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981发布日期:2019-03-13 23:0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面屏手机是指真实屏占比可以达到80%以上,且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由于采用全面屏手机拥有着屏占比更高的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由于全面屏手机对于屏占比的要求极高,手机的下边框(board),俗称“下巴”也不得不越做越窄。目前,为了能够减小下board,目前的cof(chiponfpc)背光模组中背光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上的led灯条(lightbar,l-bar)可以改用反向组装的方式,以此来减小灯前和胶框挡墙的距离。

但是,上述的组装方式使得需要在背光模组的胶铁底部预留开孔,来使l-bar的金手指穿过这个开孔后翻折贴到主柔性电路板组件(flexibleprintedcircuitassembly,fpca)上再进行焊接来完成组装。上述的组装方式,由于胶铁底部预留的开孔较小,将金手指穿过开孔对于自动机台的精度要求较高,并且金手指容易在穿过开孔时被划伤,造成短路等不良现象,此外,由于需要预留开孔,并且开孔处无法使用遮光胶进行包边,容易漏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用于降低背光模组的不良率,以及降低背光模组组装的难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led组件,包括led芯片和背光fpc,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背光fpc的第一表面,所述背光fpc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露铜开窗;

胶铁,设置在所述背光fpc的第二表面一侧,所述胶铁在与所述露铜开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粘贴在所述露铜开窗裸露出的露铜上,并穿过所述胶铁上的开孔与为所述背光fpc供电的主fpca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露铜开窗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和菱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铁上开孔的形状与所述露铜开窗的形状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结构垂直于所述露铜开窗的中心线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与所述露铜开窗的形状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露铜开窗的面积大于0.04mm2,且不大于所述背光fpc上第二表面面积的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铁上开孔的面积大于所述露铜开窗的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铁上开孔的每一边与所述露铜开窗中相对应的每一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结构为导电胶带或者导电泡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光fpc包括多个所述露铜开窗;

其中,各所述露铜开窗裸露出的露铜为所述背光fpc的正极或者负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露铜开窗的数量是由所述led芯片的数量、led芯片的工作电压以及所述主fpca的供电电压决定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

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胶铁的一侧;

主fpca,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并翻折后粘贴于所述胶铁背离背光fpc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主pfca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表面设置有露铜开窗,所述露铜开窗与所述背光fpc上露铜开窗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的导电结构将所述背光fpc与所述主pfca对应位置的露铜电性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led组件,其包括led芯片和背光fpc,led芯片设置在背光fpc的第一表面,背光fpc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露铜开窗;胶铁,设置在背光fpc的第二表面一侧,胶铁在与露铜开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导电结构,导电结构粘贴在露铜开窗裸露出的露铜上,并穿过胶铁上的开孔与为背光fpc供电的主fpca相连。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fpc上的第二表面设置露铜开窗,胶铁上设置有与露铜开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并通过导电结构将露铜开窗裸露出的露铜与主fpca相连,从而实现主fpca对背光fpc的供电以及控制,这样,则可以取消现有的金手指设计,从而无需在胶铁底端预留开孔,胶铁底端更不易变形,此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胶铁的面积较大的平面上开孔,相较现有的底端开孔,孔的大小可以相对更大,从而降低了自动机台的组装难度,进而降低了组装时的错误率,也就相应的提升了背光fpc的良率。同时,由于底端无需预留开孔,则可以使用遮光胶对底端完全包边,从而降低漏光的概率,进一步提升背光fpc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中区域ⅰ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背光fpc与主fpca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背光fpc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背光fpc的反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背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fpc与主fpca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fpc的排版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fpc排版的对比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fpc的露铜开窗的布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壳的背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壳的ⅱ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与主fpca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层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全面屏手机是指真实屏占比可以达到80%以上,且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由于采用全面屏手机拥有着屏占比更高的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由于全面屏手机对于屏占比的要求极高,手机的下边框(board),俗称“下巴”也不得不越做越窄。

请参见图1~图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区域ⅰ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背光fpc与主fpca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目前为了能够减小下board的高度h,背光模组中led组件10上的l-bar采用反向组装的方式,即l-bar包括的led芯片101背向胶铁11进行组装,以此来减小灯前与胶铁11的距离。如图2中所示,胶铁11的底端设置有通孔p,在进行背光模组的组装时,需要将背光pfc102的金手指1021从通孔p中穿出并翻折到主fpca13上后,焊接到主fpca13上的预留焊槽中,从而完成组装。

但是,上述的组装方式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现有的背光模组的组装一般都是通过自动机台进行组装的,但是由于胶铁11本身厚度较低,胶铁11底端预留的通孔p较小,将金手指1021穿过通孔p对于自动机台的精度要求十分高,出现错误操作使得金手指1021损坏的概率较高,并且金手指1021容易在穿过通孔p以及弯折时可能会与铁接触,容易被划伤,造成短路等不良现象。此外,胶铁11本身厚度较低,且由于开设了通孔p,使得通孔p位置更容易变形,可靠性不高。

(2)如图3所示,在通孔p对应位置无法使用遮光胶12进行包边,从而使得通孔p位置可能存在漏光的情况,并且遮光胶12对背光模组还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但是由于通孔p位置不能通过遮光胶12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可靠性。

(3)现有的背光fpc102需要通过焊接固定到主fpca13上,即需要进行焊接工序,焊接所产生的锡雾对于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都较大。现有的背光fpc102都是先焊接到主fpca13上,然后将到主fpca13翻折固定到胶铁11背面,但是在主fpca13翻折的过程中,容易拉扯到背光fpc102,使得l-bar变形,使得背光模组亮度不均匀,看起来有类似于萤火虫亮暗交替的情况,俗称反折萤火虫现象,进而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不佳。

(4)现有的背光fpc102都包括金手指1021,使得在排版背光fpc102时需要考虑金手指1021的位置,排版利用率不高,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较高。其中,排版是指在用于制作背光fpc的整张基板上进行背光fpc的排版,这样,在按照排版对整张基板进行冲切之后,则可以得到多个背光fpc,一个背光模组中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冲切得到的背光fpc。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附图中各部件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请参见图5~图9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面示意图,图6和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背光fpc202的正面和反面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背面示意图,图9为背光fpc202与主fpca23的连接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led组件20、胶铁21以及导电结构24。

其中,led组件20包括led芯片201和背光fpc202,led芯片201设置在背光fpc202的第一表面a,背光fpc202上相对于第一表面a的第二表面b上设置有露铜开窗m;

胶铁21,设置在背光fpc202的第二表面b一侧,胶铁21在与露铜开窗m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n;

导电结构24,导电结构24粘贴在露铜开窗m裸露出的露铜上,并穿过胶铁21上的开孔n与为背光fpc202供电的主fpca23相连。

具体的,如图9所示,主fpca23上为背光fpc202预留了相应的露铜开窗o,在导电结构24穿过胶铁21的开孔n后,与主fpca23上的露铜开窗o裸露出的露铜进行连接,从而通过导电结构24实现主fpca23对背光fpc202的供电以及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fpc202的第二表面b一侧设置有金属铜层和保护膜层2021,在需要设置电极的位置去除保护膜2021,则可以使得该位置的金属铜层裸露出,进而与导电结构24相连,主fpca23上的露铜同理可得。

其中,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led芯片201的数量还可以更多或者更少,图5和图6中仅用于进行示意,并不用于对led芯片201的数量进行限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led芯片20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计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首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胶铁21在与露铜开窗m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n,也就是说是在胶铁21面积较大的平面上设置了靠空n,相较现有的底端开孔,孔的大小可以相对更大,从而降低了自动机台的组装难度,进而降低了组装时的错误率,也就相应的提升了背光fpc的良率。

其次,由于胶铁21无需在底端预留通孔,则可以使用遮光胶22对胶铁21的底端完全包边,如图8所示,遮光胶22能够完整的绕过胶铁21的底端粘贴到胶铁的背面上,从而降低漏光的概率,进一步提升背光fpc的良率。

再者,由于可以通过在背光fpc202上的第二表面b设置露铜开窗m,胶铁21上设置有与露铜开窗m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n,并通过导电结构24将露铜开窗m裸露出的露铜与主fpca23相连,从而实现主fpca23对背光fpc202的供电以及控制,这样,则可以取消现有的金手指设计,从而在排版背光fpc202时无需考虑金手指的位置,相对于现有的背光fpc102,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fpc202排版利用率更高,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

请参见图10所示,图10为现有的背光fpc102的排版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fpc202排版的对比示意图。图10中左侧为现有的背光fpc102的排版示意图,图10中右侧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fpc202排版示意图,可以看到,现有技术中采用较大的基板也只能够在基板中布局8个背光fpc102,那么对一张基板进行冲切后仅只能得到8个背光fpc102,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fpc202由于取消了金手指的设计,通过更小的基板就能够在基板中布局9个背光fpc202,那么对一张基板进行冲切后就能够得到9个背光fpc202,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fpc202在制作时排版利用率更高,能够更加节省原材料,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时,导电结构24可以为导电胶带或者导电泡棉。

具体的,导电结构24为导电胶带时,可以直接粘贴在露铜开窗m裸露出的露铜上,并在穿过胶铁21上的开孔n后,粘贴在主fpca上为背光fpc202预留的位置上。

具体的,导电结构24为导电泡棉时,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将导电泡棉粘贴在露铜开窗m裸露出的露铜上,并在穿过胶铁21上的开孔n后,同样通过胶粘的方式将导电泡棉粘贴在主fpca上为背光fpc202预留的位置上。其中,胶粘所采用的胶可以为能够导电的胶。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导电胶带或者导电泡棉将背光fpc202与主fpca23通过粘性连接的方式相连,这样,在组装时,则无需进行焊接,从而避免了焊接所产生的锡雾对于环境污染和人体造成的伤害。并且,由于无需焊接,那么背光fpc102和主fpca13无需先行固定,从而也就不会在主fpca13翻折的过程中,拉扯到背光fpc102,进而产生反折萤火虫的现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fpc202上可以设置多个露铜开窗m,各露铜开窗m裸露出的露铜用于作为背光fpc202的正极或者负极。

具体实施时,露铜开窗的数量与背光fpc202上的电极数量相同,背光fpc202上的电极数量是由led芯片201的数量、led芯片201的工作电压以及主fpca23的供电电压决定的,换句话说,露铜开窗的数量也是由led芯片201的数量、led芯片201的工作电压以及主fpca23的供电电压决定的。一般而言,背光fpc202上所需的电极数量为2个到6个之间。

例如,当led芯片201的数量为6个,且每个led芯片201的工作电压为3伏特(v),以及主fpca23的供电电压为18v时,那么只需要一路供电线即可为6个led芯片201供电,那么则需要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即可,也就是说只需要设置两个露铜开窗m既可以满足要求。

又例如,当led芯片201的数量为6个,且每个led芯片201的工作电压为3伏特(v),以及主fpca23的供电电压为6v时,那么至少需要3路供电线才可为6个led芯片201供电,那么可以设置3个正极和1个负极,或者设置1个正极和3个负极,那么需要设置4个露铜开窗m既可以满足要求,当然,也可以设置3个正极和多个负极,或者多个正极和3个负极,只要能够组成3条供电闭合回路即可,相应的,露铜开窗m的数量则为正极和负极的数量之和。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具体实施时,当正极和负极的数量确定之后,露铜开窗m的数量也就随之得以确定,请参见图11所示,为不同电极数量时,背光fpc202的露铜开窗m的布置示意图。其中,正极所对应的露铜开窗m为m1,负极所对应的露铜开窗m为m2。

具体的,当所需的电极数量为2个时,则可以如布置1的方式设置1个m1和1个m2。当所需的电极数量为3个时,则可以如布置2的方式设置2个m1和1个m2。当所需的电极数量为4个时,则可以如布置3的方式设置3个m1和一个m2。当所需的电极数量为5个时,则可以如布置4的方式设置4个m1和一个m2。当所需的电极数量为6个时,则可以如布置5的方式设置4个m1和2个m2。

当然,m1和m2在背光pfc202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布线情况具体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露铜开窗m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和菱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胶铁21上的开孔n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圆形和菱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结构24可以为柱状结构,其垂直于露铜开窗m的中心线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也就是导电结构24的横截面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圆形和菱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胶铁21上的开孔n的形状可以与露铜开窗m的形状相同,以及导电结构24垂直于露铜开窗m的中心线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与露铜开窗m的形状相同,这样,可以降低将导电结构24粘贴在露铜开窗m裸露出的露铜上,以及将导电结构24穿过胶铁21上的开孔n时的难度,方便自动机台的自动组装。

当然,露铜开窗m、开孔n以及导电结构24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其他可能的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给导电结构24与露铜开窗m裸露出的露铜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避免导电结构24从漏铜上脱落,提升导电结构24与露铜连接的可靠性,露铜开窗m的面积不能过小,一般而言,露铜开窗m的面积可以大于0.04平方毫米(mm2),但是露铜开窗m一般至少都需要设置两个,那么露铜开窗m的面积不得大于背光fpc202上第二表面b的总面积的1/2。

本发明实施例中,胶铁21包括胶框和铁壳,其中,开孔n设置于铁壳上面积最大的平面上,该平面与背光fpc202的第二表面b平行。如图12和13所示,图12为铁壳的背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ⅱ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其中,为方便导电结构24在穿过开孔n,以及为降低在穿过开孔n时被铁壳刮伤的概率,开孔n的面积可以大于露铜开窗m的面积。

具体的,胶铁上开孔n的每一边与露铜开窗m中相对应的每一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m。

如图13所示,以露铜开窗m和开孔n均为长方形为例,开孔n的横边与露铜开窗m中同侧的横边之间的距离为y,开孔n的竖边与露铜开窗m中同侧的竖边之间的距离为x,则x与y均不小于0.2mm。其中,x与y可以为相同的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偏光板、导光板以及光学膜层等部件,由于这些偏光板、导光板以及光学膜层等部件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组背离胶铁21的一侧;

主fpca23,设置于显示面板上,并翻折后粘贴于胶铁21背离背光fpc202的表面上;

其中,主pfca23靠近背光模组的表面设置有露铜开窗o,主pfca23上的露铜开窗o与背光fpc202上的露铜开窗m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背光模组包括的导电结构24将背光fpc202与主pfca23对应位置的露铜电性连接。

请参见图14,为背光模组与主fpca23的组装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主fpca贴到胶铁21背面之后与导电结构24接触的示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fpca23可以采用包括金手指的结构,即可以与现有技术中主fpca的结构相同,因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背光模组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背光模组的实施,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面板。具体地,由于该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胶铁21在与露铜开窗m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n,也就是说是在胶铁21面积较大的平面上设置了靠空n,相较现有的底端开孔,孔的大小可以相对更大,从而降低了自动机台的组装难度,进而降低了组装时的错误率,也就相应的提升了背光fpc的良率。此外,由于胶铁21无需在底端预留通孔,则可以使用遮光胶22对胶铁21的底端完全包边,如图8所示,遮光胶22能够完整的绕过胶铁21的底端粘贴到胶铁的背面上,从而降低漏光的概率,进一步提升背光fpc的良率。同时,由于取消现有的金手指设计,从而在排版背光fpc202时无需考虑金手指的位置,相对于现有的背光fpc102,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fpc202排版利用率更高,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导电胶带或者导电泡棉将背光fpc202与主fpca23通过粘性连接的方式相连,这样,在组装时,则无需进行焊接,从而避免了焊接所产生的锡雾对于环境污染和人体造成的伤害。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