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382发布日期:2018-11-30 19:0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背光模组的发光部件,其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光源发出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起着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光线的作用。

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的准确定位可保证背光模组的正常使用,若单独设置导光板定位结构,会占用空间,不利于背光模组轻薄化设计,同时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在导光板上设置花型孔,与背光模组中相对应的定位结构配合,实现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的准确定位,保证背光模组的背光效果。在导光板上设置不同形状的花型孔,使导光板在热胀冷缩时有移动的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导光板,呈板体,在所述导光板上设置固定配合孔和活动配合孔;所述固定配合孔内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背光模组中相对应的定位结构配合,所述固定配合孔与所述定位孔之间通过连接物连接,所述连接物之间形成预留孔;所述活动配合孔内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背光模组中相对应的定位结构配合,所述活动配合孔与所述定位槽之间通过连接物连接,所述连接物之间形成预留孔;所述定位槽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尺寸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的内接触面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结构在横向及纵向上的配合间隙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的内接触面为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的内径纵向尺径大于所述定位结构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结构在横向上的配合间隙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结构的配合间隙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下框,还包括上述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置于所述下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下框上设置定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导光板上设置花型的固定配合孔和活动配合孔,不增加外部定位结构,便于与定位结构(例如定位柱)的配合,将导光板卡住,防止导光板松动。活动配合孔上纵向尺寸较大,当导光板受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时,使导光板有移动的空间,便于调整装配位置。定位柱与固定配合孔及活动配合孔配合时,定位柱易将孔和槽挤压变形,预留孔可提供挤压变形的空间,不致使其他结构挤压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所示的固定配合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所示的活动配合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光板装配于下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所示的定位柱与活动配合孔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4中D处所示的定位柱与固定配合孔装配示意图;

图7为定位柱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在导光板上设置花型孔,便于与背光模组中的定位结构配合,实现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的准确定位,保证背光模组的背光效果。在导光板上设置固定配合孔和活动配合孔。固定配合孔和活动配合孔是花型的,可以实现与定位结构(例如定位柱)配合,将导光板卡住,防止导光板松动。活动配合孔上有移动空间,当导光板受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时,使导光板有移动的空间,便于调整装配位置。定位柱与固定配合孔及活动配合孔配合时,定位柱易将孔和槽挤压变形,预留孔可提供挤压变形的空间,不致使其他结构挤压变形。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导光板1,呈板体。在所述导光板1上设置花型通孔,便于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导光板1上设置固定配合孔2和活动配合孔3,如图2和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配合孔2置于所述导光板1的边角区域上,所述活动配合孔3置于与所述固定配合孔2相邻的边角区域上,以便膜片等背光部件的定位。所述固定配合孔2和所述活动配合孔3的具体位置可根据使用情况而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活动配合孔3的数量不限制为一个,视使用情况而定。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配合孔2内设置定位孔20,所述定位孔20与背光模组中相对应的定位结构配合,例如定位柱4。所述定位孔20与所述定位柱4过盈配合,使其将所述导光板1卡住,避免所述导光板1松动。所述固定配合孔2与所述定位孔20之间通过连接物21连接,所述连接物21围绕所述定位孔20环形排列,其数量视使用情况而定。所述连接物21之间形成预留孔22,所述定位柱4与所述定位孔20过盈配合时,所述定位柱4易将所述定位孔20挤压变形,所述预留孔22可提供挤压变形的空间,不致使其他结构挤压变形。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配合孔3内设置定位槽30,所述定位槽30与背光模组中相对应的定位结构配合,例如定位柱4。所述定位槽30与所述定位柱4过盈配合,使其将所述导光板1卡住,避免所述导光板1松动。所述活动配合孔3与所述定位槽30之间通过连接物31连接,所述连接物31围绕所述定位槽30环形排列,其数量视使用情况而定。所述连接物31之间形成预留孔32,所述定位柱4与所述定位槽3在X横向上过盈配合时,所述定位柱4易将所述定位槽30挤压变形,所述预留孔32可提供挤压变形的空间,不致使其他结构挤压变形。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孔20的内接触面为圆形。所述定位孔20的内径与背光模组中相对应的定位结构(例如定位柱4)的基本尺寸相同。所述定位槽30的内接触面为椭圆形。所述定位槽30的尺寸与所述定位孔20的尺寸不同,所述定位槽30的内径纵向尺寸大于所述定位结构的尺寸。所述定位槽30在Y纵向上与所述定位结构配合后留有空间,目的在于使所述导光板5在胀缩后,在Y1和Y2方向上留有伸缩移动空间,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孔20与所述定位结构在X横向及Y纵向上的配合间隙相同,所述配合间隙为0.05-0.2mm。所述定位槽30与所述定位结构在Y纵向上的配合间隙为0.3-1.0mm;所述定位槽30与所述定位结构在X横向上的配合间隙与所述定位孔20和所述定位结构的配合间隙相同。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导光板1。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光学膜8、导光板5、反射片6、LED7、下框1和中框9;所述导光板1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背面;所述光学膜8置于所述导光板5的出光面,所述反射片6置于所述导光板5背面,所述LED 6置于所述导光板5入光面一侧;所述中框9和所述下框1作为支撑结构。所述下框1为金属框,所述下框1包括框墙,其上放置所述LED7。

做一步改进,在所述下框1上设置膜片等背光部件的定位结构,例如所述定位柱4。定柱可设置为铆柱和冲压柱。在所述下框1上设置左定位柱和右定位柱,均置于所述下框主体上,用于与所述导光板5及所述光学膜8的定位和固定。所述定位槽30在Y纵向上与所述左定位柱配合后留有移动空间,目的在于使所述导光板5在胀缩后,在Y1和Y2方向上留有伸缩空间。所述定位孔20与所述右定位柱在X横向及Y纵向上的配合间隙相同,所述配合间隙为0.05-0.2mm。所述定位槽30与所述左定位柱在Y纵向上的配合间隙为0.3-1.0mm;所述定位槽30与所述左定位柱在X横向上的配合间隙与所述定位孔20和所述右定位柱的配合间隙相同。

做进一步改进,如图7所示,所述左定位柱和所述右定位柱的高度应大于所述反射片6、所述导光板5、所述光学膜8的高度之和,同时所述左定位柱21和所述右定位柱20的端面与所述中框9相接触,以便抵住所述中框9 的内表面,防止所述光学膜8跳出定位柱而移位。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片6和所述增光片可采用上述方式设置所述固定配合孔2和所述活动配合孔3,以便定位。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框9为金属框,在所述中框9外表面涂覆遮光材料,减小杂散光线对显示效果的影响,可采用遮光胶或者泡棉胶。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片6置于所述导光板5的背面,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到所述导光板5中,提高光的使用效率。所述光学膜8置于所述导光板5的正面,其包括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层光学膜即上增光膜。所述扩散膜主要起到修正扩散角度的作用,使光辐射面积增大,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面积的光强度。所述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置于所述扩散膜一侧,其将光源发出的分散光向正面方向聚集,以提高显示亮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