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电路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041发布日期:2019-02-26 17:3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源电路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电路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分子自身不发光,因此,液晶显示面板需要背光源模组为其提高背光源以进行显示。

背光源模组通常包括有胶框、导光板、光学膜片、光源、电路板及遮光胶带等多个组成部分,结构较为复杂,组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电路板、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可简化背光源模组的结构,提高组装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电路板,所述光源电路板的板面形状为具有中空区域的环形。

可选的,所述光源电路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包围所述中空区域的环状地线层;设置在所述环状地线层上的覆盖层;其中,所述覆盖层设置有露出所述环状地线层部分区域的开口。

可选的,所述基底包括:依次相连的四个条状部和从其中一个所述条状部延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中空区域之外;所述光源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延伸有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条状部上的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焊盘、设置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绑定电极和连接所述焊盘与所述绑定电极的走线;所述环状地线层与所述焊盘、所述绑定电极及所述走线不接触;所述开口位于其余三个所述条状部上。

可选的,所述开口呈长条状。

可选的,所述光源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胶框、导光板和光学膜片;所述背光源模组还包括:上述光源电路板;所述光源电路板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出光面四周边缘;固定在所述光源电路板上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所述胶框之间;设置在所述光源电路板固定有所述发光体一侧上的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配置为粘结所述胶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出光面。

可选的,所述发光体固定在所述光源电路板中的所述焊盘表面。

可选的,所述发光体为LED芯片。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胶框卡扣在所述背板上;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反射片,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上述背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光源电路板远离所述发光体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粘胶层;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二粘胶层与所述背光源模组相粘接。

基于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述光源电路板,光源电路板在兼有固定光源并控制光源发光作用的同时,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长条状的电路板板面形状改为与遮光胶带相同的具有中空区域的环形,在其上、下表面涂覆粘胶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组中的遮光胶带的效果,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遮光胶带,达到了简化背光结构、提高组装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光源电路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光源电路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光源电路板固定有发光体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的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光源电路板;10a-中空区域;11-基底;12-环状地线层;13-开口;14-焊盘;15-绑定电极;16-走线;20-发光体;30-胶框;40-导光板;50-光学膜片;60-第一粘胶层;61-第二粘胶层;70-背板;80-反射片;9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例如,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仅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上方”、“下/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光源电路板10,该光源电路板10的板面形状为具有中空区域10a的环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组中设置有呈环形的遮光胶带(curtain tape)。遮光胶带覆盖在光学膜片的最外侧出光面的四周边缘上,从出光面发出的光从遮光胶带中间的镂空区域射出。

遮光胶带具有遮光和粘胶的作用,即一方面用于遮挡住从出光面四周漏出的光线,另一方面用于粘接、固定住背光源模组中的相应结构,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背光源模组与显示面板(Panel)的粘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述光源电路板10,具体为应用于背光源模组中用于控制光源发光的电路结构。

上述光源电路板具体可以为单层线路板或多层线路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对此不作限定,可沿用现有技术。

示例的,上述光源电路板10可以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

由于电路结构不透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光源电路板10制作成现有技术中类似于回字形遮光胶带的具有中空区域10a的环形,在其上下表面涂覆粘胶即可具有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组中的遮光胶带的作用,从而固定住背光源模组中的相应结构,并实现背光源模组与显示面板的粘接。同时,光源电路板10自身还兼有固定光源并控制光源发光的作用,同一个结构的功能性更高。

基于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述光源电路板,光源电路板在兼有固定光源并控制光源发光作用的同时,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长条状的电路板板面形状改为与遮光胶带相同的具有中空区域的环形,在其上、下表面涂覆粘胶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组中的遮光胶带的效果,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遮光胶带,达到了简化背光结构、提高组装效率的目的。

发明人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在组装背光源模组中的各结构时由于摩擦等原因会产生静电,需要将背光源模组中积累的静电导出,以避免其中的各膜材由于静电而产生吸附变形,影响背光源模组出光光线的均匀性。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导电的遮光胶带将静电导到光源的线路板上,然后再通过LED FPC上的地线结构传导到与LED FPC绑定的主线路板乃至由背光源模组与显示面板构成的整机当中,以实现静电的释放。

其中,线路板例如为LED FPC,地线结构通常为Cu金属,主线路板例如为主FPC。

上述静电传导的过程较为复杂,ESD(静电放电)的效果有限。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述光源电路板10的板面形状为具有中空区域10a的环形,即应用于背光源模组中时覆盖在光学膜片的出光面四周边缘上。因此,可以将光源电路板10内部作为地线的金属层也设计为环绕式。

这样一来,根据具体的ESD设计需要,可以在覆盖地线金属层的覆盖层(cover lay)上的任意位置进行开窗设计,即形成露出下方地线金属层的开口。从而可以在光源电路板10的任意位置进行开窗,便于静电的导出,省去了静电的中间传导环节,极大提升了背光源模组的ESD效果。

结构具体为:如图2所示,上述光源电路板10包括:基底11;设置在基底11上的包围中空区域的环状地线层12;设置在环状地线层上的覆盖层(图中未示意出);其中,覆盖层设置有露出环状地线层12部分区域的开口13。

参考图2所示,上述基底11具体包括:依次相连的四个条状部和从其中一个条状部延伸出的突出部;突出部位于中空区域之外;上述光源电路板10还包括:设置在延伸有突出部的条状部上的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焊盘14、设置在突出部上的绑定电极15和连接焊盘与绑定电极的走线16;开口13位于其余三个条状部上。

其中,为避免静电传导影响光源电路板10控制光源发光的电信号,上述环状地线层12与焊盘14、绑定电极15及走线16不接触。

这里,开口13的形状可以参考图2所示,呈长条状。

并且,为简化电路板的制备工艺,除延伸有突出部的一个条状部之外,其余三个条状部上均可设置有一个长条状的开口13,或者,每个条状部上的开口13也可设计成间隔开来的多个。

开口13的形状、数量及排列方式可根据不同尺寸的背光源模组的ESD的设计要求灵活调整,上述图2仅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光源电路板10涉及焊盘14及绑定电极15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

这里,由于焊盘14上通常焊接固定的为LED芯片,LED芯片通常有两个引脚,故焊盘14相应地也为成对设置。上述图2和图3中仅示例地示意出了标记为D1~D12的12对焊盘14,具体数量仅为示例,不作限定。

绑定电极15用于将上述光源电路板10与主线路板绑定在一起,从而为光源电路板10提供具体的控制信号。

焊盘14上固定有发光体20后的结构如图4所示,发光体20例如可以为LED芯片。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如下结构:

胶框30、导光板40和光学膜片50;以及,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光源电路板10;该光源电路板10位于光学膜片50的出光面四周边缘;固定在光源电路板10上的发光体20,该发光体20位于导光板40的侧面与胶框30之间;设置在光源电路板10固定有发光体20一侧上的第一粘胶层60;该第一粘胶层60配置为粘结胶框30、导光板40和光学膜片50的出光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述背光源模组具体为侧入式背光源。

其中,在上述图5中,(a)部分具体为背光源模组中设置有发光体20(如LED芯片)的一侧,通常称之为IC侧,以接收主FPC上控制发光体20发光的电信号;相对的另一侧即为(b)部分,通常称之为IC对侧。(c)部分表示的两侧对称,通常称之为左右两侧。

第二、光学膜片50通常包括依次远离导光板40的扩散片、棱镜膜等结构,图中未示意出。

其中,棱镜膜进一步可包括棱镜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的上棱镜膜和下棱镜膜,具体结构可沿用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三、发光体20固定在光源电路板10中的焊盘(图中未示意出)表面,光源电路板10固定有发光体20一侧上涂覆有第一粘胶层60,将胶框30、导光板40和光学膜片50等结构粘结固定住。

参考图5所示,上述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背板70,胶框30卡扣在背板70上;设置在背板70上的反射片80,导光板40设置在反射片80上远离背板70的一侧。

如图6所示,上述背光源模组的组装流程具体为:

将胶框卡扣在背板上,在背板上方位于胶框的框内区域内依次组装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及棱镜膜。将发光体(如LED芯片)采用例如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述光源电路板上,在光源电路板固定有发光体一侧上涂覆第一粘胶层,采用例如机器对位的方式将光源电路板贴合在光学膜片(具体即为棱镜膜)的出光面四周边缘,用于粘结并固定胶框、导光板和光学膜片(具体即为棱镜膜)的出光面,从而完成背光源模组(BLU)的组装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上述背光源模组中,光源电路板在兼有固定光源并控制光源发光作用的同时,由于具有与现有技术中遮光胶带相同的具有中空区域的环形,通过在光源电路板的上、下表面涂覆粘胶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组中的遮光胶带的效果,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遮光胶带,达到了简化背光结构、提高组装效率的目的。

实施例3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背光源模组;设置在光源电路板10远离发光体20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粘胶层61;显示面板90通过第二粘胶层61与背光源模组相粘接。

其中,图7中的(a)、(b)、(c)部分分别与图5中的(a)、(b)、(c)部分一一对应,即为对合后的显示装置IC侧、IC对侧及左右两侧。

这里,显示面板90通常包括有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对合基板(通常为彩膜基板)以及封装在二者之间的液晶层;由于液晶分子是对偏振光具有偏光性,故显示面板90还包括贴覆在阵列基板靠近背光源模组一侧的下偏光片、贴覆在对合基板出光侧的上偏光片。

由于下偏光片是显示面板90中相对最为靠近背光源模组的结构,故光源电路板10上的第二粘胶层61具体是粘结在下偏光片表面的。

上述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电视、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等具有任何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