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294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以体积小、重量轻、低辐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液晶显示面板时液晶显示器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改变施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从而控制偏振光旋转方向和偏振状态,以实现液晶显示器显示状态的改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需求,退出了透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人们可透过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看到放置于其背后的物品,并且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上还能显示信息,这种透明液晶显示装置可以运用于橱窗显示,客户可透过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看到位于其后的商品,同时在透明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上可以显示商品的相关信息,十分方便。

考虑到透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通过液晶的杂乱程度来控制光通过率,而液晶的杂乱程度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液晶本身的材料,这就导致透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能达到的灰阶显示非常有限。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简单有效的控制透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使其具备更多的灰阶显示,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对电极进行改进,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多样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若干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

各所述第一电极上的所述第一镂空部呈不规则状排布,所述第一镂空部为闭合结构和/或开放结构。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多个挖槽,所述挖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镂空部一一对应;

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面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重合。

可选地,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镂空部的形状包括不完全相同的规则图形和/或不规则图形。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整面状结构,或者,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若干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镂空部,所述第二镂空部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镂空部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或部分交叠。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镂空部呈不规则状排布,所述第二镂空部为闭合结构和/或开放结构。

可选地,其中:

多个所述第二镂空部的形状包括不完全相同的规则图形和/或不规则图形。

可选地,其中:

在沿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可选地,其中:

在沿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接触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其中:

在沿所述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与所述挖槽位置对应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公共电极层;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像素电极层。

可选地,其中:

所述液晶层包括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聚合物网络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特别是,第一电极层上的各第一电极分别包括多个呈不规则排布的镂空部,使每个第一电极都呈现不规则的结构,如此,在受到外界电压作用时,结构不规则的第一电极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之间将形成不规则的电场,电压不同时,能够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的电场,增加了电场的紊乱程度,使得液晶的偏转也更加杂乱,最终能够得到不同杂乱程度的液晶状态,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程度,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多样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一种截面图;

图3所示为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电极层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极的一种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电极层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极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电极层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极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液晶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液晶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液晶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和绝缘层在第二电极层所在平面的一种正投影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电极的一种俯视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电极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截面图;

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再一种截面图;

图2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基板一种截面图;

图21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一种截面图,参见图1,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填充有液晶30。

其中,请参见图2,第一基板10包括第一基底11,该第一基底11由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制成,可以是透明的。在第一基底11上设置有缓冲层12,通常缓冲层12覆盖基底的整个上表面。在缓冲层12的上表面设置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层40,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层40上设置有电极层50(包括第一电极层51、绝缘层52和第二电极层53)。通常,薄膜晶体管阵列层40包括:

位于缓冲层12上的半导体有源层25,半导体有源层25包括通过掺杂n型杂质离子或p型杂质离子而形成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在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之间的区域是其中不掺杂杂质的沟道区域,半导体有源层25可通过非晶硅的结晶使非晶硅改变为多晶硅而形成,为了使非晶硅结晶,可以利用诸如快速热退火(rta)法、固相结晶(spc)法、准分子激光退火(ela)法、金属诱导结晶(mic)法、金属诱导横向结晶(milc)法或连续横向固化(sls)法等各种方法;

位于半导体有源层25上方的栅极绝缘层26,栅极绝缘层26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或金属氧化物的无机层,并且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

位于栅极绝缘层26上特定区域中的第一金属层21,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栅极可包括金(au)、银(ag)、铜(cu)、镍(ni)、铂(pt)、钯(pd)、铝(al)、钼(mo)或铬(cr)的单层或多层,或者诸如铝(al):钕(nd)合金、钼(mo):钨(w)合金的合金;

位于第一金属层21上方的层间绝缘层24,层间绝缘层24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绝缘无机层形成,也可以由绝缘有机层形成;

位于层间绝缘层24上的第二金属层22,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27和漏电极28,源电极27和漏电极28分别通过接触孔29电连接到半导体有源层25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接触孔是通过选择性地去除栅极绝缘层26和层间绝缘层24形成的;以及

位于第二金属层上的钝化层23,钝化层23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无机层形成,也可由有机层形成。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基板20可由透明的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制成。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

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层51包括若干如图3或图4所示的第一电极81,第一电极81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83,其中,图3所示为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电极层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极的一种俯视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电极层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极的另一种俯视图,参见图3和图4;

各第一电极81上的第一镂空部83呈不规则状排布,第一镂空部83为闭合结构和/或开放结构。

具体地,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填充有液晶层3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液晶层30包括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聚合物网络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通过改变施加在液晶层30上的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从而控制光传播方向和散射透射状态,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状态的改变。控制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的电压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之间的电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相对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均设置在第一基板10上,除此种方式外,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还有其他可行的设置位置,在后续内容中将进行详细说明。特别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层51包括若干第一电极81,第一电极81的结构可参见图3和图4,每个第一电极81均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83,多个第一镂空部83呈不规则状排布于第一电极81上。多个第一镂空部83呈不规则状排布指的是第一镂空部83在第一电极81上的排布方式无规律可循,不是阵列排布,也不是以某个点为中心的环绕排布,多个第一镂空部83可设置在第一电极81上的任意位置。如此,在受到外界电压作用时,结构不规则的第一电极81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82之间将形成不规则的电场,电压不同时,能够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的电场,增加了电场的紊乱程度,使得液晶的偏转也更加杂乱,最终能够得到不同杂乱程度的液晶状态,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程度,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多样性。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一镂空部的形状包括不完全相同的规则图形和/或不规则图形。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电极81中第一镂空部83的形状包括如正三角形、矩形、正六边形、椭圆等规则图形,图4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电极81中第一镂空部83的形状均为不规则图形,图5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极81中的第一镂空部83既包括规则图形,又包括不规则图形,多个第一镂空部83呈不规则状排布于第一电极81上,其中,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电极层中所包括的第一电极的另一种俯视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规则图形通常为由线段组成的闭合区域,能够用边界方程在坐标系中表示的图形,而对于开放结构的或无法确切得到边界方程的图形则均认为是不规则图形。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1上排布的第一镂空部83可以是闭合结构,例如图3所述实施例中的镂空部都是封闭的形状,当然第一镂空部83也可以是开放结构,例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上排布的第一镂空部83有部分是开放结构,还有一部分是闭合结构,第一镂空部83由于无规则排布在第一电极81上,采用开放结构或闭合结构,均能够使第一电极81与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不规则的电场,使液晶分子发生不规则偏转,通过大小不同的电压,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电场,实现不同杂乱程度的液晶状态,从而能够使显示面板100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程度,实现更多的灰阶显示。

以聚合物分散液晶为例,其是将低分子液晶与预聚物胶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经聚合反应而形成,低分子液晶与预聚物胶形成微米级的液晶微粒滴均匀的分散在高分子网络中,在此过程中利用预聚物胶对液晶分子进行配向;根据预聚物胶种类的不同液晶的配向也不同,在不加压的情况下,聚合物分散液晶微粒的光轴可垂直于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光可完全透过显示面板,此时显示面板呈现完全透明状,参见图6,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液晶的一种分布示意图;在向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2施加一定电压时,由于第一电极81为不规则结构,在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的电场也体现为不规则,液晶微粒在不规则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不规则旋转,如此,使一部分光能够透过显示面板,当施加的电压大小不同时,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也不同,能透过显示面板的光线的强度也不同,显示面板的透明度也不同,在向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施加较低电压时,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较小,能透过显示面板的光线的强度较大,显示面板的透过度相对较高,参见图7,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液晶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在向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施加较高电压时,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较大,能透过液晶面板的光线的强度较弱,显示面板透明度相对较低,参见图8,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液晶的另一种分布示意图,如此实现了显示面板的更多灰阶透明显示。

可选地,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和绝缘层在第二电极层所在平面的一种正投影示意图,参见图9和图10,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52,绝缘层52包括多个挖槽90,挖槽90的位置与第一镂空部83一一对应;绝缘层52朝向第一电极层51的一面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层5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重合。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9和图10,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均位于第一基板10上,需要说明的是该图仅示出了第一基板10所包括的部分膜层(例如第一电极层51、第二电极层53和位于二者之间的绝缘层52),并未示出所有膜层(例如并未示出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位于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之间的绝缘层52上包括多个挖槽90,各挖槽90中均分布有液晶分子。其中,绝缘层52靠近第一电极层51的一面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层5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重合,参见图10也就是说,第一电极层51覆盖在绝缘层52朝向第二基板20的表面上。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采用此种位置关系,不仅能够为液晶层30提供垂直电场,还能够在挖槽90位置产生水平电场,增加了电场的种类,从而能够使得形成的电场更加不规则。以聚合物分散液晶为例,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在受到不规则的电场作用后,液晶分子将发生不规则偏转,呈无序排列,部分光线通过显示面板,使显示面板呈现一种半透明状态,当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时,电场也随之发生变化,液晶分子的排布也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通过显示面板100的光线的强度也发生了变化,显示面板呈现出不同的透明状态,如此,在不同的电压作用下使得显示面板100具备了更多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

以图9所示实施例为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完成第二电极层53的制作后,在第二电极层53之上涂覆一定厚度的绝缘材料,再将绝缘材料通过刻蚀等方法形成多个挖槽90,形成绝缘层52,然后再在绝缘层52非挖槽部分的表面制作第一电极层51,如此,第一电极层51将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83,第一镂空部83的位置与绝缘层52的挖槽90的位置相对应。或者,也可以在形成绝缘层材料后不进行操作,先形成第一电极81,在形成第一电极81后,以已经图案化的第一电极81作为掩膜,对位于第一电极81下方的绝缘层材料进行刻蚀,以形成具有第一镂空部83的绝缘层52。采用该方法,可以减少一道掩膜版工序,节省生产成本,提高工艺节拍。

可选地,参见图9和图10,第二电极层53为整面状结构,图9所示实施例中,与整面状第二电极层53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51包括多个第一电极81,多个第一电极81可采用图3、图4或图5所示的结构。为使得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不规则的电场,将第一电极81设计为了包括多个不规则第一镂空部83的形状。当第二电极层53为图9和图10所示的整面状结构时,第二电极层53上的各第二电极82也为整面状结构,不规则形状的第一电极81与整面状结构的第二电极82在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不规则电场。

第二电极层除采用整面状结构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层53还可包括若干如图11或图12所示的第二电极82,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电极的一种俯视图,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电极的另一种俯视图,图11和图12中,第二电极82包括多个第二镂空部84,第二镂空部84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镂空部83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或部分交叠,参见图13,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图1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镂空部83和第二镂空部84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这样就能使得第一电极81中不包括第一镂空部83的部分和第二电极82中不包括第二镂空部84的部分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如此,在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也将产生更加不规则的电场。因此,第一电极81采用包括多个第一镂空部83的不规则形状时,第二电极82既可采用整面状结构,也可采用包括多个第二镂空部84的不规则形状,在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均能产生不规则的电场,通过不同的电压,在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将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电场,使得液晶层30中的液晶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杂乱程度,从而显示面板100能够实现更多的灰阶显示。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镂空部呈不规则状排布,第二镂空部为闭合结构和/或开放结构。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图11和图12中第二电极82上的第二镂空部84均呈不规则状排布,多个第二镂空部84呈不规则状排布指的是第二镂空部84在第二电极82上的排布方式无规律可循,不是阵列排布,也不是以某个点为中心的环绕排布,多个第二镂空部84可设置在第二电极82上的任意位置。如此,在受到外界电压作用时,结构不规则的第一电极81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结构不规则的第二电极82之间将形成不规则的电场,电压不同时,能够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的电场,增加了电场的紊乱程度,使得液晶的偏转也更加杂乱,最终能够得到不同杂乱程度的液晶状态,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程度,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多样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极82上排布的第二镂空部84可以是闭合结构,例如图11所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镂空部84都是封闭的形状,当然第二镂空部84也可以是开放结构,例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电极82上排布的第二镂空部84有部分是开放结构,还有一部分是闭合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镂空部84的结构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二镂空部的形状包括不完全相同的规则图形和/或不规则图形。例如图11所示的第二电极82中第二镂空部84的形状包括如正三角形、矩形、正六边形、椭圆形等规则图形,图12所示的第二电极82中第二镂空部的形状既包括规则图形,又包括不规则图形,多个第二镂空部84呈不规则状排布于第二电极82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说的规则图形通常为由线段组成的闭合区域,能够用边界方程在坐标系中表示的图形,而对于开放结构的或无法确切得到边界方程的图形则均认为是不规则图形。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沿第一基板的法线方向,绝缘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具体地,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在沿第一基板10的法线方向,也就是沿垂直于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位于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的绝缘层52的厚度不完全相同,例如图14中第一区域内绝缘层52的厚度d1大于第二区域内绝缘层52的厚度d2,这样使得第一区域内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区域内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的距离不同,在受到外界电压作用时,第一区域内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产生的电场与第二区域内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产生的电场将不同,如此使得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的电场更加不规则,通过不同的电压,在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不同强度的更加不规则的电场,液晶层30在不同强度的更加不规则的电场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杂乱程度,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程度,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

可选地,参见图15,在沿第一基板10的法线方向,同时与第一电极层51和第二电极层53接触的绝缘层52的厚度不完全相同,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在沿第一基板10的法线方向,也就是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绝缘层52同时与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接触,而且该绝缘层52的厚度不完全相同,这样就使得同时与绝缘层52接触的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强度将不相同,强度不同的不规则的电场使得液晶层30中的液晶呈现出不同杂乱程度的状态,从而在显示面板100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态,更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多样性。

可选地,参见图16,在沿第一基板10的法线方向,与挖槽90位置对应的绝缘层52的厚度不完全相同,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截面图,该实施例中,在与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挖槽90位置处的绝缘层52的厚度不完全相同,例如图16中的绝缘层的厚度d3>d4,这就使得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在挖槽90内所产生的电场的强度也不尽相同,挖槽90内的液晶在受到强度不同的不规则的电场作用后,将会呈现出不同杂乱程度的状态,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多样性。

可选地,参见图1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1位于第一基板10上,第二电极82位于第二基板20上;或者,第一电极81位于第二基板20上,第二电极82位于第一基板10上。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图,该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1位于第一基板10上,第二电极82位于第二基板20上,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1可以具有如图3~图5所示的任一电极结构,即第一电极81具有不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镂空,在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不规则电场,使液晶层30杂乱排布。除此种方式外,第一电极81还可位于第二基板20上,第二电极82位于第一基板10上,同样能够为液晶的杂乱排布提供不规则电场。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81和衬底基板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在不同的区域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使得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的距离不是处处相等,即使在施加同一电压的情况下,在不同区域也能产生不同强度的电场。类似的,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82也可以具有不规则形状或者具有不规则镂空,并且,在第二电极82和衬底基板之间也可以设置有厚度不同的绝缘层,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参见图18和图19,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同时位于第一基板10上,或者,参见图20,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同时位于第二基板20上。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另一种截面图,图1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再一种截面图,图2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基板一种截面图,图18和图1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同时位于第一基板10上,图18和图19提供了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在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产生的不规则电场将会使液晶层30中的液晶发生不规则的偏转。除图18和图19所示的实现方式外,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还可同时位于第二基板20上,参见图20,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同时位于第二基板20上时,在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产生的不规则电场同样能够使得液晶层30中的液晶发生不规则偏转。在不同电压作用下,第一电极81和第二电极82之间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电场,使得液晶层30中的液晶实现不同杂乱程度的偏转,从而使显示面板100呈现出不同的透明程度,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多样性。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层51为像素电极层,第二电极层53为公共电极层,参见图18和图19;或者,第一电极层51为公共电极层,第二电极层53为像素电极层。具体地,本申请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分别作为像素电极层和公共电极层,在外界电压作用下,像素电极层和公共电极层之间产生不规则电场,使得液晶层中的液晶发生不规则的偏转。当施加不同的电压时,在像素电极层和公共电极层之间将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电场,使得液晶层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偏转,显示面板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态,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实现了多灰阶显示。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液晶层包括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聚合物网络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这几种液晶的液晶分子在外界不规则电场作用下均能发生不规则偏转,本申请中的液晶层不限于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聚合物网络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还可采用其他种类可行的液晶种类形成,不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21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具有透明显示功能的任何产品或部件,例如可以为用于展示的橱窗,客户可通过透明的橱窗看到位于其后的商品,同时在透明橱窗的面板上可以显示上皮的相关信息。本申请中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特别是,第一电极层上的各第一电极分别包括多个呈不规则排布的镂空部,使每个第一电极都呈现不规则的结构,如此,在受到外界电压作用时,结构不规则的第一电极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之间将形成不规则的电场,电压不同时,能够形成不同强度的不规则的电场,增加了电场的紊乱程度,使得液晶的偏转也更加杂乱,最终能够得到不同杂乱程度的液晶状态,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实现了更多的灰阶显示,形成不同亮度的透明程度,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多样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