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98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拍照摄像产品领域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拍照摄像功能的镜头模组,以满足用户随时拍照的需要。

相关技术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和压环,所述镜头筒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筒壁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的第二筒壁,所述镜片包括抵接于所述第一筒壁的物侧面,以及与所述物侧面相对的像侧面,所述压环设于所述镜片的像侧面并将所述镜片固定于所述镜头筒内。

然而,相关技术中,镜头筒沿第二筒壁设置的用于镜片定位的台阶壁一般都设置为光滑面,该光滑面在于镜片的外侧壁配合后,很容易在镜片的边缘产生杂光,进而影响整个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镜头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杂光的镜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筒壁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的第二筒壁,所述镜头筒包括内壁及与所述内壁相对的外壁,所述镜头筒第二筒壁的内壁未与所述镜片贴靠的位置处设有纹面。

其中,所述纹面为连续的波纹状结构。

其中,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像侧面的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的镜头筒的内壁上设有纹面。

其中,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头筒的内壁通过胶固定。

其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镜片像侧面的压环,所述镜头筒的第二筒壁延伸超出所述压环的部分的内壁设有纹面。

其中,所述纹面与所述镜头筒一体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镜头筒、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至少一片镜片,所述镜头筒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筒壁及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的第二筒壁,所述镜头筒包括内壁及与所述内壁相对的外壁,所述镜头筒的内壁未与所述镜片贴靠的位置处设有纹面。以此结构设计的镜头模组,能够通过纹面的设置,有效减少镜片产生的杂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1、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内的镜片组2,所述镜头筒1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筒壁11及自所述第一筒壁11弯折的第二筒壁12,所述镜头筒1包括内壁13及与所述内13壁相对的外壁14,所述镜头筒1的内壁13未与所述镜片贴靠的位置处设有纹面15。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纹面15为连续的波纹状结构。以此结构设计的纹面,能够有效减少镜片产生的杂光。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片组包括自物侧至像侧间隔设置的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及依次堆叠设置于第一镜片21物侧方的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第五镜片25及第六镜片26,所述第一镜片21与第二镜片22之间的镜头筒1的内壁13上设有纹面13。所述第二镜片22靠近像侧的一端与所述镜头筒1的内壁13通过胶固定。所述镜头模组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镜片2像侧面22的压环3,所述镜头筒1的第二筒壁12延伸超出所述压环3的部分的内壁13设有纹面13。所述纹面13与所述镜头筒1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镜片21与第二镜片22之间、压环3的下方的设置了纹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任意两镜片之间均可设置纹面。

所述相邻镜片之间还可设置遮光片4。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纹面,能够有效减少镜片产生的杂光,进而提高整个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