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945发布日期:2018-11-07 20:3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每个光纤连接器连接有光纤,两个光纤连接器通过插接在适配器上,实现两个光纤连接器上光纤的端面精密对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光纤连接器按连接结构分为很多种,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1'具有连接器主体11'、运动转换机构12'和拉把13',其中,连接器主体11'上设置有锁定臂111',锁定臂111'和拉把13'可通过运动转换机构12'相连接。通过对拉把13'的推拉作用,实现锁定臂111'与运动转换机构12'的分离和抵压作用。连接器主体11'安装到适配器中时,通过推动拉把13',可以推动连接器主体11'卡入到适配器中。连接器主体11'从适配器拔出时,通过拉动拉把13',运动转换机构12'将锁定臂111'压下,使得锁定臂111'与适配器脱离,光纤连接器1'可以顺利从适配器中拔出。

传统的服务器机柜会安装有48芯、96芯、144芯或更多芯数的光纤连接器,由于传统的光纤连接器1'上的拉把13'和光纤14'之间存在缝隙,在拔出光纤连接器1'后,数量繁多的光纤14'容易彼此缠绕并卡入该缝隙中,操作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缠绕在一起光纤14'分离开来。此外,操作人员在对光纤14'进行分离时,如果用力过大,会导致光纤14'出现折断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纤连接器,在拔出光纤连接器时,可以防止光纤之间彼此缠绕,减少操作人员分开缠绕在一起的光纤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光纤在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折断现象。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框架、连接器主体和拉把,所述拉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连接器主体插接在所述框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尾部连接有尾套,所述连接器主体和所述尾套用于穿设光纤,所述拉把设有带开口的容置槽,至少部分所述尾套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光纤能从所述开口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拉把的自由端设置为凸出于所述尾套的尾端0~20mm。

进一步地,所述拉把靠近其自由端的位置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围设形成U形的所述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拉把的外侧靠近所述拉把的自由端的位置设置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尾套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拉把与所述框架中的一个凸设有限位块,另一个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块容置在所述限位孔中,且可沿所述限位孔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拉把相连接,能将所述拉把的平动转化为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的转动,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的另一端能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的锁定臂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把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中的一个凸设有驱动块,另一个设置有斜面,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斜面相配合,驱动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与所述拉把中的一个开设有导向槽,另一个凸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容置在所述导向槽中,且可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组装夹,所述组装夹用于结合所述连接器主体和所述光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包括框架、连接器主体和拉把,其中,拉把设置在框架上,连接器主体插接在框架中,连接器主体的尾部连接有尾套,连接器主体和尾套用于穿设光纤。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把设有至少一侧开口的容置槽,至少部分尾套和/或至少部分光纤能从开口容置在容置槽中,使拉把与光纤不会存在较大的缝隙,在拔出光纤连接器时,防止光纤之间彼此缠绕,减少操作人员分开缠绕在一起的光纤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光纤在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折断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在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把在一个角度的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把在另一个角度的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光纤连接器;

11'-连接器主体;12'-运动转换机构;13'-拉把;14'-光纤;

111'-锁定臂;

1-光纤连接器;

11-连接器主体;12-运动转换机构;13-拉把;14-光纤;15-框架;16-尾套;17-驱动块;18-斜面;19-限位块;20-限位孔;21-导向槽;22-导向块;23-组装夹;

111-锁定臂;131-容置槽;132-夹持部;133-防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在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连接有光纤,两个光纤连接器1通过插接在适配器上,实现两个光纤连接器1上光纤14的端面精密对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14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把在一个角度的机构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包括框架15、连接器主体11和拉把13,其中,拉把13设置在框架15上,连接器主体11插接在框架15中,连接器主体11的尾部连接有尾套16,连接器主体11和尾套16用于穿设光纤14。本实施例通过拉把13设有一侧开口的容置槽131,尾套16能从开口容置在容置槽131中,使拉把13与光纤14不会存在较大的缝隙,可以防止其他的光纤卡入到该光纤连接器1及所连接的光纤14之间,避免拔出不同光纤连接器1时,不同的光纤连接器1上的光纤14相互缠绕,减少操作人员分开缠绕在一起的光纤14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光纤14在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折断现象。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至少部分光纤14能从开口容置在容置槽中,还可以是至少部分尾套16和至少部分光纤14均能从开口容置在容置槽中,也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槽131不仅仅可以在一侧开口,还可以在多侧进行开口,尾套16还可以是部分容置在容置槽131中,也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还包括运动转换机构12。其中,连接器主体11设置在框架15上,连接器主体11上设置有锁定臂111,运动转换机构12与框架15转动连接,拉把13可沿框架15滑动,且与运动转换机构12的一端相连接,运动转换机构12能将拉把13的平动转换为自身的转动,使运动转换机构12的另一端能与锁定臂111相抵接或分离。

示例性的,尾套16的材料可以是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种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能够保证光纤连接器1在脱离适配器、自由放置的状态(非安装状态)下,尾套16可在弹性材料的作用下恢复,容置在容置槽131中,尽量减少与拉把13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避免与其他光纤之间的交缠。同时,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尾套16还可以保证光纤连接器1在使用时,尾套16可以随光纤弯曲。尾套16可以从容置槽131的开口中脱落出,实现光纤14在张紧状态下的弯曲。

具体而言,操作者将光纤连接器1的连接器主体11拔出服务器机柜的过程中,向后拉拉把13,运动转换机构12与锁定臂111相抵接时,方便光纤连接器1的拔出。且操作者手持光纤14,光纤14和尾套16在尾套16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可使至少部分尾套16容置在容置槽131中,可以防止光纤连接器1上的零部件卡入到其他光纤连接器1上的拉把13与光纤14之间,避免拔出不同光纤连接器1时,不同的光纤连接器1之间相互缠绕,减少操作人员分开缠绕在一起的光纤连接器1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光纤14在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折断现象。另外,当光纤连接器1在已经安装到机柜后,在光纤14自身的重力和尾套16的弹性材料的共同作用下,光纤14可以从容置槽131的开口中脱出,不会影响尾套16及光纤14在张紧状态下的弯曲度,实现光纤连接器1的正常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更改容置槽131的形状,在尾套16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保证至少部分光纤14设置在容置槽131中,且与拉把13相抵接;或保证至少部分尾套16和至少部分光纤14同时容纳在容置槽131中,且与拉把13相抵接,也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尾套16容置在容置槽131中时,拉把13的自由端设置为不超过尾套16的自由端,比如,拉把13的自由端可以比尾套16的尾端靠近连接器主体11,也可以是拉把13的自由端可以比尾套16的尾端平齐,即,拉把13的自由端设置为凸出尾套16的尾端0mm,容置槽131的形状仅与尾套16的形状相匹配即可。通过上述设置,在拔出光纤连接器1的过程中,以及光纤连接器1平时的存储中,能够保证尾套16容置在容置槽131中,避免拉把13与尾套16之间出现缝隙。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拉把13的自由端也可以超过尾套16的尾端。但是由于光纤的宽度比尾套的宽度要小,如果拉把超出尾套太长,拉把和尾套之间仍然会有一定的空隙,相邻的光纤可能会插入到空隙中。因此拉把13的自由端设置为超过尾套16的尾端不超过20mm,容置槽的形状设置为分别与尾套16及光纤14相匹配。

示例性的,拉把13靠近其自由端的位置设置有夹持部132,夹持部132围设形成U形的容置槽131。当运动转换机构12与锁定臂111相抵接时,至少部分尾套16被夹持部132夹紧。具体而言,夹持部132沿长度方向的向中间位置收缩,从而能够实现夹持部132对于尾套16更好的夹持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拉把13的外侧靠近拉把13的自由端的位置设置有防滑结构133,可以提高拉把13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操作者对拉把13的把持效果,具体而言,防滑结构133可以是若干条相间隔设置的条形凸起。

示例性的,拉把13由硬质材料制成,可以由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或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制成,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方便操作者对拉把13的推拉。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框架15的内部设置有组装夹23,用于结合连接器主体11和光纤14,框架15与组装夹23可拆卸连接,方便组装夹23的更换。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并结合图4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拉把13上凸设有限位块19,框架15上开设有限位孔20,限位块19容置在限位孔20中,且可沿限位孔20滑动。一方面,通过限位块19和限位孔20相配合,实现对于拉把13两种状态下极限位置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的两种状态是指:锁定臂111处于压缩的状态和锁定臂111处于弹出的状态;另一方面,限位孔20对限位块19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拉把13沿框架15滑动过程中出现偏斜。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拉把13上开设有限位孔,在框架15上凸设有限位块,也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把在另一个角度的机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并结合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拉把13上凸设有驱动块17,运动转换机构12上设置有斜面18,驱动块17与斜面18相配合,驱动运动转换机构12相对于框架15的转动。具体而言,以图5为参考图,规定连接器主体11所处位置为前,光纤14所处位置为后。当向后拉动拉把13,使驱动块17与斜面18相接触,驱动块17驱动运动转换机构12相对于框架15顺时针转动,位于前端的运动转换机构12对锁定臂111有向下的压力,使锁定臂111处于压缩状态,操作者可以顺利将处于此状态的光纤连接器1从适配器(图中未示出)中拔出;当向前推拉把13时,驱动块17与斜面18分开,斜面18不受拉把13的推力,从而使得运动转换机构12与锁定臂111相分离,锁定臂111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保证光纤连接器1与适配器的紧密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拉把13上设置有斜面,在运动转换机构12上凸设有驱动块,通过驱动块与斜面的配合,实现上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示例性的,拉把13上开设有导向槽21,运动转换机构12上凸设有导向块22,导向块22容置在导向槽21中,且可沿导向槽21滑动,从而实现运动转换机构12相对于拉把13相对滑动的导向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拉把13上凸设有导向块,在运动转换机构12上开设有导向槽,通过导向块容置在导向槽中,且可沿导向槽滑动,也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