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5229发布日期:2019-01-16 08:1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摄影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在摄影过程中,特别是使用单反相机进行摄影时,养成良好的镜片清洁以及摄影姿势是摄影教学中必要的课程之一,另外,相机的肩带是携带相机及保护相机的最有效方法,把肩带挂到脖子上是必须养成的习惯,目前,课程中未有摄影模型对养成良好的镜片清洁以及摄影姿势以及挂肩带习惯进行练习,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包括连接套、固定板和气囊,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安装有镜片,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的上端焊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表面与所述气囊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在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内部放置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板的中间表面设置有第一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报警器和第二报警器,且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背带。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在靠近所述滑轨的下端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传感器和第二金属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安装震动传感器模块,模块型号为sw-1801p。

优选的,所述滑轨与所述气囊之间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在靠近镜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在进气管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气囊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在所述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定位稍,在定位稍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块和第二感应块。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稍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且在滑轨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稍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背带为中间断开的两段结构,两段连接的部分设置卡箍和行程开关,所述卡箍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锁,述卡箍环绕脖子的一侧安装第三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所述背带设置有与固定板相连接的端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微型plc,所述各种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口,所述电磁锁和报警器等设备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口。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通过设置有气囊和滑轨,实现了在镜片上有灰尘时,可通过移动滑块来带动气囊移动,并通过不断挤压气囊,可实现对镜片是灰尘进行清除,通过设置有第一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和第二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实现了可纠正摄影人员的手握姿势,从而也使得摄影人员通过标准的手握相机姿势拍摄出更好的画面,同时通过在背带上设置有行程开关和卡箍实现了在携带摄影机的时候可以提醒摄影员佩戴好背带,并且从技术实现了必须佩带安全带,从而确保摄影机的安全,通过设置振动传感器,可以练习稳定握持相机,体现了功能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滑块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肩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镜片、2第一金属传感器、3第一定位孔、4滑轨、5气囊、6第一报警器、7第二报警器、8固定板、9滑块、10第二金属传感器、11第一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2蓄电池、13第二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4连接套、15排气管、16第二弹簧、17进气管、18单向阀、19第二感应块、20定位稍、21第一感应块、22第一弹簧、23第二定位孔、24背带、25端头、26行程开关、27卡箍、28震动传感器、29勒紧带、30行程开关、31第三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多功能摄影教学装置,包括连接套14、固定板8和气囊5,通过连接套14实现了连接镜片1的作用,同时也提供手握的场所,所述连接套14的一端安装有镜片1,通过镜片1实现了对景物的拍摄,所述连接套14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8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板8实现了支撑连接该装置的作用,同时也提供手握的场所作用,在所述连接套14的上端焊接有滑轨4,通过滑轨4实现了便于气囊5进行移动对镜片1进行灰尘清除,所述连接套14在靠近所述滑轨4的下端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传感器2和第二金属传感器10,通过第一金属传感器2和第二金属传感器10实现了可对不同材质的杂质进行感应,从而通过第一报警器6和第二报警器7报警提示摄影人员对镜片1进行清洁,所述滑轨4的表面与所述气囊5活动连接,通过气囊5实现了提供风力,从而便于对灰尘进行清洁,所述滑轨4与所述气囊5之间通过滑块9滑动连接,通过滑块9实现了便于携带气囊5进行移动,所述滑轨4在靠近镜片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通过第一定位孔3实现了对滑块9进行定位固定作用,在所述连接套14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3,在所述固定板8的底端内部放置有蓄电池12,通过蓄电池12实现了为该装置提供电能,所述固定板8的中间表面设置有第一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1,通过第一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1和第二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3实现了第一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1监测到摄影人员,第一报警器6发出报警声,通过第一报警器6发出的报警声提示摄影人员当前左手的摆放位置错误,摄影人员再左手握住连接套,此时,第二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3监测到摄影人员,第一报警器6停止工作,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摄影人员的左手握住连接套,右手握住固定板后端,以此对摄影人员使用相机的牌照姿势进行练习,在所述固定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报警器6和第二报警器7,通过第一报警器6和第二报警器7实现了报警提示作用,且在所述固定板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背带24,通过背带24实现了方便携带摄影机的作用。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的气囊结构示意图;所述气囊5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17,通过进气管17实现了方便气体进入,在进气管17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18,通过单向阀18实现了避免挤压的空气从进气管17一侧出来,从而使得空气只从排气管15流出,所述气囊5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6,通过第二弹簧16实现了便于气囊5伸张吸气,在所述气囊5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15,通过排气管15实现了将挤压的气体导入镜片1的表面,所述滑块9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定位稍20,通过定位稍20实现了对气囊5进行固定,在定位稍20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块21和第二感应块19,通过第一感应块21和第二感应块19实现了感应第一金属传感器2和第二金属传感器10传递的信息。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的滑块剖面示意图;所述滑块9与所述定位稍20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22,通过第一弹簧22实现了在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定位销20插入第一定位孔3内,从而使得滑块9连同气囊5以及排气管15移动后的状态被固定,且在滑轨4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稍20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23,通过第二定位孔23实现了便于定位稍20插入固定。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的肩带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带24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板8相连接的端头25,通过端头25实现了便于与固定板8之间连接,从而便于背带24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端头25的表面设置有行程开关26其中背带24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背带24之间通过卡箍27,通过卡箍27和行程开关26实现了只有在卡箍27闭合的状态下,才会使得行程开关26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也确保了携带摄影机的安全度,在卡箍27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锁。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摄影人员手握固定板8进行摄影姿势练习时,即摄影人员右手握住固定板8后端,左手握住固定板8前端,当摄影人员的左手握位置不正确时,在第一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1和第二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13监测到摄影人员后,会通过第一报警器6和第二报警器7发出报警声提示摄影人员当前左手的摆放位置错误,再通过第一金属传感器2和第二金属传感器10可对镜片1上不停的杂质进行检测,并将信息传递到第一感应块21和第二感应块19,从而可移动滑块9至第一定位孔3,通过不断挤压气囊5对镜片1表面进行清洁。振动传感器28可以检测到握持相机的稳定程度,通过控制器设置定时时间,可以练习稳定握持的时间。

同时在携带该摄影机时,背带24中间设置有卡箍27,只有在卡箍27闭合的状态下,才会使得行程开关26处于关闭状态,否则会使得报警器报警,从而也确保了携带摄影机的安全度。使用方法如下,按下行程开关26,电磁锁断电,卡箍27可以脱开,环绕脖子佩带好背带24,如果没有按照要求环绕脖子佩带,第三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31感应不到信号,勒紧带29不受力,内部设置的行程开关30不能触发,整机不工作。正确的环绕脖子佩带后,行程开关30、第三电容式感应触摸开关31感应到信号和行程开关26触发,卡箍27内部的电磁锁通电锁闭,整机通电工作。锁闭的电磁锁导致卡箍27不能打开,确保使用过程中摄影机的安全。使用完毕后,完成了清洁,关闭镜头盖等规定流程后,卡箍27内部的电磁锁断开,可以打开卡箍27,结束练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