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999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显示作为第四代显示技术,逐步引导了全球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但激光显示技术存在一个明显缺点,由于激光具有相干性,所以激光照射到投影屏幕上会产生散斑,严重影响画质;单色激光投影机还存在另一个明显缺陷,由于荧光粉激发出来的光并非单一波长,而是具有宽波段范围的光波,导致投影画面色彩饱和度低,投影出来的画面不够鲜艳。

故急需一种可以解决散斑问题和提升投影画面的色彩饱和度,使投影画面色彩鲜艳的激光投影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解决散斑问题,提升投影画面的色彩饱和度,使投影画面色彩鲜艳的激光投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装置,由激光光束汇聚系统、荧光轮激发系统、匀光系统和成像系统组成,所述激光光束汇聚系统包括第一扩散片,所述荧光轮激发系统包括第二扩散片和荧光轮,所述匀光系统包括色轮,色轮和荧光轮组合使用,所述第一扩散片设在蓝光激光光源右侧,所述第二扩散片设在第一扩散片的右侧,所述荧光轮设在第一扩散片与第二扩散片之间,所述荧光轮通过金属固定座固定在荧光轮激发系统外壳内部金属支架上,所述色轮设在第二扩散片下方,所述色轮通过金属弹片固定在匀光系统外壳内部金属支架上。第一扩散片一方面起到匀光作用,使入射至荧光轮的光斑强度分布均匀,提高荧光粉的激发效率,另一方面用于消除激光投影的散斑。第二扩散片用于进一步消除激光投影散斑,解决由于激光相干性造成的散斑问题。

所述激光光束汇聚系统中还包括输入光源。

所述匀光系统中还包括匀光棒,所述匀光棒设在色轮右下方。

所述匀光系统中还包括匀光棒,所述匀光棒设在色轮下方。

所述成像系统包括TIR棱镜、DMD和投影镜头,所述DMD和TIR棱镜均设在匀光棒左侧,所述TIR棱镜在DMD的左侧,所述DMD固定在PBC板上,PBC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成像系统外壳金属结构件上,所述TIR棱镜通过金属固定架压附及点胶方式固定在成像系统外壳内部金属支架上,所述投影镜头设在蓝光激光光源下方,所述投影镜头通过螺丝固定在成像系统的左端。

所述激光光束汇聚系统中输入光源使用的是蓝色激光。蓝色激光一方面用于提供RGB三基色所需的蓝光,另一方面作为激励光源使用。

所述输入光源是由1~8Bank蓝光激光光源组合而成。在激光光束汇聚系统中使用多颗蓝光激光光源,以满足高亮度投影需求。

所述荧光轮激发系统中荧光轮和匀光系统中色轮的相同填充颜色角度一一对应。在照明光路中加入的色轮可起到滤光作用,提升投影画面的色彩饱和度,使投影画面色彩鲜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解决散斑问题,提升投影画面的色彩饱和度,使投影画面色彩鲜艳的激光投影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激光投影示意图。

图2为激光投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荧光轮与色轮组合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入光源 21.第一扩散片 22.第二扩散片 3.荧光轮

4.色轮 5.匀光棒 6.TIR棱镜 7.DMD 8.投影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激光投影装置由激光光束汇聚系统、荧光轮激发系统、匀光系统和成像系统组成,激光光束汇聚系统包括第一扩散片21,荧光轮激发系统包括第二扩散片22和荧光轮3,匀光系统包括色轮4,色轮4和荧光轮3组合使用,第一扩散片21设在蓝光激光光源右侧,第二扩散片22设在第一扩散片21的右侧,荧光轮3设在第一扩散片21与第二扩散片22之间,荧光轮3通过金属固定座固定在荧光轮激发系统外壳内部金属支架上,色轮4设在第二扩散片22下方,色轮4通过金属弹片固定在匀光系统外壳内部金属支架上。第一扩散片一方面起到匀光作用,使入射至荧光轮的光斑强度分布均匀,提高荧光粉的激发效率,另一方面用于消除激光投影的散斑。第二扩散片用于进一步消除激光投影散斑,解决由于激光相干性造成的散斑问题。

激光光束汇聚系统中还包括输入光源1。匀光系统中还包括匀光棒5,匀光棒5设在色轮4右下方或下方。成像系统包括TIR棱镜6、DMD7和投影镜头8,DMD7和TIR棱镜6均设在匀光棒5左侧,TIR棱镜6在DMD7的左侧,DMD7固定在PBC板上,PBC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成像系统外壳金属结构件上,TIR棱镜6通过金属固定架压附及点胶方式固定在成像系统外壳内部金属支架上,投影镜头8设在蓝光激光光源下方,投影镜头8通过螺丝固定在成像系统的左端。激光光束汇聚系统中输入光源使用的是蓝色激光。输入光源1是由1~8Bank蓝光激光光源组合而成。荧光轮激发系统中荧光轮3和匀光系统中色轮4的相同填充颜色角度一一对应。

该激光投影装置在激光光束汇聚系统中采用蓝色激光光源作为输入光源1,蓝色激光通过汇聚透镜汇聚成一束直径非常小的光斑,通过分光片后,入射至荧光轮3,激发荧光轮3上的荧光粉,产生可提供红色和绿色的光,形成产生色彩所需的RGB三基色。由于蓝光激光光源分散排布,因此通过激光汇聚系统汇聚后出来的光也是分散分布,导致最终入射到荧光轮的光斑强度分布不均匀,可能会造成入射至荧光粉的光功率密度过高,从而影响荧光粉的激发效率。因此,该激光投影装置在荧光轮激发系统中加入第一扩散片21和第二扩散片22。

如图3所示,该激光投影装置采用荧光轮3加色轮4组合方式,三基色在荧光轮系统合光后进入匀光系统,在匀光系统通过匀光棒5进行匀光处理,从匀光系统出来的光入射至TIR棱镜7,在TIR棱镜7内发生全反射镜,反射光入射至DMD 6,在DMD 6发生反射进入TIR棱镜7,通过TIR棱镜7进入镜头。最终将投影画面通过投影镜头8投影到屏幕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