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319发布日期:2018-11-27 22:2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铁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



背景技术:

用铁水铸造而成的物品统称为铸铁件,铸铁件的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使用质量,外观质量指铸件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偏差、形状偏差、重量偏差;内在质量主要指铸件的、金相组织以及存在于铸件内部的孔洞、裂纹、夹杂、偏析等情况;使用质量指铸铁件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耐久能力,包括耐磨、耐腐蚀、耐激冷激热、疲劳、吸震等性能以及被切削性、可焊性等工艺性能。铸铁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气孔、针孔、夹渣、裂纹、凹坑等缺陷。常用的修补设备为氩弧焊机、电阻焊机、冷焊机等。铸铁件铸造时需要通过模具进行成型。

现有的铸铁件固定网架使用不方便,且通常只是通过散热风扇对一个铸铁件模具进行冷却,冷却效率低,冷却效果较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包括顶板、底板和通风管,所述顶板的中间设有第一散热网,第一散热网上设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的外侧对称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的内侧端与第一压板对应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面对称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包括主管以及对称设置于主管两侧的副管,所述主管的底端设有风机,顶端与副管的顶端内侧连通,所述副管的中部设有冷却腔,两侧的冷却腔之间设有连通管,且其中一个冷却腔连接有进水管,另一个冷却腔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冷却腔中均匀设置有多个通风口;所述底板的两侧对应副管对称设有第二散热网,中间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第二散热网上设有第二模具,第二模具的外侧对称设有第二压板,所述固定杆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同的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内侧端与第二压板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的内侧面以及固定块的两侧均设有通风槽,通风槽的外侧设有第三散热网。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位于对应的冷却腔的外侧面前端,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冷却腔的内侧面后端。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储水箱且一端伸入储水箱中并连接有水泵,所述出水管连接有集水箱,集水箱上设有导水管,导水管的一端与储水箱连通,所述导水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顶端两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钉,并通过螺钉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处设有滚轮和刹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和主管对顶板上的第一模具进行冷却散热,然后风通过副管对底板上的两个第二模具进行冷却散热,散热方便,同时对三个模具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通过冷却腔中的冷却水,使风经过通风口时被冷却,降低风的温度,以便对第二模具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转动固定螺杆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紧压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上,避免浇铸时模具意外移动等情况,提高铸件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顶板,101-第一散热网,102-固定板,2-底板,201-第二散热网,202-固定块,3-通风管,301-主管,302-副管,303-冷却腔,304-进水管,305-连通管,306-出水管,307-通风口,4-风机,5-第一模具,6-第二模具,7-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9-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包括顶板1、底板2和通风管3,所述顶板1的中间设有第一散热网101,第一散热网101上设有第一模具5,所述第一模具5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压板7,第一压板7的外侧对称设有固定板102,所述固定板10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的内侧端与第一压板7对应连接,所述顶板1的底面对称设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底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3包括主管301以及对称设置于主管301两侧的副管302,所述主管301的底端设有风机4,顶端与副管302的顶端内侧连通,所述副管302的中部设有冷却腔303,两侧的冷却腔303之间设有连通管305,且其中一个冷却腔303连接有进水管304,另一个冷却腔303连接有出水管306,所述冷却腔303中均匀设置有多个通风口307;所述底板2的两侧对应副管302对称设有第二散热网201,中间固定有固定块202,所述第二散热网201上设有第二模具6,第二模具6的外侧对称设有第二压板8,所述固定杆9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同的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内侧端与第二压板8对应连接。

其中,第一压板7、第二压板8的内侧面以及固定块202的两侧均设有通风槽,通风槽的外侧设有第三散热网,通过第一压板7、第二压板8和第三散热网与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6接触固定,并通过通风槽和第三散热网提高散热效果;进水管304和出水管306分别位于对应的冷却腔303的外侧面前端,连通管305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冷却腔303的内侧面后端,使冷却水由冷却腔303的前侧进入,并通过后侧进入另一冷却腔303,再通过冷却腔303的前侧排出,提高冷却效果;进水管304连接有储水箱且一端伸入储水箱中并连接有水泵,出水管306连接有集水箱,集水箱上设有导水管,导水管的一端与储水箱连通,导水管上设有阀门,当集水箱的水冷却后,打开导水管的阀门,使水进入储水箱后再次使用,反复使用,节约资源;通风管3的顶端两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螺钉,并通过螺钉与顶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使通风管3位置固定;底板2的底面四角处设有滚轮和刹车,便于移动或停止。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6放置在第一散热网101和第二散热网201上,转动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内侧端紧压在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上,通过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将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6固定,避免浇铸时模具意外移动等情况,打开风机4,风通过主管301对顶板1上的第一模具5进行冷却散热,然后通过副管302中的通风口307时,冷却腔303中的冷却水使风被冷却,降低风的温度,以便对第二模具6进行散热,散热方便,散热效果好,同时对三个模具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