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式观影装置及3D眼镜、VR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2836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式观影装置及3D眼镜、VR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像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射式观影装置及3D眼镜、VR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VR、眼镜盒子以及一体机内部的成像结构均为一体化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瞳距无法实现调整,从而无法获得最佳观看效果,产品体验不佳。并且这种一体化结构的设计将产品外观设计局限在长方体的单一外观图形上,产品外观单一,不能全面满足消费者的个人体验和喜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式观影装置及3D眼镜、VR设备,解决目前市面上的VR、眼睛盒子以及一体机无法调整瞳距,导致观看效果不佳、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射式观影装置,包括2个形状一致的支架单元,每个支架单元为楔形体或者棱台结构,每个支架单元的靠近人眼的正面上设置有光学镜头,每个支架单元的底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上面显示镜像画面,与正面相对的背面面内面设置有全反射镜,人眼通过全反射镜观看显示屏上的内同,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且第一支架单元的正面和第二支架单元的正面均朝一个面向设置,在本反射式观影装置佩戴于人眼上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位于人眼的瞳距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质上是3D或者VR眼镜上的一个反射式观影结构,由于实际使用中,每个人的瞳距距离并不相同,如果反射式观影结构本身无法调整瞳距的距离,那么对于瞳距距离和反射式观影结构的观看距离并不匹配的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感会降低很多档次,无法达到其观影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为了提升观影期望值和满意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调整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之间的铰接轴,沿铰接轴的轴线方向调整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观影距离的调整,以适合使用者的瞳距距离,使用户获得最佳观影体验和感觉,另外,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的铰接设置,还能够调整整个装置的观影范围,帮助用户获得更全面的观影图像。并且这种铰接设置,可以帮助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更加紧凑设置,方便流线型一体式机型的设计成型。

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铰接连接时,第一支架单元的底面位于上方,第二支架单元的底面位于下方。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获得最佳外型,方便外观紧凑设计和布局,将第一支架单元的显示屏和第二支架单元的显示屏分别设置在上下方,以获取紧凑的外观感官体验。

每个支架单元的底面的显示屏和其背面面内设置的全反射镜之间的夹角为30-70°。每个支架单元上的显示屏和背面面内设置的全反射之间的夹角为30-70°,可以获取全像,获得最全面的观影图像。其中夹角最好为30-40°或者50-60°,这样一方面保证支架单元对整个装置的流线型外观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观影的全面性。

光学镜头可以为圆形或者矩形或者正多边形。

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上分别设置一个销孔,在本装置完成佩戴后,所述销孔的轴线与人体的瞳孔间距方向平行,再将铰接轴穿入两个销孔中完成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的连接,且铰接轴与销孔均呈间隙配合关系。

在铰接轴上还设置有轴用弹性挡圈的形式以实现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在铰接轴轴线上的定位。

还包括辅助支架,辅助支架设置在铰接后的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的外围,与铰接后的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形成一体式结构。

铰接轴的轴为伸缩轴。

一种3D眼镜或者VR设备,设置有如前所述的反射式观影装置。只要装载有前述的反射式观影装置的VR设备或者3D眼镜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这种VR设备可以为头显VR或者一体机VR。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的整体支架结构设置成铰接连接的2个独立支架单元,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沿着瞳距方向调整2个支架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整个装置的观影的瞳距可调,能够针对瞳距各异的观察者,对观影的瞳距灵活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瞳距的用户的观影期望和体验需求,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全面的效果体验,具有更广阔的市场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单元的透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图。

图4为使用时的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光学镜头,2-正面,3-显示屏,4-背面,5-铰接轴,6-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反射式观影装置,包括2个形状一致的支架单元,每个支架单元为楔形体或者棱台结构,每个支架单元的靠近人眼的正面2上设置有光学镜头1,每个支架单元的底面上设置有显示屏3,与正面2相对的背面4面内面设置有全反射镜,(为方便理清结构,将2个形状一致的支架单元分别命名为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通过铰接轴5铰接连接且第一支架单元的正面2和第二支架单元的正面2均朝一个面向设置,在本反射式观影装置佩戴于人眼上后,所述铰接轴5的轴线方向位于人眼的瞳距方向。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直接可将第一支架单元的正面和第二支架单元的正面朝向人眼放置,调整光学镜头1对准人眼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质上是3D或者VR眼镜上的一个反射式观影结构,由于实际使用中,每个人的瞳距距离并不相同,如果反射式观影结构本身无法调整瞳距的距离,那么对于瞳距距离和反射式观影结构的观看距离并不匹配的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感会降低很多档次,无法达到其观影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为了提升观影期望值和满意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调整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之间的铰接轴5,沿铰接轴5的轴线方向调整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观影距离的调整,以适合使用者的瞳距距离,使用户获得最佳观影体验和感觉,另外,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的铰接设置,还能够调整整个装置的观影范围,帮助用户获得更全面的观影图像。并且这种铰接设置,可以帮助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更加紧凑设置,方便流线型一体式机型的设计成型。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铰接连接时,第一支架单元的底面位于上方,第二支架单元的底面位于下方。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获得最佳外型,方便外观紧凑设计和布局,将第一支架单元的显示屏3和第二支架单元的显示屏3分别设置在上下方,以获取紧凑的外观感官体验。

每个支架单元的底面的显示屏3和其背面4面内设置的全反射镜之间的夹角为30-70°。每个支架单元上的显示屏3和背面4面内设置的全反射之间的夹角为30-70°,可以获取全像,获得最全面的观影图像。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正常站立,调整支架让图像在人眼前正立时,显示屏必是倾斜放置的,对于放置在上方的屏,则显示屏靠近人眼的边沿位置较高,远离人眼的边沿较低。对于放置在下方的显示屏,则靠近人眼的边沿较低,远离人眼的边沿则较高。利于结构外观做流线型设计。

从使用者的侧面透视,两个显示屏呈喇叭形贴近人眼。

光学镜头1可以为圆形或者矩形或者正多边形。铰接轴5的轴为伸缩轴。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上分别设置一个销孔6,在本装置完成佩戴后,所述销孔6的轴线与人体的瞳孔间距方向平行,再将铰接轴5穿入两个销孔6中完成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的连接,且铰接轴5与销孔6均呈间隙配合关系。图上可以看到,一般销孔6设置在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的相邻的侧面上的。

本实施例中,在铰接轴5上还设置有轴用弹性挡圈的形式以实现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在铰接轴5轴线上的定位。

还包括辅助支架,辅助支架设置在铰接后的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的外围,与铰接后的第一支架单元和第二支架单元形成一体式结构。

实施例4

一种3D眼镜或者VR设备,设置有如前所述的反射式观影装置。只要装载有前述的反射式观影装置的VR设备或者3D眼镜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这种VR设备可以为头显VR或者一体机VR。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