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389发布日期:2018-08-10 20:43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光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光方式采用的是熔融拉锥的耦合器,这种耦合器采用两根光纤接触在一起后,采用氢氧焰烧灼,使两根光纤熔在一起而得到。这种器件本身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分光不均匀,由于耦合器的波长平坦度比较差,因此分出的两束光中,每束光都会存在一个高点,一个低点,实际使用中是以低点来评价光源的特性,这样就会拉低光源的性能;二是耦合器存在一个水峰损耗(在1384nm附近),这样分光后,会出现两束光在水峰波长附近都比较弱的情况,降低了光源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光器件,能够将光源均分成两束特性一致的光束,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光器件,包括第一端与光源连接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端通过50:50分光膜片与第二透镜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端具有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端还具有第二输出端口,所述50:50分光膜片用于将所述光源入射进来的光等比例分成两束光,分别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还设置有玻璃管,且利用胶水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端利用输入光纤与所述光源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端的第一输出端口为第一输出光纤。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为第二输出光纤。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光源为宽带光源。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透镜均为外径1.8mm的自聚焦透镜。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节距为0.25。

优选的,在上述分光器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节距为0.23。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分光器件,由于包括第一端与光源连接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端通过50:50分光膜片与第二透镜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端具有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端还具有第二输出端口,所述50:50分光膜片用于将所述光源入射进来的光等比例分成两束光,分别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因此能够将光源均分成两束特性一致的光束,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分光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分光器件,能够将光源均分成两束特性一致的光束,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分光器件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分光器件的示意图,该分光器件包括第一端与光源连接的第一透镜1,可以但不限于利用图1中的输入光纤4,所述第一透镜1的第二端通过50:50分光膜片2与第二透镜3的第一端连接,图1中的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3都具有倾斜端面,这是为了减小反射光能量,而且这种50:50分光膜片能够将一束光分成两束特性完全相同的光,从而可分别用于两个工位进行测量作业,所述第二透镜3的第二端具有第一输出端口6,所述第一透镜1的第一端还具有第二输出端口5,所述50:50分光膜片2用于将所述光源入射进来的光等比例分成两束光,分别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第一种分光器件,由于包括第一端与光源连接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端通过50:50分光膜片与第二透镜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端具有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端还具有第二输出端口,所述50:50分光膜片用于将所述光源入射进来的光等比例分成两束光,分别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因此能够将光源均分成两束特性一致的光束,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一种分光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还设置有玻璃管,且利用胶水固定。

这种连接方式成本较低,而且连接得更加牢固,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一种分光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端利用输入光纤与所述光源连接。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光纤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一种分光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端的第一输出端口为第一输出光纤。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光纤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一种分光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为第二输出光纤。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光纤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一种分光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光源为宽带光源。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宽带光源,这种分光器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光源的分光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一种至第六种分光器件中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透镜均为外径1.8mm的自聚焦透镜。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自聚焦透镜能够使沿轴向传输的光产生折射,并使折射率的分布沿径向逐渐减小,从而实现出射光线被平滑且连续的汇聚到一点,当然这仅是这里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透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七种分光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透镜的节距为0.2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分光器件,是在上述第七种分光器件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二透镜的节距为0.2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透镜的节距只是优选方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相应的节距的透镜,此处并不限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