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结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4326发布日期:2018-06-12 21:1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尤其与一种光模块结构壳体有关。



背景技术:

光模块的构成主要包括含有线路板的内部光电器件和结构配件。光模块的稳定性不仅与核心的光电器件有关,与结构配件也有重大关系。若是结构配件存在配合不稳定等情况,也会严重影响光模块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模块结构壳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为座体增设陶瓷底板和支撑条以提高安装稳定性,提高器件与壳体之间的绝缘性,提高模块散热性能,且下卡合台两侧面设有卡合凸起,便于与下壳体快速卡合装配,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光模块结构壳体,包括上壳体、座体、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座体包括陶瓷底板、下座体、上座体,下座体设在陶瓷底板的基板上,上座体装配于下座体上部,下座体包括下卡合台和装载台,下卡合台两侧面设有卡合凸起,下壳体内侧设有与卡合凸起匹配的卡配槽,基板后端设有两根器件支撑条,器件支撑条底面间隔设有支撑块,基板前端设有两根装载支撑条,装载支撑条底面也设有支撑块,基板底面设有间隔均匀的条形凹槽。

所述支撑块底面与基板底面在同一平面,确保座体安装于外壳体上时保持平稳。

所述下卡合台上设有器件装配槽,装载台上设有与器件匹配的弧形装配槽,上座体下部设有与器件装配槽匹配的上卡槽。

所述装载台位于装载支撑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结构,应用时将内部光电器件安装在下座体上,具体是,核心部件卡在下卡合台的器件装配槽,附属器件刚好可置于装载台的弧形装配槽上,附属的线路板部分刚好置于基板和器件支撑条上,装载台本身位于装载支撑条上,然后将上座体向下卡合装配,形成内部器件安装整体,提高了装配稳定性;再通过下卡合台两侧面的卡合凸起和下壳体上的卡配槽,可快速定位和装配该内部器件安装整体到下壳体上,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当内部器件安装整体置于外壳体上时,基板和支撑块可与下壳体内底面接触,形成支撑,使器件整体均不予下壳体直接接触,且底板采用陶瓷材质,提高器件与下壳体之间的绝缘性,进一步提高模块散热性能。基板底面设有间隔均匀的条形凹槽,在保持其与下壳体底面接触稳定性的情况下,可节省材料,提高散热面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光模块结构壳体,包括上壳体21、座体、下壳体22,座体包括陶瓷底板1、下座体12、上座体13,下座体12设在陶瓷底板1的基板11上,上座体13装配于下座体12上部,下座体12包括下卡合台121和装载台122,下卡合台121两侧面设有卡合凸起123,下壳体22内侧设有与卡合凸起123匹配的卡配槽221,基板11后端设有两根器件支撑条112,器件支撑条112底面间隔设有支撑块14,基板11前端设有两根装载支撑条113,装载支撑条113底面也设有支撑块14,基板11底面设有间隔均匀的条形凹槽111。支撑块114底面与基板11底面在同一平面。装载台122位于装载支撑条113上。下卡合台121上设有器件装配槽,装载台122上设有与器件匹配的弧形装配槽,上座体13下部设有与器件装配槽匹配的上卡槽。

本实用新型应用光模块组件,作为内部光电器件的安装载体和外壳件。通过本结构,应用时,将内部光电器件安装在下座体12上,具体是,核心部件卡在下卡合台121的器件装配槽,附属器件刚好可置于装载台122的弧形装配槽上,附属的线路板部分刚好置于基板11和器件支撑条112上,装载台122本身位于装载支撑条113上,然后将上座体13向下卡合装配,形成内部器件安装整体,提高了装配稳定性;再通过下卡合台121两侧面的卡合凸起123和下壳体22上的卡配槽221,可快速定位和装配上述安装整体到下壳体22上,再将上壳体21向下与下壳体22装配,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结构的稳定性;当内部器件安装整体置于外壳体22上时,基板11和支撑块114可与下壳体22内底面接触,形成支撑,使器件整体均不予下壳体直接接触,且底板1采用陶瓷材质,提高器件与下壳体22之间的绝缘性,进一步提高模块散热性能。基板11底面设有间隔均匀的条形凹槽111,在保持其与下壳体22底面接触稳定性的情况下,可节省材料,提高散热面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