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背光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397发布日期:2018-08-24 18:2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电视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薄背光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电视中常用的背光模组为背板、塑胶中框及前框相结合,其中背板起到支撑整个显示模组的并做为强度担当的作用,塑胶中框则起到限制光学部件与支撑液晶显示屏的作用,前框起到固定限制液晶显示屏的作用。

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人们对外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厚度的感知也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架构厚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受限于结构,已经无法再降低;2、原来的架构形式决定了,背板、胶框、前框需要分别开一套模具,开发成本比较高;3、组装工艺复杂,组装时要分别组装塑胶中框与前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背光模组结构,减少了结构零部件,设计更轻薄,加强了背板强度,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板、光学膜片、下中框、液晶显示屏、前框及若干限屏块,所述光学膜片固定在所述背板上,若干所述限屏块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用于限制所述光学膜片,所述液晶显示屏设有所述光学膜片上方,所述下中框固定在所述背板上,用于限制所述光学膜片及支撑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前框卡合于所述背板上,用于支撑及固定所述液晶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限屏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的一侧设有若干插筋及一个卡扣。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为伞状卡扣。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上设有若干翻边孔,所述插筋及所述卡扣插入所述翻边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边缘设有U型折墙,所述U型折墙用于支撑所述液晶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光学膜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前框通过第二插筋及第二卡扣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前框悬空位置处设有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背光模组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1、减少了结构零部件,大大的降低了物料成本;

2、设计更轻薄,产品外观更为优秀;

3、减少了零部件,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4、背板结构加强了背板强度,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薄背光模组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限屏块的俯视图;

图3是限屏块的主视图;

图4是限屏块的装配截面图;

图5是前框的装配截面图;

图6是前框的装配截面图;

图7是前框的装配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板1、光学膜片2、下中框3、液晶显示屏4、前框5及若干限屏块6,光学膜片2通过螺钉7固定在背板1上,若干限屏块6安装在背板1上,限制光学膜片2,液晶显示屏4设于光学膜片2上方,下中框3固定在背板1上,用于限制光学膜片2及支撑液晶显示屏4,前框5卡合于背板1上,用于支撑及固定液晶显示屏4。

如图2、3、4所示,限屏块6包括块体61,块体61的一侧设有若干插筋62及一个伞状卡扣63,用于限制光学膜片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为了增加受力强度,背板1上设有若干翻边孔11,插筋62及伞状卡扣63插入翻边孔11中,对光学膜片2起到预固定作用。

如图5、6、7所示,背板1边缘设有U型折墙12,U型折墙12用于支撑液晶显示屏4,前框5通过第二插筋51及第二卡扣52固定在背板1上,前框5悬空位置处设有支撑结构53,防止前壳发生变形。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