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292发布日期:2018-11-27 22:2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极板是铅酸蓄电池的核心部分,提供极板导电和骨架作用的就是板栅,目前行业内板栅制造仍以重力浇铸为主。从解剖的退货电池分析情况来看,板栅的腐蚀亦是其中原因之一。重力浇铸板栅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断筋、变形会严重影响板栅的成型效率。不同模具温度条件下生产的板栅,其内部合金元素晶粒的分布,板栅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然而这些差异有的会在板栅成型时体现出来,更甚至会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寿命。宏观的现象容易发现并改善,往往是那些微观的差异造成电池质量的隐患。如何保证重力浇铸板栅模具温度的均一性,了解板栅的成型过程后会明白其模具温度差异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改进的方向。现行的板栅模具加热装置加热面积小不能保证模具温度的均一性,加热块采用材质差导致使用寿命短,不仅影响板栅质量,而且会造成能源、物料的损耗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缺陷,从而实现一种能消除铅液温度对板栅模具温度的影响、保证板栅模具温度均匀一致、板栅的综合品质大幅提升的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包括不锈钢加热板,所述不锈钢加热板固定设置于板栅模具的外侧壁上,所述不锈钢加热板上均布设置有导热孔,且不锈钢加热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与板栅模具上的固定光轴配合安装,支撑孔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不锈钢加热板的中上部镶嵌设置有中部加热组件,所述不锈钢加热板的下部边缘处沿不锈钢加热板的长度方向镶嵌有底部加热组件;所述中部加热组件外接独立的温控器Ⅰ,所述底部加热组件外接独立的温控器Ⅱ,所述温控器Ⅰ和温控器Ⅱ分别控制中部加热组件和底部加热组件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部加热组件与底部加热组件非邻侧边上均一体均布设置有加热翅片,所述中部加热组件与加热翅片的总宽度与板栅模具的宽度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部加热组件和底部加热组件的加热方式均为电阻丝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部加热组件和底部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不相同,温控器Ⅰ和温控器Ⅱ分别控制中部加热组件和底部加热组件使板栅模具的各部温度均匀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底部加热组件两端对称设置两个U型孔,所述U型孔用于安装固定底部加热组件,所述U型孔内配合设置螺栓,将底部加热组件位置可调的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加热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不锈钢加热板的中部加热组件和底部加热组件覆盖了整个板栅成型区域,且镶嵌于不锈钢加热板内的电阻丝加热元件的功率不同、分布位置也不同,在铅液注入板栅模具时,通过两个温控仪的共同作用,消除了铅液温度对板栅模具温度的影响,从而保证板栅模具温度的均一性,此种模具温度条件下铸造的板栅,其内部合金元素晶粒的分布均一,板栅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均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保证了用其制造电池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加热板,2-导热孔,3-支撑孔,4-固定孔,5-中部加热组件,6-底部加热组件,7-温控器Ⅰ,8-温控器Ⅱ,9-U型孔,10-加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重力浇铸板栅模具加热装置,包括不锈钢加热板1,所述不锈钢加热板1固定设置于板栅模具的外侧壁上,所述不锈钢加热板1上均布设置有导热孔2,且不锈钢加热板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孔3,所述支撑孔3与板栅模具上的固定光轴配合安装,支撑孔3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孔4,所述不锈钢加热板1的中上部镶嵌设置有中部加热组件5,所述不锈钢加热板1的下部边缘处沿不锈钢加热板1的长度方向镶嵌有底部加热组件6;所述中部加热组件5外接独立的温控器Ⅰ7,所述底部加热组件6外接独立的温控器Ⅱ8,所述温控器Ⅰ7和温控器Ⅱ8分别控制中部加热组件5和底部加热组件6的温度, 所述中部加热组件5和底部加热组件6的加热方式均为电阻丝加热。

所述中部加热组件5与底部加热组件6非相邻侧边上均一体均布设置有加热翅片10,所述中部加热组件5、底部加热组件6与加热翅片10的总宽度均与板栅模具的宽度相等。

所述中部加热组件5和底部加热组件6的加热功率不相同,温控器Ⅰ7和温控器Ⅱ8分别控制中部加热组件5和底部加热组件6使板栅模具的各部温度均匀一致。

所述底部加热组件6两端对称设置两个U型孔9,所述U型孔9用于安装固定底部加热组件6,所述U型孔9内配合设置螺栓,将底部加热组件6位置可调的固定设置于不锈钢加热板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