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803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模组液晶屏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划伤、破损、污渍和电路元件缺失等缺陷,需要进行检测,以挑出不合格产品。

近年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检测设备领域发展迅猛,但在模组屏外观检测系统方面,发展较迟缓,依然保留着人眼目测检测方法,自动化设备检测几乎趋于零。而随着该产业的升级换代,人眼目测检测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人工检测的精确度低,检测结果又一定误差,工艺水平、检测精度的提高,人眼已不适应高精度缺陷的检测;人工检测效率低,工作效率、产能的提升快,人工提升水平有限,该行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对工作时间耐受力有限,工作强度大、易疲劳、重复性工作多,导致人员流动性大,人力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提高模组屏检测精度和效率,降低模组屏检测结果错误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通过治具传送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和治具传送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工序设置的初检装置、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光学自动检测装置和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初检装置、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光学自动检测装置和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通过治具传送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模组屏的通电性、一次性编程、光学性能和液晶面板闪烁度进行自动检测,统一模组屏检测标准,提高模组屏检测精度和效率,降低模组屏检测结果错误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托盘移载机构、上料机械手和第一物料推送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存放托盘,并将所述托盘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托盘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托盘抓取到机器人取料位;所述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机器人取料位处托盘中的待检测模组屏移动到治具传送装置的治具中;所述第一物料推送机构用于将装满待检测模组屏的托盘推入第一升降机构以及将第一升降机构中的空托盘推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实现自动上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上料时间。

进一步,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FPC接口与承载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治具通过锁扣结构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FPC接口与承载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治具通过锁扣结构固定,便于实施模组屏点亮检测,也便于检测模组屏点亮测试结果,提高了模组屏点亮检测的效率和模组屏点亮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台工控机和与工控机无线连接的的运动控制器,所述运动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和治具传送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至少一台工控机和与工控机无线连接的的运动控制器控制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和治具传送装置,保证系统运行正常,提高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的精度和效率。

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之间的外观检测装置,所述外观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外观检测装置检测位两侧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外观检测装置自动检测模组屏外观,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检测效率。

进一步,所述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靠近工作台设置的粘贴装置,所述粘贴装置进料端通过治具传送装置连接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出料端,所述粘贴装置出料端通过治具传送装置连接外观检测装置进料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粘贴装置自动给模组屏贴撕离贴保护模组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漏贴撕离贴的状况。

进一步,所述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两侧的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所述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检测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包括用于进行一次性编程检测的第一探头和与待检测模组屏电连接的第一压针机构,所述第一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压针机构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提高了一次性编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光学自动检测装置与所述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两侧,所述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底座、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检测结构,所述第二检测结构包括用于检测模组屏闪烁度的第二探头和与待检测模组屏电连接的第二压针机构,所述第二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压针机构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提高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托盘移载机构、下料机械手和第二物料推送机构,所述下料机械手用于将经外观检测装置检测的模组屏抓取到第二预设位置处的空托盘中;所述第二托盘移载机构用于将第二预设位置处的托盘移动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中;所述第二物料推送机构用于将第二升降机构中的托盘推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实现自动下料,节省了下料时间,提高下料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治具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至少一个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方的至少一个XY抓手,所述滑轨上设有用于承载待检测模组屏的治具,所述XY抓手用于将待检测模组屏抓取到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的检测位、光学自动检测装置的检测位或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的检测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治具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至少一个滑轨和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方的至少一个XY抓手,通过滑轨和XY抓手实现准确、快速的运输和处理治具,便于进行一次性编程检测、光学自动检测或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提高检测模组屏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初检装置,2、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3、光学自动检测装置,4、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5、粘贴装置,6、外观检测装置,7、托盘,8、第一托盘移载机构,9、滑轨,10、XY抓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装置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通过治具传送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和治具传送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工序设置的初检装置1、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2、光学自动检测装置3和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4,初检装置1、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2、光学自动检测装置3和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4通过治具传送装置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初检装置1、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2、光学自动检测装置3和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4实现对模组屏的通电性、一次性编程、光学性能和液晶面板闪烁度进行自动检测,统一模组屏检测标准,提高模组屏检测精度和效率,降低模组屏检测结果错误率。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托盘移载机构8、上料机械手和第一物料推送机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存放托盘,并将所述托盘7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托盘移载机构8用于将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托盘7抓取到机器人取料位;所述上料机械手用于将机器人取料位处托盘7中的待检测模组屏移动到治具传送装置的治具中;所述第一物料推送机构用于将装满待检测模组屏的托盘7推入第一升降机构以及将第一升降机构中的空托盘推出。本实施例通过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实现自动上料,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上料时间。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FPC接口与承载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治具通过锁扣结构固定,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FPC接口与承载所述待检测模组屏的治具通过锁扣结构固定,便于实施模组屏点亮检测,也便于检测模组屏点亮测试结果,提高了模组屏点亮检测的效率和模组屏点亮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台工控机和与工控机无线连接的的运动控制器,所述运动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和治具传送装置。本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至少一台工控机和与工控机无线连接的的运动控制器控制自动上料装置、检测装置、自动下料装置和治具传送装置,保证系统运行正常,提高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的精度和效率。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之间的外观检测装置6,如图2所示,所述外观检测装置6包括设置在外观检测装置6检测位两侧的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本实施例所述外观检测装置自动检测模组屏外观,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检测效率。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靠近工作台设置的粘贴装置5,如图2所示,所述粘贴装置5进料端通过治具传送装置连接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4出料端,所述粘贴装置5出料端通过治具传送装置连接外观检测装置6进料端。本实施例所述粘贴装置5自动给模组屏贴撕离贴保护模组屏,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漏贴撕离贴的状况。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屏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两侧的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2,如图2所示,所述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2包括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检测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包括用于进行一次性编程检测的第一探头和与待检测模组屏电连接的第一压针机构,所述第一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压针机构的上方。本实施例所述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提高了一次性编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自动检测装置3与所述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4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底座、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支架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检测结构,所述第二检测结构包括用于检测模组屏闪烁度的第二探头和与待检测模组屏电连接的第二压针机构,所述第二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压针机构的上方。本实施例所述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精度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托盘移载机构、下料机械手和第二物料推送机构,所述下料机械手用于将经外观检测装置检测的模组屏抓取到第二预设位置处的空托盘中;所述第二托盘移载机构用于将第二预设位置处的托盘移动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中;所述第二物料推送机构用于将第二升降机构中的托盘推出。本实施例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实现自动下料,节省了下料时间,提高下料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至少一个滑轨9和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方的至少一个XY抓手10,如图2所示,所述滑轨9上设有用于承载待检测模组屏的治具,所述XY抓手10用于将待检测模组屏抓取到一次性编程检测装置的检测位、光学自动检测装置的检测位或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装置的检测位。本实施例所述治具传送装置通过滑轨和XY抓手实现准确、快速的运输和处理治具,便于进行一次性编程检测、光学自动检测或液晶面板闪烁度检测,提高检测模组屏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