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59609阅读:3458来源:国知局
光纤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相对低传输速率的10g、40g光模块中,其激光器是tosa和rosa两种激光器,其体积较大,与之对接的是常规sc、lc型光纤连接头,此类光纤连接头的体积大,安装密度低;在未来高传输速率的100g和400g光模块中,其激光器是vcsel型激光器,其体积较小,但vcsel型激光器的激光发出方向往往与其安装面垂直,导致与其连接的光纤线缆需要弯转后才能贴合到激光器的安装面上,以减少光纤占用的空间,但光纤在弯转时,容易因弯转角度过大而受损或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光纤弯折保护功能的光纤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中的插芯、及与所述插芯连接的带状光纤;所述固定架包括容芯部、及自所述容芯部的一端延伸的定向部;所述容芯部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的主槽;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圆弧状承载面;所述带状光纤局部贴合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通过固定架上的凸起块与定向部上形成圆弧状承载面,从而限制了光纤的弯折程度,避免了光纤因弯折而受损或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芯部上设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的表面与所述定向部的上表面形成所述圆弧状承载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向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芯的底面对应;所述插芯的内侧面与所述插芯的底面间的夹角为82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芯部在主槽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容芯部的凹槽与所述插芯对应;所述插芯的两侧分别容置在所述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芯包括基板、及与所述基板贴合的盖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压线部;所述压线部上设有若干置线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定向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设有容板槽;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卡设在所述侧板上的容板槽中。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光纤连接器;

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中的插芯、及与所述插芯连接的带状光纤;所述固定架包括容芯部、及自所述容芯部的一端延伸的定向部;所述容芯部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的主槽;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圆弧状承载面;所述带状光纤局部贴合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

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带状光纤的一端安装到所述插芯中;

将所述带状光纤穿过所述固定架上的主槽;

将所述插芯安装到所述固定架上;

将所述带状光纤的局部固定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将所述带状光纤的局部固定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从而限制了光纤的弯折程度,避免了光纤因弯折而受损或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带状光纤的局部贴合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时,将所述带状光纤自连接在所述插芯外侧的部分开始拉直,将所述带状光纤拉直的部分向所述定向部一侧拉动,使所述带状光纤的一侧贴合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带状光纤的一侧固定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时,将压板安装到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板与所述带状光纤相对的一面压靠到所述带状光纤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带状光纤的一侧固定到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上时,在所述带状光纤与所述圆弧状承载面之间注入涂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的光纤连接器隐藏带状光纤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光纤连接器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的带状光纤与插芯的连接关系图;

图7a为图2中的固定架在沿容芯部延伸方向下的示意图;

图7b为图7a所述的固定架在aa方向下的剖视图;

图8a为图3中的插芯的分解示意图;

图8b为图3中的插芯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8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0,用于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激光器连接并传输光电信号。该光纤连接器10包括固定架20、安装在固定架20中的插芯30、及与插芯30连接的带状光纤40;固定架20包括容芯部21、及自容芯部21的一端延伸的定向部22;容芯部21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的主槽210,容芯部21在主槽210的一侧设有凸起块211,凸起块211的表面与定向部22的上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状承载面23,带状光纤40与插芯30连接后贴合到圆弧状承载面23上,从而限制了带状光纤40的弯折程度,避免了带状光纤40因弯折过度而受损或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6、图7a及图7b,容芯部21在主槽210的两侧设有凹槽212;容芯部21的两侧分别设有前透光槽213及后透光槽214。

请一并参阅图6、图8a及图8b,插芯30包括基板31及与基板31贴合的盖板32;基板31上设有压线部33,压线部33处于基板31与盖板32相对的内侧面上;压线部33上设有若干置线槽330,优选地,置线槽330呈v形;盖板32上设有辅助块34,辅助块34处于盖板32与基板31相对的内侧面上;盖板32的辅助块34压合在基板31的压线部33上。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因与光纤连接器10连接的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光线与激光器的安装面垂直,为使带状光纤40与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光线良好耦合,插芯30的内侧面与插芯30的底面间的夹角α为82度,插芯30的内侧面即基板31与盖板32的相对面。基板31的置线槽330的延伸方向与插芯30的底面的夹角同为α,使处于置线槽330中的芯线与激光光线的夹角为8度,从而提升了光信号传输质量。优选地,为方便插芯30的加工、及插芯30与固定架20之间的组装,插芯30的外侧面与其内侧面平行设置,另外,若插芯30的内侧面上与插芯30的底面夹角最大的直线为a,则容芯部21的前后侧面的延伸方向、主槽210的延伸方向与直线a对应;同时,容芯部21的底面与插芯30的底面对应。

请参阅图6,带状光纤40包括若干覆盖有保护层的芯线;制作光纤连接器10时,首先,带状光纤40一端的芯线去掉保护层后分别容置在基板31的置线槽330中,且盖板31的辅助块34贴合在压线部33上,使带状光纤40上的不同芯线在穿过插芯30后可保持平行排列,确保了各芯线可准确地与电路板上的激光器进行对接,其后,带状光纤40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件20的容芯部21的主槽210。

请参阅图2及图4,容芯部21的凹槽212与插芯30对应,带状光纤40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架20的容芯部21的主槽210后,将插芯30安装到固定架20上,即将容芯部21的两侧分别容置在凹槽212中;凹槽212对插芯30具有限位作用,令插芯30被可靠地限位在容芯部21的另一端,从而确保光信号连接的稳定性;定向部22的所在平面与插芯30的底面对应,优选地,定向部22的所在平面与插芯30的底面平行或夹角小于3度,从而使处于定向部22上的带状光纤40与激光器的安装面平行或接近平行,减少了带状光纤40所占用的空间体积,同时,由于定向部22远离容芯部21的另一端,从而减少了光纤连接器10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光纤连接器10对电路板上的元件布局造成影响。

请参阅图1,容芯部21的两侧安装到凹槽212中后,需将带状光纤40的局部固定到圆弧状承载面23上,首先,将带状光纤40自连接在插芯30外侧的部分开始拉直,然后,将带状光纤40拉直的部分向定向部22一侧拉动,使带状光纤40的一侧贴合到凸起块211的上侧及定向部22的上侧,即圆弧状承载面23上,由于由凸起块211的表面与定向部22的上表面形成的圆弧状承载面23的曲率半径大于带状光纤40弯折时的最小允许曲率半径,故避免了带状光纤40因弯折程度过大而受损或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0还包括压板50;定向部22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24,侧板24的内侧设有与压板50对应的容板槽240;为将带状光纤40的局部固定到圆弧状承载面23上,在带状光纤40的一侧贴合到圆弧状承载面23上后,将压板50的两侧分别安装到容板槽240中,压板50与带状光纤40相对的一面压靠到带状光纤40上,从而令带状光纤40保持贴合到定向部22的上表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将带状光纤40的局部固定到圆弧状承载面23上,带状光纤40的一侧贴合到圆弧状承载面23上后,在带状光纤40与圆弧状承载面23之间注入涂料,涂料固化后,带状光纤40可保持贴合到定向部22的上表面。

光纤连接器10的组装完成后,光纤连接器10利用涂料固定在电路板上,固定架20上的前透光槽213和后透光槽214可方便地让uv光通过并照射到插芯30表面上的涂料,使插芯30表面的涂料均匀固化,从而使光纤连接器10可靠地固定在电路板上。

请一并参阅图4、图7a及图7b,进一步地,因插芯30的边角存在多种加工方式,造成插芯30的边角存在多种形状,固定架20在凹槽212的边角上设有边槽215,从而令固定架20的凹槽212能容置边角形状不同的插芯30。

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架上的凸起块与定向部上形成圆弧状承载面,从而限制了带状光纤的弯折程度,避免了带状光纤因弯折而受损或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