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320发布日期:2018-11-27 22:2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结构开发,窄边框、全面屏成为当前电子设备上显示屏幕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显示屏幕的边框越来越窄,但基于该一发展趋势,导致尾部亮线问题频发。

目前,显示屏幕的尾部亮线问题受膜材尺寸、组装精度、环境信赖性测试后膜材收缩等因素影响较大,但导致尾部亮线问题的很大比例原因是由于下棱镜与胶框间隔较大导致。

在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上棱镜通过遮光胶进行四周固定,收缩变形较小,下棱镜在灯条位置处通过灯条胶固定到导光板上,由此当下棱镜与遮光胶收缩变形时,会导致下棱镜的尾部与遮光胶无搭接或较小搭接,从而容易发生亮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光学膜片收缩变形导致尾部产生亮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固定组件及依次层叠设置的至少三个光学膜片,其中所述灯条沿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一边缘设置,其中:

在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边缘处,至少三个光学膜片中的第一光学膜片与第二光学膜片分别与一个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其中,至少三个光学膜片中,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与第三光学膜片的距离最远,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与所述第三光学膜片贴合连接,且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不同。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导光板及胶框,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在至少三个光学膜片中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最远,且所述第一光学膜片通过遮光胶带与所述胶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与所述导光板和/或所述胶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为上棱镜,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为下棱镜。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膜片通过粘接条与所述导光板和/或所述胶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粘接条为双面胶带。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粘接条与所述第三光学膜片同层设置,且所述粘接条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光学膜片的厚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二边缘为所述第一边缘的相对边缘或者为所述第一边缘的相邻边缘。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第一边缘处,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与一个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学膜片处于自由伸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当所述第二光学膜片通过双面胶带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胶框固定连接时,所述双面胶带部分地覆盖所述导光板、部分地覆盖所述胶框,且所述双面胶带与所述胶框之间存在间隔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通过使第一光学膜片与第二光学膜片分别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降低第一光学膜片与第二光学膜片的收缩变形,尤其对于设置在第一光学膜片与第三光学膜片之间的第二光学膜片,在其他边缘未有固定的情况下,使与对应灯条设置的另一边缘处固定,使第二光学膜片的收缩方向由灯条一侧至相对另一侧,从而降低在灯条设置边缘的相对另一边缘的整体收缩量,达到改善尾部亮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中,第二光学膜片的其中一实施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中,表示灯条、导光板和粘接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其中一实施结构;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中,表示灯条、导光板和粘接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另一实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在光学膜片设置灯条的另一边缘,通过使至少三个光学膜片中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分别与一个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以保证光学膜片在灯条另一边缘的固定,光学膜片的收缩方向由灯条一侧至相对另一侧,以降低光学膜片在灯条的相对另一侧由于收缩变形产生亮线的机率。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三个光学膜片,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光学膜片10、第二光学膜片20和第三光学膜片30,因此第一光学膜片10与第三光学膜片30之间的距离最远,第二光学膜片20与第三光学膜片30贴合连接;

固定组件40,该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10与第二光学膜片20分别与固定组件4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图中未显示),灯条沿三个光学膜片的第一边缘设置,图1所展示部分为三个光学膜片处不同于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位置处的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光学膜片10与第二光学膜片20分别与固定组件40固定连接,降低第一光学膜片10与第二光学膜片20的收缩变形,尤其对于设置在第一光学膜片10与第三光学膜片30之间的第二光学膜片20,在其他边缘未有固定的情况下,使与对应灯条设置的另一边缘处固定,第二光学膜片20的收缩方向由灯条一侧至相对另一侧,从而降低在灯条设置边缘的相对另一边缘的整体收缩量,达到改善尾部亮线的效果。

基于通常背光模组的设置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膜片10可以为上棱镜,第二光学膜片20可以为下棱镜,第三光学膜片30可以为扩散片。

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使得在下棱镜对应灯条设置的另一边缘处,下棱镜与固定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减小下棱镜在灯条设置边缘的相对另一边缘的整体收缩量,达到改善尾部亮线的效果。

可选地,第一光学膜片10通过遮光胶带301与固定组件40固定连接,第三光学膜片30通过粘接条309与固定组件4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305,第三光学膜片30也即扩散片固定于导光板305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40可以包括胶框,也即第一光学膜片10和第二光学膜片20均与胶框固定连接。

另外,可选地,粘接条309为双面胶带;该双面胶带的两个粘接面分别与第二光学膜片20和固定组件40相连接,实现第二光学膜片20与固定组件40之间的固定连接。

另外,粘接条309与第三光学膜片30同层设置,且粘接条309的厚度与第三光学膜片30的厚度相同。

可选地,当灯条设置在光学膜片的第一边缘时,上述的第二边缘可以为第一边缘的相对边缘或者与第一边缘相邻的边缘。

采用上述的设置结构,对于下棱镜(第二光学膜片20)来说,相较于现有技术,下棱镜由在灯条处固定,改变为在灯条的相邻边缘或者相对边缘处固定,从而改变下棱镜的收缩方向,减小下棱镜的尾部收缩量,避免下棱镜在尾部产生过大收缩,与上棱镜上方的遮光胶无搭接,容易在尾部(也即灯条的相对一侧)形成尾部亮线的问题。

以下将以本发明所述背光模组中,第一光学膜片为上棱镜,第二光学膜片为下棱镜,第三光学膜片为扩散片为例,说明本发明所述背光模组的另一实施结构。

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具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棱镜308、下棱镜307和扩散片306。

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

导光板305,其中扩散片306设置于导光板305上,且扩散片306、下棱镜307和上棱镜308分别与导光板305平行设置;

胶框302,围绕导光板305和光学膜片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图中未显示),灯条沿导光板305、扩散片306、下棱镜307和上棱镜308的第一边缘设置,图2所展示部分为不同于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位置处的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框302形成为用于固定上棱镜308的固定组件,胶框302和/或导光板305形成为用于固定下棱镜307的固定组件。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棱镜308与胶框302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施结构中,下棱镜307与导光板305固定连接。

其中,上棱镜308通过遮光胶带301与胶框302固定连接,遮光胶带301设置于上棱镜308的上方,在第二边缘位置处,遮光胶带301部分覆盖胶框302,部分覆盖上棱镜308的边缘部分,胶框302与上棱镜308之间的间隔部分被遮光胶带301覆盖,以避免背光模组的光线通过边缘部分透出。

另外,下棱镜307通过粘接条309与导光板305固定连接。可选地,该粘接条309为双面胶带,该双面胶带的两个粘接面分别与导光板305和下棱镜307相粘合连接,实现下棱镜307与导光板305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粘接条309与扩散片306同层设置,且粘接条309的厚度与扩散片306的厚度相同。

另外,当灯条设置在导光板305、扩散片306、下棱镜307和上棱镜308的第一边缘处时,上述的第二边缘可以为第一边缘的相对边缘或者为第一边缘的相邻边缘。

基于上述的设置方式,在背光模组中,灯条所设置边缘的相对边缘或者相邻边缘处,上棱镜308的上方设置遮光胶带301,实现上棱镜308与胶框302的固定连接,并避免背光模组的光线通过边缘部分透出;另外,下棱镜307与导光板305固定连接,以改变下棱镜的收缩方向,减小下棱镜的尾部收缩量。可以理解的是,在背光模组中,上棱镜308的每一边缘处均设置遮光胶带301,与上棱镜308和胶框302的相搭接,可选地,在设置灯条的第一边缘,遮光胶带301与上棱镜308的边缘搭接在0.5mm左右,在第一边缘的相对边缘,遮光胶带301与上棱镜308的边缘搭接较小,通常为0.25mm至0.3mm左右。此外,通常上棱镜308与下棱镜307的边缘平齐,基于此,在设置灯条的第一边缘,遮光胶带301在下棱镜307所在平面的投影与下棱镜307的边缘部分相重合,且重合宽度约为0.5mm左右;在第一边缘的相对边缘,遮光胶带301在下棱镜307所在平面的投影也与下棱镜307的边缘部分相重合,且重合宽度约为0.25mm至0.3mm左右。

现有技术中,下棱镜307通常在第一边缘处固定,但由于上棱镜308与下棱镜307的裁切公差(通常约为±0.07mm左右)和组装公差(通常约为±(0.05mm-0.1mm)左右)的存在,使得背光模组中,上棱镜308与下棱镜307安装后,边缘部分存在±0.17mm左右的极限偏差,而且由于灯条的相对边缘处,下棱镜307能够自由收缩,根据膜材的收缩率,下棱镜在灯条的相对边缘处的自由收缩量可以达到0.14mm左右,因此使得在信赖性后,遮光胶带301也存在收缩,造成下棱镜307与遮光胶带301可能无搭接,使得在灯条的相对边缘处,导光板305所透出的光不经过下棱镜307和遮光胶带301即直接进入可视区,形成尾部亮线。

然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对于下棱镜来说,相较于现有技术,下棱镜由在灯条处固定,改变为在灯条的相邻边缘或者相对边缘处固定,从而改变下棱镜的收缩方向,减小下棱镜的尾部收缩量,避免下棱镜在尾部产生过大收缩,与上棱镜上方的遮光胶无搭接,容易在尾部(也即灯条的相对一侧)形成尾部亮线的问题。

另外,可选地,在垂直于第二边缘的长度方向,粘接条309的宽度可以为0.2mm左右,且粘接条309的颜色可以为白色或者黑色。

本发明实施例中,较佳地,粘接条309设置在导光板305设置灯条的相对边缘,也即第二边缘为第一边缘的相对边缘。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中,表示灯条400、导光板305和粘接条309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其中一实施结构。在该实施结构中,粘接条309设置在灯条400的相对边缘,因此当灯条400设置在导光板305(或者为下棱镜307)的第一边缘处,粘接条309设置在导光板305(或者为下棱镜307)的第二边缘处时,第二边缘为第一边缘的相对边缘。

基于该设置方式,在背光模组中,结合图2和图4,下棱镜307与导光板305和/或胶框302固定连接,下棱镜的收缩方向由灯条一侧至相对另一侧,以减小下棱镜的尾部收缩量,避免由于下棱镜的尾部由于收缩变形产生亮线的机率。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的另一实施结构中,粘接条309也可以设置在导光板305设置灯条的相邻边缘,也即第二边缘为第一边缘的相邻边缘。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结构中,粘接条309设置在灯条400的相邻边缘,因此当灯条400设置在导光板305(或者为下棱镜307)的第一边缘处,粘接条309设置在导光板305(或者为下棱镜307)的第二边缘处时,第二边缘为第一边缘的相邻边缘。可选地,如图5所示,灯条400所设置的第一边缘的两个相邻边缘分别设置有一个粘接条309,用于实现下棱镜307与导光板305和/或胶框302的固定连接。采用该方式通过在灯条的左右两侧使下棱镜307进行固定,也会使下棱镜307的尾部收缩量为下棱镜307整体收缩量的二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背光模组的尾部亮线问题,同时保证背光模组所应用显示装置的尾部边框更窄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尾部”为背光模组设置灯条的相对一侧的边缘部分。

另外,可选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在背光模组设置灯条的一侧的边缘部分,根据以上,上棱镜308与胶框302固定连接,下棱镜307可以处于自由伸缩状态,以保证下棱镜307的可收缩性,避免产生褶皱。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中,下棱镜307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下棱镜307的边缘不需要设置任何凸出部分即能够实现边缘部分与导光板305和/或胶框302的固定连接,下棱镜307的制造过程简单方便。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二边缘处,下棱镜307可以通过粘接条309仅与导光板305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粘接条309与导光板305和胶框302同时固定连接,也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固定组件包括导光板305和胶框302。当下棱镜307同时与导光板305和胶框302固定时,可选地,在第二边缘处,导光板305与胶框302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参阅图2,由于粘接条309可以为双面胶带,利用粘接条309搭接在该间隔空间处的部分,可以吸附背光模组中的一些异物,避免信赖性及结构测试中膜材及导光板划伤等不良。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反射片304,设置于导光板305与扩散片306贴合连接的相对表面,此外反射片304与胶框302通过反射背胶303连接。

根据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相较于现有技术,下棱镜由在灯条处固定,改变为在灯条的相邻边缘或者相对边缘处固定,从而改变下棱镜的收缩方向,减小下棱镜的尾部收缩量,避免下棱镜在尾部产生过大收缩,与上棱镜上方的遮光胶无搭接,容易在尾部形成尾部亮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结构的背光模组。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其中一实施结构的示意图。其中背光模组部分包括:导光板305、扩散片306、下棱镜307和上棱镜308;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条(图中未显示),灯条沿导光板305、扩散片306、下棱镜307和上棱镜308的第一边缘设置,图2所展示部分为不同于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位置处的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胶框302形成为用于固定上棱镜308的固定组件,胶框302和/或导光板305形成为用于固定下棱镜307的固定组件。

另外,上棱镜308通过遮光胶带301与胶框302固定连接,遮光胶带301设置于上棱镜308的上方,在第二边缘位置处,遮光胶带301部分覆盖胶框302,部分覆盖上棱镜308的边缘部分,胶框302与上棱镜308之间的间隔部分被遮光胶带301覆盖,以避免背光模组的光线通过边缘部分透出。

另外,下棱镜307通过粘接条309与导光板305固定连接。可选地,该粘接条309为双面胶带,该双面胶带的两个粘接面分别与导光板305和下棱镜307相粘合连接,实现下棱镜307与导光板305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背光模组上的阵列基板202、彩膜基板201、光学胶层102和盖板101,其中可选地,彩膜基板201上可以集成设置有触控层。

上述实施结构的显示装置仅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的其中一实施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可以了解采用本发明所述背光模组的任一显示装置的结构,在此不一一详细说明。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改变背光模组中下棱镜的固定方式和收缩方向,从而减小下棱镜的尾部收缩量,避免下棱镜在尾部产生过大收缩,与上棱镜上方的遮光胶无搭接,容易在尾部形成尾部亮线的问题。此由,由于下棱镜可以通过双面胶带与胶框有一定的搭接,背光模组中的一些组装异物可以通过双面胶带粘附固定,降低膜材及导光板划伤引起的白斑等显示不良,从而提高产品品质性能。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