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壁探测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849发布日期:2018-12-07 22:06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内壁探测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内窥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内壁探测镜。



背景技术:

工业内窥镜是一种无损检测设备,能对设备、管道、腔体内部等进行探查,能观察到肉眼不能直视的部位,能在密封空腔内观察内部空间结构与状态,能实现远距离观察与操作。工业内窥镜可用于高温、有毒、核辐射及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场所的检查和观察,如对汽车、航空发动机、管道、机械零件等设备的检测,可在不需拆卸或破坏组装及设备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实现无损检测,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电气、化学、电力、煤气、原子能、土木建筑等现代核心工业的各个部门。其中,管道内部探测是工业内窥镜最常应用的领域,现有的管道内部探测用内窥镜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对管道内壁的探测范围不够全面,且在管道内部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侧翻,不够稳定,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内壁探测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管道内壁探测镜,包括圆柱形镜体和设置在所述镜体中部的旋转探测机构,所述旋转探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镜体中部的圆柱形旋转体,在所述旋转体的侧壁上设有相机;

在所述镜体上位于所述旋转体前后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居中器,所述居中器包括卡合在所述镜体上的环形卡扣,在所述环形卡扣的外圆周上均匀布设有至少三个行进轮;

在所述镜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外部控制器对应连接的信号连接件,在所述镜体的尾端连接有推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镜体中部设置旋转体,通过旋转体沿镜体轴线的旋转,其上的相机能够探测管道内壁上整个圆周的情况,能够全面观察管道内壁的情况,实现管道内壁的全面探测。在镜体上设置居中器,能够使镜体通过行进轮沿管道内壁移动,保证镜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镜体产生侧翻,同时避免镜体与管道侧壁直接接触,保证镜体的安全。镜体后部采用推杆进行输送和与外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与待测管道的端部相连接的卡接管头、与所述卡接管头后端相连接上下两个限位框,在两个限位框内分别设有输送履带,所述推杆穿过两个输送履带之间,且所述推杆与两个输送履带之间紧密接触,所述两个输送履带通过正向、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推杆前后移动。

该输送机构采用上下两个输送履带夹紧推杆,通过两个输送履带转动时与推杆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推动推杆的前进或后退,进而控制探测镜在管道内的行进和后退。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包括后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卡接管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左侧边和右侧板的上部分别与所述上侧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输送履带设置在所述上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的框架内。采用两个框架来安装上下两个输送履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实现了输送履带与卡接管头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履带内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轮轴与所述限位框的左、右侧板对应连接,所述主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限位框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主动轮的正转和反转,来控制输送履带的正转和反转,实现对推杆的前进或后退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输送履带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履带能够增加其与推杆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其对推杆的控制力。

优选的,所述推杆为玻璃纤维杆。

优选的,在所述旋转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转轴,且所述旋转体的后端转轴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旋转体沿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360°的旋转。玻璃纤维杆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还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增加可控长度,能够将探测镜推进到管道内部更深入的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旋转体上设有向下凹的安装槽,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在所述安装槽的上方均设有透明防护罩。

优选的,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有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管道内壁的全面探测,采用旋转体携带相机进行360°的旋转,实现对管道内壁整个周面的探测,能够实现对管道内壁的全面观察。

2.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定,镜体上的旋转体的前后两侧设置居中器,不会影响旋转体上相机对管道内壁的探测,居中器上设置至少三个行进轮,来保证探测镜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沿管道内壁行进,避免探测镜在移动时产生侧翻,避免镜体与管道内壁直接接触,减少摩擦,保护镜体的安全。

3.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履带和推杆来实现探测镜的移动控制,使其动作更加稳定,减少探测镜移动时的颠簸和晃动,保证探测图像更加流畅、清晰。

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更小,能够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管道内部探测,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输送机构的右视图;

图4为居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镜体,2为安装槽,3为LED灯;4为旋转体,5为相机;6为环形卡扣,7为行进轮;8为信号连接件,9为推杆;10为卡接管头,11为限位框,12为输送履带,13为主动轮,14为从动轮,15为驱动电机;16为透明防护罩,17为待测管道,18为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管道内壁探测镜,参见图1-图5,包括圆柱形镜体1和设置在镜体1中部的旋转探测机构,旋转探测机构包括设置在镜体1中部的圆柱形旋转体4,在旋转体4上设有向下凹的安装槽2,相机5设置在安装槽2内,在安装槽2的上方均设有透明防护罩16,在安装槽2的两侧设有LED灯3。在旋转体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转轴,且旋转体4的后端转轴连接有旋转电机18,旋转电机18用于带动旋转体4沿转轴的轴线进行360°的旋转。

在镜体1上位于旋转体4前后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居中器,居中器包括卡合在镜体1上的环形卡扣6,在环形卡扣6的外圆周上均匀布设有三个行进轮7;

在镜体1的后部设有用于与外部控制器对应连接的信号连接件8,在镜体1的尾端连接有推杆9,推杆9为玻璃纤维杆。

该管道内壁探测镜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用于与待测管道的端部相连接的卡接管头10、与卡接管头10后端相连接上下两个限位框11,在两个限位框11内分别设有橡胶材质的输送履带12,推杆9穿过两个输送履带之间,且推杆9与两个输送履带之间紧密接触,两个输送履带通过正向、方向转动带动推杆前后移动。限位框包括后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后侧板与卡接管头10固定连接在一起,左侧边和右侧板的上部分别与上侧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在一起,输送履带12设置在上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的框架内。输送履带12内设有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分别通过轮轴与限位框11的左、右侧板对应连接,主动轮13连接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设置在限位框11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本实用新型管道内壁探测镜的具体工作方式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探测镜进行管道探测时,先将探测镜放在待测管道的管口内,将探测镜尾端与推杆连接好,将输送机构的卡接管头卡在待测管道的端部,使两个输送履带夹紧推杆,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使两个输送履带转动,推动推杆前进或后退,其中,两个输送履带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如:上部的输送履带顺时针转动、下部的输送履带逆时针转动即实现了推杆向管道内部前进,上部的输送履带逆时针转动、下部的输送履带顺时针转动即实现了推杆向管道外部退出。在探测镜进入管道内部后,通过旋转体上设置的相机对管道内壁上的情况进行探测,通过镜体上旋转体的转动,相机可以对管道内壁的整个周面进行覆盖式探测,能够准确观察管道内壁的腐蚀、锈蚀等情况。探测镜在管道内壁移动时,镜体上居中器的行进轮沿管道内壁转动,避免镜体与管道内壁接触,能够减少摩擦和颠簸,保证探测镜的安全和探测图像的稳定。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管道内部进行探测。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