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7317发布日期:2018-07-07 08: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中大尺寸薄型化背发光部件中,光学膜的边缘离发光区太近则容易产生亮线,导光板外围离发光区太近也容易产生亮线,若使导光板外围离发光区远离一定的距离又会使导光板外围占用空间太大,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下层框下方于所述发光部件一侧设有台阶,可以防止导光板脱落;下扩散膜延伸至发光部件处,有利于防止光斑暗区效果;光学膜抵接至下层框上方侧边上,可阻挡导光板边缘产生的亮线以及阻挡下层框侧边产生的亮线,以避免侧边亮线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发光部件、下层框和下扩散膜;所述发光部件设于导光板一侧;所述下层框下方于所述发光部件一侧设有台阶,所述发光部件设于所述台阶内,所述导光板部分设于所述台阶内;所述下扩散膜设于所述导光板出光面,所述下扩散膜延伸至所述发光部件处;所述光学膜抵接至所述下层框上方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上层框,其通过遮光膜粘贴固定于所述下层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膜延伸至所述光学膜上,所述遮光膜与所述光学膜连接处无粘性。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框还设有导光板槽和光学膜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槽和光学膜槽位于所述下层框设有台阶一侧的相邻两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光板槽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下层框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上,所述下层框设于所述背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部件为LED灯,所述LED灯一体成型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于所述LED灯前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封装有量子点,所述LED灯的出光面被所述量子点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量子点通过隔水隔氧层封装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隔氧层不超过所述导光板出光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背光模组的下层框下方于所述发光部件一侧设有台阶,可以防止导光板脱落;下扩散膜延伸至发光部件处,有利于防止光斑暗区效果;光学膜抵接至下层框上方侧边上,可阻挡导光板边缘产生的亮线以及阻挡下层框侧边产生的亮线,以避免侧边亮线的情况发生。

遮光膜与所述光学膜连接处无粘性,可避免侧边亮线,同时防止光学膜褶皱。

光学膜槽的尺寸大于导光板槽的尺寸。以使光学膜完全覆盖住导光板,用以改善导光板两侧边产生的亮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1、发光部件2、下层框3和下扩散膜4;所述发光部件2设于导光板1一侧;所述下层框3下方于所述发光部件2一侧设有台阶31,所述发光部件2设于所述台阶31内,所述导光板1部分设于所述台阶31内,即该台阶31用于容纳发光部件2和部分导光板1,部分导光板1设于台阶31内还可以防止导光板1脱落;在本实施例中,该下层框3为框型结构,其包括四个侧边,靠近发光部件2的一侧边设置台阶3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背光模组的亮度,也可以在这一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也设置台阶31,同时在这一台阶31处设置发光部件2;所述下扩散膜4设于所述导光板1出光面,所述下扩散膜4延伸至所述发光部件2处,有利于防止光斑暗区效果;所述下扩散膜4设于所述台阶31内;所述光学膜5抵接至所述下层框3上方侧边上,可阻挡导光板1边缘产生的亮线以及阻挡下层框3侧边产生的亮线,以避免侧边亮线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框3的材料选用塑胶,其可用于承载导光板1、发光部件2和光学膜5。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上层框6,其通过遮光膜7粘贴固定于所述下层框3上,该上层框6可用于承载LCD模组和防止漏光。其材料可以选用塑胶、橡胶或者PET片材。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侧边亮线,同时防止光学膜5褶皱,所述遮光膜7延伸至所述光学膜5上,所述遮光膜7与所述光学膜5连接处无粘性,即遮光膜7与上层框6和下层框3连接处有粘性,以固定所述上层框6,而遮光膜7与光学膜5连接处、遮光膜7腾空处无粘性,以防止遮光膜7粘接到光学膜5上,导致光学膜5产生褶皱。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框3还设有导光板槽32和光学膜槽33,以固定和放置导光板1和光学膜5。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槽32和光学膜槽33位于所述下层框3设有台阶31一侧的相邻两侧边上。所述光学膜槽33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光板槽32的尺寸。以使光学膜5完全覆盖住导光板1,用以改善导光板1两侧边产生的亮线。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8,所述下层框3通过双面胶粘贴于所述背板8上,所述下层框3设于所述背板8内。

请结合图1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发光部件2为LED灯,所述LED灯一体成型于所述导光板1上,所述导光板1于所述LED灯前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封装有量子点12,所述LED灯的出光面被所述量子点12覆盖,再将凹槽11内的量子点12封装起来。所述凹槽11可设于所述导光板1的上表面也可设于所述导光板1的下表面,生产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选择。其凹槽11可设为通孔也可以设为盲孔。本实施例将凹槽11优选为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上表面的盲孔,这样只需在一侧进行封装,而不需要两侧一起封装,降低封装不严实的风险,提高封装效果。通过这样设置的导光板1可有效提高背光模组的色饱和度和色域值。LED灯一体成型于导光板1内,可减少复杂的装配工艺,节约生产成本。背光模组生产厂商可通过在导光板1设置量子点12而实现自主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且无需通过LED灯生产厂家供货,其成本和供货数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

进一步的,由于量子点12容易受环境中的氧气和水汽等影响而造成失效,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量子点12通过隔水隔氧层13封装在所述凹槽11内,形成密闭空间,阻止水汽和氧气进入凹槽11内,可有效防止量子点12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隔氧层13不超过所述导光板1出光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隔水隔氧层13与放置在导光板1上面的下扩散膜4发生干涉,降低产品厚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