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机自动后焦调节机构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27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机自动后焦调节机构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机自动后焦调节机构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后焦调节机构通常通过驱动活动装设在导轨上的移动板沿着导轨移动来实现调焦。零部件多,装配时对零件的配合间隙要求高。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转动调节环带动外筒在镜头座内滑动实现快速调焦。镜头组通过外筒安装在镜头座上,安装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自动后焦调节机构,以实现后焦调节机构的模块化,简化自动后焦调节机构的安装。该摄像机自动后焦调节机构包括:

镜头座,包括用于安装镜头的前端以及与所述前端相对的后端;

感光板支架,与所述镜头座的后端轴孔配合;

调焦环,与所述感光板支架螺纹连接;

调焦马达,与所述调焦环传动连接,驱动所述调焦环转动;

所述调焦环转动时,带动所述感光板支架相对所述镜头座轴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镜头座与感光板支架的轴孔配合降低了装配时对零件的配合间隙要求,镜头直接安装在与感光板支架轴孔配合镜头座上,实现了自动后焦调节机构的模块化设计,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感光板支架包括轴向设置的直孔,所述镜头座后端设有在所述直孔中与所述直孔同轴配合的轴。

作为优选,所述调焦环的外壁圆周设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所述调焦马达的驱动齿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焦环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感光板支架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感光板支架与调焦环螺纹配合,将调焦环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感光板支架的轴向直线运动,提交了调焦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直孔的远离所述镜头座的一端设有感光板。

作为优选,所述镜头座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镜头的安装螺纹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后焦调节机构和镜头,所述镜头与所述镜头座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镜头座与感光板支架的轴孔配合降低了装配时对零件的配合间隙要求,镜头直接安装在与感光板支架轴孔配合镜头座上,实现了自动后焦调节机构的模块化设计,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后焦调节机构整体安装在摄像装置的前壳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后焦调节机构侧视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后焦调节机构俯视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后焦调节机构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后焦调节机构在摄像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自动后焦调节机构,11、镜头座,111、第二螺纹,112、轴,12、感光板支架, 13、调焦环,131、外齿轮,132、第一螺纹,15、调焦马达,151、驱动齿轮, 2、镜头,3、前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收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3,一种摄像机自动后焦调节机构,包括:镜头座11,包括用于安装镜头2的前端以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感光板支架12,与镜头座11的后端轴孔配合;调焦环13,与感光板支架12螺纹连接;调焦马达15,与调焦环13传动连接,驱动调焦环13转动。在需要调焦时,调焦马达驱动与其传动连接的调焦环13转动,使得调焦环13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感光板支架12沿轴向相对镜头座11移动。

镜头2的安装可以采取能够将镜头固定在镜头座上的任何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镜头座11前端的内壁设有第二螺纹111,镜头2末端外表面设有安装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二螺纹111与安装螺纹相配合,使得镜头2与镜头座11螺纹连接。

镜头座固定在摄像装置上,感光板支架活动设置在摄像装置中。感光板支架12与镜头座11轴向配合,以限制感光板支架12仅在轴向(镜头座或者感光板支架的轴向)相对镜头座移动。本实施例中,感光板支架12沿其轴向设置有直孔,感光板安装在直孔的远离镜头座的一端。镜头座11的后端设有轴112,轴112在直孔中与直孔同轴配合,以实现对感光板支架12的限位。

调焦环13传动连接感光板支架12和调焦马达,利用调焦马达输出的动力驱动感光板支架12相对镜头座轴向移动,来调整安装在感光板支架12上的感光板与安装在镜头座上的镜头2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后焦调节。本实施例中,调焦环13的外壁圆周设有外齿轮131。根据调焦范围的需要,外齿轮131分布在调焦环13的全部或者部分外部圆周。外齿轮131与调焦马达15的驱动齿轮151传动连接,使得调焦马达可以通过外齿轮驱动调焦环13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调焦环13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131,感光板支架12的外壁设有与第一螺纹131相配合的螺纹。当调焦环13转动一圈时,与调焦环13螺纹连接的感光板支架12在镜头座的轴112的限位下,沿着轴向,朝向/背向镜头座移动一个第一螺纹的螺纹距。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模块化的自动后焦调节机构,镜头与自动后焦调节机构直接连接,实现摄像装置图像的后焦调节。 本实施例的自动调焦过程如下:

调焦马达接收到软件下达的调焦指令后开始旋转,通过外齿轮与调焦马达传动连接调焦环在调焦马达的驱动下沿调焦指令指定的方向与调焦马达的驱动齿轮同步转动;调焦环旋转时,与第一螺纹啮合的感光板支架沿着轴向直线运动。调焦环每旋转动一圈,感光板支架就靠近/远离镜头座一个第一螺纹的螺纹距的长度。从而实现摄像装置图像的后焦调节。

实施例二

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自动后焦调节机构1、镜头2、前壳3,自动后焦调节机构1通过螺钉等安装方式整体安装在摄像装置的前壳3上,镜头2固定安装在镜头座的前端。镜头2的安装可以采取能够将镜头固定在镜头座上的任何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镜头座11前端的内壁设有第二螺纹111,镜头2末端外表面设有安装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二螺纹111与安装螺纹相配合,使得镜头2与镜头座11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自动后焦调节机构的模块化安装(如图4),自动后焦调节机构整体装配在摄像装置的前壳3上。解决了摄像机前壳安装面平整度镜及平行度不可控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图像的后焦自动调节过程如下:

摄像装置在需要进行后焦自动调节时,通过其控制单元发送调焦指令给自动后焦调节结构的调焦马达,使得调焦马达驱动调焦环沿调焦指令指定的方向转动;调焦环旋转时,与第一螺纹啮合的感光板支架沿着轴向直线运动。调焦环每旋转动一圈,感光板支架就靠近/远离镜头座一个第一螺纹的螺纹距的长度。从而实现摄像装置图像的后焦调节。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