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748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布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配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领域,越来越多的的地方用运用到了光纤通讯,特别是在需要可靠性高、传输速率高和保密要求高的末端设备中。例如,在智能变电站广泛应用光纤代替电缆作为数据信号传输通道。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和保护测控装置之间存在大量的光纤和尾纤。但是,因为光纤(特别是尾纤)存在易折、机械应力小等特点,而传统屏柜内部线槽和布线装置,只是为机械强度大的铜导线设计,无法完全满足光纤走线的各类需要,且不少屏柜内光纤布线散乱,甚至挤压在线槽内,导致光损增大,寿命缩短,特别是近几年中,因光纤受挤压,外皮破损,造成光纤中传输的通讯出现异常情况,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电力装置中,一旦上述事件发生,将导致通讯异常或者中断甚至导致二次设备误动作,造成停电事故,以及范围更大的不利影响以及更严重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布线装置,其能够提高光纤布线效率,同时降低光纤损耗,以及优化布线装置直观性,降低布线装置排查分析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布线装置,包括布线线槽、导线线槽以及连接布线线槽和导线线槽的拐角,所述布线线槽截面为u形,在布线线槽u形的底所在的面上设有调节孔,条形孔中活动地设有拐轮,拐轮设有呈弧形的布线通道,在布线线槽u形的两壁上设有过线通道;所述导线线槽截面为u形,在导线线槽u形的底所在的面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一端可活动地插入安装孔中,另一端设有夹紧结构,在导线线槽u形的两壁上设有过线通道;所述拐角截面为u形,在拐角u形的底所在的面上设有呈弧形的分线壁。

经过分析光纤特点以及实际光纤布线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发明目的,其技术思路是通过相应的结构控制光纤布线方向,线路路径以及拐弯方向和半径,同时使各光纤线缆分别安置在相应通道,使其内部布线结构可以被直观的观察,防止其相互纠缠或者遮盖,避免后期排查分析时无法。其中布线线槽设于光纤端口与设备的接入端,为防止光纤从线槽进入设备时角度太小或者弯曲折叠,利用布线线槽拐轮上呈弧形的布线通道来控制线缆拐弯方向,使其沿圆润的弧面改变其走向,防止其折叠或扭曲,进而防止光纤损坏,通过调节拐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拐轮和布线线槽之间的相对关系,可以使多组光纤线缆均匀利索地沿各自路径分布,结合拐轮以及过线通道的位置关系,可以清晰地观察内部走向;布线线槽前端还设有导线线槽,用于引导光纤线缆从外部或其他设备进入配电柜以及布线线槽等结构,为保证多组光纤线缆能够分别独立的互不纠缠的沿所需路径分布,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和卡扣,通过安装孔和卡扣控制光纤导线的走向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进而防止相互缠绕或者遮盖,同时,由于线缆本身具有弹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因发热受热等各种原因发生变形伸缩等,通过控制卡扣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上述现象引起的拉扯、扭曲等不利影响,进一步保护线缆,布线线槽和导线线槽之间设有拐角,一方面拐角用于连接两个线槽,另一方面控制线槽在此拐角处的走向和拐弯半径,防止线槽纠结、变形,同时隔离线缆、防止过多的堆叠,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进一步保护线缆,控制线缆结构,提高布线效率以及直观性。

较优地,所述调节孔为条形孔,所述拐轮一端设有调节柱,调节柱活动地插入条形孔中,调节柱上设有锁定结构。通过调节柱可以控制拐轮的位置,进而改变布线结构,便于根据布线需要灵活设计线路。

较优地,所述调节柱为螺纹柱,所述锁定结构为与所述螺纹柱配合的螺母。螺纹柱以及螺母的配合可以方便的对拐轮进行调节固定,结构简单、成本低。

较优地,所述拐轮为轮形结构,所述导向通道为在拐轮的外圆面上挖出的环形槽。利用拐轮以及环形槽可以方便的控制光纤走向和拐弯半径,保护线缆。

较优地,所述拐轮包括支撑面以及垂直于支撑面设置的多个呈弧形的导向壁,所述导向通道为导向壁两两之间形成的间隔空隙。拐轮的另一种结构方案,适用于数量较多的线缆的布线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为竖直方向或倾斜分布的多个条形孔,所述卡扣一端设有弹性扣以插入和扣住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壁垂直于拐角u形的底,并在拐角的底面均匀分布,所述分线壁的截面呈同心圆弧状。同心且均匀分部的分线壁便于优化拐角结构,同时便于安装线缆。

较优地,所述安装孔中设有多个卡扣,沿竖直方向连接同一个导线之间的卡扣之间的距离为50mm-500mm。通过控制卡扣间距防止对不同光纤线缆进行保护,防止纠结扭曲。

较优地,所述导向通道的直径不小于100mm,所述分线壁的直径不小于100mm。通过控制相关直径,调节拐弯半径,防止光纤线缆因过度弯曲折叠而导致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布线线槽、导线线槽以及拐角的顶部均设有线槽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纤布线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纤布线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纤布线装置实施例的布线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纤布线装置实施例的拐轮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拐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光纤布线装置实施例卡扣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卡扣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拐轮中光纤位置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另一种拐轮中光纤位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布线线槽1,调节孔11;导线线槽2,安装孔21,楔孔22,;拐角3,分线壁31,楔块32;第一线槽盖41,第二线槽盖42;拐轮5,环形槽51,螺纹柱52,导向壁53;螺母6;支撑条7;卡扣8;光纤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详细说明。

如图1、2中所示,一种光纤布线装置,包括布线线槽1、导线线槽2以及连接布线线槽1和导线线槽2的拐角3,所述布线线槽1截面为u形,在布线线槽1的u形的底所在的面上设有调节孔11,条形孔中活动地设有拐轮5,拐轮5设有呈弧形的布线通道,在布线线槽1的u形的两壁上设有过线通道;所述导线线槽2截面为u形,在导线线槽2的u形的底所在的面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1,安装孔21中设有卡扣8,所述卡扣8一端可活动地插入安装孔21中,另一端设有夹紧结构,在导线线槽2的u形的两壁上设有过线通道;所述拐角3截面为u形,在拐角3的u形的底所在的面上设有呈弧形的分线壁31。如图1、2中所示,拐角3上的分线壁31垂直于拐角3底面,并在拐角3的底面均匀分布,所述分线壁31的截面呈同心圆弧状。同心且均匀分部的分线壁31便于优化拐角3结构,同时便于安装线缆。

其中布线线槽1、导线线槽2均通过楔孔22与拐角3连接,拐角的连接处设有楔块32,楔块32可插入楔孔22中。布线线槽1、导线线槽2上设有第一线槽盖41,拐角上设有第二线槽盖42。布线线槽1、导线线槽2两侧均匀分布有支撑条7,光纤9从支撑条7之间的导线通道穿过以进行布线。具体的,在布线线槽1上设有多个调节孔11,所述调节孔11为条形孔,条形孔沿竖直方向或者倾斜地均匀设置在布线线槽1上,条形孔可以为规则的矩形等形状,也可以设计为圆弧状的异形孔等形式,所述拐轮5一端设有调节柱,调节柱活动地插入条形孔中,调节柱上设有锁定结构。具体的,所述调节柱为螺纹柱52,所述锁定结构为与所述螺纹柱52配合的螺母6。通过将螺纹柱52插入条形孔中使拐轮5与布线线槽1连接,通过螺母6将螺纹柱52以及拐轮5固定在线槽的所需位置上。

如图4中所示,所述拐轮5为轮形结构,所述导向通道81为在拐轮5的外圆面上挖出的环形槽51,所述环形槽51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环形槽51依次设于外圆面上。利用拐轮5以及环形槽51可以方便的控制光纤9走向和拐弯半径,保护线缆。

如图5中所示,为拐轮5的另一种结构方案,包括支撑面以及垂直于支撑面设置的多个呈弧形的导向壁53,较优地,多个弧形的导向壁53应同心布置(圆弧圆心重合),所述导向通道81为导向壁53两两之间形成的间隔空隙,导向壁53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层。

如图2中所示,所述安装孔21为竖直方向或倾斜分布的多个条形孔,所述卡扣8一端设有弹性扣以插入和扣住安装孔21。较优地,所述安装孔21中设有多个卡扣8,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沿竖直方向连接同一个导线之间的卡扣8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0mm-500mm较佳。通过控制卡扣8间距防止对不同光纤9线缆进行保护,防止纠结扭曲。

进一步地,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所述导向通道81的直径应当不小于100mm,所述分线壁31的直径应当不小于100mm。通过控制相关直径,调节拐弯半径,防止光纤9线缆因过度弯曲折叠而导致破坏。

如图3、图8、图9中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光纤布线装置,改进现有线槽结构,在进行光纤布线时,利用卡扣、拐角及拐轮使光纤有序、严格的按照需要的顺序和方向进行铺设,利用卡扣及拐角分别控制,光纤使其沿直线依次排列,即时需要铺设较多光纤,多个排列层叠,卡扣也可以防止不同层次件相互缠绕;在拐角至拐轮段,按照光纤拐弯处与拐角的距离大小,距离越大则光纤在拐角内位于越外侧的原则,通过拐角使管线依次铺排,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