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光缆连接器及有源光缆组件、光电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978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有源光缆连接器及有源光缆组件、光电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光缆连接器及有源光缆组件、光电转换单元。



背景技术:

光纤因其质量轻、损耗低、抗电磁干扰以及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在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初光纤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器进行连接,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光纤连接器的连接端面处的污染会导致光纤线路的损耗增大,甚至会损坏光纤线路。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用户需要通过特种仪器在固定周期内对光纤线路进行检查与维护,这样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而有源光缆连接器将光电转换电路从设备中剥离出,将其集成在连接器中,光纤中的信号通过光电装换电路转化为电信号后再与适配的连接器进行传输,由于光纤与光电转换单元的连接界面封闭在连接器壳体内部,就避免了光污染的问题。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4330857 A,申请公布日为2015.02.0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有源光缆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组件,有源光缆连接器的前端为电插头,电插头壳体和连接器壳体构成有源光缆连接器的连接壳体组件,连接器壳体上转动转配有连接螺帽,连接螺帽通过与电插头壳体后端的外周上的外螺纹配合将电插头壳体和连接器壳体连接在一起,光电转换单元安装在电插头壳体后端的内腔中,光电转换单元的前印制板焊接固定在电插头的接触件上,后印制板通过灌胶固定,这样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印制板发生故障,无法进行拆卸维修。还有一种有源光缆连接器将光电转换单元通过胶粘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连接器壳体中,如图1所示,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印制板和环形垫片,环形垫片设置在相邻的印制板之间并通过环氧胶粘接固定,粘接过程中印制板与环形垫片的相对位置通过工装或者在环形垫片和印制板之间设置的定位销来保证,这种有源连接器装配时,粘接工艺的一致性不易保证,而且在胶粘时由于垫片与印制板之间的缝隙不均匀,很容易使胶液流到非粘接面上,造成质量隐患;另外,光电转换单元虽然能够整体从连接器壳体中取出,但是环形垫片拆除时仍然需要加热光电转换单元使环氧胶松动,加热过程中极易损坏印制板上的电器元件,造成有源光缆连接器返修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返修性能好的有源光缆连接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上述有源光缆连接器的有源光缆组件以及上述有源光缆连接器中的光电转换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电转换单元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印制板以及设置在相邻印制板之间的支撑件,还包括用于沿前后方向将印制板拉紧或夹紧在一起的紧固装置。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贯穿印制板的紧固杆以及安装在紧固杆上用于对印制板提供夹紧力的螺套。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紧固杆设有两个且沿连接器壳体组件的轴向对称设置。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紧固件沿前后方向贯穿对应的支撑件。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为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的内孔的筒形结构。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还包括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紧固装置通过前、后压板将印制板以及支撑件夹持固定在前、后压板之间。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前端设有插孔,所述光电装换单元通过所述插孔与相应的电插头上的插针插接配合实现导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源光缆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有源光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壳体组件以及装配在连接器壳体组件的内腔中的光电转换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印制板以及设置在相邻印制板之间的支撑件,还包括用于沿前后方向将印制板拉紧或夹紧在一起的紧固装置。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贯穿印制板的紧固杆以及安装在紧固杆上用于对印制板提供夹紧力的螺套。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紧固杆设有两个且沿连接器壳体组件的轴向对称设置。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紧固件沿前后方向贯穿对应的支撑件。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为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的内孔的筒形结构。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还包括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紧固装置通过前、后压板将印制板以及支撑件夹持固定在前、后压板之间。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前端设有插孔,所述光电装换单元通过所述插孔与相应的电插头上的插针插接配合实现导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源光缆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有源光缆组件,包括有源光缆以及设置在有源光缆两端的有源光缆连接器,所述有源光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组件以及装配在连接器壳体组件的内腔中的光电转换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印制板以及设置在相邻印制板之间的支撑件,还包括用于沿前后方向将印制板拉紧或夹紧在一起的紧固装置。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贯穿印制板的紧固杆以及安装在紧固杆上用于对印制板提供夹紧力的螺套。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紧固杆设有两个且沿连接器壳体组件的轴向对称设置。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紧固件沿前后方向贯穿对应的支撑件。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为具有用于供相应的紧固件穿过的内孔的筒形结构。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还包括前压板和后压板,所述紧固装置通过前、后压板将印制板以及支撑件夹持固定在前、后压板之间。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前端设有插孔,所述光电装换单元通过所述插孔与相应的电插头上的插针插接配合实现导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有源光缆组件包括有源光缆以及设置在有源光缆两端的有源光缆连接器,有源光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组件以及装配在连接器壳体组件的内腔中的光电转换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印制板以及设置于印制板之间的支撑件,紧固装置沿前后方向将印制板拉紧或者夹紧在一起,这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印制板进行返修时,将紧固装置拆卸掉就使印制板相互分开,此时就能够对单独的印制板进行检查、维修或者更换,提升了有源光缆连接器的返修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有源光缆连接器中的光电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有源光缆组件的实施例中的有源光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插头中的插针接触件与处于前侧的印制板上的插孔接触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光电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4中:1、电插头;2、转接部分;3、连接器后段;4、尾部附件;11、电插头壳体;12、绝缘体;13、绝缘压板;14、电插针;15、橡胶垫;21、挡台;31、壳体部分;32、前压板;33、支撑件;34、印制板;35、螺栓;36、垫片;37、后压板;38、挡板;39、卡簧;41、附件壳体;42、光缆;43、压套;44、附件螺帽;45、夹紧圈;46、尾部弹簧;51、光纤插座;52、光纤弹簧;53、光纤插针;341、插孔接触件;342、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有源光缆组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有源光缆组件包括有源光缆以及设置于有源光缆两端的有源光缆连接器,有源光缆连接器包括前后依次设置连接器前段、连接器后段3和尾部附件4。连接器前段为用于适配的有源光缆连接器适配连接的电插头1,连接器后段3用于安装容纳光电转换单元,尾部附件4用于将固定光缆并具有防水密封功能。

电插头1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插头壳体11,电插头壳体11后端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连接器后段3即为连接器壳体,包括转接部分2和壳体部分31,转接部分2通过其前端内周上的内螺纹旋装在电插头壳体11的后端。转接部分2后端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壳体部分31通过其前端内周上的内螺纹旋装在转接部分2的后端,壳体部分31具有向后延伸的、用于容纳光电转换单元的内腔。电插头壳体11和连接器后端3构成有源光缆连接器的壳体组件。

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印制板34以及设置于相邻的印制板之间的支撑件33,两个对称布置的螺栓35沿前后方向贯穿印制板和支撑件并将印制板和支撑件拉紧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为具有供螺栓穿过的内孔的筒形结构,支撑件主要用于将相邻的印制板隔开,避免印制板上的电气器件发生干涉。垫片设置于处于后侧的印制板的后侧面上,光纤插座51的前端面挡止在垫片的后侧面上,光纤插座51上的引脚342穿过垫片36上的通孔焊接固定在处于后侧的印制板上,这样利于焊接光纤插座51时透锡,提高焊接强度。前压板32设置在处于前侧的印制板的前侧面上,后压板37设置于垫片的后侧面上,螺栓紧固时通过前后压板将印制板以及相邻印制板之间的支撑件拉紧固定在一起,前后压板主要是为了避免螺栓拉紧时印制板或者垫片变形。印制板通过可拆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避免使用胶粘后无法进行拆卸返修,而且胶粘时需要专用工装,成本较高,胶液的固化时间较长,也会增大连接器的装配效率。该有源光缆连接器返修性能好,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电插头壳体11的内部设有绝缘体12,电插头的接触件穿装在绝缘体12上的接触件安装孔中,接触件的前端为线簧孔接触件,橡胶垫15处于绝缘压板13和绝缘体12之间,橡胶垫15套装在接触件中部位置处的环槽中,绝缘压板13顶压橡胶垫15使其变形以对接触件进行压缩,实现接触件的固定。接触件后端为向后延伸并从绝缘压板13上的通孔中向后伸出的电插针14,光电转换单元的处于前侧的印制板上焊接有与电插针14适配插接的插孔接触件341,插孔接触件341的前端为线簧孔结构,后端设有用于插接到印制板上的引脚342,光电转换单元安装到位后插孔接触件341与电插针14插接配合,实现光电转换单元与电插头之间的导电连接。这样在后期维修时便于将光电转换单元与电插头分离,同时电插头的接触件的后端为插针结构,这样就不需要对原有的电插头的绝缘压板和橡胶垫进行更换,只需要将原有的电插头的接触件上的焊杯结构变换为插针结构即可,降低成本。转接部分2后端的内周设有向其内部延伸的挡台21,前压板32的前端面挡止在挡台21上,实现光电转换单元向前方向上的限位,这样避免光电转换单元上的插孔接触件与电插头上的电插针插接后插接部位受力。

挡板38通过卡簧29固定在壳体部分31后端的内腔中,光纤弹簧52的后端顶压在挡板的前端面上,前端通过光纤插针53对光电转换单元提供向前的弹性顶压力。尾部附件4包括附件壳体41,附件壳体41通过其前端的内周面上的螺纹结构旋装在连接器壳体的尾部,附件壳体41的后端旋装有附件螺帽44,附件螺帽44拧紧到位后通过夹紧圈45和压套43的配合将光缆42夹紧固定在附件壳体41中,尾部弹簧46套装在光缆42与尾部螺帽连接位置处,这样避免该处的光缆42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使光缆42折断损坏。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螺栓构成用于将印制板和支撑件固定在一起的紧固杆,其他实施例中,紧固杆还可以是长杆状结构,此时在该杆状结构的一端设置挡台,另一端通过卡簧进行卡紧固定;螺栓构成用于将印制板夹紧在一起的紧固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装置还可以将印制板拉紧固定在一起,此时紧固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紧固件,紧固件包括杆部以及设置在杆部的上下两端的夹持臂,杆部与两个夹持臂构成U形结构,两个夹持臂分别贴合在前后印制板上将印制板夹紧固定在一起,此时在杆部上设置为能够收缩的两部分,以使杆部收缩时提供夹紧力;支撑件还可以是与印制板的形状相适配的圆筒形结构;螺栓还可以不贯穿支撑件,此时将多个支撑件设置在靠近螺栓的位置处以避免印制板受压损坏;螺栓还可以根据紧固要求设置为一个、三个或者其他数量;还可以没有前压板和后压板,此时在印制板的安装孔位置处设置相应的加强结构以避免印制板受压损坏。

有源光缆连接器的实施例,所述有源光缆连接器与上述有源光缆组件的实施例中的有源光缆连接器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光电转换单元的实施例,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与上述有源光缆组件的实施例中的光电转换单元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