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4533发布日期:2018-06-30 11:5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的显示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显示产品的分辨率,往往是通过减小单个像素面积来实现,但是这种实现方式受到显示产品工艺能力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分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能够显示彩色的像素单元;

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能够调节透过自身的光的亮度;

其中,每一像素单元对应多个显示单元,每一像素单元与对应的多个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黑白显示被动矩阵式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和封装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

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三偏振片,所述第三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相同;

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四偏振片,所述第三偏振片和所述第四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偏振片复用为所述第三偏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

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四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四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彩膜基板复用为所述封装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所述阵列基板复用为所述封装盖板。

进一步地,每一像素单元包括3个在行方向上排列的不同颜色的亚像素,每一像素单元对应3N个显示单元,其中,N为不小于2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3N个显示单元排成3列,每一列的N个显示单元对应像素单元的其中一个亚像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能够显示彩色的像素单元,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显示单元能够调节透过自身的光的亮度,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多个显示单元,这样通过调节透过第二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光的亮度即显示单元的灰度显示,能够提升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尺寸进行改动,不需要减少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面积,因此,该实现方式不受显示产品工艺能力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高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的示意图;

图2-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像素单元

2亚像素

3显示单元

4背光源

5第一偏振片

6阵列基板

7彩膜基板

8第二偏振片

9第三偏振片

10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

11封装盖板

12第四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显示装置难以满足高分辨率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分辨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能够显示彩色的像素单元1;

第二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3,所述显示单元3能够调节透过自身的光的亮度;

其中,每一像素单元1对应多个显示单元3,即每一像素单元1与对应的多个显示单元3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能够显示彩色的像素单元,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每一显示单元能够调节透过自身的光的亮度,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多个显示单元,这样通过调节透过第二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光的亮度即显示单元的灰度显示,能够提升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尺寸进行改动,不需要减少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面积,因此,该实现方式不受显示产品工艺能力的限制。

其中,第一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OLED显示面板,为主动矩阵式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彩色显示;由于第二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面积较小,因此,第二显示面板可以采用被动矩阵式显示面板,现有的被动矩阵式显示面板为无源显示面板,不采用薄膜晶体管结构驱动,因此更容易实现大开口率,高分辨率。被动矩阵式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尺寸已经可以做到很小,比如可以做到主动矩阵式显示面板的亚像素的三分之一大。

如图1所示,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1包括有3个亚像素2,分别为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根据像素分割法实现彩色显示,在第一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进行正常显示时,通过控制液晶的旋转角度分别控制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三个亚像素的亮度,将RGB三原色叠加混合后形成需要显示的颜色;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1与第二显示面板的9个显示单元3相对应,即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1的面积等于第二显示面板9个显示单元3的面积,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亚像素2与第二显示面板的3个显示单元3相对应,即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亚像素2的面积等于第二显示面板3个显示单元3的面积,将第二显示面板置于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通过匹配调节第二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灰度显示,最终形成的亚像素的光是通过第一显示面板亚像素的光能量与通过第二显示面板显示单元透过的光的亮度的乘积,因此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亚像素分别被分割成3份不同的显示亮度,可以将最终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提高至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3倍,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

具体地,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可以包括3个在行方向上排列的不同颜色的亚像素,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的3N个显示单元,其中,N为不小于2的整数,则将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层叠设置后,可以将最终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提高至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N倍,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决定N的取值。

具体地,第二显示面板的3N个显示单元排成3列,每一列的N个显示单元对应像素单元的其中一个亚像素,即每一列的N个显示单元在第一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亚像素完全重合。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可以为黑白显示被动矩阵式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和封装盖板。

下面以第一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为黑白显示被动矩阵式显示面板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源4,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一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6和彩膜基板7,第二显示面板包括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10和封装盖板11。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5,第一偏振片5位于背光源4和阵列基板6之间;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二偏振片8,所述第一偏振片5和所述第二偏振片8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三偏振片9,所述第三偏振片9和所述第二偏振片8的透光轴方向相同;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四偏振片12,所述第三偏振片9和所述第四偏振片12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通过精准对位贴合在一起,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即每一像素单元在第二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多个显示单元重合。具体地,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3N个显示单元,N为大于2的整数,这样组合得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可以为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N倍,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现有彩色显示面板(即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尺寸进行改动,不需要减少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面积,因此,该实现方式不受显示产品工艺能力的限制。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面板并不局限于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二显示面板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当第二显示面板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时,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背光源4之间。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所述第二偏振片8可以复用为所述第三偏振片9。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源4,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一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6和彩膜基板7,第二显示面板包括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10和封装盖板11。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5,第一偏振片5位于背光源4和阵列基板6之间;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四偏振片12,第一偏振片5和所述第四偏振片12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通过精准对位贴合在一起,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即每一像素单元在第二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多个显示单元重合。具体地,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3N个显示单元,N为大于2的整数,这样组合得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可以为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N倍,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现有彩色显示面板(即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尺寸进行改动,不需要减少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面积,因此,该实现方式不受显示产品工艺能力的限制。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面板并不局限于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二显示面板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当第二显示面板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时,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背光源4之间。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源4,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一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6和彩膜基板7,第二显示面板包括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10和封装盖板,为了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厚度,彩膜基板7还复用为第二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5,第一偏振片5位于背光源4和阵列基板6之间;贴附在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四偏振片12,第一偏振片5和所述第四偏振片12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通过精准对位贴合在一起,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即每一像素单元在第二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多个显示单元重合。具体地,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3N个显示单元,N为大于2的整数,这样组合得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可以为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N倍,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现有彩色显示面板(即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尺寸进行改动,不需要减少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面积,因此,该实现方式不受显示产品工艺能力的限制。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面板并不局限于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二显示面板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当第二显示面板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时,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和背光源4之间。

具体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源4,第一显示面板位于第二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一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6和彩膜基板7,第二显示面板包括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10和封装盖板,为了降低显示装置的结构厚度,阵列基板6还复用为第二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5,第一偏振片5位于背光源4和被动矩阵式显示基板10之间;贴附在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第四偏振片12,第一偏振片5和所述第四偏振片12的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通过精准对位贴合在一起,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多个显示单元,即每一像素单元在第二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多个显示单元重合。具体地,第一显示面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对应第二显示面板上的3N个显示单元,N为大于2的整数,这样组合得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可以为第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N倍,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显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现有彩色显示面板(即第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尺寸进行改动,不需要减少现有彩色显示面板的单个像素面积,因此,该实现方式不受显示产品工艺能力的限制。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面板并不局限于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第二显示面板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当第二显示面板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时,第一显示面板位于第二显示面板和背光源4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