜支架。在第二保持体上固定有上侧的板簧与下侧的板簧,第一保持体在第二保持体的内侧由所述板簧支承为沿光轴方向移动自如。另外,在基板上固定有四根线。在该线的前端部固定有上侧的板簧,第二保持体与第一保持体一起被支承为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

在第一保持体的外周设有第一驱动用线圈,在基板上固定的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用磁铁,所述第一驱动用磁铁与所述第一驱动用线圈对置。通过在所述第一驱动用线圈中流动的控制电流,将第一保持体沿光轴方向驱动而进行透镜的焦点调节。

在第二保持体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用线圈,在所述基板或所述固定体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二驱动用线圈对置的第二驱动用磁铁。通过在第二驱动用线圈中流动的控制电流,将第二保持体与第一保持体一起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驱动而进行相机的抖动的修正。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8032号公报

在这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当在第一保持体上固定的第一驱动用线圈中流动有预想不到的较大的电流时,第一保持体有时会沿光轴方向大幅度移动,另外当作用有外部冲击等加速度时,第一保持体有时也会沿光轴方向大幅度移动。此时,若未限制第一保持体的沿光轴方向的移动量,则会导致过大的变形力作用于板簧,从而产生板簧变形或者弹性特性恶化等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未设有对具有透镜支架的第一保持体沿光轴方向大幅度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的限制构造。

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12以及图13的记载,当第一保持体向下侧移动时第一保持体与基板接触,而向上侧移动时第一保持体与罩构件接触,从而看起来好像第一保持体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然而,基板与罩构件位于远离第一保持体的位置,因此通过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构造,难以以不对板簧造成损伤的移动量来限制第一保持体。

另外,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中,当第一保持体与第二保持体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时,具有透镜支架的第一保持体与罩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此时当第一保持体沿远离基板的方向大幅度移动时,第一保持体与罩构件不会均匀地接触而仅一部分接触,从而难以准确地限制第一保持体向上方的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透镜支架在可动单元内大幅度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从而能够防止过大的应力作用于板簧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可动单元,其具备能够搭载透镜体的透镜支架;和吊线,其在基台上将所述可动单元支承为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在所述可动单元中设有:板簧,其将所述透镜支架支承为沿光轴方向移动自如;和轴向驱动机构,其使所述透镜支架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在所述基台的上侧设有使所述可动单元沿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的轴交叉驱动机构,在所述可动单元中沿所述光轴方向对置地设有下侧限位部和上侧限位部,所述透镜支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下侧限位部与所述上侧限位部之间,从而限制所述透镜支架的沿光轴方向的移动。

在本发明中,在通过吊线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单元侧设有上侧限位部与下侧限位部,从而即使可动单元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所述各限位部也始终与透镜支架对置。因此,无论可动单元处于哪个位置,都能够限制透镜支架的沿光轴方向的过大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过大的应力作用于板簧。

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在所述可动单元中设有支承构件,所述透镜支架配置在所述支承构件的内侧,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透镜支架由所述板簧连结,在所述支承构件上设有限位凹部,所述限位凹部的底部构成所述下侧限位部,在所述透镜支架上设置的限制突起插入所述限位凹部内。

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限位凹部向沿着所述光轴的上方开口,所述板簧的一部分成为所述上侧限位部,该上侧限位部将所述限位凹部的上方的开口封闭。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没有重叠于所述板簧之上的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以所述按压构件的一部分重叠于所述上侧限位部之上的状态固定在所述支承构件上。

如上所述,在支承构件上形成的限位凹部中形成下侧限位部,且将板簧的一部分设为上侧限位部,从而能够以支承构件的尺寸为基准来设定下侧限位部与上侧限位部之间的对置距离。由于透镜支架由板簧支承,因此通过将上侧限位部设于板簧,能够将所述各限位部与透镜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始终设定得最佳。另外,通过与上侧限位部重叠的按压构件,使得上侧限位部可靠地发挥功能。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在所述限位凹部的内壁部形成有光轴交叉限位部,所述光轴交叉限位部在所述透镜支架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时供所述限制突起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在所述限位凹部的内壁部形成有旋转限位部,所述旋转限位部在所述透镜支架绕光轴转动时供所述限制突起接触。

如上所述,通过在支承构件上设置限位凹部,能够形成对透镜支架的多个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位部。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在上侧支承所述透镜支架的所述板簧具有:在所述支承构件上固定的外侧固定部;从所述外侧固定部沿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弹性臂;以及与所述弹性臂的前端部一体地形成的线连结部,所述吊线的上端部与所述线连结部连结,所述弹性臂从所述支承构件向上方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该构造中,将作为板簧的一部分的上侧限位部固定在封闭限位凹部的位置,能够使上侧限位部无法在限位凹部上移动,能够事先使由同一板簧形成的弹性臂与线连结部在支承构件上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板簧的与线的连结部具有自由度。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在可动单元侧设有对透镜支架的过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上侧限位部与下侧限位部,因此无论由吊线支承的可动单元的位置如何,都能够使各限位部与透镜支架的相对位置处于相同的状态。由此,始终能够最佳地限制透镜支架的过大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过大的应力作用于支承透镜支架的板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在卸下罩后的状态下示出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分解为各构成构件而示出卸下罩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下方示出支承构件与固定于该支承构件的磁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将图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沿V-V线切断后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6是将图5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沿VI-VI线切断后的纵剖视图。

图7是示出支承构件与透镜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8是局部地示出支承构件、板簧以及按压构件之间的关系的扩大分解立体图。

图9是将透镜驱动装置沿图7的IX-IX线切断后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透镜驱动装置

2 罩

8 吊线

11 基台

12 绝缘基板

20 可动单元

21 支承构件

22 框部

23 脚部

23a 上表面

24x、24y 磁铁保持凹部

25x X方向定位部

25y Y方向定位部

26 基准面

27 限位凹部

27a 下侧限位部

27b 光轴交叉限位部

27c 旋转限位部

28x、28y 磁铁

28a 内侧对置部

28d 下端面

30 透镜支架

32 轴驱动线圈

32x、32y 磁铁对置部

33x、33y 线圈支承面

35 限制突起

40 第一板簧

41 分割弹簧部

45 线连结部

45a 连结孔

45b 弹性臂

46 上侧限位部

47 按压构件

47b 角部侧面

50 第二板簧

60 轴交叉驱动线圈

O 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与拍摄元件一起搭载于便携电话机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等。虽然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省略,然而在透镜驱动装置1的透镜支架30上能够搭载与所述拍摄元件对置的透镜体(透镜镜筒)。透镜支架30沿透镜体的光轴方向受到驱动而进行自动焦点调节,另外透镜支架30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受到驱动而进行手抖修正。

在各图中,Z1方向是透镜驱动装置1的上方,Z2方向是透镜驱动装置1的下方。Z1方向是应该由拍摄元件拍摄的对象物所处的前方,Z2方向是拍摄元件所处的后方。

图1示出透镜驱动装置1的整体构造,图2示出卸下罩2后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图3示出分解为各主要部分的透镜驱动装置1。各图示出透镜驱动装置1的中心线O。在将透镜体搭载于透镜驱动装置1时,所述中心线O与透镜体(透镜)的光轴一致。

如图3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具有基台构造部10。在基台构造部10上设有合成树脂制的基台11,在该基台11中埋设有分割成多个的金属板制的金属基座。金属基座与基台11通过所谓的镶嵌成形法而一体化。在金属基座上固定有四根吊线8的基端部(下端部),通过吊线8的上端部8a将可动单元20支承为能够沿与Z轴交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动作自如。

吊线8由具有导电性且弹性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由铜合金形成。吊线8的剖面呈圆形且直线状地延伸,直径为50μm左右,在基台11上支承可动单元20的支承跨距为3mm左右。

如图3所示,可动单元20具有支承构件(可动基座)21。支承构件21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3与图4所示,在支承构件21上一体地形成有俯视呈矩形状(大致正方形)的框部22、和从四个角部向沿着光轴的下方向(Z2方向)延伸出的四个脚部23。在框部22的下侧,在X方向上对置的脚部23与脚部23之间形成有磁铁保持凹部(磁铁保持空间)24y、24y,在Y方向上对置的脚部23与脚部23之间形成有磁铁保持凹部(磁铁保持空间)24x、24x。磁铁保持凹部24x、24x、24y、24y共计设于四处。

如图4与图5所示,在设于四处的各个脚部23上形成有X方向定位部25x和Y方向定位部25y。在一个脚部23,X方向定位部25x与Y方向定位部25y以从相互正交的侧部突出的方式形成。X方向定位部25x是与Y-Z面平行的平面,Y方向定位部25y是与X-Z面平行的平面。在Y方向上分离而对置的一对脚部23的侧部分别形成有X方向定位部25x。同样,Y方向定位部25y分别形成于在X方向上分离而对置的一对脚部23的侧部。

如图5所示,在一个磁铁保持凹部24x的两侧设置的一对X方向定位部25x、25x位于与Y-Z平面平行的同一面上,在一个磁铁保持凹部24y的两侧设置的一对Y方向定位部25y、25y位于与X-Z平面平行的同一面上。

如图4所示,在各个脚部23的朝向Z2侧的下端面23b处分别设有一对基准面26。基准面26是从下端面23b向下侧突出的突起部的前端面。在一个脚部23的下端面23b处各设有两个基准面26。在各个磁铁保持凹部24x的两端部各配置有一个基准面26,在各个磁铁保持凹部24y的两端部也各配置有一个基准面26。该基准面26形成在支承构件21的位于基台11侧(Z2侧)的下部。

如图3、图4、图7以及图9所示,在设于支承构件21的脚部23的内侧形成有限位凹部27。在支承构件21上共计形成有四处限位凹部27。各个限位凹部27朝向上方(Z1方向)开口,并且朝向中心线O(内侧)开口。如图4与图9所示,限位凹部27的位于Z2侧的底部是下侧限位部27a,与中心线O在放射线方向(径向)上对置并沿Z方向立起的壁面是光轴交叉限位部27b。另外,以中心线O为中心而在旋转方向(周向)上相互对置的成对的壁面是旋转限位部27c、27c。

在形成于支承构件21的磁铁保持凹部24x、24x中配置有磁铁28x、28x,在磁铁保持凹部24y、24y中配置有磁铁28y、28y。四个磁铁28x、28x、28y、28y都形成相同的板形状(平板形状)且具有相同的尺寸。就各个磁铁而言,长边沿着与中心线O(光轴)正交的方向的长方形的内侧对置部28a朝向内侧(中心线O侧),同样地,长方形的外表面部28b朝向外侧。长方形的长边即上端面28c朝向上方(Z1方向),下端面28d朝向下方(Z2方向)。

各个磁铁28x、28x、28y、28y以内侧对置部28a与外表面部28b成为彼此相反的磁极的方式磁化。例如内侧对置部28a为N极,外表面部28b为S极。

如图5所示,磁铁28x、28x通过内侧对置部28a中的Y方向的两端部29x、29x与形成于脚部23的X方向定位部25x抵接而被定位。由此,能够均匀地设定在X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磁铁28x、28x的各自的内侧对置部28a与中心线O之间的距离。磁铁28y、28y通过内侧对置部28a中的X方向的两端部29y、29y与形成于脚部23的Y方向定位部25y抵接而被定位。由此,能够均匀地设定在Y方向上对置的一对磁铁28y、28y的内侧对置部28a与中心线O之间的距离。

另外,各个磁铁28x、28x、28y、28y以其下端面28d与脚部23的从下端面23b突出的基准面26成为同一面的方式定位。这可以通过使磁铁28x、28x、28y、28y的下端面28d与各个基准面26抵接于同一基准平面而实现。

在各个磁铁28x、28x、28y、28y通过与X方向定位部25x、25x和Y方向定位部25y、25y抵接而被定位,并且以磁铁28x、28x、28y、28y的下端面28d与所述基准面26成为同一面的方式将各磁铁定位的状态下,各个磁铁与支承构件21由粘接剂固定。

在可动单元20中,在支承构件21的内侧设有透镜支架30。透镜支架30为合成树脂制,在中央部开设有沿上下方向(Z方向)贯通的圆形的保持孔31,且形成为筒状。拍摄用的透镜由镜筒保持,保持有透镜的镜筒(透镜体)能够装配于保持孔31。因此,在透镜支架30的保持孔31上设有用于安装透镜体的螺纹槽。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中省略了透镜与镜筒的图示。

透镜支架30的中心轴与由透镜支架30保持的透镜的光轴一致,并且与所述中心线O一致。

如图3与图6等所示,在支承构件21的上侧固定有第一板簧40,在支承构件21的脚部23的下侧固定有第二板簧50,通过第一板簧40与第二板簧50,将透镜支架30支承为在支承构件21内能够沿着中心线O(沿着光轴)移动。

如图3所示,第一板簧40由相互独立的两个分割弹簧部41、41构成。各个分割弹簧部41由铜合金、磷青铜板等导电性的弹性金属板形成。各个分割弹簧部41一体地形成有外侧固定部42、内侧固定部43、以及将外侧固定部42与内侧固定部43连结的弹簧变形部44。在外侧固定部42开设有固定孔42a,在内侧固定部43开设有固定孔43a。

如图8所示,在分割弹簧部41的角部设有线连结部45,在线连结部45开设有连结孔45a。在所述外侧固定部42与线连结部45之间一体地形成有弹性臂45b、45b。

如图8所示,在支承构件21的框部22的上表面22a一体地形成有固定突起22b。在框部22的上表面22a与脚部23的上表面23a之间形成有台阶部,脚部23的上表面23a形成在比框部22的上表面22a向Z2侧降一级的位置。

如图3与图8所示,在可动单元20中,在第一板簧40的上方固定有合成树脂制的按压构件47。按压构件47呈四边形(矩形状)的框状,且在中央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部47a。在按压构件47的各个角部分别开设有两处固定孔48。

在第一板簧40的分割弹簧部41上形成的外侧固定部42设置于支承构件21的框部22的上表面22a,在外侧固定部42的上方设置有按压构件47。支承构件21的从框部22的上表面22a突出的固定突起22b插入在分割弹簧部41的外侧固定部42上形成的固定孔42a,并且插入按压构件47的固定孔48。固定突起22b的前端部在固定孔48内通过冷铆接加工或热铆接加工、或粘接工序固定。其结果是,分割弹簧部41的外侧固定部42被支承构件21与按压构件47夹持固定。

如图3与图8所示,在透镜支架30的上部一体地形成有固定突起36。设于分割弹簧部41的内侧固定部43设置在透镜支架30的上表面上,固定突起36插入固定孔43a,且通过冷铆接加工或热铆接加工固定。即,在透镜支架30的上部,第一板簧40(分割弹簧部41、41)以将透镜支架30与支承构件21连结的方式设置。由此,透镜支架30的上部经由第一板簧40而被支承构件21支承。

如图8所示,在分割弹簧部41的角部,在一对固定孔42a的中间形成有上侧限位部46。当分割弹簧部41的外侧固定部42固定于支承构件21的框部22的上表面22a时,在支承构件21的脚部23的内侧形成的限位凹部27的上方开口部被上侧限位部46封闭。

如图3与图7所示,在透镜支架30的四个角部一体地形成有限制突起35。各个限制突起35向外侧(更具体为远离中心线O的方向)以放射状突出。如图7与图9所示,当透镜支架30配置于支承构件21的内部时,各个限制突起35插入在支承构件21上形成的限位凹部27的内部。

如图9所示,限制突起35由限位凹部27的底部即下侧限位部27a、与分割弹簧部41的一部分即上侧限位部46限制上下的移动。

当图8所示的分割弹簧部41的外侧固定部42固定于支承构件21的框部22的上表面22a时,分割弹簧部41的弹性臂45b、45b与线连结部45比按压构件47的角部侧面47b更向外侧突出。另外,弹性臂45b、45b与线连结部45虽然位于脚部23的上表面23a的上方,然而上表面23a形成得比框部22的上表面22a低一级,因此在弹性臂45b、45b与脚部23的上表面23a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弹性臂45b、45b能够上下弹性变形。

在基台11上固定的吊线8的上端部8a穿过形成于线连结部45的连结孔45a,上端部8a与线连结部45通过钎焊固定。由此,包括支承构件21与按压构件47以及透镜支架30在内的可动单元20在基台11上沿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移动自如。

如图3所示,第二板簧50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一体地形成。第二板簧50一体地形成有外侧固定部51、内侧固定部52、以及将所述外侧固定部51与所述内侧固定部52连结的弹簧变形部53。

第二板簧50的外侧固定部51通过铆接加工等固定于在所述支承构件21的四处朝向下方形成的脚部23的下端面(朝向Z2侧的下端面)23b,如图6所示,内侧固定部52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透镜支架30的下表面。即,第二板簧50设置为在透镜支架30的下部将透镜支架30与支承构件21连结。

透镜支架30由第一板簧40与第二板簧50上下支承,在所述支承构件21的内侧能够沿中心线O的延伸方向(透镜的光轴方向)上下移动。

如图3与图5以及图6所示,在透镜支架30的外周,以包围筒状的透镜支架30的方式卷绕有轴驱动线圈(聚焦线圈)32。轴驱动线圈32的导线沿围绕中心线O的周围的方向卷绕,对轴驱动线圈32施加的控制电流沿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流动。

形成轴驱动线圈32的导线的一个端部通过钎焊与第一板簧40的一方的分割弹簧部41连接,导线的另一个端部通过钎焊与另一方的分割弹簧部41连接。然后,从吊线8经由分割弹簧部41而向轴驱动线圈32施加控制电流。

图5示出轴驱动线圈32的平面形状。轴驱动线圈32具有:与各个磁铁28x、28x的内侧对置部28a对置的磁铁对置部32x、32x;与磁铁28y、28y的内侧对置部28a对置的磁铁对置部32y、32y;以及与脚部23对置的脚部对置部32a。轴驱动线圈32的平面形状是八边形状。

如图5所示,透镜支架30的朝向X方向的外侧面是与Y-Z平面平行地延伸的线圈支承面33x、33x,朝向Y方向的外侧面是与X-Z平面平行地延伸的线圈支承面33y、33y。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32x的内侧部被所述线圈支承面33x、33x密接地支承,磁铁对置部32y、32y的内侧部被所述线圈支承面33y、33y密接地支承。需要说明的是,脚部对置部32a的内侧部处于与透镜支架30的外周面分离的状态。

也如图6所示,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32x的外侧面成为与Y-Z面平行的平坦部,该平坦部与磁铁28x、28x的内侧对置部28a平行地对置。同样地,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y、32y的外侧面成为与X-Z面平行的平坦部,该平坦部与磁铁28y、28y的内侧对置部28a平行地对置。

如图5所示,支承构件21具有X方向定位部25x、25x对磁铁28x的Y方向的两侧部进行支承的构造,因此能够使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接近磁铁28x的内侧对置部28a。即,与脚部23从磁铁28x的两端部29x向内侧突出的尺寸δ1相比,能够缩短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与磁铁28x的内侧对置部28a之间的对置距离δ2。

另外,与脚部对置部32a的平坦部相比,能够使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的平坦部在Y方向上形成得足够长,从而能够使磁铁对置部32x与磁铁28x以较短的对置距离δ2并且在较长的范围内接近地对置。另外,磁铁28x的内侧对置部28a与X方向定位部25x抵接而决定内侧对置部28a的位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管理图5与图6所示的所述对置距离δ2。

需要说明的是,磁铁对置部32y与磁铁28y之间的对置关系和所述的磁铁对置部32x与磁铁28x之间的对置关系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32y与磁铁28x、28y构成使透镜支架30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轴向驱动机构。

如图2与图3以及图8所示,在基台构造部10中,在基台11的上方固定有绝缘基板12。在绝缘基板12的四处设有轴交叉驱动线圈60。因此,轴交叉驱动线圈60由基台11支承。轴交叉驱动线圈60在绝缘基板12的表面或内部由铜箔等薄膜形成。各个轴交叉驱动线圈60沿着细长的平面形成为旋涡图案,具有位于远离中心线O的位置的外侧电磁作用部61、和位于靠近中心线O的位置的内侧电磁作用部6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绝缘基板12的表面(上表面)以及内部这双方设置轴交叉驱动线圈60,在该情况下,各个导电性的旋涡图案彼此通过通孔连接。

当通过固定于基台11的吊线8来支承可动单元20时,如图2与图8所示,固定于支承构件21的四个磁铁28x、28x、28y、28y的各自的下端面28d会与轴交叉驱动线圈60的外侧电磁作用部61的上方对置。由轴交叉驱动线圈60与磁铁28x、28y构成使可动单元20沿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移动的轴交叉驱动机构。该轴交叉驱动机构配置在基台11的上侧(Z1侧)。

虽然省略图示,然而在绝缘基板12上设有位置检测元件。位置检测元件是霍尔元件或磁阻效应元件。位置检测元件至少设有两个,一个与磁铁28x的下端面28d对置,另一个与磁铁28y的下端面28d对置。

如图1所示,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设有覆盖可动单元20的罩2。罩2由非磁性的不锈钢钢板等形成。罩2呈立方体形状,一体地形成有四个侧板2a和位于上方(Z1方向)的顶板2b。在顶板2b上开设有用于使光透过的大致圆形的窗2c。各个侧板2a的下缘部与在基台构造部10上设置的基台11的上表面抵接,基台11与罩2由粘接剂等固定。

接下来,对所述构造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各个吊线8→第一板簧40的各个分割弹簧部41→轴驱动线圈32的导线的两端部成为独立的通电路径,经由所述通电路径向轴驱动线圈32施加控制电流。

当对构成轴向驱动机构的轴驱动线圈32施加控制电流时,通过在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32y中流动的电流与由磁铁28x、28x、28y、28y产生的磁场,使得透镜支架30在可动单元20内沿着中心线O移动。在基台构造部10的后方(Z2方向)设有拍摄元件,通过透镜支架30的沿着中心线O的移动,来进行相对于拍摄元件的焦点对准。

另外,在轴交叉驱动机构中,当对轴交叉驱动线圈60施加控制电流时,主要通过在外侧电磁作用部61中流动的电流和在磁铁的下方从内侧对置部28a到达外表面部28b的磁通,将由吊线8支承的可动单元20沿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驱动。可动单元20的沿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的移动量通过设于绝缘基板12的位置检测元件来检测,该检测输出被反馈,从而控制对轴交叉驱动线圈60施加的控制电流的电流量。通过该控制动作来进行拍摄时的手抖修正等。

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1中,如图5所示,在可动单元20中,磁铁28x通过内侧对置部28a的长度方向(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即Y方向)的两端部29x与支承构件21的X方向定位部25x抵接而被定位,磁铁28y通过内侧对置部28a的长度方向(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即X方向)的两端部29y与Y方向定位部25y抵接而被定位。

磁铁28x、28y以内侧对置部28a为定位基准而固定于支承构件21,因此即使磁铁28x、28y的厚度尺寸存在偏差,也不会对各磁铁28x、28y与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32y之间的对置距离δ2造成影响。因此,无需过于高精度地管理磁铁28x、28y的厚度尺寸,能够减少磁铁的制造成本。

由于能够减少设于四处的磁铁28x、28x、28y、28y与轴驱动线圈32之间的距离δ2的偏差,因此能够使从各个磁铁对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32x、32y、32y施加的驱动力均匀。其结果是,在可动单元20内不会使透镜支架30过度地倾斜,能够使透镜支架30以稳定的姿态向沿着光轴的方向移动。

另外,即使因第一板簧40的弹簧变形部44的弹性变形、第二板簧50的弹簧变形部53的弹性变形而存在透镜支架30在支承构件21的内侧沿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如图7与图9所示,也可以通过形成于透镜支架30的限制突起35与在支承构件21上形成的限位凹部27的光轴交叉限位部27b接触来限制所述透镜支架30的移动。由此在驱动透镜支架30时,磁铁与轴驱动线圈之间的对置距离δ2极端变化,通过轴向驱动机构能够使透镜支架30以稳定的姿态沿光轴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轴驱动线圈32的磁铁对置部32x、32y的平坦部以较长的距离与各个磁铁的内侧对置部28a对置,而且能够减小对置距离δ2,距离δ2的偏差也较小。因此,在轴向驱动机构中,能够使透镜支架30高效而稳定地动作。

另外,固定于支承构件21的各个磁铁28x、28y以下端面28d与在脚部23的下表面设置的基准面26成为同一面的方式固定。由此,能够均匀地设定全部磁铁的下端面28d与轴交叉驱动线圈60之间的间隔,能够通过轴交叉驱动机构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平衡地驱动可动单元20。

图6与图9示出轴驱动线圈32未通电时的透镜支架30的位置。当轴驱动线圈32通电时,透镜支架30向Z1方向或Z2方向移动,然而在进行该移动时,设计上图9所示的限制突起35不会与下侧限位部27a和上侧限位部46中的任一方接触。

然而,当轴驱动线圈32中流过非正常的较大电流而导致透镜支架30沿光轴方向移动比通常长的距离、或因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导致透镜支架30沿光轴方向移动时,限制突起35会与下侧限位部27a或上侧限位部46接触,从而能够限制透镜支架30的过度的移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过大的变形力作用于第一板簧40与第二板簧50。

需要说明的是,上侧限位部46由第一板簧40的一部分构成,然而在上侧限位部46的上表面重叠有按压构件47,因此即使第一板簧40较薄也可靠地发挥作为限位器的功能。因此,也可以说按压构件47也构成上侧限位部的一部分。

并且,当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的较大的加速度作用于可动单元20,第一板簧40的弹簧变形部44与第二板簧50的弹簧变形部53变形,透镜支架30在可动单元20的内部欲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大幅度移动时,设于透镜支架30的限制突起35会与限位凹部27的光轴交叉限位部27b接触而限制其移动。另外即使在透镜支架30欲绕中心线O转动时,也通过限制突起35与限位凹部27的旋转限位部27c、27c接触来限制其移动。

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过大的变形力作用于第一板簧40与第二板簧50。

由于所述限位凹部27形成于支承构件21,因此即使因吊线8的变形而导致支承构件21沿与中心线O交叉的方向移动,设于透镜支架30的限制突起35与各限位部27a、27b、27c、4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不会变化。因此,无论在支承构件21沿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时还是不移动时,都始终能够适当地限制可动单元20内的透镜支架30的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