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9121发布日期:2018-09-11 17:0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板蒸镀制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将平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制成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过程中,由于曲面液晶面板具有一定的弧度,使得弯曲后的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错位,两基板之间的错位自中心向两侧增大;同时两基板之间还会产生压应力,压应力自中心向两边逐渐减少,导致了曲面显示器中心位置和两端位置的盒厚(cellgap)不均,从而导致了显示品质下降甚至显示不良。

现有的lcd成盒技术中,通过需要制作间隙子来支撑上下基板形成液晶厚度,依据高低的不同一般含有mainps和subps形式的间隙子。同时,还有与mainps和subps形式间隙子的材料一致且能够一体成型的bm形式的间隙子。具有上述间隙子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需要在两侧基板分工艺制作两种间隙子,且所需的ps数量多,占用较大的空间。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改善抗压缩能力,支撑形成盒厚的基础上能够在受到较大外力发生形变时形成二次支撑;上下基板合板后形成完整的间隙子结构,有效防止上下基板滑移错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上基板的内表面设置第一间隙子,第一间隙子包括:第一平坦部和自第一平坦部的一端侧凸起而设的第一凸起部;与上基板相对而设的下基板,下基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间隙子,第二间隙子包括:第二平坦部和自第二平坦部的一端侧凸设而设的第二凸起部,其中:上基板和下基板进行合板,第一凸起部抵压在第二平坦部上和/或第二凸起部抵压在第一平坦部上,用以对上基板和下基板进行支撑和互扣。

其中,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顶面,第一平坦部具有第二顶面,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设有段差。

其中,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三顶面,第二平坦部具有第四顶面,第三顶面和第四顶面设有段差。

其中,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三顶面,第二平坦部具有第四顶面,第三顶面和第四顶面设有段差。

其中,第一顶面接触或抵压在第四顶面上,第三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不接触。

其中,第三顶面接触或抵压在第二顶面上,第一顶面与第四顶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不接触。

其中,第一顶面接触或抵压在第四顶面上,第三顶面接触或抵压在第二顶面上。

其中,还包括:夹设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分别贴附在上基板和下基板外侧表面的偏光膜片。

其中,上基板的内表面设置多个由第一间隙子组成的阵列,下基板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由第二间隙子组成的阵列,任一第一间隙子在上基板和下基板合板时对应接触或压缩在下基板的第二间隙子上形成完整的间隙子结构。

其中,第一间隙子所使用的材料与第二间隙子所使用的材料相同。

实施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基板和下基板进行合板,第一凸起部抵压在第二平坦部上和/或第二凸起部抵压在第一平坦部上,用以对上基板和下基板进行支撑和互扣,改善抗压缩能力,支撑形成盒厚的基础上能够在受到较大外力发生形变时形成二次支撑;上下基板合板后形成完整的间隙子结构,有效防止上下基板滑移错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8,下基板9、夹设在上基板8和下基板9之间的液晶层(未图示)和分别贴附在上基板8和下基板9外侧表面的偏光膜片。

本实施例中上基板8的内表面8a设置第一间隙子1。具体实施时,上基板8的内表面8a设置的第一间隙子1为多个,且多个第一间隙子1组成阵列。其中:第一间隙子1由有机材料制备,其用以与下述下基板9的第二间隙子2适配对接或压缩形成液晶盒厚(cellgap),使显示面板中心位置和两端位置的盒厚均匀,提升产品的良率。

进一步的,第一间隙子1包括:第一平坦部11和自第一平坦部11的一端侧凸起而设的第一凸起部12;其中,第一凸起部12具有第一顶面121,第一平坦部11具有第二顶面111,第一顶面121和第二顶面111之间设有段差。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一平坦部11凸起设置第一凸起部12,形成一高一低两个顶面121,111。

本实施例中下基板9的内表面a设置第二间隙子2。具体实施时,下基板9的内表面9a设置的第二间隙子2为多个,且多个第二间隙子2组成阵列。具体实施时,上基板8的任一第一间隙子1在上基板8和下基板9合板时对应接触或压缩在下基板9的第二间隙子2上形成完整的间隙子结构。

进一步的,第二间隙子2由有机材料制备,其采用与第一间隙子1相同的材料制备,当然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备,不影响实际的功效。第二间隙子2的作用是与上述上基板8的第一间隙子1适配对接或压缩形成液晶盒厚(cellgap),使显示面板中心位置和两端位置的盒厚均匀,提升产品的良率。

第二间隙子2包括:第二平坦部21和自第二平坦部21的一端侧凸设而设的第二凸起部22.其中,第二凸起部22具有第三顶面221,第二平坦部21具有第四顶面211,第三顶面221和第四顶面211设有段差。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二平坦部21凸起设置第二凸起部22,形成一高一低两个顶面221,211。

本实施例中,上基板8和下基板9进行合板的过程中,第一凸起部12抵压在第二平坦部21上,第二凸起部22抵压在第一平坦部11上,用以对上基板和下基板进行支撑和互扣。进一步说,第一顶面121接触或抵压在第四顶面211上,同时,第三顶面221接触或抵压在第二顶面11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平坦部11凸起设置第一凸起部12,形成一高一低两个顶面121,111。通过在第二平坦部21凸起设置第二凸起部22,形成一高一低两个顶面221,211的作用是:上下基板8、9合板后,第一顶面121接触或适度压缩在第四顶面211上,第三顶面221接触或适度压缩在第二顶面111上,上下基板8,9合板后形成完整的间隙子结构,具有段差的上下相互锁扣的结构能够有效防止上下基板8,9滑移错位的问题;该结构还兼具mainps和subps的功能,抗压缩能力和lcmargin的能力有所改善。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凸起部12的第一顶面121和第一平坦部11的第二顶面111之间的段差,与第二凸起部22的第三顶面221和第二平坦部21的第四顶面211之间的段差设为不同。进一步说,第一顶面121接触或抵压在第四顶面211上,第三顶面221与第二顶面11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不接触。该结构能够起到的功效是:该面板结构支撑形成盒厚的基础上能够在受到较大外力发生形变时第三顶面221与第二顶面111之间具备一定的形变压缩空间,进而能够形成二次支撑,使得单颗ps上同时具有main和sub结构和功能。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凸起部12的第一顶面121和第一平坦部11的第二顶面111之间的段差,与第二凸起部22的第三顶面221和第二平坦部21的第四顶面211之间的段差设为不同。进一步说,第三顶面221接触或抵压在第二顶面上111,第一顶面121与第四顶面21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不接触。其功效与上述实施例二所起到的功效相同,支撑形成盒厚的基础上能够在受到较大外力发生形变时第三顶面221与第二顶面111之间具备一定的形变压缩空间,进而能够形成二次支撑,使得单颗ps上同时具有main和sub结构和功能。

实施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基板和下基板进行合板,第一凸起部抵压在第二平坦部上和/或第二凸起部抵压在第一平坦部上,用以对上基板和下基板进行支撑和互扣,改善抗压缩能力,支撑形成盒厚的基础上能够在受到较大外力发生形变时形成二次支撑;上下基板合板后形成完整的间隙子结构,有效防止上下基板滑移错位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