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99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拍照摄像产品领域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拍照摄像功能的镜头模组,以满足用户随时拍照的需要。

相关技术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设置于所述镜头筒内的多个镜片、夹持于相邻两个镜片之间的遮光片或遮光板及设于底层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的压环,通过点胶的方式将所述按压环固定于所述镜头筒,从而实现所述镜片的固定。

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述镜头模组中的镜片组为多个依次叠设的镜片,相邻的两个所述镜片之间通过镜片外圆配合或整圆坎合形成定位装配。该方式中,镜片的边厚与芯厚尺寸差异较大,成型困难,而且承靠面密闭性好,高温高湿试验时,水汽不易挥发,可靠性不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镜头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水汽排出、结构简单且可靠性更好的镜头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至少两个镜片并依次叠设,每个所述镜片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周边部,所述周边部上设置有逃料结构。

优选的,所述周边部包括承靠面和坎合面,所述承靠面与光轴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坎合面与所述光轴方向形成0-90°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逃料结构包括若干个环状凹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个边与所述承靠面或坎合面平行,所述边的对角远离所述承靠面或坎合面并设置于所述周边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下底边与所述承靠面或坎合面平行,所述梯形的上底边远离所述承靠面或坎合面并设置于所述周边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矩形。

优选的,两个相邻镜片之间的承靠面和/或坎合面上设置有逃料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一遮光片和一塑胶垫片,所述遮光片和所述塑胶垫片依次承接于两个相邻的镜片的承靠面之间。

优选的,与所述遮光片相邻的承靠面上设置有逃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所述镜片组包括至少两个镜片并依次叠设,每个所述镜片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周边部,所述周边部上设置有逃料结构,逃料结构有利于水汽排出,可靠性更好;而且通过在周边部设置逃料结构使得镜片的主体部的芯厚和周边部的边厚尺寸更接近,结构更均匀,成型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镜头筒1

镜片组2

第一镜片21

第二镜片22

第三镜片23

第四镜片24

主体部3

周边部4

逃料结构5

承靠面6

坎合面7

遮光片8

塑胶垫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内的镜片组2,所述镜片组2包括至少两个镜片并依次叠设,每个所述镜片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3和由所述主体部3向外延伸的周边部4,所述周边部4上设置有逃料结构5。

在本实施例中,逃料结构5有利于水汽排出,使得镜头模组的可靠性更好;而且通过在周边部4设置逃料结构5使得镜片的主体部3的芯厚和周边部4的边厚尺寸更接近,结构更均匀,成型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镜片组2包括四个镜片,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第三镜片23和第四镜片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边部4包括承靠面6,所述承靠面6与光轴方向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遮光片8和一塑胶垫片9,所述遮光片8和所述塑胶垫片9依次承接于两个相邻的镜片的承靠面6之间,如图1所示,第三镜片23、遮光片8、塑胶垫片9及第四镜片24依次叠设。

在本实施例中,与所述遮光片8相邻的承靠面6上设置有逃料结构5,所述逃料结构5包括若干个环状凹槽结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的数量可以由承靠面6的尺寸及环状凹槽结构的尺寸来计算,也可以由厂家自由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个边与所述承靠面6平行,所述边的对角远离所述承靠面6并设置于所述周边部4的内部。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梯形或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镜片23与遮光片8连接,第三镜片23的周边部4包括顶部的承靠面6、顶部的坎合面7、底部的承靠面6和底部的坎合面7,其中,顶部的承靠面6和顶部的坎合面7相互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构成周边部4的顶部表面,并分别与第二镜片22的底部的承靠面6和坎合面7连接;底部的承靠面6和底部的坎合面7构成周边部4的底部表面,底部的承靠面6与遮光片8连接,而底部的坎合面7悬空;其他镜片的承靠面6和坎合面7的设置大致相同,兹不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内的镜片组2,所述镜片组2包括至少两个镜片并依次叠设,每个所述镜片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3和由所述主体部3向外延伸的周边部4,所述周边部4上设置有逃料结构5。

在本实施例中,逃料结构5有利于水汽排出,使得镜头模组的可靠性更好;而且通过在周边部4设置逃料结构5使得镜片的主体部3的芯厚和周边部4的边厚尺寸更接近,结构更均匀,成型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2包括四个镜片,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第三镜片23和第四镜片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边部4包括承靠面6,所述承靠面6与光轴方向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23之间的承靠面6上设置有逃料结构5,所述逃料结构5包括若干个环状凹槽结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的数量可以由承靠面6的尺寸及环状凹槽结构的尺寸来计算,也可以由厂家自由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凹槽结构的数量为五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逃料结构5设置于第二镜片22的承靠面6上,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逃料结构5也可以设置于第三镜片23的承靠面6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下底边与所述承靠面6平行,所述梯形的上底边远离所述承靠面6或坎合面7并设置于所述周边部4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遮光片8和一塑胶垫片9,设置于第三镜片23和第四镜片24的周边部4之间。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逃料结构5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镜片21和第二镜片22之间的承靠面6上、第三镜片23与遮光片8之间的承靠面6上或塑胶垫片9与第四镜片24的承靠面6上。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三角形或矩形。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内的镜片组2,所述镜片组2包括至少两个镜片并依次叠设,每个所述镜片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3和由所述主体部3向外延伸的周边部4,所述周边部4上设置有逃料结构5。

在本实施例中,逃料结构5有利于水汽排出,使得镜头模组的可靠性更好;而且通过在周边部4设置逃料结构5使得镜片的主体部3的芯厚和周边部4的边厚尺寸更接近,结构更均匀,成型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2包括四个镜片,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第三镜片23和第四镜片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边部4包括承靠面6和坎合面7,所述承靠面6与光轴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坎合面7与所述光轴方向形成0-90°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22的底部的坎合面7与所述第三镜片23的顶部的坎合面7相互接触,使得第二镜片22与所述第三镜片23坎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23之间的坎合面7上设置有逃料结构5,该坎合面7的局部区域A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所述逃料结构5包括若干个环状凹槽结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的数量可以由坎合面7的尺寸及环状凹槽结构的尺寸来计算,也可以由厂家自由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凹槽结构的数量为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逃料结构5设置于第二镜片22底部的坎合面7上,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逃料结构5也可以设置于第三镜片23顶部的坎合面7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个边与所述坎合面7平行,所述边的对角远离所述坎合面7并设置于所述周边部4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遮光片8和一塑胶垫片9,设置于第三镜片23和第四镜片24的周边部4之间。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逃料结构5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镜片21和第二镜片22之间的坎合面7上。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梯形或矩形。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内的镜片组2,所述镜片组2包括至少两个镜片并依次叠设,每个所述镜片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3和由所述主体部3向外延伸的周边部4,所述周边部4上设置有逃料结构5。

在本实施例中,逃料结构5有利于水汽排出,使得镜头模组的可靠性更好;而且通过在周边部4设置逃料结构5使得镜片的主体部3的芯厚和周边部4的边厚尺寸更接近,结构更均匀,成型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2包括四个镜片,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第三镜片23和第四镜片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边部4包括承靠面6和坎合面7,所述承靠面6与光轴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坎合面7与所述光轴方向形成0-90°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镜片22的底部的坎合面7与所述第三镜片23的顶部的坎合面7相互接触,使得第二镜片22与所述第三镜片23坎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23之间的承靠面6和坎合面7上皆设置有逃料结构5,该承靠面6和坎合面7的局部区域A的放大图如图6所示,所述逃料结构5包括若干个环状凹槽结构,所述环状凹槽结构的数量可以由承靠面6和坎合面7的尺寸及环状凹槽结构的尺寸来计算,也可以由厂家自由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逃料结构5设置于第二镜片22底部的承靠面6和坎合面7上,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逃料结构5也可以设置于第三镜片23顶部的承靠面6和坎合面7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逃料结构5包括承靠面6上的环状凹槽结构和坎合面7上的环状凹槽结构;所述坎合面7上的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个边与所述坎合面7平行,所述边的对角远离所述坎合面7并设置于所述周边部4的内部;所述承靠面6上的环状凹槽结构沿光轴方向的截面上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下底边与所述承靠面6平行,所述梯形的上底边远离所述承靠面6或坎合面7并设置于所述周边部4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一遮光片8和一塑胶垫片9,设置于第三镜片23和第四镜片24的周边部4之间。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逃料结构5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镜片21和第二镜片22之间的承靠面6和坎合面7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