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6845发布日期:2018-11-14 01:1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通常由阵列基板、液晶层及彩膜基板构成,为了控制液晶层的厚度及其均一性,通常在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上形成隔垫物(photospacer,ps)以保证液晶盒厚。

目前液晶显示器中,一般会采用弹性材料作为支撑柱来支撑液晶盒,且通常采用聚酰亚胺(pi)来对液晶进行配向,从而控制液晶的配向。在液晶成盒后,受到外力的情况下,该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柱容易与对侧的聚酰亚胺膜(配向层)产生持续摩擦,造成对侧基板的pi材料磨损或者划伤,从而产生漏光等显示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避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相互贴合时发生相对滑动或挤压对配向膜造成摩擦、划伤以及磨损等带来的漏光等不良显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保护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至少一间隔物,所述间隔物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间隔物的第二端插设于所述保护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设置保护层,并将间隔物的一端插设于该保护层中,可以避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相互贴合时发生相对滑动或挤压对配向膜造成摩擦、划伤以及磨损等带来的漏光等不良显示,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和第一基板1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2、保护层13以及至少一间隔物14。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可以为彩膜基板(cf基板),且该第一基板11上还可以包括一彩色滤光片(图未示)以及公共电极(图未示)等等。第二基板12可以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ft基板),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还可以包括多条阵列排布的数据线及扫描线(图未示)、多个薄膜晶体管(图未示),通过数据线和扫描线驱动以及多个像素单元,电性连接多个薄膜晶体管。当然,本申请中的第一基板11也可以为tft基板,第二基板12也可以为彩膜基板,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保护层13可以形成于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12上,且该保护层13可以采用膜质较软的有机材料。

本申请中的间隔物14的个数可以为多个,且该间隔物14可以包括第一端a及第二端b。其中,间隔物14的第一端a可以支撑于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12上,且该间隔物14的第二端b插设于保护层13。且本申请中的间隔物14可以采用塑性材料制成,其中塑性材料的特点是在外力作用下,可以产生较显著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材料,具体可以采用氮化硅、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等,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如图1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3形成于第一基板11上,间隔物14的第一端a支撑于第二基板12上,第二端b插设于该保护层13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间隔物14从第一端a至第二端b的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即该间隔物14具体可以设置为柱状的锥形结构,以使得间隔物14呈锥形,且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贴合时,该间隔物14的第二端b可以嵌入保护层13中,使得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可以紧密贴合在一起,可以避免二者的相对滑动或挤压对配向层造成摩擦、划伤以及磨损,使得显示面板产生漏光、碎亮点等不良显示问题。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一间隔物14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不同,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进一步还可以包括配向膜(图未示)及液晶层(图未示)。其中,配向膜形成于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上的配向膜形成于保护层13之上。其中,液晶层夹持于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之间。本实施例中配向层的材料可以采用聚酰亚胺。此外,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偏光片等等,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具体构造,此处不做进一步描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间隔物1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基板12至保护层13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14的高度大于液晶盒的厚度),且小于第一基板11至第二基板12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14的高度小于液晶盒有机膜层的总厚度),使得间隔物14可以嵌入保护层13中。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基板上设置保护层,并将间隔物的一端插设于该保护层中,可以避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相互贴合时发生相对滑动或挤压对配向膜造成摩擦、划伤以及磨损等带来的漏光等不良显示,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间隔物的第一端支撑于第一基板上,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2,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基板21、和第一基板2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2、保护层23以及至少一间隔物24。其中,保护层23可以形成于第一基板21或第二基板22上,且该保护层23可以采用膜质较软的有机材料。本申请中的间隔物24的个数可以为多个,且该间隔物24可以包括第一端a及第二端b。其中,间隔物24的第一端a支撑于第一基板21上,且该间隔物24的第二端b插设于保护层23。且本申请中的间隔物24可以采用塑性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采用氮化硅、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等,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间隔物2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基板21至保护层23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24的高度大于液晶盒的厚度),且小于第一基板21至第二基板22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24的高度小于液晶盒有机膜层的总厚度),使得间隔物24可以嵌入保护层23中。且本实施例中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基板上设置保护层,并将间隔物的一端插设于该保护层中,可以避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相互贴合时发生相对滑动或挤压对配向膜造成摩擦、划伤以及磨损等带来的漏光等不良显示,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间隔物包括支撑部及顶尖部,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3,显示面板30包括第一基板31、和第一基板3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32、保护层33以及至少一间隔物34。本实施例中,保护层33形成于第一基板31上,且该保护层33可以采用膜质较软的有机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间隔物34包括支撑部341及顶尖部342。其中,支撑部341支撑与第二基板32上,顶尖部342插设于保护层33上。且该支撑部341的形状可以为方向柱状、矩形柱状、圆形柱状、椭圆形柱状、规则多边形柱状以及不规则多边形柱状中的至少一种,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该顶尖部342的形状也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只要使得该间隔物34能够插设进保护层33的结构均可,比如锥形结构等。本申请中的间隔物34可以采用塑性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采用氮化硅、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等,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间隔物34(支撑部341和顶尖部34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基板32至保护层33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34的高度大于液晶盒的厚度),且小于第一基板31至第二基板32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34的高度小于液晶盒有机膜层的总厚度),使得间隔物34可以嵌入保护层33中。本实施例中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和第三实施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层形成于第二基板上,间隔物的支撑部支撑于第一基板上,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4,显示面板40包括第一基板41、和第一基板4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42、保护层43以及至少一间隔物44。本实施例中,保护层43形成于第二基板42上,且该保护层43可以采用膜质较软的有机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间隔物44包括支撑部441及顶尖部442。其中,支撑部441支撑与第一基板41上,顶尖部442插设于保护层43上。且该支撑部441的形状可以为方向柱状、矩形柱状、圆形柱状、椭圆形柱状、规则多边形柱状以及不规则多边形柱状中的至少一种,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该顶尖部442的形状也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只要使得该间隔物44能够插设进保护层43的结构均可,比如锥形结构等。本申请中的间隔物44可以采用塑性材料制成,具体可以采用氮化硅、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等,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间隔物4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基板41至保护层43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44的高度大于液晶盒的厚度),且小于第一基板41至第二基板42之间的距离(即该间隔物44的高度小于液晶盒有机膜层的总厚度),使得间隔物44可以嵌入保护层43中。本实施例中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详细描述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设置保护层,并将间隔物的一端插设于该保护层中,可以避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相互贴合时发生相对滑动或挤压对配向膜造成摩擦、划伤以及磨损等带来的漏光等不良显示,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方式是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显示面板a,该显示面板a的具体构造和功能原理请参见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设置保护层,并将间隔物的一端插设于该保护层中,可以避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相互贴合时发生相对滑动或挤压对配向膜造成摩擦、划伤以及磨损等带来的漏光等不良显示,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