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0715发布日期:2019-07-27 09:3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颜色再现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由量子点等发光材料构成的发光层的图像显示装置受到关注。例如,对于使用量子点的量子点膜,若光入射,则量子点受到激发而发出荧光。例如,若使用蓝色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背光灯,则通过量子点膜而使蓝色光的一部分转换为红色光及绿色光,且蓝色光的一部分直接作为蓝色光出射。其结果可实现白色光。进而,认为通过使用这种量子点膜,可实现ntsc(national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比100%以上的颜色再现性。另一方面,近年来,对图像显示装置要求低功耗化、外部光反射的减少等高度的改善,且对具备如上所述的发光层的图像显示装置也要求提高光的利用效率而实现低功耗化,进而要求外部光反射的减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15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课题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发光层,并且光的利用效率较高,且外部光反射较少。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至少依次具备偏振片、折射率调整层、及发光层,该折射率调整层的折射率为1.2以下。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层是对入射光的一部分波长进行转换而发光的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层包含量子点或荧光体作为波长转换材料。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层为滤色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作为圆偏振片发挥功能。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着色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配置于上述折射率调整层与发光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其具备偏振片及折射率调整层,且层叠于具备发光层的光学构件而使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通过在偏振片与发光层之间配置折射率调整层,从而使光的利用效率较高,且外部光反射较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偏振片

20折射率调整层

30发光层

100图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用语及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

(1)折射率(nx、ny、nz)

“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垂直相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面内相位差(re)

“re(λ)”是在23℃下以波长λ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550)”是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re(λ)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e=(nx-ny)×d求出。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rth(λ)”是在23℃下以波长λ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例如“rth(550)”是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λ)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通过式:rth=(nx-nz)×d求出。

(4)nz系数

nz系数可通过nz=rth/re求出。

a.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图像显示装置100依次具备偏振片10、折射率调整层20、及发光层30。更优选为从视觉辨认侧依次配置偏振片10、折射率调整层20、及发光层30。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发光层是可对入射光的一部分波长进行转换而发光的层。在一实施方式中,发光层将入射的蓝色~蓝紫色光的一部分转换为绿色光及红色光,且使一部分作为蓝色光直接出射,由此利用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的组合发出白色光。在图1中,作为代表例,对图像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图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图像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该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液晶面板110及背光灯30,偏振片10、折射率调整层20及发光层30可为液晶面板110的构件。另外,液晶面板110可由液晶单元40、配置于液晶单元40的两侧的视觉辨认侧偏振片10、及背面侧偏振片50构成。此时,发光层30可包含于液晶面板40中。更具体而言,发光层30可设为液晶面板40中所具备的滤色器。另外,偏振片10可作为液晶面板40的视觉辨认侧偏振片发挥功能。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偏振片10与发光层30之间配置折射率调整层20,可使从发光层出射至折射率调整层20侧的光(例如包含透射发光层的来自背光灯30的光)在折射率调整层20的发光层30侧面反射。此处所反射的光可再次利用发光层30进行波长转换。其结果为,可提高光利用效率。另外,在未配置折射率调整层的情况下,从发光层出射至偏振片侧的光的大部分透射偏振片,在偏振片的与发光层相反侧的一面(例如偏振片的空气界面)发生反射。此时,反射光被偏振片吸收,难以到达发光层,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在本发明中,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折射率调整层,不会发生偏振片中的反射光的吸收,可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更优选为图像显示装置100构成为在偏振片10与折射率调整层20之间、及折射率调整层20与发光层30之间不存在空气层。在一实施方式中,偏振片10与折射率调整层20直接层叠。另外,在一实施方式中,折射率调整层20与发光层30直接层叠。若如上所述地排除空气层,则可减少外部光反射。在本发明中,通过适当地调整折射率调整层的折射率(详细情况在下文中说明),可提高从发光层出射的光的利用效率,且抑制外部光反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直接层叠”是包含通过任意适当的粘合剂或粘接剂将2个构件层叠的概念。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具备着色层。更优选该着色层配置于折射率调整层与发光层之间。该着色层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该着色层可在上述偏振片具有λ/4波片而作为圆偏振片发挥功能时(详细情况在下文中说明)适宜地使用。具有λ/4波片的偏振片(圆偏振片)发挥防反射功能,通过配置着色层,该着色层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可提高该圆偏振片的防反射功能。另外,通过着色层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可适当地调整反射色相,且可获得宽色域化的图像显示装置。需要说明的是,着色层吸收何种波长的光可根据图像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反射体(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等图像显示面板)的反射特性而适当地调整。更优选在折射率调整层与着色层之间、着色层与发光层之间不存在空气层。在一实施方式中,折射率调整层与着色层直接层叠。另外,在一实施方式中,着色层与发光层直接层叠。

b.偏振片

作为上述偏振片,可使用任意适当的偏振片。代表性地,偏振片由起偏镜、及配置于起偏镜的单侧或两侧的保护膜构成。

b-1.起偏镜、保护膜

作为上述起偏镜,可使用任意适当的起偏镜。可举例如使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吸附于聚乙烯醇系膜、部分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并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膜;以及,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聚烯系取向膜等。这些中,使碘等二色性物质吸附于聚乙烯醇系膜并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起偏镜因其偏光二色比高,而特别优选。起偏镜的厚度优选为0.5μm~80μm。

使碘吸附于聚乙烯醇系膜并进行单轴拉伸而成的起偏镜,具代表性的是通过将聚乙烯醇浸渍于碘的水溶液中而染色,并拉伸至原始长度的3至7倍来制作。拉伸可在染色后进行,且可染色与拉伸同时进行,也可拉伸后再进行染色。除了拉伸、染色以外,还可实施例如溶胀、交联、调整、水洗及干燥等处理来制作。举例来说,通过在染色前将聚乙烯醇系膜浸渍于水中进行水洗,不仅可洗净聚乙烯醇系膜表面的污垢、抗粘连剂,还可使聚乙烯醇系膜溶胀而防止染色不均等。另外,聚乙烯醇系膜可为单层的膜(一般的膜成形而成的膜),也可为被涂布形成于树脂基材上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由单层的聚乙烯醇系膜制作起偏镜的技术在该业界中是众所周知的。而由被涂布形成于树脂基材上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制作起偏镜的技术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09-098653号公报。

起偏镜优选在波长380nm~780nm中的任一波长下显示出吸收二色性。起偏镜的单体透射率优选为40%~45.5%,更优选为42%~45%。

起偏镜的偏振度为99.9%以上,优选为99.95%以上。

作为上述保护膜,可使用任意适当的膜。而作为成为这样的膜的主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可列举像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聚酯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醚砜系、聚砜系、聚苯乙烯系、聚降冰片烯系、聚烯烃系、乙酸酯系等透明树脂等。另外,可列举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及有机硅系等热固型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此外,还可举例如硅氧烷系聚合物等玻璃质系聚合物。另外,也可使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所记载的聚合物膜。作为该膜的材料,可使用例如含有侧链具有取代或非取代的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及侧链具有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以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成物,可举例如具有由异丁烯及n-甲基马来酰亚胺构成的交替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成物。上述聚合物膜可为例如上述树脂组成物的挤出成形物。起偏镜与保护膜的层叠使用任意适当的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具代表性的是由丙烯酸系粘合剂形成。而粘接剂层具代表性的是由聚乙烯醇系粘合剂形成。

b-2.圆偏振片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偏振片进一步具备相位差层。例如,通过配置可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层作为相位差层,上述偏振片作为圆偏振片发挥功能。通过使用圆偏振片,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防外部光反射的效果变得显著。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剖视图。圆偏振片10’具备起偏镜1及相位差层2a。相位差层2a可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圆偏振片10'可以起偏镜1成为视觉辨认侧的方式配置。在一实施方式中,圆偏振片10'在起偏镜1的与相位差层2a相反侧的一面具备保护膜3。保护膜3可根据用途、具备圆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等而省略。另外,圆偏振片可在起偏镜与相位差层之间具备另一保护膜(也称为内侧保护膜,未图示)。在图示例中,省略内侧保护膜。此时,相位差层2可作为内侧保护膜发挥功能。若为这种构成,则可实现圆偏振片的进一步的薄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偏镜1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2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为35°~55°,优选为38°~52°,更优选为40°~50°,进一步优选为42°~48°,特别优选为44°~46°。若该角度为所述的范围,则可实现期望的圆偏振功能。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提及角度时,只要无特别记载,则该角度包括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这两方向的角度。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圆偏振片的示意剖视图。该圆偏振片10”在起偏镜1与相位差层2a(λ/4波片)之间,进一步具备另一相位差层2b。另一相位差层2b作为λ/2波片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将相位差层2a(λ/4波片)称为第1相位差层,将另一相位差层2b(λ/2波片)称为第2相位差层。图示例的圆偏振片10”在起偏镜1的与另一相位差层2b相反侧具备保护膜3。另外,圆偏振片可在起偏镜与相位差层之间具备另一保护膜(也称为内侧保护膜,未图示)。在图示例中,省略内侧保护膜。此时,另一相位差层(第2相位差层)2b也可作为内侧保护膜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偏镜1的吸收轴与第1相位差层2a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更优选为65°~85°,进一步优选为72°~78°,进而更优选为约75°。进而,起偏镜1的吸收轴与第2相位差层2b的慢轴所形成的角度更优选为10°~20°,进一步优选为13°~17°,进而更优选为约15°。通过以如上所述的轴角度配置2个相位差层,可获得于宽带域中具有非常优异的圆偏振特性(其结果,非常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圆偏振片。

b-2-1.第1相位差层(λ/4波片)

第1相位差层如前所述可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而这样的第1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100nm~180nm,优选为110nm~170nm,进一步优选为120nm~160nm,特别优选为135nm~155nm。第1相位差层具代表性的是具有nx>ny=nz或nx>ny>nz的折射率椭球。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例如“ny=nz”,其不仅严密地相等也包含实质上相等。在一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的nz系数举例来说为0.9~2,优选为1~1.5,更优选为1~1.3。

上述第1相位差层的厚度能以可最适合作为λ/4波片发挥功能的方式作设定。换言之,厚度能以可获得期望的面内相位差的方式作设定。具体来说,厚度优选为10μm~8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60μm,最优选为30μm~50μm。

第1相位差层可显现其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大的逆分散波长特性,也可显现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小的正波长分散特性,也可显现相位差值几乎不因测定光的波长而作变化的平坦波长分散特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相位差层显现平坦波长分散特性。通过采用显现平坦波长分散特性的第1相位差层,可实现优异的防反射特性及斜向的反射色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的re(450)/re(550)优选为0.99~1.03,且re(650)/re(550)优选为0.98~1.02。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相位差层显现逆波长分散特性。通过采用显现逆波长分散特性的第1相位差层,可使其正面方向的反射色相提高。另外,通过采用显现逆波长分散特性的第1相位差层,可一边保持实用的反射色相一边谋求其它特性(例如亮度)的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的re(450)/re(550)优选为0.5以上且小于1.0,更优选为0.7~0.95。另外,第1相位差层的re(650)/re(550)优选为大于1且为1.2以下,更优选为1.01~1.1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的nz系数优选为0.3~0.7,更优选为0.4~0.6,进一步优选为0.45~0.55,特别优选为约0.5。若nz系数在所述的范围内,即可达成更优异的反射色相。

上述λ/4波片优选为高分子膜的拉伸膜。具体来说可通过适当选择聚合物种类、拉伸处理(例如拉伸方法、拉伸温度、拉伸倍率及拉伸方向)而得到λ/4波片。

作为形成上述高分子膜的树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可列举聚降冰片烯等环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砜系树脂等构成正的双折射膜的树脂。其中,优选降冰片烯系树脂及聚碳酸酯系树脂。另外,形成高分子膜的树脂的详细内容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14-010291中。且该记载作为参考而被援用至本说明书中。

上述聚降冰片烯是指在起始原料(单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使用具有降冰片烯环的降冰片烯系单体所得的(共)聚合物。作为该降冰片烯系单体,可举出例如:降冰片烯及其烷基和/或烷叉基取代物,例如5-甲基-2-降冰片烯、5-二甲基-2-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5-丁基-2-降冰片烯、5-乙叉基-2-降冰片烯等、它们的卤素等极性基取代物;二环戊二烯、2,3-二氢二环戊二烯等;二甲桥八氢萘(dimethanooctahydronaphthalene)、其烷基和/或烷叉基取代物及卤素等极性基取代物,例如6-甲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乙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乙叉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氯-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氰-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吡啶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甲氧基羰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等;环戊二烯的三聚物~四聚物,例如4,9:5,8-二甲桥-3a,4,4a,5,8,8a,9,9a-八氢-1h-苯并茚、4,11:5,10:6,9-三甲桥-3a,4,4a,5,5a,6,9,9a,10,10a,11,11a-十二氢-1h-环戊并蒽等。

作为上述聚降冰片烯,市售有各种产品。具体例可列举:日本zeon公司制造的商品名“zeonex”、“zeonor”;jsr公司制造的商品名“亚顿(arton)”;ticona公司制造的商品名“topas”;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apel”。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优选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聚碳酸酯具代表性的是可通过碳酸酯前驱体与芳香族2价苯酚化合物的反应而得。碳酸酯前驱体的具体例可列举光气、2价苯酚类的双氯甲酸酯、二苯基碳酸酯、二对甲苯基碳酸酯、苯基对甲苯基碳酸酯、二对氯苯基碳酸酯、二萘基碳酸酯等。这些中,优选光气、二苯基碳酸酯。作为芳香族2价苯酚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2,2-双(4-羟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苯基)甲烷、1,1-双(4-羟苯基)乙烷、2,2-双(4-羟苯基)丁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3,5-二丙基苯基)丙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等。它们可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优选使用2,2-双(4-羟苯基)丙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特别优选将2,2-双(4-羟苯基)丙烷与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一起使用。

作为拉伸方法,可举出例如横向单轴拉伸、固定端双轴拉伸、逐次双轴拉伸。作为固定端双轴拉伸的具体例,可举出一边使高分子膜在长边方向上移动,一边对其在宽度方向(横向)上拉伸的方法。该方法表观上可为横向单轴拉伸。另外,也可采用斜向拉伸。通过采用斜向拉伸可得到对宽方向具有给定角度的取向轴(慢轴)的长条状拉伸膜。

上述拉伸膜的厚度具代表性的为5μm~80μm,优选为15μm~6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45μm。

b-2-2.第2相位差层(λ/2波片)

第2相位差层如前所述可作为λ/2波片发挥功能。这样的第2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180~300nm,进一步优选为210~280nm,最优选为230~240nm。第2相位差层具代表性的是优选具有nx>ny=nz的折射率椭球。第2相位差层的nz系数举例来说为0.9~2,优选为1~1.5,更优选为1~1.3。

上述第2相位差层的厚度可以最能合适地作为λ/2波片发挥功能的方式设定。换言之,厚度可以能获得期望的面内相位差的方式设定。具体来说,厚度优选为0.5μm~5μm,进一步优选为1μm~4μm,最优选为1.5μm~3μm。

作为上述第2相位差层的材料,只要可获得如前所述的特性,就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优选为液晶材料,进一步优选为液晶相为向列型液晶相的液晶材料(向列型液晶)。通过使用液晶材料可使所得第2相位差层的nx与ny之差与非液晶材料相比格外地增大。其结果,可以使用于获得期望面内相位差的第2相位差层的厚度格外地缩小。作为这样的液晶材料,能使用例如液晶聚合物、液晶单体。液晶材料的液晶性的表现机理,不论是溶致性或是热致性均可。另外,液晶的取向状态优选为均匀取向。另外,也可使用形成上述高分子膜的树脂作为第2相位差层的材料。

第2相位差层可显现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大的逆分散波长特性,也可显现相位差值根据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小的正波长分散特性,也可显现相位差值几乎不因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化的平坦波长分散特性。优选显现平坦波长分散特性。通过采用具有平坦波长分散特性的λ/2波片,可实现优异的防反射特性及斜向的反射色相。相位差层的re(450)/re(550)优选为0.99~1.03,re(650)/re(550)优选为0.98~1.02。

c.着色层

上述着色层含有任意适合的1种以上色料。具代表性的是,在着色层中,色料存在于基质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着色层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即在特定范围的波长范围具有最大吸收波长)。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着色层以吸收可见光区域全波长的方式发挥功能。优选是着色层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若以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的方式构成着色层,则可抑制可见光透射率的降低(即亮度的降低)且提高圆偏振片的防反射功能。另外,通过调整所吸收的光的波长,可使反射色相成为中性,可防止不需要的着色。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在440nm~510nm范围的波长范围具有最大吸收波长。若形成这样的着色层,则可适当调整反射色相。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在560nm~610nm范围的波长范围具有最大吸收波长。若形成这样的着色层,则可适当调整反射色相。

进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着色层在440nm~510nm及560nm~610nm的范围的波长范围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若为这种构成,则可使图像显示装置显著地宽色域化。如上所述,具有2个以上最大吸收波长的着色层可通过使用多种色料而获得。

着色层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透射率更优选为0%~80%,进一步优选为0%~70%。若为这种范围,则本发明的上述效果变得更显著。

上述着色层的可见光透射率更优选为30%~90%,进一步优选为30%~80%。若为这种范围,则可抑制亮度降低,且提高圆偏振片的防反射功能。

上述着色层的雾度值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通过将着色层的雾度值控制在这种范围内,可防止透射上述相位差层的圆偏振的消偏振,其结果,可有效地发挥圆偏振片的防反射功能。虽然着色层的雾度值越小越优选,但其下限为例如0.1%。

着色层的厚度更优选为1μm~100μm,进一步优选为2μm~30μm。

(色料)

作为上述色料的具体例,可列举:蒽醌系、三苯基甲烷系、萘醌系、硫靛系、芘酮系、苝系、方酸(squarylium)系、花青系、卟啉系、氮杂卟啉(azaporphyrin)系、酞青素系、亚酞青素系、醌茜系、聚次甲基系、玫瑰红系、氧杂菁(oxonol)系、醌系、偶氮系、氧杂蒽(xanthene)系、甲亚胺系、喹吖啶酮系、二嗪系、吡咯并吡咯二酮(diketo-pyrrolo-pyrrole)系、蒽吡啶酮系、异吲哚啉酮系、阴丹酮系、靛蓝系、硫靛系、喹酞酮系、喹啉系及三苯基甲烷系等染料。

在一实施方式中,使用蒽醌系、肟系、萘醌系、醌茜系、氧杂菁系、偶氮系、氧杂蒽系或酞青素系的染料作为色料。若使用这些染料,则可形成在440nm~510nm范围的波长范围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着色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色料,在上述范围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着色层使用例如靛蓝系、玫瑰红系、喹吖啶酮系或卟啉系的染料作为色料。若使用这些染料,则可形成在560nm~610nm范围的波长范围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着色层。

另外,也可使用颜料作为上述色料。作为颜料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黑色颜料(炭黑、骨黑、石墨、铁墨、钛黑等)、偶氮系颜料、酞青素系颜料、多环颜料(喹吖啶酮系、苝系、芘酮系、异吲哚啉酮系、异吲哚啉系、二嗪系、硫靛蓝系、蒽醌系、喹酞酮系、金属络合物系、吡咯并吡咯二酮系等)、染料色淀系颜料、白色-体质颜料(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粘土、滑石、硫酸钡、碳酸钙等)、有色颜料(铬黄、镉系、钼铬红(chromevermilion)、镍钛、铬钛、黄色氧化铁、铁丹、铬酸锌、红铅、群青、深蓝(普鲁士蓝)、钴蓝、铬绿、氧化铬、钒酸铋等)、光亮材料颜料(珠光颜料、铝颜料、青铜颜料等)、荧光颜料(硫化锌、硫化锶、铝酸锶等)等。

上述色料的含有比率,根据色料种类及期望的光吸收特性等,而可设为任意适当的比率。相对于基质材料100重量份,上述色料的含有比率为例如0.01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优选为0.01重量份~50重量份。

使用颜料作为色料时,基质中该颜料的数均粒径优选为500nm以下,更优选为1nm~100nm。若在所述范围,则可形成雾度值小的着色层。颜料的数均粒径可通过观察着色层的截面来测定/计算。

(基质)

基质可为粘合剂也可为树脂膜。优选为粘合剂。

基质为粘合剂时,可使用任意适当的粘合剂来作为粘合剂。粘合剂优选具有透明性及光学各向同性。作为粘合剂的具体例可列举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及纤维素系粘合剂。优选为橡胶系粘合剂或丙烯酸系粘合剂。

橡胶系粘合剂(粘合剂组成物)的橡胶系聚合物是在室温附近的温度区域显现橡胶弹性的聚合物。作为优选的橡胶系聚合物(a),可列举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异丁烯系聚合物(a2)及其组合。

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可举出例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sis的氢化物)、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sep、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从在分子两末端具有聚苯乙烯嵌段、且具有作为聚合物的高凝聚力的观点来看,这些中,优选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sis的氢化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及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也可使用市售品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市售品的具体例可列举:kurarayco.,ltd.制造的septon、hybrar;asahikaseichemicalscorporation制造的tuftec;kanekacorporation制造的sibstar。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万~50万左右,更优选为5万~30万左右,进一步优选为5万~25万左右。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的重均分子量若在所述范围,则可兼顾聚合物的凝聚力及粘弹性,因而优选。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中的苯乙烯含量优选为5重量%~70重量%左右,更优选为5重量%~40重量%左右,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20重量%左右。若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a1)中的苯乙烯含量为所述范围,则可一边保持苯乙烯部位带来的凝聚力、一边确保软链段带来的粘弹性,因而优选。

作为异丁烯系聚合物(a2),可举出含有异丁烯作为构成单体、且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万以上的异丁烯系聚合物。异丁烯系聚合物(a2)可为异丁烯的均聚物(聚异丁烯;pib),也可为以异丁烯为主要单体的共聚物(即以异丁烯超过50摩尔%的比率共聚而成的共聚物)。作为这样的共聚物,可举出例如异丁烯与正丁烯的共聚物、异丁烯与异戊二烯的共聚物(例如正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及部分交联丁基橡胶等丁基橡胶类)以及它们的硫化橡胶、改性物(例如用羟基、羧基、氨基、环氧基等官能团改性而成的改性物)等。从主链中不含双键且耐候性优异的观点来看,这些中,优选聚异丁烯(pib)。也可使用市售品作为异丁烯系聚合物(a2)。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可举出basf公司制造的oppanol。

异丁烯系聚合物(a2)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万以上,更优选为60万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万以上。另外,重均分子量(mw)的上限优选为500万以下,更优选为300万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万以下。通过使异丁烯系聚合物(a2)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以上,可制成高温保管时的耐久性更优异的粘合剂组成物。

粘合剂(粘合剂组成物)中的橡胶系聚合物(a)含量,在粘合剂组成物的总固体成分中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60重量%以上。橡胶系聚合物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9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下。

就橡胶系粘合剂而言,也可组合上述橡胶系聚合物(a)与其它橡胶系聚合物来使用。其它橡胶系聚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丁基橡胶(iir)、丁二烯橡胶(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epr(二元系乙烯-丙烯橡胶)、ept(三元系乙烯-丙烯橡胶)、丙烯酸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聚氨基甲酸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丙烯与ept(三元系乙烯-丙烯橡胶)的聚合物混合物等混合物系热塑性弹性体。相对于上述橡胶系聚合物(a)100重量份,其它橡胶系聚合物的混合量优选为10重量份左右以下。

丙烯酸系粘合剂(粘合剂组成物)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具代表性的是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成分,且可含有含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含酰胺基的单体、含羧基的单体和/或含羟基的单体来作为根据目的含有的共聚成分。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例示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是在其结构中含有芳香环结构、且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芳香环可例示出苯环、萘环、或联苯环。含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可满足耐久性(特别是,对透明导电层的耐久性),且可改善周边部泛白导致的显示不均。含酰胺基的单体是在其结构中含酰胺基且含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含羧基的单体是在其结构中含羧基且含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含羟基的单体是在其结构中含羟基且含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丙烯酸系粘合剂的详细内容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15-199942号公报中,且该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而被援用在本说明书中。

基质为树脂膜时,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树脂作为构成树脂膜的树脂。具体来说,树脂可为热塑性树脂,也可为热固性树脂,也可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可举出电子束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可见光固化型树脂。而树脂的具体例则可列举: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降冰片烯、聚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酸乙烯酯)、聚脲、聚氨基甲酸酯、氨基有机硅(ams)、聚苯基甲基硅氧烷、聚苯基烷基硅氧烷、聚二苯基硅氧烷、聚二烷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氟化有机硅、乙烯基及氢化物取代有机硅、苯乙烯系聚合物(例如聚苯乙烯、氨基聚苯乙烯(aps)、聚(丙烯腈乙烯苯乙烯)(aes))、与双官能单体交联而成的聚合物(例如二乙烯苯)、聚酯系聚合物(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素系聚合物(例如三乙酰纤维素)、氯乙烯系聚合物、酰胺系聚合物、酰亚胺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及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例如混合、共聚)使用。这些树脂也可在形成膜后实施像拉伸、加热、加压之类的处理。优选为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更优选为热固性树脂。其原因为利用辊对辊制造本发明的光学构件时可适合应用。

d.折射率调整层

折射率调整层的折射率为1.2以下,更优选为1.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1~1.1。若为这种范围,则可提高从发光层出射的光的利用效率,且抑制外部光反射。

折射率调整层代表性地在内部具有空隙。折射率调整层的空隙率可取任意适当的值。上述空隙率例如为5%~99%,更优选为25%~95%。通过使空隙率为上述范围内,可充分降低折射率调整层的折射率,且可获得较高的机械强度。

作为上述在内部具有空隙的折射率调整层,例如可包含具有粒子状、纤维状、平板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的结构。形成粒子状的结构体(结构单元)可为实心粒子也可为中空粒子,具体而言,可列举有机硅粒子、具有微细孔的有机硅粒子、二氧化硅中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中空纳米球等。纤维状的结构单元例如为直径为纳米尺寸的纳米纤维,具体而言,可列举纤维素纳米纤维或氧化铝纳米纤维等。平板状的结构单元例如可列举纳米粘土,具体而言,可列举纳米尺寸的膨润土(例如kunipiaf[商品名])等。另外,在本发明的空隙结构体中,包含形成上述微细的空隙结构的单一结构单元或者包含一种或多种结构单元彼此通过催化剂作用,例如直接或间接地以化学方式结合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谓结构单元彼此“间接地结合”是指结构单元彼此通过结构单元量以下的少量粘合剂成分而结合。所谓结构单元彼此“直接地结合”是指结构单元彼此不通过粘合剂成分等而直接结合。

作为构成折射率调整层的材料,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材料。作为上述材料,例如可采用国际公开第2004/113966号小册子、日本特开2013-25418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2-18980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材料。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二氧化硅系化合物;水解性硅烷类、以及其部分水解物及脱水缩合物;有机聚合物;含有硅烷醇基的硅化合物;通过使硅酸盐与酸、离子交换树脂接触而获得的活性二氧化硅;聚合性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及苯乙烯系单体);固化性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含氟树脂、及氨基甲酸酯树脂);及它们的组合。

作为上述有机聚合物,例如可列举:聚烯烃类(例如聚乙烯、及聚丙烯)、聚氨基甲酸酯类、含氟聚合物(例如将含氟的单体单元与用于赋予交联反应性的结构单元作为构成成分的含氟共聚物)、聚酯类(例如聚(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基)”均基于这种含义使用))、聚醚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脲类、及聚碳酸酯类。

上述材料优选包含二氧化硅系化合物;水解性硅烷类、以及其部分水解物及脱水缩合物。

作为上述二氧化硅系化合物,例如可列举:sio2(二氧化硅);包含sio2与选自na2o-b2o3(硼硅酸)、al2o3(氧化铝)、b2o3、tio2、zro2、sno2、ce2o3、p2o5、sb2o3、moo3、zno2、wo3、tio2-al2o3、tio2-zro2、in2o3-sno2、及sb2o3-sno2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的化合物(上述“-”表示复合氧化物)。

作为上述水解性硅烷类,例如可列举含有可具有取代基(例如氟)的烷基的水解性硅烷类。上述水解性硅烷类、以及其部分水解物及脱水缩合物更优选为烷氧基硅烷、及倍半硅氧烷。

烷氧基硅烷可为单体也可为低聚物。烷氧基硅烷单体更优选为具有3个以上的烷氧基。作为烷氧基硅烷单体,例如可列举: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及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作为烷氧基硅烷低聚物,更优选为通过上述单体的水解及缩聚而获得的缩聚物。通过使用烷氧基硅烷作为上述材料,可获得具有优异的均匀性的折射率调整层。

倍半硅氧烷是由通式rsio1.5(其中,r表示有机官能团)表示的网状有机硅烷的总称。作为r,例如可列举:烷基(可为直链也可为支链,碳原子数为1~6)、苯基、及烷氧基(例如甲氧基、及乙氧基)。作为倍半硅氧烷的结构,例如可列举梯型、及笼型。通过使用倍半硅氧烷作为上述材料,可获得具有优异的均匀性、耐候性、透明性、及硬度的折射率调整层。

作为上述粒子,可采用任意适当的粒子。上述粒子代表性地包含二氧化硅系化合物。

二氧化硅粒子的形状例如可通过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而确认。上述粒子的平均粒径例如为5nm~200nm,更优选为10nm~200nm。通过具有上述构成,可获得折射率充分低的折射率调整层,且可保持折射率调整层的透明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平均粒径是指根据通过氮吸附法(bet法)测得的比表面积(m2/g)、并利用平均粒径=(2720/比表面积)的公式得到的值(参照日本特开平1-317115号)。

作为获得折射率调整层的方法,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0-18921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0401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011175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4/113966号说明书、及它们的参考文献中所记载的方法。具体而言,可列举:使二氧化硅系化合物,水解性硅烷类、以及其部分水解物及脱水缩合物的至少任一者进行水解及缩聚的方法;使用多孔质粒子和/或中空微粒子的方法;以及利用回弹(springback)现象而产生气凝胶层的方法;使用对由溶胶凝胶获得的凝胶进行粉碎、利用催化剂等使上述粉碎液中的微细孔粒子彼此进行化学结合而成的粉碎凝胶的方法等。但是,折射率调整层并不限定于该制造方法,可通过任何制造方法而制造。

折射率调整层通过任意适当的粘接层(例如粘接剂层、粘合剂层,未图示)贴合于发光层及偏振片。在折射率调整层包含粘合剂的情况下,可省略粘接层。

折射率调整层的雾度例如为0.1%~30%,更优选为0.2%~10%。

折射率调整层的机械强度优选例如利用bemcot(注册商标)测定的耐擦伤性为60%~100%。

折射率调整层与发光层之间的锚固力并无特别限制,例如为0.01n/25mm以上,更优选为0.1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n/25mm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上述机械强度或锚固力,可在形成涂膜前后、与任意适当的粘接层或其它构件贴合前后的步骤中,实施底涂处理、加热处理、加湿处理、uv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

折射率调整层的厚度更优选为100nm~5000nm,进一步优选为200nm~4000nm,进而更优选为300nm~3000nm,特别优选为500nm~2000nm。若为这种范围,则对可见光范围的光在光学方面充分地表现出功能,并且可实现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折射率调整层。

e.发光层

发光层代表性地包含波长转换材料。更详细而言,发光层可包含基质及分散于该基质中的波长转换材料。

e-1.基质

作为构成基质的材料(以下,也称为基质材料),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材料。作为这种材料,可列举:树脂、有机氧化物、无机氧化物。基质材料更优选为具有较低的氧气透过性及透湿性,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具有特定的折射率,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或对于波长转换材料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基质在实际使用时可由树脂膜或粘合剂构成。

e-1-1.树脂膜

在基质为树脂膜的情况下,作为构成树脂膜的树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树脂。具体而言,树脂可为热塑性树脂,可为热固性树脂,也可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可列举:电子束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可见光固化型树脂。作为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降冰片烯、聚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酸乙烯酯)、聚脲、聚氨基甲酸酯、氨基有机硅(ams)、聚苯基甲基硅氧烷、聚苯基烷基硅氧烷、聚二苯基硅氧烷、聚二烷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氟化有机硅、乙烯基及氢化物取代有机硅、苯乙烯系聚合物(例如聚苯乙烯、氨基聚苯乙烯(aps)、聚(丙烯腈乙烯苯乙烯)(aes))、与二官能性单体交联而成的聚合物(例如二乙烯苯)、聚酯系聚合物(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素系聚合物(例如三乙酰纤维素)、氯乙烯系聚合物、酰胺系聚合物、酰亚胺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例如混合、共聚合)使用。这些树脂可在形成膜后实施拉伸、加热、加压等处理。更优选为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进一步优选为热固性树脂。

e-1-2.粘合剂

在基质为粘合剂的情况下,作为粘合剂,可使用任意适当的粘合剂。粘合剂更优选具有透明性及光学各向同性。作为粘合剂的具体例,可列举: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纤维素系粘合剂。更优选为橡胶系粘合剂或丙烯酸系粘合剂。

e-2.波长转换材料

波长转换材料可控制发光层的波长转换特性。波长转换材料例如可为量子点也可为荧光体。

关于发光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在使用2种以上的情况下为总含量),相对于基质材料(代表性地为树脂或粘合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更优选为0.01重量份~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30重量份。若波长转换材料的含量为这种范围,则可实现rgb(redgreenblue,红绿蓝)全部的色相平衡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

e-2-1.量子点

量子点的发光中心波长可通过量子点的材料和/或组成、粒子尺寸、形状等进行调整。

量子点可包含任意适当的材料。量子点更优选为可包含无机材料,进一步优选为可包含无机导体材料或无机半导体材料。作为半导体材料,例如可列举:ii-vi族、iii-v族、iv-vi族、及iv族的半导体。作为具体例,可列举:si、ge、sn、se、te、b、c(包含金刚石)、p、bn、bp、bas、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inn、inp、inas、insb、zno、zns、znse、znte、cds、cdse、cdsezn、cdte、hgs、hgse、hgte、bes、bese、bete、mgs、mgse、ges、gese、gete、sns、snse、snte、pbo、pbs、pbse、pbte、cuf、cucl、cubr、cui、si3n4、ge3n4、al2o3、(al、ga、in)2(s、se、te)3、al2co。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量子点可含有p型掺杂剂或n型掺杂剂。另外,量子点可具有核壳结构。在该核壳结构中,可在壳的周围根据目的形成任意适当的功能层(单层或多层),也可对壳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和/或化学修饰。

作为量子点的形状,根据目的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形状。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圆球状、鳞片状、板状、椭球状、不规则形。

量子点的尺寸可根据所需的发光波长而采用任意适当的尺寸。量子点的尺寸更优选为1nm~10nm,进一步优选为2nm~8nm。若量子点的尺寸为这种范围,则绿色及红色分别显示出鲜明的发光,可实现高演色性。例如,绿色光可在量子点的尺寸为7nm左右的条件下发光,红色光可在3nm左右的条件下发光。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量子点的尺寸,在量子点例如为圆球状的情况下为平均粒径,在为其它形状的情况下是沿着该形状中的最小轴的尺寸。

量子点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1692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10285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65158号公报、日本特表2013-544018号公报、日本特表2010-533976号公报中,这些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而引用至本说明书中。量子点可使用市售品。

e-2-2.荧光体

作为荧光体,根据目的可使用可发出所需颜色的光的任意适当的荧光体。作为具体例,可列举红色荧光体、绿色荧光体。

作为红色荧光体,例如可列举利用mn4+活化后的复合氟化物荧光体。所谓复合氟化物荧光体是指含有至少一个配位中心(例如下述m)、被作为配体发挥作用的氟化物离子包围、且视需要利用抗衡离子(例如下述a)补偿电荷的配位化合物。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a2[mf5]:mn4+、a3[mf6]:mn4+、zn2[mf7]:mn4+、a[in2f7]:mn4+、a2[m'f6]:mn4+、e[m'f6]:mn4+、a3[zrf7]:mn4+、ba0.65zr0.35f2.70:mn4+。此处,a为li、na、k、rb、cs、nh4或其组合。m为al、ga、in或其组合。m'为ge、si、sn、ti、zr或其组合。e为mg、ca、sr、ba、zn或其组合。更优选配位中心的配位数为6的复合氟化物荧光体。这种红色荧光体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5-84327号公报中。该公报的记载整体作为参考而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作为绿色荧光体,例如可列举包含具有β型si3n4结晶结构的赛隆的固溶体作为主成分的化合物。更优选进行如将这种赛隆结晶中所含的氧量设为特定量(例如0.8质量%)以下的处理。通过进行这种处理,可获得波峰宽度较窄的发出鲜明的光的绿色荧光体。这种绿色荧光体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3-28814号公报中。该公报的记载整体作为参考而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发光层可为单层,也可具有层叠结构。在发光层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各层代表性地可包含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的波长转换材料。

发光层的厚度(在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为其总厚度)更优选为1μm~5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μm~400μm。若发光层的厚度为这种范围,则转换效率及耐久性可较优异。在发光层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的各层的厚度更优选为1μm~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250μm。

发光层的可见光反射率更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上。在本发明中,通过具备折射率调整层,即使使用反射率较高的发光层,也可获得外部光反射较少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可见光反射率的上限例如为90%。

f.其它构件

f-1.背光灯

作为上述背光灯所具备的光源,例如可列举:冷阴极管光源(ccfl)、led光源等。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背光灯具备led光源。若使用led光源,则可获得视角特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使用发出蓝色光的光源(更优选为led光源)。

上述背光灯可为正下型方式,也可为边缘照明方式。

上述背光灯除光源以外,视需要也可进一步具备导光板、扩散板、棱镜片等其它构件。

f-2.液晶面板

上述液晶面板110代表性地如图1所示地具备液晶单元40、配置于该液晶单元40的视觉辨认侧的偏振片(视觉辨认侧偏振片)10、及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背面侧偏振片50。在一实施方式中,偏振片(视觉辨认侧偏振片)10及背面侧偏振片50可以各自的吸收轴实质上成为正交或平行的方式配置。

液晶单元40具有一对基板41、41'、及夹持于该基板间的作为显示介质的液晶层42。在通常的构成中,在一基板41设置有滤色器(发光层30)及黑矩阵,在另一基板41'设置有控制液晶的电光特性的开关元件、对该开关元件提供栅极信号的扫描线及提供源信号的信号线、像素电极及对置电极。上述基板的间隔(单元间隙)可利用间隔件等控制。在上述基板的与液晶层接触的侧例如可设置包含聚酰亚胺的取向膜等。

在一实施方式中,液晶层包含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以垂直排列取向的液晶分子。这种液晶层(结果为液晶单元)代表性地显示nz>nx=ny的三维折射率。作为使用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以垂直排列取向的液晶分子的驱动模式,例如可列举垂直取向(va)模式。va模式包含多域va(mva)模式。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液晶层包含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以平行排列取向的液晶分子。这种液晶层(结果为液晶单元)代表性地显示nx>ny=nz的三维折射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ny=nz不仅包含ny与nz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包含ny与nz实质上相同的情况。作为使用显示这种三维折射率的液晶层的驱动模式的代表例,可列举横向电场效应(ips)模式、边缘电场切换(ffs)模式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ps模式包含采用v字型电极或z字型电极等的超级横向电场效应(s-ips)模式、高级超级横向电场效应(as-ips)模式。另外,上述ffs模式包含采用v字型电极或z字型电极等的高级边缘电场切换(a-ffs)模式、或超级边缘电场切换(u-ffs)模式。

作为上述背面侧偏振片,可使用任意适当的偏振片。

g.光学层叠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该光学层叠体具备偏振片及折射率调整层。作为偏振片,可使用上述b项中所说明的偏振片。该偏振片如b项中所说明,可以是可作为圆偏振片发挥功能的偏振片。作为折射率调整层,可使用上述d项中所说明的折射率调整层。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层叠并贴合于具备发光层的光学构件而使用。作为发光层,系可对入射光的一部分波长进行转换而发光的层,具体而言,可使用上述e项中所说明的发光层。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通过任意适当的粘合剂或粘接剂贴合于发光层而使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层叠体可进一步具备着色层。更优选着色层配置于折射率调整层的与偏振片相反侧。着色层可在上述偏振片具有λ/4波片而作为圆偏振片发挥功能时(详细情况在下文中说明)适宜地使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评价]

(1)折射率调整层的折射率

在丙烯酸系膜上形成折射率调整层后,切割为50mm×50mm的尺寸,并经由粘合层将其贴合于玻璃板(厚度:3mm)的表面。利用黑色标记油墨涂满上述玻璃板的背面中央部(直径20mm左右),制成在该玻璃板的背面不反射的样品。将上述样品安装于椭圆偏振仪(j.a.woollamjapan公司制造,vase),在500nm的波长、入射角50~80度的条件下测定折射率。

(2)反射率

使用konicaminolta公司制造的分光测色计cm-2600d,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获得的层叠体的总光线反射率(使光从偏振片侧入射时的反射率)进行测定。

(3)正面亮度

以偏振片成为上侧的方式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获得的层叠体分别置于蓝色led的均匀发光照明(aitecsystem公司制造,型号:tmn150×180-22bd-4)上,从偏振片侧利用亮度计(konicaminolta公司制造,商品名“sr-ul1”)对亮度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均匀发光照明的发光亮度设为1300cd/m2

[制造例1]偏振片的制作

将以聚乙烯醇作为主成分的高分子膜(可乐丽公司制造,商品名“9p75r”,厚度:75μm,平均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一边浸渍于水浴中1分钟,一边沿运送方向拉伸至1.2倍,然后在碘浓度0.3重量%的水溶液中浸渍1分钟,由此一边染色,一边以完全未拉伸的膜(原长)作为基准沿运送方向拉伸至3倍。接着,将该拉伸膜一边浸渍于硼酸浓度4重量%、碘化钾浓度5重量%的水溶液中,一边以原长为基准沿运送方向进一步拉伸至6倍,并在70℃下干燥2分钟,由此获得起偏镜。

另一方面,在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onicaminolta公司制造,产品名“kc4uyw”,厚度:40μm)的单面涂布含氧化铝胶体的粘接剂,并将其以两者的运送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通过辊对辊的方式层叠于上述中所获得的起偏镜的单面。需要说明的是,含氧化铝胶体的粘接剂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相对于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基化度5摩尔%)100重量份,使羟甲基三聚氰胺50重量份溶解于纯水中,制备固体成分浓度3.7重量%的水溶液,并相对于该水溶液100重量份,添加以固体成分浓度10重量%含有具有正电荷的氧化铝胶体(平均粒径15nm)的水溶液18重量份。接着,在起偏镜的相反侧涂布同样的含氧化铝胶体的粘接剂,并贴合经皂化处理的40μm厚的丙烯酸系树脂膜,而制作偏振片。

[制造例2]折射率调整层形成用涂敷液的制备

(1)硅化合物的凝胶化

使作为硅化合物的前驱物的mtms(methyltrimethoxysilane,甲基三甲氧基硅烷)0.95g溶解于2.2g的dmso(dimethylsulfoxide,二甲基亚砜)中,而制备混合液a。向该混合液a中添加0.01mol/l的草酸水溶液0.5g,在室温下进行30分钟搅拌,由此使mtms水解,而生成包含三(羟基)甲基硅烷的混合液b。

向5.5g的dmso中添加28重量%的氨水0.38g、及纯水0.2g后,进而追加添加上述混合液b,并在室温下搅拌15分钟,由此进行三(羟基)甲基硅烷的凝胶化,而获得包含凝胶状硅化合物的混合液c。

(2)熟化处理

将包含如上所述地制备的凝胶状硅化合物的混合液c直接在40℃下培养20小时,进行熟化处理。

(3)粉碎处理

接着,使用刮勺将如上所述地进行了熟化处理的凝胶状硅化合物粉碎为数mm~数cm尺寸的颗粒状。接着,向混合液c中添加ipa(isopropylalcohol,异丙醇)40g,轻轻搅拌后,在室温下静置6小时,对凝胶中的溶剂及催化剂进行倾析。通过进行3次同样的倾析处理,进行溶剂置换,而获得混合液d。接着,对混合液d中的凝胶状硅化合物进行粉碎处理(高压无介质粉碎)。粉碎处理(高压无介质粉碎)通过下述方法进行:使用均质机(smt公司制造,商品名“uh-50”),称量混合液d'中的凝胶状化合物1.85g及ipa1.15g并置于5cc的螺旋口瓶中后,在50w、20khz的条件下进行2分钟的粉碎。

通过该粉碎处理,将上述混合液d中的凝胶状硅化合物粉碎,由此该混合液d'成为粉碎物的溶胶液。利用动态光散射式nanotrac粒度分析计(日机装公司制造,upa-ex150型)确认混合液d'中所含的粉碎物的表示粒度不均的体积平均粒径,结果为0.50~0.70。进而,对该溶胶液(混合液c')0.75g,按照光碱产生剂(和光纯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wpbg266)的1.5重量%浓度mek(甲乙酮)溶液0.062g、双(三甲氧基硅烷基)乙烷的5%浓度mek溶液0.036g的比率进行添加,获得折射率调整层形成用涂敷液。

[实施例1]

在制造例1中制作的偏振片的丙烯酸系树脂膜的表面,涂布制造例2中制备的折射率调整层形成用涂敷液。此时,所形成的涂布层的湿润(wet)厚度(干燥前的厚度)为约27μm。将该涂布层在温度100℃下处理1分钟而进行干燥,进而,对干燥后的涂敷层,使用波长360nm的光以300mj/cm2的光照射量(能量)进行uv照射,而获得在上述偏振片上形成有折射率调整层的层叠体a。该折射率调整层的折射率为1.15。

对市售的tv(television,电视机)(samsung公司制造,商品名“un65js9000fxza”)进行分解,而获得背光灯侧所含的波长转换材料、即量子点片材。使用该量子点片材作为发光层,并通过丙烯酸系粘合剂贴合于上述层叠体a的低折射率层侧。

以上述方法获得具备偏振片、折射率调整层、及发光层的层叠体a。将所获得的层叠体a供于上述评价(2)及(3)。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将层叠体a与量子点片材(发光层)通过着色层层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获得层叠体b(偏振片/折射率调整层/着色层/发光层)。将所获得的层叠体b供于上述评价(2)及(3)。将结果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着色层以如下方式形成。

(着色层的形成)

制作相对于使丙烯酸正丁酯、含羟基的单体共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包含自由基产生剂(过氧化苯甲酰,日本油脂公司制造,商品名“nyperbmt”)0.3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tosoh公司制造,商品名“coronatel”)1重量份、色素(山本化成公司制造,商品名“pd-320”)0.25重量份、及酚系抗氧化剂(basfjapan公司制造,商品名“irganox1010”)0.2重量份而成的含色素的粘合剂。在实施了使粘合剂易剥离的处理的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三菱树脂公司制造,商品名“mrf38ck”)上,通过敷料器以20μm的厚度涂敷上述粘合剂,以155℃干燥2分钟后,取出粘合剂样品,并将上述粘合剂面贴合于层叠体a的折射率调整层侧,而形成着色层。

[比较例1]

除了不形成折射率调整层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获得包含偏振片与发光层的层叠体c(偏振片/发光层)。将所获得的层叠体c供于上述评价(2)及(3)。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不形成折射率调整层,且不贴合偏振片与发光层而层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获得层叠体d。需要说明的是,在层叠体d中,在偏振片与发光层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将所获得的层叠体d供于上述评价(2)及(3)。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由表1可明确,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偏振片与发光层之间配置折射率调整层,可兼顾优异的正面亮度与外部光反射的抑制。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由于无空气层,因此外部光反射较少,但正面亮度降低。认为其原因在于,虽然来自背光灯的光在偏振片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反射,但反射光被偏振片吸收。在本发明中,通过配置折射率调整层,在偏振片的背面侧(具体而言,折射率调整层与发光层的界面)发生反射,通过反射光而使发光层的发光量增加,光的利用效率优异。另外,在比较例2中,由于存在空气层,因此光的利用效率较高,但外部光反射增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