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00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显影装置,通过粉状显影剂使形成于像载体的静电潜像显影;显影剂补给单元,收容向所述显影装置补给的未使用的所述显影剂。

并且,有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收容从所述显影装置排出的使用后的所述显影剂的显影剂回收单元。所述显影剂补给单元以及所述显影剂回收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可装拆地安装。

此外,所述显影剂补给单元有时被称为调色剂盒或者调色剂容器等。另外,所述显影剂回收单元有时被称为废调色剂盒或者废调色剂瓶等。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由设置于装置主体的马达驱动的显影剂载体以及搅拌部件等旋转体。另外,为了抑制机械噪音传递到用户侧即所述装置主体的前面侧,所述马达以及所述显影装置的驱动输入部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后侧(内侧)。所述驱动输入部是输入来自所述马达的旋转力并将输入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的机构。

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所述显影剂的补给口以及排出口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前面侧(近前侧)的端部,已为公众所知。

但是,所述显影装置中的所述补给口以及所述排出口的周围部分,在更换所述显影剂补给单元以及所述显影剂回收单元时容易被漏出的所述显影剂污染。

因此,如果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补给口以及所述排出口形成于所述显影装置中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前面侧的端部,则更换所述显影剂补给单元以及所述显影剂回收单元时,漏出的所述显影剂容易成为向装置外飞散或污染用户的手以及衣服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显影装置既能够抑制机械噪音传递到装置主体的前面侧,又能够防止更换显影剂补给单元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时显影剂飞散或污染用户的手等。

本发明提供的显影装置是通过显影剂使形成于像载体的静电潜像显影的装置,其具备显影槽、显影剂载体和驱动输入部。所述显影槽收容所述显影剂,是形成有所述显影剂的补给口以及排出口的部件。所述显影剂载体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显影槽内,承载所述显影剂并旋转。所述驱动输入部从外部输入旋转力,并将输入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旋转轴即从动旋转轴。所述补给口、所述排出口以及所述驱动输入部设置在所述显影槽中的靠长边方向的一端的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像载体、所述显影装置、显影剂补给单元、显影剂回收单元以及马达。所述像载体是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部件。所述显影装置通过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所述显影剂补给单元相对于装置主体从前面侧可装拆地安装,沿所述装置主体的纵深方向延伸形成,收容向所述显影装置补给的所述显影剂。所述显影剂补给单元是在靠近插入到所述装置主体的后侧的一端的部分形成有与所述显影槽的所述补给口连通的开口即所述显影剂的输送口的单元。所述显影剂回收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从前面侧可装拆地安装,沿所述装置主体的纵深方向延伸形成,收容从所述显影装置排出的所述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回收单元是在靠近插入到所述装置主体的后侧的一端的部分形成有与所述显影槽的所述排出口连通的开口即所述显影剂的回收口的单元。所述马达配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后侧,生成向所述显影装置的所述驱动输入部输出的旋转力。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显影装置既能够抑制机械噪音传递到装置主体的前面侧,又能够防止更换显影剂补给单元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时显影剂飞散或污染用户的手等。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调色剂补给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调色剂补给单元的端部的断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补给单元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回收单元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的后侧的端部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的后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的后侧的端部的断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显影装置的平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像形成装置10的概略结构]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由电子照相方式在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9a的图像的装置。所述薄片体是纸张以及信封等薄片状图像形成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10在主体部1内具备薄片体供给部2、送纸部3、图像形成部40、光扫描单元46、定影装置49、调色剂补给单元5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6等。此外,主体部1是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主体的部分。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主体部1的前面侧向后侧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1,与其相反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d2。主体部1的前面以及后面分别是主体部1的纵深方向d1-d2的近前侧的端面和里侧的端面。

图像形成部40执行在所述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处理。图像形成部40使用包含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的双组分显影剂9,执行所述图像形成处理。载体9b是具有磁性的粒状物。此外,包含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的双组分显影剂9是显影剂的一个例子。

图像制作单元4具备感光体41、带电装置42、显影装置43、一次转印装置44以及一次清洁装置45等。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是彩色打印机。因此,图像形成部40具备对应多种颜色的调色剂9a的多个图像制作单元4以及多个调色剂补给单元5、中间转印带47、二次转印装置48和二次清洁装置470。

薄片体供给部2向薄片体输送通道30送出所述薄片体,送纸部3沿薄片体输送通道30输送所述薄片体。

滚筒状感光体41旋转,带电装置42使感光体41的表面带电。并且,光扫描单元46通过激光的扫描对感光体41的表面写入静电潜像。感光体41是在表面形成所述静电潜像的像载体的一个例子。

并且,显影装置43通过双组分显影剂9所包含的调色剂9a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并且,一次转印装置44将感光体41表面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于中间转印带47。一次清洁装置45去除残留于感光体41表面的调色剂9a。

调色剂补给单元5收容向显影装置43补给的未使用的调色剂9a,相对于主体部1的补给单元安装部50可装拆地安装。调色剂补给单元5在其内部的调色剂9a用尽时更换。调色剂补给单元5细节在后面说明。

二次转印装置48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47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薄片体上。二次清洁装置470去除残留于中间转印带47的调色剂9a。定影装置49通过加热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薄片体上。

[显影装置43的概要]

如图2所示,在显影装置43中,显影槽43x收容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显影辊430、磁辊431以及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在显影槽43x内旋转。显影辊430、磁辊431以及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由设置于主体部1的图像制作马达8驱动。

图像制作马达8是驱动包括感光体41以及显影装置43的显影辊430以及磁辊431的图像制作单元4的旋转体的马达。

另外,刮板434与磁辊431对置配置。显影装置43是执行所谓的交互触摸方式的显影处理的装置。

显影槽43x、显影辊430、磁辊431、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以及刮板434以它们的长边方向沿着主体部1的纵深方向d1-d2的状态配置。载体9b预先收容在显影槽43x内,随时从调色剂补给单元5补充调色剂9a。

如图7~9所示,显影槽43x形成有补给口43c,所述补给口43c是从调色剂补给单元5送出的调色剂9a的入口。

内置有磁铁432的筒状磁辊431承载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并旋转。由此,在磁辊431的表面形成磁刷。刮板434限制磁辊431的表面的所述磁刷的高度即磁辊431所承载的双组分显影剂9的厚度。并且,磁辊431向显影辊430供给调色剂9a。

显影辊430承载从磁辊431供给的调色剂9a并旋转,向感光体41的表面供给该调色剂9a。由此,感光体41的表面的所述静电潜像被显影为所述调色剂像。此外,磁辊431是在显影槽43x内承载显影剂并旋转的显影剂载体的一个例子。

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是螺旋式输送器,分别具有被可旋转地支撑的轴芯部433x以及从轴芯部433x螺旋状地伸出的螺旋叶片433y。轴芯部433x沿主体部1的纵深方向d1-d2被支撑。

如图2、9所示,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沿显影槽43x的长边方向即主体部1的纵深方向d1-d2并列配置在显影槽43x内的磁辊431的下方。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通过与显影辊430以及磁辊431联动旋转,在显影槽43x内循环输送双组分显影剂9。

如图2、9所示,从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去除一部分的中间部区域之间形成有间壁43t。显影槽43x以及间壁43t形成沿显影装置43的长边方向即主体部1的纵深方向d1-d2往复的双组分显影剂9的循环通道。

由一次清洁装置45以及二次清洁装置470从感光体41以及中间转印带47去除的调色剂9a被输送向显影剂回收单元6,收容到显影剂回收单元6内。

并且,在显影槽43x内劣化的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的一部分和悬浮在显影辊430和感光体41之间的调色剂9a也被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单元6。即,显影剂回收单元6收容包含使用完的调色剂9a即废调色剂90a和使用完的载体9b即废载体90b的废显影剂90。

如图7、10所示,显影槽43x形成有排出口43d和排气口43e,所述排出口43d是排出由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循环输送的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的一部分的开口,所述排气口43e是排出悬浮的调色剂9a的开口。悬浮在显影辊430和感光体41之间的调色剂9a,利用未图示的吸引风扇与空气一起通过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而被回收。

显影剂回收单元6相对于设置于主体部1的回收单元安装部60可装拆地安装。显影剂回收单元6在其内部的废显影剂90超过预定的允许量时更换。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细节在后面说明。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为了抑制机械噪音传递到用户侧即主体部1的前面侧,图像制作马达8以及显影装置43的驱动输入部435设置在主体部1内的后侧(参照图7、8)。驱动输入部435是输入来自图像制作马达8的旋转力并将输入的旋转力传递到磁辊431等旋转体的旋转轴的机构。

但是,显影装置43的显影槽43x中的调色剂9a的补给口43c以及废显影剂90的排出口43d的周围部分在更换调色剂补给单元5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6时,容易被漏出的调色剂9a污染。

因此,如果显影槽43x的所述补给口以及所述排出口形成于显影装置43中的主体部1的前面侧的端部,则更换调色剂补给单元5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6时,漏出的调色剂9a容易飞到装置外部或成为污染用户的手以及衣服的原因。

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既能够抑制机械噪音传递到主体部1的前面侧又能够防止更换调色剂补给单元5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6时调色剂9a飞散或污染用户的手等的结构。以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调色剂补给单元5]

如图3、4所示,具有收容部51、齿轮52以及盖部53。收容部51是能够收容向显影装置43补给的未使用的调色剂9a的中空部件。收容部51的第一端部51a被密闭,收容部51的第二端部51b形成有开口51c。

收容部51的内侧面形成有沿其长边方向形成为螺旋状的螺旋凸部51d。此外,如果从收容部51的外侧看,螺旋凸部51d是螺旋状的凹部。

齿轮52固定于收容部51的第二端部51b。盖部53是形成有与收容部51的开口51c连通的开口53a的部件,可旋转地支撑收容部51的第二端部51b。盖部53构成调色剂补给单元5的第二端部5b。

在调色剂补给单元5的第二端部5b中,从收容部51的开口51c到盖部53的开口53a的开口形成与显影槽43x的补给口43c连通的调色剂9a的输送口5c。

当配置于主体部1内的后侧的未图示的补给马达动作时,所述补给马达的旋转力传递到齿轮52,收容部51也与齿轮52一体旋转。此时,收容部51向螺旋凸部51d将调色剂9a输送向输送口5c的方向旋转。

调色剂补给单元5相对于主体部1的补给单元安装部50从前面侧可装拆地安装。如图5所示,补给单元安装部50形成有沿纵深方向d1-d2的空洞50a。

并且,调色剂补给单元5通过以其长边方向的第二端部5b为前头,从主体部1的近前侧向第一方向d1插入到空洞50a内,安装到补给单元安装部50中。此时,调色剂补给单元5以输送口5c朝向下方的姿势安装于补给单元安装部50。

调色剂补给单元5在安装到补给单元安装部50中的状态下沿主体部1的纵深方向d1-d2延伸形成。在该状态下,调色剂补给单元5的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5a以及第二端部5b分别位于主体部1的靠前面以及靠后面。

另外,调色剂补给单元5通过以其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5a为前头,从空洞50a向第二方向d2拉出,从补给单元安装部50卸下。

[显影剂回收单元6]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完的调色剂补给单元5兼作显影剂回收单元6。即,调色剂补给单元5被用作显影剂回收单元6时,收容部51收容从一次清洁装置45、二次清洁装置470以及显影装置43排出的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

另外,调色剂补给单元5被用作显影剂回收单元6时,调色剂补给单元5的输送口5c起到作为与显影槽43x的排出口43d连通的开口即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的回收口6c的功能。

当配置于主体部1内的后侧的未图示的回收马达动作时,所述回收马达的旋转力传递到齿轮52,收容部51也与齿轮52一体旋转。此时,收容部51向螺旋凸部51d将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从回收口6c侧输送向收容部51的第一端部51a侧的方向旋转。

显影剂回收单元6相对于主体部1的回收单元安装部60从前面侧可装拆地安装。如图6所示,回收单元安装部60形成有沿纵深方向d1-d2的空洞60a。

并且,显影剂回收单元6通过以其长边方向的第二端部5b为前头,从主体部1的近前侧向第一方向d1插入到空洞60a内,安装到回收单元安装部60中。此时,显影剂回收单元6以回收口6c朝向上方的姿势安装到回收单元安装部60上。

显影剂回收单元6在安装到回收单元安装部60中的状态下沿主体部1的纵深方向d1-d2延伸形成。在该状态下,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5a以及第二端部5b分别位于主体部1的靠前面以及靠后面。

另外,显影剂回收单元6通过以其长边方向的第一端部5a为前头,从空洞60a向第二方向d2拉出,从回收单元安装部60卸下。

[显影装置43的细节]

如上所述,显影装置43具备:显影槽43x,形成有补给口43c、排出口43d以及排气口43e;以及驱动输入部435,将从配置在显影装置43外的图像制作马达8输入的旋转力传递到磁辊431。图像制作马达8是生成输出到驱动输入部435的旋转力的马达的一个例子。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影槽43x中的纵深方向d1-d2的靠前面的端部称为第一端部43a,将靠后面的端部称为第二端部43b(参照图10)。

如图7所示,补给口43c、排出口43d、排气口43e以及驱动输入部435设置在显影槽43x中的长边方向的第二端部43b。因此,如果采用显影装置43,则能够避免更换调色剂补给单元5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6时漏出的调色剂9a飞到装置外或污染用户的手以及衣服。

如图7、10所示,显影槽43x具有分别构成长边方向的一部分以及另一部分的基部43p以及延伸设置部43q。基部43p是包围显影辊430、磁辊431以及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中的与磁辊431并列的部分的部分。

另一方面,延伸设置部43q是包围从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中的与磁辊431并列的部分沿所述长边方向伸出的部分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设置部43q包围从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中的与磁辊431并列的部分向主体部1的后侧伸出的部分。

如图10所示,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包括向第一方向d1输送双组分显影剂9的第一输送部件433a和向第二方向d2输送双组分显影剂9的第二输送部件433b。

第一输送部件433a配置在与第二输送部件433b相比更靠近磁辊431的位置,从第一输送部件433a向磁辊431吸取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第一输送部件433a与第二输送部件433b相比,向主体部1的后侧延长形成。

如图10所示,延伸设置部43q包含第一延伸设置部43r和第二延伸设置部43s。第一延伸设置部43r包围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中的并列的部分,第二延伸设置部43s只包围第一输送部件433a中的与第二输送部件433b相比向主体部1的后侧伸出的部分。

如图7、10所示,补给口43c形成于第一延伸设置部43r中的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的轴芯部433x之间的上方。此外,在图10中,用虚线(二点划线)表示补给口43c。

另外,如图7、10所示,排出口43d形成于第二延伸设置部43s的下部。在显影槽43x的基部43p中循环的双组分显影剂9中的仅极少部分,越过成为障碍的隔板进入第二延伸设置部43s。并且,进入第二延伸设置部43s的双组分显影剂9从排出口43d向下方排出。

从排出口43d排出的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沿未图示的中间输送通道输送后,通过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回收口6c,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收容部51内。显影槽43x的排出口43d以及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回收口6c通过设置于主体部1内靠后面的位置的所述中间输送通道连通。

一般来说,当调色剂9a落到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的一方的轴芯部433x的位置上时,调色剂9a难以从显影槽43x内原有的双组分显影剂9的上层部向下层部混入。

在显影装置43中,补充到显影槽43x中的调色剂9a落到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的轴芯部433x之间。由此,补给的调色剂9a容易从显影槽43x内原有的双组分显影剂9的上层部向下层部混入。

另外,补给的调色剂9a落到双组分显影剂9从第一输送部件433a侧向第二输送部件433b侧移动的位置。此时,补给的调色剂9a由第二输送部件433b从显影槽43x的第二端部43b侧到第一端部43a边搅拌边输送后,到达被磁辊431吸取的区域。

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补给的调色剂9a在未充分带电的状态下被吸取到磁辊431上而产生显影不良。

另外,如图9所示,显影槽43x形成有通气风道43g,所述通气风道43g连通与感光体41对置的开口即吸气口43f和形成于延伸设置部43q的开口即排气口43e。

通气风道43g是使包含在显影槽43x和感光体41之间漂浮的调色剂9a的空气通过的通风道。所述吸引风扇产生从吸气口43f向排气口43e的气流。

排气口43e通过所述中间输送通道与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回收口6c连通。从排气口43e排出的调色剂9a在所述中间输送通道被所述空气过滤器捕捉,与从排出口43d排出的调色剂9a以及载体9b一起通过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回收口6c,回收到显影剂回收单元6的收容部51内。

如图7、8所示,驱动输入部435具有输入旋转轴435a和分别设置在输入旋转轴435a上的输入齿轮435b以及输出齿轮435c。输入旋转轴435a由设置在显影槽43x的延伸设置部43q的轴承43z可旋转地支撑。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影辊430的旋转轴称为第一从动旋转轴430x,将磁辊431的旋转轴称为第二从动旋转轴431x。通过使第一从动旋转轴430x旋转而使显影辊430旋转,通过使第二从动旋转轴431x旋转而使磁辊431旋转。

输入齿轮435b是与设置于主体部1内的靠后面的位置的驱动齿轮80啮合的齿轮(参照图8)。驱动齿轮80与图像制作马达8的旋转轴直接连结,或者通过齿轮机构与图像制作马达8连结。

此外,驱动齿轮80是显影装置43外部的旋转体的一个例子。另外,输入齿轮435b是通过与显影装置43外部的所述旋转体卡合而旋转的卡合部的一个例子。

输出齿轮435c与设置于第一从动旋转轴430x的第一从动齿轮430y以及设置于第二从动旋转轴431x的第二从动齿轮431y啮合。因此,通过图像制作马达8动作使驱动齿轮80旋转,从而使输入齿轮435b以及输出齿轮435c旋转,与此同时,显影辊430以及磁辊431旋转。

如以上所示,驱动输入部435从显影装置43的外部输入旋转力,将输入的旋转力传递到磁辊431的第二从动旋转轴431x。

此外,在显影槽43x的第一端部43a中,设置于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各自的轴芯部433x的未图示的齿轮和设置于磁辊431的第二从动旋转轴431x的未图示的齿轮啮合。由此,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与磁辊431联动旋转。

如图9所示,输入旋转轴435a可旋转地支撑于延伸设置部43q的上方的相对于第一从动旋转轴430x向下方错开的位置。

另外,输入旋转轴435a从显影槽43x的长边方向看,可旋转地支撑于延伸设置部43q的上方的相对于补给口43c以及第二从动旋转轴431x向水平方向错开的位置。由此,能够避免驱动输入部435以及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输入部435的机构和补给口43c以及与补给口43c连结的部件干扰。

此外,一般来说,第二从动旋转轴431x和配置在其延长线上的驱动部通过联接机构连结。此时,由于补给口43c和驱动输入部435干扰,所以不能将补给口43c设置于一对输送部件433a、433b的轴芯部433x之间的上方。

[应用例]

在如上所示的显影装置43中,也可以考虑驱动输入部435具备设置于输入旋转轴435a的联接部,以替代输入齿轮435b。所述联接部与对方侧联接部卡合,所述对方侧联接部设置在被支撑于输入旋转轴435a的延长线上的旋转体上。设置有所述对方侧联接部的所述旋转体由图像制作马达8驱动。

此外,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通过在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中自由地组合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应用例,或者适当地改变实施方式以及应用例,或者省略一部分来构成。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